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退休后,他們開始陪我北漂
下午四點鐘,坐在工位上的陳琳收到媽媽發來的一條微信語音:“閨女,晚上吃啥?我炒倆素菜再熬點粥行不行。”??????????
此刻,陳琳媽媽正在廚房里張羅著一家人的晚飯。
四點半,陳琳給她定好的手機鬧鐘會準時響起。她會第一時間放下手里洗了一半的菜,用圍裙擦擦手,邊滑動手機屏幕邊摘圍裙,接著穿外套、換拖鞋、拿電動車鑰匙、關門、按電梯、下樓,一氣呵成。
然后在樓下騎上電動車,穿過兩條擁擠的街道、幾棟高得不見天日的住宅樓,穿過汽車、自行車、行人交織的喧囂,10分鐘后停在一家幼兒園的門口,這段路是媽媽來北京4年為數不多熟悉的路線了。
陳琳媽媽總是和另外幾個孩子的爺爺奶奶一樣,雷打不動地提前到達幼兒園門口等候,因為每天早上陳琳4歲的女兒進教室前總會依依不舍地對她說:“姥姥,你放學要第一個來接我!”這是祖孫倆的約定。
接到外孫女后,她要先送孩子去上一節輔導課,結束后回到家再把之前準備好的菜下鍋,爭取在七點半之前把飯做好,這樣陳琳兩口子下班到家剛好能開飯。
為了完成這些“任務”,4年前,陳琳媽媽離開了生活了50年的蘇北老家陪她北漂。
退休之前,陳琳媽媽是個堅定的不幫晚輩帶孩子主義者。她說自己上了幾十年的班,期間還照顧陳琳生病臥床的姥姥好多年,退休了一定要好好地享受享受生活,跟陳琳爸爸到處旅游轉轉。
結果,她退休的那一年,陳琳剛好結婚;第二年,陳琳懷孕了。???
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來說,怎么帶娃、誰來帶娃這樣的難題,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跟著來了。
陳琳的公公生病臥床多年,身邊離不開人,婆婆一直貼身照顧,照顧孫子的重任婆婆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邊,媽媽不帶孩子的態度也很堅決。?????????????????????????????
每每糾結的時候,陳琳就會冒出實在不行就“全職在家”的想法,但這終究也只是個想法。
身處帝都,前幾年貸款買的房,現在每個月雷打不動地要還一萬塊錢的房貸,雖說陳琳的工資并不算高,但足以覆蓋一家人最基本的吃喝用度,而且相比較于孩子的爸爸,陳琳的收入也更加穩定,所以她不想、也不敢停下來。
除此之外,每當陳琳理性地去權衡“全職在家”的想法時,想想自己寒窗苦讀了二十年才讀到研究生畢業,心里多多少少也會有幾分“不甘心”。最終,她決定到時候先請個月嫂,產假結束了再請個便宜點的保姆搭把手。
但在陳琳臨產前,老人終究還是心疼女兒,主動要求來伺候個月子。
在來北京之前,陳琳媽媽從沒想過要在北京長期生活。她原本打算等女兒出了月子就回去,但在一個月后,這個時間就變成了一年、兩年……最終就是各種“沒辦法”,一待就待到了現在。
前半生被孩子綁住,后半生被孩子的孩子綁住,這也許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無奈卻又認同的一生。
陳琳產假結束后,孩子就徹底交給了自己的媽媽。
每天早晨,夫妻倆去上班,老人的帶娃生活就正式開始了。這一天,不僅要照顧外孫的吃喝拉撒,還要洗衣服、擦地、做家務;等到他們快下班了,又要趕緊做晚飯……
有一次,陳琳爸爸身體不大好,媽媽回老家照顧,她自己請假帶了一周的孩子,才發現獨自帶娃根本沒辦法做飯,這才知道自己媽媽帶孩子時,中午一般都是下碗面條或者吃塊烙餅就著點白開水湊合一頓。
一想到母親這么大歲數還要跟著自己北漂,跟父親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三代人擠在一個七八十平的房子里,陳琳感到心酸又無力。
在北京的這幾年,老人沒交到什么朋友,只有幾個同一棟樓的鄰居偶爾見面打個招呼。一方面,家里的每個人都在囑咐她在外面要看緊孩子,不要被騙了;另一方面,她不太會說普通話,擔心別人聽不懂,所以帶孩子在小區里玩兒時也很少主動跟別人聊天。??????????
孩子兩歲多時,有一天,陳琳媽媽告訴她,自己這段時間總感覺心慌、睡不著覺、胸口也有些悶,陳琳帶她去醫院掛了個心內科,做了全身檢查,各項指標卻都正常,她原本身體健康,沒什么基礎病,但身體的這些癥狀遲遲不見好轉,這讓老人時常唉聲嘆氣、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
后來,朋友推薦陳琳去給媽媽掛個精神科的號看看,精神科的醫生給老人做了個心理評測,才發現她已經患上了中度抑郁癥和焦慮癥。
醫生告訴陳琳,老人的的“心病”大概率是因為帶娃引起的。
因為小兩口要上班,平日里都是陳琳媽媽帶孩子睡,所以老人自己就睡不安穩,把身體累壞了。加上精神緊張,總擔心孩子磕著碰著沒不舒服,再加上偶爾因帶孩子的分歧還會被埋怨幾句,想得多了又沒地方去傾訴,由此積壓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醫生說,跟年輕人不一樣的是,老人的情緒障礙往往表現為各種身體不適,有的是感覺胸悶、心慌,有的是感覺胃痛、胃脹,這往往跟情緒波動有很大的關系。
如果老人總感覺不舒服,去檢查又并沒有出現器質性病變,“那么大概率就是心理上出了問題”。
同樣出現癥狀的還有陳琳的姑姑,她在上海帶孫子的時候,因為孫子的教育問題和兒媳鬧翻了臉,姑姑說自己在家里感受不到任何“溫暖”和“幸福”,有的只是“負擔”和“壓力”——每天的生活都像是戰爭年代一樣,處處充滿了危機。那段時間她一度認為自己肚子里長了腫瘤,但是去醫院卻又沒檢查出什么,最后只好回老家休養,結果回到老家后,沒多久老人就感覺什么病都沒了。
在前幾年的社會調查中有這樣一組數據:我們國家的老年抑郁癥患者正在逐年增加,而其中約三到四成是因為帶孩子引發的,而讓老人家郁悶、讓孩子父母苦惱的根源,就在于兩輩人育兒觀念上的代際隔閡。
年輕父母的眼睛總是“往下看”,對自己孩子的成長極為關注,認為父母“理所應當”幫自己分擔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卻忽視了對父母的身體和心理的關心與照顧。
從那以后,陳琳跟媽媽聊天時,就時常告訴她孩子磕碰很正常、不用帶的那么細,她已經帶得足夠好了,試圖給老人減輕一些心理壓力。??????????????
在學術界,這些跟隨子女從外省市的農村或城鎮到現居住地短期或長期生活的、非本地戶籍的異鄉老年人,被稱為“老漂族”。
在我們國家,這個群體大概有1800多萬,其中有近一半的老人是專程來照顧晚輩。
如今,“隔代幫忙”早已不是以享受天倫之樂為前提,對于很多老人來說,“帶孩子”成了他們晚年時期一項不可避免的“重要使命”。
最開始北漂的那一天,老人們從不同的方向、坐著不同的車次抵達北京,等在車站的兒女們把他們帶上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或者是地鐵,再散到這座城市不同的角落。
60后那一代人,有太多人沒有過好這一生。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他們心里也有一些想見而未見的人、想做而未做的事、想去而未去的地方,一直攢著、攢著,想要等到退休之后一并去完成。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有條件去實現美好愿望時,照顧孫輩這件事突然冒了出來,橫亙在面前,他們還需要繼續等待……
退休后的漂游之路,并不瀟灑,而是一門實打實的苦差事。年輕人都嫌帶孩子累,老年人卻扛了過來。
好好珍惜,那個大齡還來北漂幫你帶娃的爸媽,少一點指責,多幾分感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