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澳大利亞海鳥以塑料為食,患上“塑料病”
【中國綠發會訊】“塑料病”是一種纖維化疾病,不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而是由小塊塑料引起的,這些塑料會使消化道發炎。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的炎癥會導致組織變得傷痕累累和變形,并對生長、消化和生存產生連鎖影響。這些情況是由于身體某個部位反復發炎并阻礙傷口正常愈合時留下的疤痕過多造成的。一般來說,損傷后會形成暫時的疤痕組織,有助于加強修復。但當炎癥一次又一次發生時,會形成過多的疤痕組織,這會降低組織的柔韌性,并導致其結構發生變化,即纖維化。
(圖源: DOI: 10.1016/j.jhazmat.2023.131090)
近日,一項由澳大利亞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關于海鳥“塑料病”的研究結果發表于《危險材料雜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豪勛爵島( Lord Howe Island)上發現了“塑料病”廣泛存在于海鳥種群,這是他們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已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時間。該島距離澳大利亞海岸600公里,但研究小組此前發現,這里的淡足鹱(Ardenna carneipes)是世界上受塑料污染最嚴重的鳥類,因為它們誤以為塑料是食物。
重要研究結果:
海鳥廣泛的疤痕組織形成與塑料暴露于海鳥棲息地有關;
塑料病顯著改變了胃組織結構中的膠原蛋白含量;
病理學是由塑料直接引起的,而不是自然物品,如浮石;
首次記錄了海鳥胃組織中與塑料相關的纖維化;
構成一種新的塑料誘導的纖維化疾病“塑料病”的證據。
隨著生物群越來越暴露于塑料污染,塑料攝入的亞致死——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僅限于受控實驗室環境中的模式物種,對于野生、自由生活的生物幾乎沒有可用的數據。
由于受到塑料攝入的高度影響,研究人員在豪勛爵島研究了淡足鹱(Ardenna carneipes)攝入塑料所造成的的影響。塑化引起的疤痕會影響前胃的物理結構。隨著塑料暴露的增加,組織逐漸變得更加腫脹,直到開始破裂。分泌消化化合物的管狀腺體可能是塑化病影響的最佳例子。當塑料被消耗時,這些腺體會逐漸發育遲緩,直到它們最終在最高暴露水平下完全失去組織結構。失去這些腺體會導致鳥類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寄生蟲,并影響它們吸收某些維生素的能力。疤痕也會導致胃變硬,變得不靈活,從而降低消化食物的效率。研究人員在海鳥的脾臟和腎臟等器官中發現了這些顆粒,它們與炎癥、纖維化和結構完全喪失有關。
對于幼鳥和雛鳥來說,這尤其有害,因為它們的胃無法容納同樣多的食物。一些研究發現,多達90%的幼鳥被母鳥投喂塑料。在極端情況下,這會導致小鳥餓死,因為它們的胃里塞滿了無法消化的塑料。塑料病很可能也是影響塑料如何影響幼毛生長的因素之一。研究發現,翅膀的長度與它們體內塑料的數量有關,而塑料片的數量與鳥的總重量有關。
(圖源:淡足鹱是世界上塑料污染最嚴重的物種之一。圖源:Imogen Warren/Shutterstock)
(淡足鹱的胃中發現的塑料。圖源:Dr Alex Bond)
隨著塑料排放量持續增長,塑料污染在全球所有環境中日益普遍,所有生物接觸塑料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攝入塑料會產生深遠而嚴重的后果。研究記錄的疤痕組織形成是廣泛的,可能是慢性的,并導致了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潛在不可逆的變化。由于塑料對野生動物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因此,研究結果突出表明,迫切需要繼續加強我們對這種不同污染物的亞致死影響的了解。
參考資料來源:
1. DOI: 10.1016/j.jhazmat.2023.131090
2.https://phys.org/news/2023-03-plasticosis-disease-plastic-affecting-seabirds.html
3.https://phys.org/news/2019-07-seabirds-cholesterol-plastic-ingestion.html
譯:Daisy 審:YJ
此文來源于“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