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樣本“睦鄰門”:讓相鄰小區破壁重連,一刻鐘生活圈更廣
海報設計/郁斐
住在小區里的人,大多遇到過這樣一種尷尬:家到街上的直線距離很短,但出小區要走一圈繞路。本來百來米的路,卻要走上十分鐘,這是小區圍墻帶來的不便之處。
繞路既是小事,也是大事。
這幾年,從各大城市到部委層面都在力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布相關文件。
一個共識是,步行十五分鐘的區域內擁有較為完善的便民設施,比如超市、菜場、適老化服務點,可為城市居民提供一種基本的良好生活體驗。
建設十五分鐘生活圈的重點多落在增補便民設施上。我們思考的另一種角度是:能否通過優化小區出口、縮減繞路,讓更多既有的街道便民設施進入居民一刻鐘步行距離?
在相鄰小區的“共用墻”上開門,出行更方便
增設小區出入口有兩種情況。
如果小區的圍墻臨城市道路,小區業主有著自行協商和爭取再設后門、側門的空間。但如果要在小區共用圍墻上開門,以使用其他小區的出入口,這將涉及其他小區的意愿,事情將變得更加復雜,大概率只能偃旗息鼓。
不過,第二種情況在上海一社區已有探索。
2月,據上海民政局官方微信信息,最近該案例入選央視《基層治理新答卷》專題片,被視為中國式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一個上海樣本。這便是楊浦區的“睦鄰門”,位于上海五角場街道的創智國定社區。
睦鄰門,其實就是在兩個相鄰小區共用的圍墻上開一扇門。這樣一來,原本屬于不同小區的居民,可以通過這扇門去隔壁的小區串門、參加社區活動,并通過他們的大門出入。
據報道,該案例中涉及兩個小區。一個是創智國定社區創智坊,作為建成剛商品房小區,附近的設施較新、活動更豐富。另一個是國定第一小區,原本到達大學路(一條頗受歡迎的生活街)需要繞路很遠,現在可以直接通過創智坊的大門直接去大學路逛街,或是去創智坊的社區花園——創智農園里種花草、嘮嘮嗑。
睦鄰門促進了兩個小區附近公共服務資源的可達性,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更加名副其實。
從公共服務的角度看,睦鄰門的開啟,讓周邊公共服務設施點能覆蓋到的人變多了,公共服務的成本也相對降低了。
從設施彈性層面來講,睦鄰門可以根據需要開啟,也可以根據需要關閉。這提升了社區調配資源的能力,如果其中一個小區附近的設施不能用,還可以臨時用隔壁小區附近的公共服務設施。
從并置的小區到融合的社區,消解陌生感
中國“社區”具有三個維度:物理空間維度(大中小型社區各自有不同的人口規模和面積)、社會維度,以及作為治理體系的基層的管理維度。
創智國定社區,首先是物理空間維度、管理維度的“社區”。但隨著相鄰小區的居民之間多了些互動見面的機會,就有可能結識朋友、形成人際網絡。創智國定社區就有可能逐漸成為靠近社會維度的“社區”。
從城市生態學的角度看,高檔商品房“小區”和老舊“小區”,通常建于不同的年代,人口構成有所不同,小區的規模較小,且人口構成可能趨同,若2-3個小區形成一個社區,人口組成比較多樣化,有豐富性包容性。當然,這涉及到兩個小區居民意愿的問題,比如業主是否愿意共享小區資源、以達到出入更便利的目標。
從國際角度觀察,很多國家地區的居住環境是開放或半開放的,沒有圍墻管理。如果要提升國內小區的可達性,把圍墻拆掉并不現實,既不符合現有生活習慣,也會存在安全性降低、邊緣重新設計建造、成本變高和管理成本變高等問題,一個折衷、低成本的做法就是墻上開門。很多小區也是這樣做的。
小區有多少出口合適?關于住宅出入口的數量,國家規范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普遍被接受的規則是,小區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超過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小區可能會設置3~4個,兩個出入口不宜設置在同一條市政道路上。
睦鄰門更為特殊,不是一般意義上對外開放的門,而是面向隔壁小區內部的門。也就是說,它的管理相對方便,風險也較低,這可以視作小區對外開放的一次過渡性的嘗試。
共用墻上開洞,成本較低,但可解決實際問題,是設計精細化、可持續的一種體現,也是公眾意見反映到社區治理中的體現。
據了解,最近創智國定社區中一居民區又要陸續新建睦鄰亭、室內睦鄰空間等“睦鄰生活共同體”。 一些城市也在繼續探索更多優化小區空間結構的嘗試,比如建設社區花園等等。
作為中國基層治理單元的樣本,睦鄰門打通兩個相鄰小區,或是激發小區向社區進化的第一步,也是解構城市商品房模式下居民陌生感的一小步。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大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