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企業鼓勁紓困解難,來看上海16個區優化營商環境有哪些“實招”
市發展改革委介紹,新春伊始,上海就以一套強有力的“組合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1月28日發布的《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優化營商環境6.0版”)提出195條任務舉措,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1月29日發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共推出32條政策措施,解決實際困難的同時,也謀求長遠發展。
連續發布重磅新政,體現出上海深化市場化改革,更好為企業鼓勁、紓困、解難的決心與魄力。一起來看,上海各區如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浦東新區: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
浦東新區全面落實市優化營商環境6.0版行動方案,結合引領區建設,對標世行“宜商環境”評估新體系,以更高標準、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進改革,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探索在公共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稅務服務、政策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等各方面提升服務的可獲取性和便利性,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
深入推進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在10個試點行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改革試點范圍,新增12個行業實施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改革,進一步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化水平。
集中推出“1+1+N”人才政策體系,包括全面推進引領區人才發展的實施意見、三年行動方案,以及“明珠計劃”,院士、博士后、技能人才,教育、衛生、法律服務、金融、航運人才,“高精尖缺”海外人才認定標準、人才安居等首批11項專項政策。通過實施“一攬子”人才政策,全面提升浦東人才綜合服務環境競爭力,加快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更好集聚全球優秀人才。
搭建浦東新區揭榜掛帥公共服務平臺,承擔匯集發布創新項目信息、組織實施創新項目揭榜掛帥等事項,并提供相關的公共服務。引進和培育符合創新規律、提升創新效能、滿足創新需求的新型研發機構。
黃浦區:堵住“黃牛黨”、首創“劇本庫”,為企業提供“金牌店小二”服務
近年來,隨著上海“演藝大世界”品牌的深入建設,黃浦區得到了越來越多創新、靈活演出形式的青睞。諸如脫口秀、輕喜劇、輕音樂劇等演出蓬勃發展,市場熱度不斷高漲,同時也對文化演藝內容的行政審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2020年7月開始,黃浦文旅“金牌店小二”將“劇本庫”審核模式運用在脫口秀、相聲類劇本內容審核中。通過對已審核劇本進行電子存檔,后續申報中新劇本與“劇本庫”進行批量電子比對,實現存量演出內容經核對后免審、增量演出內容快審的高效審核方法,極大程度地縮短了此類演出的審批周期。
根據駐場演出特點,推出演出聯排審核服務,第一時間發現劇目創排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辦方縮短創作時間,減少因反復修改而產生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在推出伊始就受到了企業的好評和歡迎。
“金牌店小二”們還在日常監管中發現了熱門演出的票務問題,為使演出市場公平有序發展,主動給予建議,指導開展實名售票+實名進場模式,從根本上杜絕“黃牛”現象,實實在在惠及觀眾。
靜安區:連續三年實現招商引資倍增
2月2日,靜安區在春節后首周召開2023年投資促進大會上,與16家重點項目企業進行集中簽約,其中,既有外資總部,也有本土機構,還有新興領域企業。
近年來,靜安能持續鞏固在中心城區的持續優勢,招商引資功不可沒。據悉,靜安舉全區之力狠抓投資促進,連續三年實現招商引資倍增。
去年全年,靜安區實現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9.42億元,同比增長0.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預計同比增長1%左右;涉外經濟全年實現稅收447.79億元,規模和占比均為中心城區第一。
新的一年,靜安區將圍繞狠抓招商引資、發展樓宇經濟、強化產業帶動、凸顯樞紐功能等重點目標,要拓寬視野,全力構筑更強動能的產業體系,聚焦重點,全力推進更高質量的招商引資,優化舉措,有效開展更高效能的企業服務。
靜安將以深入推進“七增計劃”、主動提升投資促進工作水平為抓手,抓早抓前抓突破,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徐匯區:重磅政策促進科技創新
農歷新年首個工作日,徐匯區發布了“一圖讀懂 | 關于促進徐匯區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 ,聚力打響“科創繡帶”品牌。
該意見對準徐匯區域特色和創新發展實際需求,提出了19個重點支持領域,力求充分釋放徐匯區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優勢,以科技創新打開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例如,對市級及以上產業協同創新功能型平臺,最高可給予不超過800萬元的補貼。對承建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研發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的創新主體,最高可給予不超過600萬元的補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合作,最高可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補貼等。
作為上海的科創大區,徐匯區將圍繞“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戰略部署,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賦能產業迭代升級,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賽道”、新動能,打造創新產業集群,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服務更多科技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落地生根。
長寧區:15類113項措施帶動項目跑出“加速度”
長寧區1月29日發布《長寧區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營商環境6.0版)》,推出長寧區2023版“八張改革特色牌”。
《行動方案》共15類113項具體措施,圍繞政務服務、企業服務、人才服務、貿易便利化等重點環節,特別強調對科創產業扶持及人才培養。
新發布的“長寧優化營商環境6.0版方案”還將在堅持“容缺、容錯,扶新、扶特”的基礎上,將做精做優多年秉持的“三級三系”聯系服務企業機制,并推出區內重大項目審批手續全流程幫辦服務,主動跨前回應企業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困難。
普陀區:探索“系主任”“班主任”機制做深服務能級
農歷新年首個工作日的早晨,十余位企業代表與普陀區領導齊聚一堂,吃了一頓特別的新春開工飯。
早餐會上,新老引進企業、傳統與新興企業均衡并舉。更重要的是,在餐后跟進服務上,普陀區正不斷探索“系主任”“班主任”系列服務機制,做深企業服務能級。
2022年普陀區建立了重點企業服務“系主任”“班主任”工作機制。根據所屬企業系列,理出了36個“系”,由相關區領導擔任“系主任”,相關行業或街道鎮、地區中心領導擔任“班主任”,協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困難。
在“系主任”“班主任”的推動下,“靠普貸”助企紓困保市場主體,推動了市場復蘇和經濟重振。同時,“系主任”“班主任”機制也增強了區域產業鏈韌性,達到“引進一家、帶來一串、落地一個、帶動一片”的目的,形成集聚效應。
虹口區:以“上海北外灘、浦江金三角”為引領,打造營商環境新標桿,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月3日,《虹口區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首次向社會發布。
6.0版行動方案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聚焦回應市場主體訴求期盼,圍繞持續打造公平便利的投資環境、持續提升優質快捷的行政效能、持續提供規范貼心的政府服務、持續健全科學完善的法治體系、全力推進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等方面提出27大項、138小項舉措,其中體現虹口區域特色的舉措達54項,特別突出北外灘開發建設、服務貿易高地建設、科創“核爆點”等重點區域領域。對標“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本次6.0行動方案還專門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力爭全年授信總額不少于30億元的目標。
虹口區牢牢把握北外灘開發建設這一重要歷史性機遇,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努力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先后推出了北外灘企業服務中心、北外灘服務專窗、海歸人才驛站,啟用區政府北外灘開發建設專用章,開展“企航北外灘”活動、打造“法律服務產業集聚圈”等一系列措施讓北外灘開發步入了快車道。
虹口積極貫徹落實助企紓困、重振經濟相關政策,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以實際行動為企業送去了更多實惠和便利。推出的專項扶持資金政策,優先支持中小企業申請,加快資金撥付審批流程。目前,累計撥付各類企業扶持專項資金34.1億元,為2100余家企業“輸血、補氣、活脈”;完成退、減、免、緩各項稅費26.74億元;區管國企累計減免租金近1.5億元,惠及企業2161家;積極鼓勵本區24個創業孵化基地為入駐企業提供房租減免和其他服務措施,已達成房租減免意向資金總額逾450萬元。同時,虹口積極利用自身金融產業優勢,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去年區政府新增1億元財政專項資金,聯合工、農、中、建、交等18家銀行,創新推出“政銀助企 三貸聯動”(信易貸、科技貸、虹企貸平臺)貼息及擔保費補貼,授信額度達到164億元。截至2022年底,已為625家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近40億元。
楊浦區:啟動“星火燎原”計劃,探索政府財政資金支持早期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模式
楊浦區云集了包括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一大批重點高校院所,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上海乃至全國優質科技成果的“聚寶盆”。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長期以來面臨著風險高、評估難、周期長、缺乏資金支持等一系列“痛點”問題。
為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楊浦創新探索政府財政資金支持早期科研成果轉化,加速科技、金融、產業的良性循環。2022年9月,由楊浦區金融辦牽頭,啟動“星火燎原”計劃,并設立“楊浦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區財政統籌首期1000萬元專項引導資金,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指導,上海全國高校技術市場有限公司作為受托實施機構負責計劃運行和資金管理,制定投決制度。
“星火燎原”計劃把以往簡單的政府項目扶持方式,調整為“市場投資+政府資助”相結合,明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導向。
據悉,該計劃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 ,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以成果轉化機構為紐帶,吸引與科研成果領域相匹配的社會機構投資參與,充分調動多方力量,推動高校科研成果進一步研發轉化為可實現產業化發展、具有市場價值的專利及產品。
寶山區:以“開工一件事”引來“明日之星”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3年寶山區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改革舉措》,寶山區將打造“開工一件事”主題套餐式集成審批服務,企業按需點單、政府跨前服務。
以往,水、電、氣等部門分頭踏勘、報裝,往往時間長、環節多。但如今,通過各部門信息共享、聯合踏勘,審批從串聯改為并聯,審批時長也縮短了數月,為企業搶抓進度贏得寶貴時間。
在試點的基礎上,這項舉措根據市場需求推出了升級版,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所需的開工資質、證照不同,下一步還將聯動規資、交警、水務、綠化等部門,以更大力度的集成創新,不僅加速推進重大項目進度條,也讓更多中小微企業受益。”
閔行區:住所登記改革,實現不見面、不跑動
閔行區市場局與區大數據中心共同建立標準企業住所庫——“閔址匯”。由“閔址匯”開具的“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可在個體工商戶開業申請等行政審批事項中作為經營場所證明材料使用,自動調用出租方信息、房產證等電子材料,申請人無需再耗時耗力準備繁雜材料。
通過各部門之間數據互聯共享,把場所地址進行標準化,再通過系統功能歸集房屋劃分、出租方、承租方等信息,建立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住所庫,最終實現通過“閔址匯”住所庫一鍵打印“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證明”,替代產證復印件、租賃合同、劃分圖、劃分說明等材料。
對產權(管理)人而言,可以登錄一網通辦閔址匯,上傳住所材料、劃分房屋、管理入駐企業、變更入庫信息,登錄隨身辦閔址匯申請打印住所證明(包含一址多照住所證明),全部功能均可全程網上辦理。
嘉定區:“為民工作室”提前介入、全程幫辦
嘉定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已經初步制定完成,共涉及改革事項28類150余項,目前正在意見征詢階段,將于近期發布。
去年11月,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地方經濟,“為民工作室”成立。在落實區里重要重大項目中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幫辦,這是“為民工作室”的重要職責。辦理過程中,“為民工作室”工作人員提前預審企業申請材料,指出問題并提供解決辦法,避免辦事人員“來回跑”。在受理當天,“為民工作室”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從而順利完成公司的變更和新設手續,當天核發了營業執照。
依托工作室,嘉定區延伸窗口服務功能,構建了從機關到基層的服務網格。下階段,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將推出疑難問題集中會商、特殊項目“量身訂制”等服務,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并建立營商專員隊伍,幫助街鎮做好招商引資。
在擬定的嘉定區優化營商環境6.0版中,區大數據中心承擔著重任,它將繼續利用自身優勢,用數字賦能政務服務,從而打造更暖心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區級涉企事項線上線下辦事流程,推動落實智能預填、智能預審、智能審批等功能;打造隨申辦“企業云”移動端服務,為企業提供事項辦理、信息查詢、惠企政策發布、利企項目申報等服務內容;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建立免申即享項目清單,依托“一網通辦”平臺推進智能化服務。
金山區:集成了21個部門的事項,還可遠程幫辦
上海金山政務服務幫辦中心配置了自助服務終端,集成21個部門的服務事項,提供離線碼打印、社保查詢等180余個事項的自助辦理,無需取號排隊即可自行辦理事項,并通過“網辦鑫課堂”視頻、“手把手”教學等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最大程度方便辦事群眾。
遠程視頻幫辦
為了進一步加快服務型政府數字化改革步伐,金山區行政服務中心不斷拓展線上線下幫辦渠道。近期,金山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出了“遠程視頻幫辦”服務,一部手機、雙方同框,在互動問答中企業即可快速獲取辦事材料。
目前,金山區“遠程視頻幫辦”已推出包括內資企業變更登記、增補發營業執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變更登記等在內的26個事項的線上幫辦。除了工作人員日常幫辦外,金山區政務服務中心還上下聯動,開展“領導幫辦”活動,堅持傾聽企業和群眾的訴求,有求必應。
松江區:申請材料從45項減到6項,優化上市企業服務舉措
松江區建立“擬上市企業開具合規函一件事”工作機制,通過電子證照調用,企業僅需提交上市輔導協議等不超過6項必要材料即可完成申請;而此前,企業需向9個部門提交共45項申請材料。更值得一提的是,辦理時間的大幅壓縮,從50個工作日縮短到了7個工作日。
“擬上市企業開具合規函一件事”工作機制由松江區發改委(金融辦)牽頭建立,聯合了企業上市過程中涉及的所有職能部門,包括區政務服務辦、區生態環境局、區應急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水務局、區人社局、區衛健委、區建管委等,形成合力創新優化企業上市服務。
“擬上市企業開具合規函一件事”工作機制將各部門的審批事項申請表要素匯總生成一張表單,并依托“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了申請材料精簡、辦事流程重塑、辦理時間壓縮,有效解決擬上市企業在獲得合規證明時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辦理耗時長、跑動次數多、申請材料重復等痛點問題。
青浦區:全面推進示范區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打造長三角最優營商環境
青浦區堅持三地協同,總結“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經驗,與吳江、嘉善共同研究形成工作方案,建立三地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專項工作組,并建立月度例會制度,強化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和數據互通互享,實現跨行政區域“一網通辦”在一體化示范區綜合集成。積極推進建設政務服務網上通道、實現線下終端全覆蓋、形成跨區域通辦創新成果等10項重點工作任務。
青浦區依托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打通共享通道,主動將整合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用戶體系,有效實現信任傳遞,實現“一號登錄”。當前示范區“一網通辦”專欄已入駐企業服務事項92個,個人服務事項58個。通過梳理匯聚示范區三地內“一網通辦”線下專窗服務網點,整合形成示范區“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地圖,方便辦事企業和群眾快速查詢并就近選擇線下專窗異地辦理,實現“一圖查詢”。創新開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移動端專欄,以PC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一網通辦”專欄為基礎,依托兩省一市移動APP,打通三地用戶體系,實現三地政務服務無感漫游、“指尖辦理”。通過采集青吳嘉三地市場主體和個人必要信息,通過數據共享,調用電子證照,實現智能填表、自助打印、高效受理,為辦事群眾線下提交申請書提供全新體驗,進一步推動了一體化示范區跨省政務服務事項移動端通辦的先行探索。
奉賢區:實施“四個一”云審批,數字化治理優化營商環境
奉賢區創新推出“線上審批是常態、線下審批是例外”的“四個一”云審批工程,開啟數字治理新樣式。
“四個一”具體是指政務會商“一朵云”、上下聯動“一根線”、左右聯屏“一個面”、沒有例外“一條邊”。
其中,“一朵云”指搭建“云上晨會”平臺,打造“敲定解決方案、明確辦理事項、全程跟蹤問效、開展專項督查、企業評估反饋”的新流程。
“一根線”指市、區、鎮(園區)縱向到底,打破審批科層。區市場監管局打通市局專網業務系統技術壁壘,探索“云受理”“云出照”模式。
“一個面”指依托“一網通辦”線上服務平臺,健全優化統一的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動由點及線再到面的全程網辦。
“一條邊”指推進“線下審批是例外”,對涉及安全、重大風險及個性需求等特殊情形,強化政策前置引導和后置激勵,優服務、減負擔。
崇明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競爭力,更是生產力。崇明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努力以營商環境的“優無止境”促進崇明經濟社會發展的“穩中求進”。
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1月,廟鎮企業服務中心成立。通過設立實體化產業商辦園區、明確企業中心定位、拓展招商領域等形式,提升營商環境和服務質量,推動全鎮經濟招商工作邁向新臺階。廟鎮企業中心成立了企業專員服務隊伍,聚焦創業指導、項目申報、企業咨詢、金融服務、法律服務、財稅服務、人力資源等板塊內容,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打造“馬上辦”廟鎮服務企業特色品牌。另外,中心還為較大規模注冊企業提供一定量的辦公場所,讓企業在廟鎮有落腳點和辦公室,逐步提升注冊企業在本地的歸屬感。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入駐其中,為廟鎮經濟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崇明區市場監管局持續改進政務服務,打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充分運用“互聯網+監管”平臺,優化“雙告知”事中事后監管機制,落實好簡易注銷、歇業登記等創新性制度,完善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積極對接區投資促進辦、財政以及稅務等部門,關心好市場主體的發展需求和動向,充分挖掘不同行業、不同類型數據的“金山銀庫”,部門協同聯動發力,大數據分析賦能,讓服務市場主體更有前瞻性、更具精準性、更加長效性。
長興企業集團將繼續發揮富盛園區金融科創集聚服務優勢,提高長興園區高附加值船海產業體系建設質效,加強智慧園區基礎建設,探索以數字化方式增強園區管理、產業運營和生活服務現代化能力。
崇明將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營商環境”的理念,把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以實干實績換取營商環境指數的持續上升。
(原標題:為企業鼓勁紓困解難!來看上海16個區優化營商環境有哪些“實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