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觀察丨電商定制版的套路,究竟坑到了誰?
6?18臨近,有媒體揭露了電商定制版產品的貓膩。“幾乎同樣的東西,網上便宜許多”,這是消費者的普遍感受。但業(yè)內人士表示,電商定制版便宜的代價是,用料差很多。這些區(qū)別不會被寫在介紹中,消費者無法明確對比。
看到這則報道,許多消費者驚呼上當了。也有人恍然大悟,“買的沒有賣的精”“便宜沒好貨”。那么電商定制版背后的商業(yè)邏輯是什么?
在很長時間內,我都是電商的腦殘粉,所有東西能在線上買的絕不在線下買。我甚至一度認為,電商定制版是實體店發(fā)明的神話。直到去年新房裝修,我的“信仰”才動搖。
當時要買家電,去線下的家電賣場看中了幾款產品。基于線下看貨線上下單的習慣,我把產品型號記下來,去線上一搜,發(fā)現沒有。但是聰明的電商網站了解到我的需求,便向我推薦同一品牌其他型號的產品,長的幾乎一樣,但價格低很多。
后來我只能乖乖到實體店下單,售貨員也交了底。原來家電品牌向不同渠道供應不同型號的貨是行業(yè)慣例。所以他們并不懼怕消費者比價,因為你比較的是不同的東西。
那么由此便可以得出“電商無良,還是實體店靠譜”的結論嗎?答案也不是這么黑白分明。電商定制版的出現是歷史的產物,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了解這段歷史,有助于消費者擦亮眼睛,也有助于人們理解商業(yè)世界。
電商定制版雖然不是實體店發(fā)明的神話,但實體店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財新報道,在電商興起伊始,線上線下同款不同價,使得惡性競爭和渠道竄貨現象嚴重。廠方于是應渠道商要求區(qū)隔供貨,比如型號、顏色區(qū)分等,以微小差異來配合渠道差異化定價需求。
說白了,如果線下線下賣型號、品質完全相同的東西,于是電商成本低,實體店便會被擠壓地無法生存。區(qū)分型號之后,大家各賣各的,電商以便宜為賣點,實體店則主打品質。漸漸的,“電商專供”就成了價格稍低、品質稍差的代名詞。當然,電商定制版不等于假冒偽劣,只不過性價比不如一般消費者想象的那么高。
問題來了,既然東西都是要賣,有些品牌為什么不愿意把一流品質的商品供應給電商呢?品牌方固然有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考量,但另一方面也要怪電商自己作死。某些電商只會一招——低價,為了把東西賣的便宜而忽略了品質管控和品牌維護。低質低價的電商定制版正滿足了一味追求低價的銷售策略。
但這種局面其實禁錮了電商的成長空間。因為消費者會形成一種認知,網上買不到一流品質的東西,只能買到二流品質的便宜貨。而只賣二流產品的地方,當然會被認為是二流賣場。這種認知一旦固化,再想打破就很難了。如果電商在銷售低質低價的電商定制版時,卻誤導消費者這是“一流品質二流價格”,那么把戲一旦被戳穿,傷害最大的還是自己的信譽。
對于品牌方來說,區(qū)隔供貨看起來是十分精明的主意,線上迎合低價需求、線下迎合品質需求。但是這種策略其實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認知成本,沒多少消費者能分清這里面的門道。這么做即便在法律上能過關,也會在消費者心里造成“耍滑頭”的印象。
因此說,電商定制版的套路究竟坑到了誰,還真不好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但有一些聰明也不是真聰明。商業(yè)世界是一個逐利的世界,但本質上又要求重視信譽、遵守規(guī)則,偷奸耍滑的參與者往往作繭自縛,這便是商業(yè)的魅力所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