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靠氣味吸引喜歡的人……有用嗎
很多人都有自己特別的氣味癖好,有人喜歡煙花燃盡的火藥味,有人沉迷刺鼻的汽油味,人類對于氣味的偏好,或許比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都要挑剔!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也在無時無刻地散發著這種獨特性。
《歡迎來到耳鼻喉接待室》書中這樣描述我們特殊氣味的魅力:我們身體散發出的氣味,并不像熱氣騰騰的披薩味道那樣明顯,卻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的擊中我們的心。
[德]克里斯蒂娜·羅伯(Dr. Christine L?ber)
[德]漢娜·格拉比(Hanna Grabbe)
如果你對某個人產生了微妙的好感,有沒有一種可能是——
僅僅喜歡ta的氣味?
01
上頭的氣味從何而來
生物的特殊氣味源于體內的類固醇,它從汗腺及皮膚表層細胞中發散,直接影響腦部負責情緒的潛意識層,被稱為費洛蒙(Pheromone),也叫做信息素。
信息素能與性聯系在一起,實際上離不開一種昆蟲——一種體長約3厘米、生活在桑樹上的白蛾——蠶蛾。它看起來像一只巨大的飛蛾,有一段短暫而充實的生命,周期約為4天,在此期間,除了繁殖它不會做任何事。順帶一提,這個小生命甚至不需要吃東西。因此,它可以多出幾個小時進行繁殖行為,然后死去。
鑒于性是蠶蛾生命的唯一目的,大自然必須確保它能得到性。對此,研究人員有一個特別感興趣的問題:這個織絲工匠如何在巨大且黑暗的桑樹林中找到它的另一半呢?
德國生物化學家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找到了答案。幾十年來,他一直在觀察蛾類的交配行為,并發現雌性蠶蛾會從尾巴末端散發出一種令異性無法抗拒的氣味,向雄性蠶蛾釋放信號:這里有性。蠶蛾雖然沒有鼻子,但有特殊的、毛茸茸的觸角,上面有感受器,可以準確地“聞”到這種引誘劑。
1959年,布特南特終于成功地從蠶蛾身上提取了這種靈藥,為此,成千上萬的雌性蠶蛾失去了它們本就短暫的生命。由此,第一個昆蟲性信息素的化學結構被發現了:蠶蛾醇。而后以蠶蛾的學名被命名為“蠶蛾性誘醇”(Bombykol)。
它讓雄性蠶蛾別無選擇,必須飛過去親熱一下。性行為完全由其所迫使,這是它和普通氣味的關鍵區別。
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性費洛蒙(信息素)。
02
為何ta的氣味如此迷人?
信息素會影響我們,讓ta更具有吸引力嗎?
莎士比亞時代流行一種尋找愛情的游戲:女孩將一塊削了皮的蘋果放在腋下,再將沾了自己汗水的蘋果送給意中人,若對方喜歡這蘋果的滋味,雙方就會發展下去。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瑞士進化生物學家克勞斯·韋德金德(Claus Wedekind)邀請女性聞男性穿過的T恤。之后,這些女性被要求對她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氣味進行評分。為了不干擾結果,這些男性只被允許在汗淋淋的T恤上使用不含香精的肥皂。
結果是:女性更喜歡免疫系統與自己不同的男性的氣味。擁有75%的不同免疫基因的男性氣味似乎格外具有性吸引力。
拋開外在因素的影響,決定個人氣味的原因:其實是藏在身體氣味背后的基因,基因可能才是讓你聞起來與眾不同的關鍵因素。
03
用鼻子找到另一半
我們可以通過嗅覺找到正確的另一半嗎?
唔,好像并不能!
據推測,不同的基因應該是為了確保人們不會與近親繁殖,生育免疫系統盡可能廣泛的后代。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具有重大的意義,不過它仍與真正意義上的信息素毫無關系。如果信息素對這一現象起了作用,女性將別無選擇,只能與每個免疫基因合適的男人交往。
大多數脊椎動物都有第二個鼻子——犁鼻器,它專門用來感受信息素,我們人類也不例外。
但是,仔細觀察我們的鼻子就能證實這個假設不成立:鼻子不會受到信息素的影響,因為人類的犁鼻器已經完全退化了。
盡管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了一些信息素受體細胞,它們位于鼻子的嗅黏膜中,完全隱藏在其他嗅覺細胞之間。這些信息素受體只是證明信息素存在的可能性,還沒有人能夠證明人類信息素的存在。
幸運的是,我們不必像貓咪一樣互相舔屁屁以示友好。
不幸的是,我們仍會被愛情沖昏頭腦迷惑心智,受困其中卻義無反顧。
不論是一見鐘情,還是“臭”味相投,愛情這道生命中無法被定義、被理解、被預料的難題,你還得自己尋找答案。
當我們對某個人產生好感,或許真誠地表達勝過一切!
(fin)
耳鼻喉醫生的碎碎念科普+有趣知識大放送+內心OS叨不停
為這些常被忽視的神奇器官鳴不平
原標題:《靠氣味吸引喜歡的人……有用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