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住民登陸循環經濟:把二手交易的信任成本最小化
舊和新,從來都不是矛盾的。
一張泛黃的舊照片,時過境遷后再次拿起,總能激起新的思緒;一件有故事的舊毛衣,睹物思人,可以喚醒新的感動;一件九成新的舊商品,流轉到更需要的人手里,亦能發揮新的使用價值。
舊與新,看似對立的概念,在實際場景中卻是交融存在。近日央視播出的一期節目就能直觀地說明這一點。
2月24日,CCTV2《經濟半小時》對生活里興起的新消費進行了專題報道,這股風潮以“綠色”為主要特征,核心表現之一就是群眾對二手商品的認可度顯著提高。
“買二手手機,背二手包包,閑置物品大受歡迎,引領消費新時尚”,跟隨央視的鏡頭,一位消費者走進了“循環商店”,舊手機估價回收,再選購一部心儀的二手機,店長盧培俊透露,門店剛開不到兩年,月流水已接近百萬元。
在鏡頭之外,還能找到更多事實支撐。
天風證券研究院統計稱,2020年國內二手手機交易量達到1.52億臺,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4.1億臺。
“綠色風”吹來,大家的消費態度、生活方式正在轉變。從談舊色變,到在二手商品里get新樂趣,這之間的諸多變量都值得深入探討。
舊物件牽引新消費
“經常能遇見一些叔叔阿姨,提著一個手提袋,里面裝著老舊的手機過來回收。”
盧培俊表示,轉轉商店的顧客群體不只有年輕人,看似正常的現象對應的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消費趨勢,即循環經濟里消費者群體的多元化。
過去說起二手消費,用戶畫像多是與年輕人綁定。而現在,隨著線上APP、線下門店的持續觸達,年輕人依然是主力,但與此同時更多非典型客戶也正在嘗試相關的交易。
QuestMobile發布的《2022閑置經濟洞察報告》就提到,國內閑置交易市場用戶年齡段主要在25-45歲之間,24歲以下占比為22.6%,46歲以上占比為12.9%。
而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二手消費群體可以分為兩撥,一是原住民,二是新住民。
原住民,顧名思義,此前就對二手商品持認可態度,并接受對應的消費行為。
2010年,還在上大學的曾斌就開始接觸二手電子產品。畢業工作之后,這種消費習慣一直延續,買賣二手商品在他的生活中已經常態化,他表示,“很多數碼產品都可以選擇二手的,鼠標、智能手表、平板、電腦。”
事實上,面對賣閑置回血以及買二手“真香”的體驗,曾斌的情況并非個例。特別是像消費頻次較高的電子產品領域,交易更是頻繁,轉轉APP里用戶的多次交易記錄便能證明這一點。
某用戶的近期交易信息
隨手點進一位用戶的主頁,可以看到,其在售商品包括switch、手表、運動鞋等,累計平臺已成交30次,近期賣出4次,買入1次。
新住民,指新加入循環經濟的賣家或者買家。
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可以佐證,2022年9月,全網閑置交易月活用戶規模為1.46億。往前看,2020年底時該數據為1.21億,中間增長的便是近兩年登陸循環經濟的新住民。
最近迷上攝影的大學生小林,為了買鏡頭專門下載了二手APP。攝影方面,他是初入門的新手。二手交易方面,他也是新用戶。小林表示:“以前買東西沒考慮過二手,‘攝影窮一生’,身邊朋友都是在二手市場找鏡頭練技術,后面還能再賣出去,經典鏡頭都是硬通貨。”
如上所述,圍繞二手商品,原住民與新住民共同推動了新消費浪潮的興起。具體到交易行為,無論原住民還是新住民,新消費對應的實際是生活方式之變,二手商品與新商品一起融入日常的消費之中。
而且,新消費的市場規模已經非常可觀,中國舊貨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常大磊透露,中國2021年的舊貨交易,不含二手車,交易規模突破了11000億元大關,線上交易超4500億元。綜合各機構數據,現存市場主體約70萬家。
新住民因“信”而來
回血、省錢、環保……大家加入循環經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閑置市場每一筆交易的深層都能尋到同一種共識——信任。
客觀而言,二手商品與新商品相比,天然就帶著更高的信任成本,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需要進行更多的心理建設,這也正是部分消費者此前未參與二手消費的核心原因。由此,取信于消費者,是二手商品最為基礎、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
從旁觀到愿意嘗試,消費者的態度轉變,絕不是在瞬間完成的,而是市場的長期優化作用于用戶心理的結果。
一是技術取信。
技術的進步促成公平公正,這在很多行業都有例可循。具體到二手交易,售前售中售后均有體現。
二手商品售前最重要的質檢環節,數字化技術的加入既可以提高效率,也能大幅減少純人工質檢的主觀誤差,從源頭把關,保證商品品質的一致性。
在轉轉集團的智能質檢中心,就有針對硬件產品功能自動化檢測系統,利用圖像分析、聲波分析算法、無線充電、點擊觸摸,可以在20秒內完成手機攝像頭、屏幕、音頻、充電、傳感器等器件的功能檢測,檢測的準確率為99%。
檢測完畢,數據自動映射到機器的質檢報告中,這便是技術取信的又一處體現:以信息公開,減少買賣雙方的信息差。
某用戶的信用狀況
而且,公開的不只是商品的成色、功能信息,還有買賣雙方的信用數據。點進轉轉用戶個人主頁,對方的實人認證、微信信用分、最近交易過幾次、退貨過幾次、有無交易糾紛,一目了然。
傳統的二手交易里“全靠人品”,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之下,全部事實數據擺在臺前,交易建立在雙方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信任成本得以降低。
二是商品、服務取信。
將非標品的交易體驗向標準品靠攏,這是過去多年里二手市場改造的主線任務。改造過程中,除了上述標準化的質檢工作和透明化的信息公開,還有針對交易細節的一系列優化。
比如針對二手商品專門制定的定級體系,經過轉轉集團“官方驗”的手機會被歸入相應的等級,99新、95新、9成新等,每個等級對于手機的外觀、功能有著嚴格的判斷依據。標準清晰,消費者選購時就像買標準品一樣省心省力,想要一部外觀如新、功能齊備的二手手機,篩選99新產品即可。
商品取信于人的同時,配套的服務必須跟進。比如二手商品的售后環節,各商家之間沒有統一的標準,具備上述標準化能力的平臺則親自下場,為用戶提供質保、售后等服務,服務體驗甚至不亞于新品。
三是品牌取信。
二手交易由來已久,國外成熟市場還孕育了一批二手連鎖商店,比如日本的HARD OFF、美國的Goodwill。國內雖然少見相關的實體業態,但經過國內企業近些年的持續耕耘,也在行業樹立了品牌認知,處于第一梯隊的轉轉和閑魚就是代表。
而隨著平臺在線下渠道的布局逐漸鋪開,國內二手連鎖商店缺位的問題得到改善,線上線下的互補效應開始顯現。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底,轉轉集團已在全國50座城市共計開設近200家二手循環商店,包括前面提到的盧培俊所在的門店,其中三成月營業都達到了百萬級。
依托門店聚集線下客流,輸出商品和服務,探索“二手零售+回收”新消費業態的同時,門店天然的可信賴屬性讓轉轉的品牌資產進一步沉淀,強化了其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值,于行業而言則在提高大眾對二手商品的認可度。
一套組合拳下來,信任成本被“打”了下來,消費門檻隨之降低,更多人會因此去嘗試買賣二手商品,新消費的成型便是水到渠成。
信任經濟方興未艾
消費者因為信任而聚集,證明循環經濟的本質之一便是信任經濟。隨著標準化體系、信任基礎的逐漸完善,信任經濟的爆發指日可待。
業內外對于二手消費的前(錢)景一致看好。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的閑置物品交易預計突破3萬億元。
萬億的數字之下,“綠色風”將吹出更多生機。
產業側,標準化體系正在向各個品類延伸。
二手手機是二手消費中的主力商品,時至今日,二手手機相關的標準化體系已經相當成熟。基于這項業務的成功經驗,結合其他品類商品的實際特性把優勢拓展。
細觀行業,轉轉集團近年來在二手手機之外不斷縱深布局多品類業務,交易品類目前已覆蓋圖書、3C 數碼、奢侈品、服裝鞋帽、母嬰用品、家具家電等三十余種品類,多品類業務和服務處置能力有了直觀的提升。
無信不立,無標不信。為了加速行業全面邁向有“標”可循,數據顯示,僅2022年,轉轉集團共主持和參與制訂各類標準13項,其中行業標準2項、地方標準1項、團體標準10項。
交易更加嚴格和規范,競爭環境更加健康、有序,市場的整體繁榮值得期待。
消費側,二手交易有望成為日常生活、消費的“標配”。
供給側的優化進一步激活消費者需求,當二手家電、家具、鞋帽、衣服、首飾等商品像二手手機、3C等商品一樣深得人心,相關的消費自然會趨向常態化。屆時,消費群體也會愈發多元化。
此外,二手商品流轉起來,其能釋放的附加價值也不容忽略。
“舊貨流通,還可以帶動周邊,比如清洗、維修、包裝、快遞等周邊行業”,常大磊在研究中發現,舊貨進入市場循環創造的價值,或要超過其自身。而且,價值并不局限于經濟層面,央視把這股新消費浪潮總結為“綠色風”,就簡單明了道出循環經濟之于環保事業的重要意義。
以手機為例,每生產一臺新手機,平均會產生約49公斤碳排放,足夠一盞14瓦的節能燈工作252天。中國科學院一份報告則顯示,我國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已經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50%以上。
改變消費理念,讓二手商品的買賣融進生活,可以說是人人都可參與的最佳減碳方式。
根據轉轉集團交上的減碳“成績單”,2022年,平臺攜手用戶通過促進閑置物品流轉累計完成碳減排66.8萬噸,等于傳統燃油車繞地球赤道行駛9萬圈或37億公里的釋放的碳排放;累計能源減耗936.8GWh,等同于中國8萬戶家庭一年的能源消耗。
產業標準化,消費新標配,身處萬億市場里,企業直面行業紅利;促進節能減排,投身綠色可持續事業,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實現了有機統一。
正如央視報道中所強調的,“讓閑置的二手物品流轉起來,用起來,不僅是一種值得倡導的綠色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個方興未艾的新市場,一片亟待開發的新藍海。”
本文來自熊出墨請注意,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