- +1
法治的細節︱人性幽暗需要法律的封印
近日,某高校學生趙某將女同學的生活照配以下流文字多次網上發帖,以“母狗”、“騷貨”等詞語對受害者進行羞辱,謊稱同學與自己存在性關系,甚至還將生殖器p在女生照片上。目前,該校已將趙某開除學籍,且據受害者稱,公安機關認定其傳播淫穢物品,決定在暑期對其行政拘留10天。
然而,趙某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不止于此。除了還應對被害人承擔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之外,其行為很有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侮辱誹謗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刑法》中的侮辱罪和誹謗罪都是為保護個人名譽而設置的罪名,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敗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是指散布捏造的事實,足以敗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侮辱罪和誹謗罪主要通過是否散播了虛假事實來區分。誹謗罪要求散布虛假事實,如果是以真實情況(如稱他人為“妓女”)、肢體動作或辱罵性言辭等,降低了他人的社會評價,則可以構成侮辱罪。趙某的行為既有誹謗又有侮辱,其虛構與被害人存在性關系,是誹謗行為;其淫穢p圖、以“騷貨”稱呼女性,是侮辱行為,總體上可以通過“侮辱誹謗罪”來評價。
決定趙某是否構成犯罪的關鍵,在于其行為程度是否達到“情節嚴重”。根據2013年施行的司法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在趙某案件中,目前來看不存在第二、三種情況,因此需要查明涉及誹謗的帖子被觀看、轉發的次數。侮辱誹謗罪是親告罪,一般需要被害人親自到法院提起告訴,自行提供證據證明罪行的存在。但是考慮到網絡取證的復雜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所以被害女性可以大膽提起刑事自訴,不用過于擔心證據問題。
有報道稱,被害女生并不想提起刑事自訴。如果情況屬實,那么就無法追究趙某的刑事責任了嗎?并非如此。如果趙某的行為達到了情節嚴重的程度,同時污辱、誹謗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根據《刑法》規定,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訴。由于本案涉及多位被害女生,根據司法解釋,“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應當認定為“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可以提起公訴。
全國首例自訴轉公訴的誹謗案件“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與本案存在相似之處,該案中便利店店主偷拍被害人取快遞視頻,通過p圖聊天記錄,編造“寂寞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的標題,上傳至網絡,造成輿論漩渦。檢察機關認為該案符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情形,建議被害人撤回自訴,并隨后以誹謗罪提起公訴,獲得了有罪判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與該案相比,趙某的發帖雖然沒有“造謠出軌案”傳播范圍廣,但趙某使用的語言和p圖方法更加下流、低俗,因此結合其具體行為方式考慮對社會秩序的損害,不排除可以對趙某提起公訴的可能性。
相比于陌生人侮辱誹謗,熟人凌辱更需要法律重拳整治。在韓國n號房事件中,就有不少女性發現,自己的照片被多年好友、同事私自配上下流的文字,發在網上供別人意淫,這種情形被稱為“熟人凌辱”。
實際上,這類熟人凌辱的危害性可能遠遠大于陌生人侮辱誹謗。首先,因為熟人更能獲得被害人的個人信息和生活細節,謠言看起來可信度更高,被害人名譽更易受到貶損。其次,熟人凌辱對被害人的心理打擊更大。因為一般人對陌生人本就抱有防范態度,而對熟人則較為信任,因此當遭到熟人背叛時的心理落差更大,受到的精神打擊更強。另外,熟人凌辱破壞公眾安全感,對社會秩序影響更大。同學、同事等熟人往往是社會生產中的合作者,熟人凌辱現象會破壞所有知情者與他人之間的信賴關系,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社會的順暢運轉。
人心隱藏著整個世界的敗壞。對他人的蔑視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不少男性將女性視為玩物與工具,對此,法律必須在底線上有所作為,對人心幽暗進行必要的封印。
-----
王泰人,系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生。法治中國,不在宏大的敘事,而在細節的雕琢。在“法治的細節”中,讓我們超越結果而明晰法治的脈絡。本專欄由法律法學界專業人士為您特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