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睡眠日|“陽康”后睡眠障礙高發,可能演變為慢性失眠
“去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們醫院睡眠障礙門診接診量與平時比增加了20%~30%,很多患者主訴‘陽康’后出現睡眠問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主任醫師余正和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從多家醫院了解到,今年以來,睡眠障礙患者中出現新現象:很多就診者在“陽康”后出現失眠癥狀或失眠加重。
36歲的莉莉(化名)在一家公司做策劃,此前偶感睡不踏實,但不影響生活工作。今年1月,她發現“陽康”后自己睡不著了,幾周都沒有緩解,有時睜眼到四五點才能勉強睡一會兒,因為睡眠不足,工作中連續出現差錯,情緒也變得急躁。
莉莉到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段金鳳主任醫師為她進行量表評估,結果顯示有輕度焦慮。莉莉告訴醫生,疫情后公司接到不少訂單,工作量加重。之后一個月,她接受了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并結合心理療法,睡眠情況明顯改善。
和莉莉一樣,“陽康”后出現睡眠障礙的患者往往“隱藏”著其他病癥。
“很多患者在‘陽康’一兩周后,入睡難、早醒等會好轉,這是一過性的,不需特別關注。而有些患者的癥狀持續兩三個月,越睡不好越焦慮,演變至慢性失眠,他們的癥狀一般不只是因為新冠感染造成的,應盡早排查隱藏的病因。”余正和表示。
他近期接診一名52歲的女患者,有十多年失眠病史,個性認真仔細,凡事親力親為,做不好容易焦慮、自責。“陽康”后,她自覺失眠更嚴重,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睜眼到天明,吃安眠藥也不管用。余正和判斷,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誘因下,她的焦慮癥加重了原有的慢性失眠,加上更年期的激素水平變化,導致失眠加重。
澎湃新聞采訪了解到,國內外有研究證明,睡眠障礙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見“后遺癥”之一,不同患者的持續時間不等,相關機制還不明確,醫生普遍認為原因可能有三種:與病毒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攻擊有關,人體感染病毒后的應激反應,感染造成的緊張、擔心等情緒所致。
“失眠和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關系,但感染不是全部原因。”杭州市紅會醫院腦病中心主治醫師張海嘯稱,感染病毒期間,很多人“喉吞刀片”、“水泥封鼻”,以及擔心、緊張、害怕等情緒都影響睡眠質量和規律,還有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中樞神經,損害睡眠相關功能區,持續可達數月,導致“陽康”后出現睡眠問題的患者增多。
余正和告訴澎湃新聞,上述女患者接受了住院系統治療,使用抗焦慮藥物,配合放松訓練和物理治療,一兩周后情況明顯好轉。“部分公眾對精神類藥物、催眠藥物存在認識誤區甚至‘談藥色變’,其實催眠藥物經過幾十年發展,只要在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短期內是安全的——長期失眠如果不治療,會導致病癥加重,得不償失。”
張海嘯提醒,長期失眠會帶來記憶力減退、興奮性降低、精力變差、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等危害,不能放任失眠不管,但也不要聽信偏方,買一些所謂的“助眠產品”,應到正規醫院就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