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上海博物館我仿佛看到了透納的“怨念”
上海博物館最近應該是觀眾密度最大的一個展館,因為這里正在展出來自英國國家博物館的52件油畫杰作,這些精彩的作品貫穿了400年的歐洲歷史。
走到透納的作品《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前時,仿佛感受到了透納的怨念。
首先,展覽名字“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都沒有透納的一席之地;要知道,這可是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收藏,而且透納的自畫像可是印刷在英鎊上的啊,說一句國家級大師不為過的;
2020年新版英鎊發布,使用了透納自畫像,背景是他的著名作品《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其次,這次展覽應該把透納和克勞德的放一起,結果又把他和康斯特布爾放一起了,有毒啊哈哈哈哈哈哈,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透納在臨終之前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和克勞德的放在一起,并列展出。
而且透納和康斯特布爾是一生的勁敵,兩人每年的展覽上都是互相較勁的死對頭,一直到死兩人誰也不服誰。
讓我展開講講——
據傳,年輕的透納在看到這幅畫時,當場就哭了:“因為我永遠也畫不出那樣的畫了”。
——讓透納高山仰止作品就是克勞德·洛蘭的這一幅《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藙诘隆ぢ逄m出生于1600年的法國,是法國風景畫之父。
《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48年
以克勞德·洛蘭為目標的透納回家后,默默含淚寫日記:“僅僅有天分是不夠的,必須刻苦勤奮,多加實踐?!?nbsp;并在心中握拳發誓:“即便不能超越,也要趕上克勞德·洛蘭的作品。”
透納用一生的勤奮執著的追趕洛蘭,終于在年滿40歲后,畫出了兩幅主題為‘迦太基帝國’的作品。
《狄多建設迦太基》透納,1815
畫完后他自己很喜歡,因此總是放在身邊,從來沒有出售過。一直到透納書寫遺囑,他終于有勇氣說出自己的一生的夙愿:“我要我們的作品展示在一起?!?/p>
因此,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狄多建立迦太基》與克勞德的《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并列展示。
透納和康斯特布爾作品在上海博物館,
左《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透納
右《史特拉福磨坊》,康斯特布爾
透納,《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1837
因為作品尺寸過大,上海博物館又一次拆卸南大門把藝術品運進來。
此畫作于1837年之前,主題源自于古希臘文學家和詩人穆賽歐斯最著名的愛情詩歌《海洛和利安德》。
海洛是阿佛洛狄忒的女祭司,利安德每個晚上游過達達尼爾海峽與海洛相會,而海洛每晚用火炬為利安德指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指路的火炬被暴風吹滅,利安德因迷路而被淹死,海洛悲痛交集也隨之跳海。
康斯太勃爾,《史特拉福磨坊》,1819
克勞德,《圣烏蘇拉登船的海港》,1641,
《海上漁民》透納,1796年,泰特美術館
當時公認的,海浪、月光,都是油畫中很難畫好的對象,但24歲的透納拿出了一幅技驚四座的《海上漁民》。
在這一幅畫里,海面的波濤、海浪的顏色,從海浪透明的質感到凝實黑暗的海面之下、月光由云彩中透出的光芒灑在遠處的海面上,那種朦朧又明亮的、月光獨有的顏色被描繪到了美輪美奐的地步!而船上那一抹飄搖的燈光,它吸引住了觀眾的目光,穩住了為漁船擔憂的人心。
這都不是最絕的,最絕的是,整個畫面非常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動感氛圍。
當你沉浸在這幅畫中,你會感覺到如同身置小舟般眩暈,這種視覺動效是在此之前從未有哪位畫家能達到的境界。
作品順序:
1:《示巴女王登船的海港》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48年
2:《狄多建設迦太基》透納,1815
3:《海上漁民》透納,1796年,泰特美術館
4:透納和康斯特布爾作品在上海博物館,一左《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一右《史特拉福磨坊》
5:克勞德的《圣烏蘇拉登船的海港》在上海博物館
這次上博特展的三個作品局部,從左往右分別是克勞德的《圣烏蘇拉登船的海港》、透納的《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康斯特布爾的《史特拉福磨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