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烏沖突一周年|“關鍵武備表現如何”②:巡飛彈的對決
【編者按】
一年前的2月24日,俄烏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軍人和武器裝備是主角,從沖突初期的“閃擊戰”到當下的“塹壕戰”,眾多武器裝備登臺亮相,決戰沙場。在這場沖突中,不少武器對俄烏沖突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熱議的“關鍵武備”。分析探討這些“關鍵武備”不僅可以擴展對這場沖突的認識,對我們武器裝備發展亦有啟示。
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獲得了多種類型巡飛彈,圖為波蘭提供的“軍刀”巡飛彈。
自去年5月后,俄烏沖突就變成了拉鋸戰、消耗戰,雙方在城市或在野外縱橫交錯的塹壕中苦戰,戰斗中,巡飛彈、火炮和無人機成為主角。
2020年爆發的納卡沖突中,巡飛彈發揮了重要作用,引發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但這場沖突,是阿塞拜疆單方面使用巡飛彈作戰,而俄烏沖突是一場大國與北約支持的中等國家之間的對戰,烏克蘭裝備了美國、波蘭等國提供的巡飛彈,俄羅斯則使用自研巡飛彈,使用范圍和規模都遠遠超過納卡沖突,因此,烏克蘭戰場上的巡飛彈對決是一個更好的研究和觀察這種武器的窗口。
雙方使用了哪些巡飛彈?
去年3月,美國在看到俄軍無法在戰場上速勝之后開始擴大向烏克蘭軍援,巡飛彈也開始出現在軍援武器清單之中。去年3月,白宮宣布向烏克蘭提供100枚巡飛彈,當時提供的是“彈簧刀”300,之后又陸續提供了多批,數量已經達到400枚,而且后續還提供了包括威力更大的“彈簧刀”600和“鳳凰幽靈”巡飛彈。
“彈簧刀”是美國航空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從2006年開始研制的陸射型巡飛彈,主要用于精確打擊一定范圍內的固定或移動目標,目前主要有兩種型號——“彈簧刀”300和“彈簧刀”600。“彈簧刀”300巡飛彈最先研制成功并用于阿富汗戰場,該彈長0.5米,彈翼可折疊,采用電動發動機驅動,重量僅為2.5千克,可放于士兵的戰術背包內,射程10千米,續航時間15分鐘,巡航速度100千米/小時,戰斗部重0.32千克,為破片殺傷戰斗部威力,相當于40毫米自動榴彈,主要用于對付步兵或輕型輪式車輛。
“彈簧刀”600巡飛彈尺寸更大一些,可用于攻擊坦克等裝甲目標。
“彈簧刀”600巡飛彈是“彈簧刀”家族的最新成員,于2020年10月正式推出,尺寸和重量都大幅增加,重達23千克,射程約80千米,續航時間40分鐘,而且采用穿甲戰斗部,可以對付坦克裝甲目標,威力相當于“標槍”反坦克導彈。“彈簧刀”600巡飛彈裝備了高性能光電/紅外萬向傳感器套件,能夠實施精確飛行控制,為地面部隊提供戰術偵察、監視和目標獲取能力,火力控制系統軟件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觸摸-偵察-打擊”閉環。操作人員手動或自動操作,可更加便捷地制定計劃和執行精確任務,降低“認知負荷”。
進入2022年4月,美國又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型巡飛彈—— “鳳凰幽靈”巡飛彈。據稱,該型巡飛彈與之前提供的“彈簧刀”巡飛彈類似,但性能不一樣,是應烏克蘭需求特別開發的。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曾透露,“彈簧刀”和“鳳凰幽靈”的搭配對打擊不同類型的目標非常有效。據分析,“鳳凰幽靈”可能是一種大型的車載式巡飛彈,重量可能大于100千克,戰斗部相當于一枚155毫米榴彈,飛行速度大約180公里/小時,可用于打擊前線指揮所、彈藥庫等關鍵目標。
除了美制巡飛彈,烏克蘭還向波蘭購買了“戰友”巡飛彈。該巡飛彈長1.1米,翼展1.6米,全重5.3千克,戰斗部重1.5千克,作戰半徑12千米,最大飛行速度150公里/小時,巡航高度500米,由電動機驅動,續航時間50分鐘左右。一套“戰友”巡飛彈系統由兩名士兵攜帶,包括兩架巡飛彈,1個偵察載荷,2個戰斗部,以及一臺控制系統。
在美國等國向烏克蘭提供巡飛彈之后,俄羅斯也開始在戰場上使用本國研制的巡飛彈,最先現身的是KUB-BLA巡飛彈。該彈采用三角形機翼的氣動設計,翼尖設計了垂直安定面,起到穩定的作用,翼展1.21米,長0.95米,彈頭前方配備了一個光電系統。該巡飛彈采用電動機驅動,發動機位于機體后方,具有較好的靜音效果,不容易被發現。KUB-BLA巡飛彈最大飛行速度為13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30分鐘。發射后飛向目標區域進行盤旋,一旦發現目標即可發動俯沖攻擊,主要用于打擊地面移動目標和水面艦艇。
俄羅斯KUB-BLA巡飛彈。
在KUB-BLA巡飛彈之后,俄軍開始將“柳葉刀”系列巡飛彈投入戰場。“柳葉刀”目前有兩個型號,分別為“柳葉刀”-1和“柳葉刀”-3,這兩種巡飛彈其實在莫斯科“軍隊-2019”軍事技術論壇上就已經亮相,也是由“卡拉什尼科夫”康采恩下屬的扎拉航空公司開發。
“柳葉刀”巡飛彈彈體前后各安裝了四片X形布局的彈翼尾部安裝有兩片式螺旋槳,由蓄電池和電動機推進飛行。巡航速度一般在80-110千米/小時。“柳葉刀”-1全重5千克,可承載1千克戰斗部,續航時間40分鐘,作戰半徑約15千米,威力相當于一發82毫米迫擊炮彈。相較于“柳葉刀”-1型,“柳葉刀”-3尺寸更大一些,全重12千克,戰斗部重5千克,飛行時間60分鐘,作戰半徑20千米,威力更大一些。
“柳葉刀”巡飛彈彈體前部安裝了一個大型的光電轉塔,內部安裝有高清晰光學/紅外導引頭,可以通過AI技術自主識別攻擊預定目標,也可以采用由操縱員控制攻擊目標,或是放棄任務重新巡航。
沒有成為改變戰局的武器
巡飛彈可以說是無人機技術和精確制導彈藥技術融合發展的產物,屬于新概念彈藥,這種武器能夠在目標區上空“巡弋飛行”、“待機”并搜索目標,在定位目標后進行攻擊。根據技術發展現狀,巡飛彈可以分類為初級巡飛彈和高級巡飛彈,初級巡飛彈智能技術有限,配備了雙向數據鏈,一般人工介入參與制導。高級巡飛彈最主要的特點是智能化,即在目標區自主搜索、識別和攻擊目標,具備很強的自主作戰能力,此外其也可配備數據鏈,特殊情況下可人工介入參與打擊目標。
根據相關資料,從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至當年12月,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800余枚巡飛彈,若加上從波蘭獲得“軍刀”巡飛彈,烏軍大概在戰場上使用了1000余枚巡飛彈,俄軍方面沒有公布使用巡飛彈的數量,應該是一邊生產一邊使用,考慮俄羅斯遭受制裁的情況,使用巡飛彈數量可能不及烏克蘭。
烏軍使用“彈簧刀”巡飛彈攻擊俄軍坦克命中前的最后畫面。
從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出,進入拉鋸戰后,雙方使用巡飛彈的頻率大幅增加,這些巡飛彈主要用于攻擊對方有生力量、武器裝備和工事等目標,比如烏軍去年5月公布的一段視頻顯示,烏軍使用“彈簧刀”巡飛彈攻擊了多輛俄軍T-72B3主戰坦克,可能是使用戰斗部較小的“彈簧刀”300型巡飛彈,沒有擊毀坦克,但在坦克炮塔上的士兵被擊中。當月,俄軍也公開了巡飛彈作戰畫面,俄軍在打擊烏克蘭的M777榴彈炮陣地時使用了一枚KUB-BLA 巡飛彈,巡飛彈擊中了火炮。
由于制空權基本被俄方掌握,烏軍偶爾能飛上天的武裝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提供的空地火力支援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巡飛彈和消費級無人機成為烏軍最主要的空地打擊武器,一定程度上彌補烏克蘭武裝力量缺乏空中火力支援的問題。從烏軍公布的視頻可以看出,在陣地上中,烏軍經常使用攜帶手榴彈的消費級無人機和巡飛彈打擊俄軍,取得了一定效果。
俄軍雖然掌握了制空權,但空天軍裝備的相對較低成本的精確制導彈藥數量不足(比如類似美軍的衛星制導炸彈、激光制導炸彈),蘇-34、蘇-25、卡-52等戰機在執行近距離空中火力支援方面也要面對數量眾多的便攜式防空導彈,西方向烏克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比如美國“毒刺”、英國“星光”和“雨燕”以及瑞典的RBS-70等,這些導彈制導方式還不同,威脅不小。從開戰至今,俄羅斯損失了50余架固定翼戰機和50余架直升機,不少是便攜式防空導彈擊落的,這也導致俄空天軍發明了一種新的對地攻擊方式,攜帶火箭彈的戰機在靠近目標時采用仰射火箭彈的方式增加火箭彈射程,然后打干擾彈迅速脫離,但火箭彈的命中率就是一個“玄學”了。
俄軍后期開始使用“柳葉刀”-3型巡飛彈。
空天軍火力支援不給力,無人機和巡飛彈也成了俄軍在陣地戰中廣泛使用的武器,無人機一方面為地面炮兵進行火力校射,充分發揮俄軍在地面火力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攜帶手榴彈等小型炸彈對烏軍進行零敲碎打,而巡飛彈也用于打擊烏軍,尤其是在壓制烏軍高機動火炮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烏軍裝備的“凱撒”155毫米卡車炮、M777超輕型榴彈炮等西方援助的火炮不少是被巡飛彈擊毀的。
與納卡沖突不同,巡飛彈在烏克蘭戰場上沒有起到改變戰局的作用。筆者認為,一方面是雙方裝備巡飛彈數量不多,烏克蘭獲得了近千枚巡飛彈,而俄羅斯是在沖突爆發后才意識到巡飛彈的重要性,邊打邊生產,數量也不會很多,要知道,美軍在阿富汗使用了4000余枚“彈簧刀”巡飛彈;第二個原因是進入陣地戰后,雙方都有這種武器,形成了戰場上的一種平衡,塹壕、碉堡等工事讓威力有限的巡飛彈難以施展身手,而且后期雙方還想出了各種對付巡飛彈的土方法,比如用鋼制網覆蓋在工事或武器上方,提前引爆巡飛彈。
雖然巡飛彈沒有發揮改變戰局的作用,但持續不斷的俄烏沖突依然可以為我們研究和評估這種武器在正規戰爭中的作用。巡飛彈正同便攜式反坦克系統、便攜式防空系統一起,成為陸戰部隊在戰場上的必備武器,隨著巡飛彈技術的發展,其作用會越來越凸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