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燈搖珠影滿禁城——清代宮燈述考
中國古代燈具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商周時期甲骨文中已有相關記述。漫漫數千年里,燈具作為光明的載體,伴隨著社會演進而不斷發展,至清代漸臻鼎盛之境。經過長時間的演進與層累,清代燈具得以汲取前代的經驗成果,加之當時經濟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及文化的交流,逐漸在材質、設計、裝飾、應用等方面呈現出完善、豐富的面貌。清代燈具之中,宮廷燈具能夠體現其最高水平。皇權至上,可集全國之良材嘉物、匯九州之精工良匠,為宮廷所獨用,各式地方佳燈美燭亦以進貢、進獻等方式輸入宮廷。
宮廷燈具美觀精細、制作考究,據文獻記載,清宮之中一盞宮燈動輒“造價萬金”,在宮廷生活中亦屬奢侈之品,被皇帝諭為“上好什物”。在后宮中,嬪妃享有燈具的數量與類型也是不同身份等級的區別與象征。君臣同慶、涉外邦交等方面,宮燈常作為御用賞賜之物及臣藩進獻之物,用于增進感情、強化聯系。
(清)佚名 太簇始和圖 (局部) 紙本設色 縱90厘米 橫54.5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從功能上說,清代宮燈可以分為節慶典禮用燈、日常照明用燈、祭祀用燈、鑒賞用燈等。第一,節慶典禮用燈。清代宮廷重要節慶與典禮之中均要用到各式燈具,如元旦、元宵、萬壽、大婚等。某些宮燈具有特殊的使用規制,只能在特定日子的特定儀式之中使用。第二,日常照明用燈。清宮日常室內外及園囿需用大量照明燈具,其按類型主要包括掛燈、壁燈、桌燈、戳(立)燈、行燈、挑桿燈、持燈、牌樓燈、架燈、路燈等。從制作材質上說,主要有紫檀、花梨、象牙、點翠、絲綢、動物角質、玉、寶石、漆、竹、紙、料絲、菩提葉、陶瓷、琺瑯等。宮燈的陳設地點包括紫禁城以及圓明園、頤和園、暢春園等皇家園林中的宮殿、花園、樓閣、廊廡等處。第三,祭祀用燈。清廷按制在對于天、地、日、月、社稷的郊壇祭祀,對于祖先神明的定時廟堂祭奠以及對于宗教中各神祇事奉相關活動之中,也要用到各樣宮燈。比如用于道教祭神的海燈。第四,鑒賞用燈。某些燈具不作為照明使用,僅作為文玩或清供,放于多寶閣等處,供皇帝等人玩賞、品鑒。這些宮燈主要為漢代青銅燈具、名窯陶瓷燈、玉燈等,具有較高的收藏、鑒賞價值。
(清)花籃燈(燈身為紫檀嵌玉質,花枝由珊瑚、碧璽、白玉、青金石、孔雀石、紫水晶等制成) 高98厘米 直徑50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根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內務府呈稿》等可知,清代宮燈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各作。造辦處根據皇帝的旨意及時制造和修理各式宮燈。因宮燈為多種工藝與樣式相結合的制品,造辦處制作涉及燈作、燈裁作、銅作、牙作、木作、廣木作、琺瑯作、玉作等眾多作坊。第二,兩淮鹽政、長蘆鹽政、鳳陽鈔關、九江鈔關、淮關等各鈔關與鹽政。鈔關及鹽政掌控地方鹽務稅收,其每年要按時向皇宮進貢一定數量的燈具。這些燈具為各鈔關與鹽政采辦,制作考究,品質上乘,反映出當地燈具的特色。有時皇帝會下旨,令將紫禁城等處損壞的宮燈交發各處“收拾見新”,之后送回北京,“算伊燈貢”,作抵付燈貢。第三,粵海關進貢燈具。粵海關即廣州海關,是清朝與西方各國通商交流的唯一口岸,也是清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一般粵海關每年要向清廷進貢一定數量的燈具,算作年貢與燈貢。第四,江南三織造向宮中進燈。江寧織造、蘇州織造與杭州織造每年都會承辦一定數量由內廷發來進行修補、見新的燈具,其以燈穗、絲織品燈扇為主。第五,群臣向內廷的進獻。時逢萬壽、圣壽、春節等節日,宮燈作為進貢禮物之一項,由皇親貴胄及百官向皇帝等進獻。
(清)牛角壽字罩紅漆戧金彩繪座架挑桿燈 燈體直徑28厘米 高50厘米 底座高175厘米 長42厘米 寬4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具體而言,宮燈在清代宮廷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某些宮燈具有象征皇權至尊的作用,萬壽燈即為其中代表。萬壽燈是一種大型宮燈,主要用于祝頌皇帝萬壽無疆。萬壽燈體量巨大,根據檔案記載,其“通高三丈三尺,除青白石座高三尺五寸……周圍雕云龍,上安云龍挑頭云戧仙人、蹲龍各八件,挑頭下掛燈聯八掛……重檐亭高四尺七寸徑二尺六寸,亭內各安畫像仙人風扇六扇……”[《奏銷修繕乾清宮前天燈等項用去工料銀兩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六月二十一日] 該燈通高(按照清代工部營造尺一尺約合32厘米)達10.56米,每座由高1.12米的青白石座,高9.44米的雕云龍紋巨木,八岔挑頭仙人、蹲龍、重檐亭以及八副巨幅刺繡燈聯、燈籠共同組成。萬壽燈安設于乾清宮、寧壽宮丹陛之上(乾清宮為紫禁城內廷之首,皇帝寢宮,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后,乾清宮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是乾隆皇帝為自己禪位后所修的居所),每逢春節時方才請出。據載,每次抬搬萬壽燈燈桿即需八千余人參與,搬運時,眾人齊扛,敲鑼打鼓,盛況非常。每座萬壽燈有燈聯八副,均為絲綢雙面刺繡而成。萬壽燈聯內容對仗工麗、文采飛揚。比如乾清宮丹陛上東側萬壽燈聯八副:
(清) 萬壽燈燈桿 木胎彩漆描金萬壽燈燈聯 故宮博物院藏
正南方:
萬國慶咸寧,爰偕樂升平,
午夜銅壺歌管,聲連紫陌。
一人宏斂錫,政同賡保定,
千秋金鑒岡陵,象葉彤墀。
正北方:
蘭苕翡翠遂時榮,熊熊丸丸,
輝映處,遍滿岡陵松柏。
火齊木難同夜永,麟麟炳炳,
影搖中,昭回日月山川。
正東方:
履泰升恒,銀燭映三階,
朱耀華盤,照徹冰壺凝海岳。
晉離觀豫,金枝分百子,
翠旌銅錯,露承仙掌燦星辰。
正西方:
宮中圣誕,天上元宵,
皓月映星聯,閶闔輝煌回斗柄。
歲首春陽,人間佳節,
晴霞連日麗,衣冠拜舞覲龍顏。
東南方:
九微光啟重輪,南極祥符,
萃萬國靈圖,亙天中有秩。
四照香傳復旦,東皇寶燭,
凝三辰瑞靄,集嵩祝無疆。
西南方:
祥光回碧落,肇八千歲春八千歲秋,
彩映瑤林寶炬。
壽酒獻彤廷,環五百里侯五百里甸,
欣陪鳳輦鰲峰。
東北方:
離照迥當天,期億萬年,
華渚祥流,長并月輪昭萬匯。
泰階方入旦,更三五夕,
嵩呼聲動,重開蓮炬燭三垣。
西北方:
九枝萬象樂千秋,清祝雍熙,
龍燭炳云中,香飄玉殿。
七采百華喜四表,祥煙燦爛,
鰲山浮海上,景耀丹墀。
乾清宮丹陛上西側萬壽燈聯八副:
正南方:
丹霄灼爍煥靈葩,麟符鳳彩開祥,
奕奕霞輝傳寶勝。
紫極昭回籠翠靄,青海赤城獻瑞,
重重星彩麗冰輪。
正北方:
彤廷分燎火,珠斗常明,
愿圣壽無疆,長見流輝六宇。
紫極聚陽和,銀花永燦,
望天顏有喜,深思同樂千春。
正東方:
九旒端拱,知臨照無私,
看翠甸黃輿,并入光明燭里。
一曲清平,見雍熙有象,
愿紫霞紺露,常流長樂鐘邊。
正西方:
蓬萊日永,杯斝獻南山,
玉燭長調,一統乾坤歸朗照。
閶闔天開,衣冠趨北闕,
金莖共挹,八方河岳遍清輝。
東南方:
瑞日麗璇霄,喜五夜蓮光,
萬樹千花,回應虹流電繞。
祥煙輝寶炬,聽九天鈞奏,
六鰲三島,環依華峙嵩高。
西南方:
華燭吐青煙,看北斗聯珠,
影動螭頭,遙拜九重天上。
瓊霄連紫氣,正西池獻壽,
香生鳳羽,群瞻五色云中。
東北方:
青陽辟三五之輝,
視當年桂火蘭煙,未若輝騰玉陛。
紫極符八千之紀,
卜異日椿靈松茂,常如彩溢金輪。
西北方:
六鰲恒戴極,
三山拱璧月以流光千載,啟長春之算。
雙鳳共鳴和,
九有望卿云而紀瑞萬方,開不夜之城。
乾清宮萬壽燈復原原狀展覽
正如乾隆皇帝御制詩贊頌“嘉夜寶燈輝萬壽,丹墀華柱迥雙撐”(《清高宗御制詩五集》卷二《元宵乾清宮家宴即事成什》),萬壽燈象征著皇權,是宮廷之中所獨見的君權至高無上的物化體現,為清宮燈景增添了壯美。
(清) 紙胎彩漆嵌明角花盆式桌燈 (花盆紙胎,燈扇為牛、羊角上彩繪,花枝為染色牙骨) 高58厘米 直徑2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某些宮燈在清代宮廷之中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征。根據《國朝宮史》記載,清代后宮之中用燈有著嚴格的限制:皇太后可用“銅瓦高燈六、銅遮燈二、銅蠟簽十四、銅剪燭罐八副、銅簽盤五”,“鐵坐(座)更燈六”,“戳燈三十、香幾燈十四、羊角手把燈八”;皇后可用“銅瓦高燈四、銅遮燈一、銅蠟簽十四、銅剪燭罐六副、銅簽盤五”,“鐵坐(座)更燈四”,“戳燈二十、香幾燈十、羊角手把燈四”;皇貴妃可用“銅 蠟簽六、銅 剪燭罐一副、銅簽盤四”,“羊角手把燈二”;貴妃可用“銅蠟簽四、銅剪燭罐一副、銅簽盤四”,“羊角手把燈一”;妃可用“銅蠟簽四、銅剪燭罐一副、銅簽盤四”,“羊角手把燈一”;嬪可用“銅蠟簽二、銅剪燭罐一副、銅簽盤二”,“羊角手把燈一”;貴人可用“銅蠟簽二、銅剪燭罐一副、銅簽盤一”,“羊角手把燈一”;常在可用“銅蠟簽一、銅剪燭罐一副、銅茶(簽)盤一”,“羊角手把燈一”;答應可用“銅蠟簽一、銅剪燭罐一副、銅簽盤一”,“羊角手把燈一”。由此可見,清宮之中嚴格規定了皇太后、皇后至常在、答應所使用的宮燈數量和種類,各等級宮燈使用均有限額,不能逾制。按照位分高低,使用宮燈的數量依次遞減。某些宮燈,如銅瓦高燈、銅遮燈、鐵座更燈、戳燈、香幾燈,只有皇太后和皇后可以使用,其他人不得使用。
(清)佚名 雍正元宵行樂圖 絹本設色 縱188.2厘米 橫102.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佚名 乾隆歲朝行樂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206厘米 橫30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宮廷生活中,照明雖是清代宮燈的主要作用,但因其具有突出的審美性,成為日常審美的代表器物。“梅花樹上都懸了燈,磊磊落落,點將起來就如點點明珠掩映橫斜可愛?!?/span>《月漫清游圖》為宮廷畫家陳枚所繪(約雍正年間),共十二開,描繪宮廷嬪妃一年十二個月的深宮生活,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梁詩正題詩。正月圖景詩云:“一番花信動南枝,點點寒英弄雪姿。涼院無塵人不到,暗香只有玉蛾知。翠羽啁啾月色寒,橫斜一徑影交攢??椿ㄋ鲊@巡檐久,哪顧花燈絳蠟殘。”寒夜雪苑,冰天空地,幾樹紅梅傲然兀立,凌霜斗雪,暗香幽唯。一隊妙人窸窣自遠處尋梅而來,紛紛擇取將手中宮燈懸掛于梅樹枝頭,燈身輕妙竟至不折斷花枝。燈姿曼妙,珠穗搖曳,顆顆華燈如夜明珠般交攢,梅花疏影橫斜,掩映得遒枝新蕊更顯綽約俊逸、高潔雅淡。清風回雪,點點燭光掩映明眸紅面,素腰秀頸,寄托未名欣愉愁思?;ㄓ皩υ?,燈光團團,冬夜之中更顯空靈之美。這正是《月曼清游圖》中描繪正月時宮中女眷提燈“寒夜探梅”的場景。此處多擇取細紗、明角用以制作宮燈。細紗及以牛、羊角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制作成的明角宮燈燈罩極其輕薄而明亮,垂掛于細枝上而不至壓斷。宮燈的設計更是美觀精巧,多以五色絲綢做飾,各式瓔珞為襯,鏤空寶蓋高懸燈頂。正因宮燈在性能與審美上的卓越表現,方產生了如此詩意清雅、意蘊深妙的宮廷活動。
注:本文作者為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館員,原文標題為《燈搖珠影滿禁城 —清代宮燈述考》,全文原刊于北京畫院《大匠之門》第35期,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轉刊。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