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技日報:科學精神容不得“圈子文化”
當下的學術界的確沾染了一些江湖習氣。科研人員好比各路英雄好漢,要想在江湖上闖出名堂,武藝、謀略、智商、情商缺一不可,尤其是要有一個好“師門”。打下人脈基礎,才好在紛爭的武林中吃得開。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都愿意留用自己的學生,覺得自己人靠得住,至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暫且按下不表。放眼世界,一流大學的做法則正好相反——不留自己的學生,就是為了防止科研領域的“近親繁殖”。
科學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務實。一個致力于探索科學的群體,本不應牽涉人際關系、利益、名聲等俗務。“圈子”不是不可以有:如果一群人因共同支持某一理論而聚首,形成“學派”,則有益于學術交流、科學進步;如果一群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因脾氣、秉性、“三觀”合拍而組成朋友圈,也能作為科學界的風雅軼事傳為美談。
法國社會學大師皮埃爾·布迪厄認為,不同場域具有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一個場域越是從社會場域和權力場域中獲得了自主性,此場域的語言越具有科學性;自主性強的場域遵循的是“是非”邏輯,自主性弱的場域遵循的是“敵友”邏輯。科學場域被布迪厄稱之為自主化典范。
當“敵友”邏輯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在科學場域,形成大大小小的“圈子”,問題就來了。這些“圈子”實行資源互換、利益共享,門檻很高,需要很“硬”的敲門磚。各“圈子”以“段位”高低壘成森嚴的階梯,高階的“圈子”對下面的“圈子”有絕對話語權。進“圈子”難,順“圈子”向上爬更難。當然,每上一步都意味著更多利益和資源,故迎難而上者眾。
對科研人員來說,“圈子文化”是災難性的。它分散精力,大大削減了一個人的科研時間,同時誤導方向,影響科研效率和質(zhì)量。最可怕的是,它裹挾著科研人員流于庸俗、淪為名利的擁躉,把初心置之腦后,更將科學精神拋到九霄云外。對科學來說,“圈子文化”更是毀滅性的。試問,一個遵循“是非”邏輯的場域摻進了“敵友”邏輯,誰能壓倒誰?
回到開頭提到的“師門”,或許可以作答。亞里士多德說過,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然而,在一個需要倚仗師門混“圈子”的學術江湖,“吾”似乎只能無條件銘記前半句。
(原題為《科學精神容不得“圈子文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