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澳大利亞購買智能水雷,欲將澳打造成“一頭豪豬”
澳大利亞將斥資10億澳元(約7億美元)購買智能水雷。
據澳大利亞媒體近日報道,澳軍將進行自越戰以來的首次大規模水雷投資,花費高達10億澳元購買智能水雷,以阻止潛在對手派遣的船只和潛艇進入澳水域。
意大利研制的一種沉底雷。
越來越受重視的智能水雷
提起水雷,大家很容易就會想到拴著一根根鐵鏈懸浮于海水中的圓形家伙,而且表面分布著不少明顯的突起,一旦有艦艇經過,起爆后能夠把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戰艦炸沉,是名副其實的“水中殺手”。大家對水雷的印象大部分來自影視劇,其實,水雷實際上發生了很多變化,它的外形以及各種性能早已今非昔比。
水雷其實是一種很古老的武器,并且還是由中國率先發明的,在中國明代的軍事著作《武備志》中就有提到了水雷,比西方早了大概300年。《武備志》中記載的一種叫“水底龍王”的水雷,這種水雷的外殼用熟鐵打造,重4~6斤,內裝火藥,上縛信香引火,香的長短可根據敵船的遠近而定,外裹以牛脬(即牛的膀胱)密封,再使用經過處理的羊腸引到水面通氣,上用鵝雁翎作浮,不致熄火,將這種武器綁縛在木排上,后用石頭墜入水中,順流漂去,“香到火發,從水底擊起,船底粉碎”。如果按照現代水雷的分類,這種武器可分類為帶定時裝置的漂雷。
作為一種技術相對簡單、性價比高的海戰武器,水雷在過去的許多戰爭或軍事沖突中取得了不少的戰績。二戰期間,水雷戰達到巔峰狀態,各參戰國投放了成千上萬枚的不同類型水雷,炸沉各類艦船3700多艘,其中著名的美對日發動的“饑餓戰役”中,美軍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布雷作戰,在1945年3月至8月,出動1529架次B-29重型轟炸機和潛艇在日本周邊海域布放了大概1.22萬枚各種類型的水雷,全面封鎖了日本本土,共炸沉炸傷65艘軍艦和605艘民用船只,總噸位140余萬噸,占當時日本所有艦船總噸位的75%,工業減產1/2至2/3,經濟基本癱瘓,削弱了日本的戰爭潛力,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程,而美軍僅損失15架B-29重型轟炸機。
大家對水雷的印象大部分來自影視劇,其實,水雷發生了很多變化。
即使到了高科技武器充斥戰場的當下,對于水面船只或者潛艇來說,水雷仍然是“陰魂不散”的存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布設了1000多枚水雷,限制了美國海軍的行動,并且還炸傷了“的黎波里”號登陸艦和“普林斯頓”號巡洋艦。去年爆發的俄烏沖突,烏克蘭400多枚水雷失控漂入黑海,引發沿岸國家高度關注。
按布設后在水中的狀態,水雷分為漂雷、錨雷和沉底雷三種。按照引爆方式,分為觸發水雷、非觸發水雷和控制水雷3種。按照布放方式,分為艦布水雷、空投水雷、潛布水雷等。隨著技術的發展,水雷家族不斷壯大,智能水雷開始登臺亮相。智能水雷主要是指被賦予了一定人工智能的水雷,具備物理場信號分析處理能力,目標識別能力,可自動進行敵我識別,具有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和攻擊能力。
相對于傳統水雷,智能水雷具備更強的隱蔽性,抗掃雷能力也更強,有些自航式智能水雷還能夠在靠近敵方控制區域附近進行投放,自行前往預定區域,根據需要形成封鎖網。因此,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水雷不再是“守株待兔”(錨雷、沉底雷)或“隨波逐流”(飄雷)的角色,已經變得更智能、更主動和更具殺傷力的武器,這也是澳大利亞斥巨資采購智能水雷的技術方面的原因。
以往,水雷經常被稱為“窮國的戰略武器”,但隨著水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水雷的出現,水雷也成為富國非常關注的海戰武器,美國、俄羅斯等軍事強國也投入不少精力發展智能水雷。以美國為例,2021年,美國海軍公布了一款名為“雙髻鯊”的新型智能水雷武器,這是一種由智能水雷功能和智能魚雷實體組成的智能武器組合體,內置多個功能模塊,主要包括:系泊模塊將水雷固定于海底或水中;能量模塊提供動力;傳感模塊包含一套聲吶裝置,用于探測附近潛艇及水面艦船;武器模塊,是一枚改進型MK-54魚雷,具備一定的自主作戰能力。
分析認為,美軍打算將這款水雷武器大量布置在西太平洋、東大西洋附近的關鍵海峽水道等海域,平時用于搜集敵對國家潛艇、水面艦船的信息,以便輸入和豐富美海軍對敵潛艇及水面艦船建立的聲紋系統數據庫;戰時則直接釋放出特制水雷箱體內的魚雷攻擊敵潛艇或水面艦船。
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400多枚水雷失控漂入黑海,引發沿岸國家高度關注。
澳引進智能水雷的背后
根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計劃購買的智能水雷制造商是一家歐洲(意大利或西班牙)公司,據稱水雷可以對過往船只的聲學、磁學和壓力影響作出反應,可以在布設后遠程遙控激活和停用,從而使友好的商船和海軍船只能夠安全地通過航道和港口。該水雷布放方式非常靈活,可以通過船只、潛艇或從空中鋪設在海底。
澳國防部表示:“國防部正在加速采購智能水雷,這將有助于保障海上交通線和保護澳海上通道。現代化的海上布雷能力是對潛在侵略者的重要威懾。”一位部門發言人指出,現代水雷可以區分軍事目標和其他船只,使其不同于無差別爆炸的傳統水雷。澳國立大學(ANU)戰略研究名譽教授懷特(Hugh White)說:“水雷是一種廉價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擊沉船只的方式。如果讓我來設法擴大我們的海上防御能力,這就是我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
目前還不清楚澳大利亞準備引進的是哪一種智能水雷,但筆者傾向于認為是一種智能的沉底雷,主要布放在比較淺的海域,用于防御作戰,比如意大利白頭公司研制的改進型“曼塔”水雷。這種水雷配備了微處理器,采用磁感應、水壓和水聲復合引信,能夠自動識別經過的船只,一旦發現敵方船只就會適時引爆。未來,澳大利亞海軍還可能尋求類似于美國“雙髻鯊”的自航式智能水雷,攻擊范圍更大,而且更適合用于攻勢布雷作戰。
澳大利亞引進智能水雷是其增強攻防一體能力的一部分。澳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表示“澳大利亞需要成為一頭豪豬(澳大利亞國內將其稱為針鼴)——以足夠的致命武器加固這座島嶼,以防止敵方的攻擊。”
美國研制的MK-67自航式水雷,是一種智能魚雷。
作為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而且周圍被海洋包圍,如果說有哪個國家兩棲登陸攻擊澳大利亞,想必很多人都會覺得瘋了,因為澳大利亞軍力上并非“軟柿子”,而且還有多個實力強勁的“朋友”(英美是盟國),因此澳大利亞引進智能水雷提升防御能力有點“迫害妄想癥”的感覺。在筆者看來,澳大利亞引進智能水雷除了提升防御能力,還有可能用于攻勢布雷作戰,比如戰時通過飛機或潛艇在國際航道布放水雷進行封鎖,支援美軍在亞太的作戰,在澳大利亞緊隨美國,在美國戰車上捆綁得越來越緊的背景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近年來,澳大利亞在增強軍力方面的動作頻頻,陸海空三軍都提出了多個增強軍力的采購計劃,大手筆購買預警機、隱身戰機、電子戰飛機、“宙斯盾”戰艦、核潛艇、“準航母”、遠程導彈……此外還加強與美國及歐洲的軍工合作,聯合研制“忠誠僚機”無人機、高超聲速導彈等,整體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還積極引進進攻性武器,比如其將采購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AGM-158B“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增程型(JASSM-ER)、“遠程反艦導彈”(AGM-158C)、“精確打擊導彈”(PrSM),繼續與美國合作開發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并投資10億美元建設本土導彈國防工業體系,這些計劃一旦完成,澳大利亞的遠程打擊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