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尋訪張庫大道③|張家口:北方茶都的輝煌
宣府的記憶
在清朝被西方列強打開大門之前,“閉關鎖國”的天朝上國,其實也一直有一個國際性的貿易中心,那就是張家口。作為張庫大道上最重要的城市,在穿梭于西伯利亞的俄國商人心中,張家口不啻于是另一個世界的中心。
不過如果你穿越回那個年代,想找到張家口,別人會給你指路讓你去宣化府。盡管如今只是張家口市的一個區,但宣化的歷史積淀要遠比因商埠揚名的張家口深厚。作為歷史上中原政權與北方游牧民族對峙的前線,宣化一直是邊防重鎮。明代,宣化是北部邊防重鎮,作為沿長城設置的九鎮之一,宣府鎮設總兵駐地和指揮中心。宣府與大同是邊塞最重要的兩處軍事要地,合稱“宣大”,兩地由朝廷直接管理,其指揮官為總督,是兵部尚書以下最高級別的軍事長官,而宣府更是有“京師鎖鑰”、“神京屏翰”之稱,地理位置最重要,屯兵也最多,號稱“九鎮之首”。而此時的張家口只是邊境上一個普通的土堡。作為當時的“京西第一府”,宣化府是京城通往蒙古草原和山西的必經之地和交通樞紐。蒙古的瓦剌、韃靼皆經此入侵明朝,明末李自成也經此直取京城。
宣化清遠樓 本文圖片除特殊標注外均為作者拍攝明代于張家口開啟了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互市,此時宣府地位依舊重要。《察哈爾省通志》描寫張家口茶馬互市情況,仍然先提到宣府:“宣府來遠堡貢市,拓中為城,規方阮地,千貨坌集,車馬駝羊毳布曾瓶罌之居。”隨后張庫大道形成,貿易取代了戰爭,成為了邊塞城鎮發展的核心動力。宣化雖仍為府城,但其西北三十公里的張家口地位直線上升,取代宣化成為區域中心城市,最終將宣化納為其一個城區。
今天的宣化仍然保留有古城的魂魄。古城最重要的三座城樓:清遠樓(鐘樓)、鎮朔樓(鼓樓)和拱極樓(南門樓),沿著最繁華的商業街南大街一字排開,自北向南形成極具震撼力的中軸線。鎮朔樓上蒼勁有力的“神京屏翰”四個字,提醒著人們這里曾是京城最重要的北大門。而清遠樓和拱極樓南側皆為“昌平門”。昌平,意為昌盛平安,也讓人想起北京那被稱為“京師之枕”的昌平區,此時此地,恰如彼時彼地。
城市的競合,一直是軍事、經濟和政治的多重博弈。從宣化府到宣化縣再到宣化區,深厚歷史底蘊的宣化總與張家口上演著曖昧的雙城記。在拱極樓前拍照時,一個中年男人問我是哪里來的。當知道我是從北京來之后,他說:“京城來的,天子腳下啊。”我說,你們這里不也是拱衛京城的地方么。他說:“那確實是我們宣化。現在也有游客來我們這了。逛完我們這之后,你也可以去那邊張家口看看。”
大境門與“茶馬互市”
從宣化搭乘城際公交,半個小時就能到張家口。如果選出一個城市來代表張庫大道,那一定是張家口。如果選出一個地點來代表張庫大道,那必然是大境門。張家口市區北端的大境門一帶,濃縮了數百年內地與塞外、中國與歐洲的通商史。大境門一直佇立在這里,看著千百年來川流不息的車馬和駝隊。熙熙攘攘的人群,為利來,為利往。
大境門大境門是張家口的標志性建筑,是萬里長城的四大雄關之一。與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不同,長城主要的關口,只有大境門以“門”相稱。相比于防御、封閉的“關”,“門”更體現出一種門戶、交往的含義。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有“京北第一門”之稱。但能讓大境門名揚四海的,是在此門外發生的互市貿易。
元朝滅亡,蒙古退居草原,史稱“北元”。回歸了單一、脆弱的游牧經濟后,蒙古各部紛紛到長城沿線掠奪生活物資,引發明朝與蒙古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而宣大一線,就是戰爭與和平的前沿。直到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的達延汗與明朝首開通貢互市,雙方才進入了和平交易的時期。達延汗的孫子俺答汗,在隨后的“隆慶議和”后,推動大明王朝與蒙古草原徹底實現了常態化的“茶馬互市”。在大境門外元寶山一帶,形成了稱為“貢市”和“茶馬互市”的邊貿市場。
美國作家艾美霞在其《茶葉之路》一書中對明代張家口茶馬互市情景是這樣描述:“如果鳥瞰公元1578年時中國的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這一年有四萬匹馬穿過張家口的城市向南進入中國,同時還可以看到銀兩、谷物、布匹以及鐵質容器以相反方向從中國向北流入大草原。”明代文學家穆文熙有詩一首記錄當時的茶馬互市:“少小胡姬學漢裝,滿身貂錦壓明珰。金鞭驕踏桃花馬,共逐單于入市場。”詩中“單于”指俺答汗,而“少小胡姬”就是他的夫人三娘子。三娘子一生力主和平互市,受到雙方人民愛戴,至今大境門處還立有三娘子廟,以示紀念。
張家口下花園區 描繪茶馬互市的壁畫如今的大境門建筑,始建于清順治元年,以青磚為墻體,拱門蔚為壯觀。門洞上書有“大好河山”四個字,為民國年間察哈爾特別區都統高維岳所書,字體為顏體,渾厚有力,氣勢磅礴。四個字為回文,反過來讀——“山河好大”也別有內涵。
茶馬互市開啟了張家口對外貿易的先河,也帶動了邊塞地區經濟的發展。《無蒙園集》這樣記載:“六十年來,塞上物阜民安,商家輻阜輳無異于中原。”大境門外,商號店鋪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清代戶部尚書王騭,在為《馬市圖》作序中稱這里的貿易貨品為“百貨紛集”。來自漢地的商販,帶著茶葉、絲綢、布匹、米面、紙張、紅糖、藥材、瓷器、鐵器等,與草原牧民們的牛、羊、馬、駝、毛毯等進行自由貿易。從大境門出塞外貿易的商人——被稱為“跑口外”的也逐漸增多。
從大境門出發向北,可以連通漠南蒙古(內蒙古)各個盟旗,再往西北,可達漠北蒙古(外蒙古)的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等軍臺重鎮,進而翻越阿爾泰山進入新疆。一路往北,可直達庫倫(烏蘭巴托),并繼續延伸至俄羅斯邊境城市恰克圖,再穿越西伯利亞直抵莫斯科。大境門成為張庫大道作為最核心的貿易要道的起點,開啟了歷經四百余多年“草原絲綢之路”的序幕。作為國際貿易的前沿,這里的繁華景象可想而知。民國六年(1917年)僅大境門一帶的商店和客棧就有1500多家(當時張家口市區里商店共7000家)。民國十七年,僅大境門外市場營業額就高達1.5億兩口平銀,輸出的茶葉有40萬箱子,馬近十萬頭,羊一百多萬只。
堡子里的繁華煙云
大境門是貿易的前沿陣地,但貿易的大本營還在堡子里——昔日張家口最繁華的老城廂。用現代的話來說,大境門相當于前端交易市場,而堡子里相當于總部基地。從大境門往南幾公里進入張家口中心城區,能看到這里至今仍保存一大片清代建筑。堡子里又稱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城市發展原點和魂魄所在。最早是這個邊關城市的軍事堡壘,隨著城市成為商業重鎮,各路商賈云集于此,開商鋪,筑宅院,將這里變成了高檔的商貿住宅區。
堡子里從大境門坐公交車去堡子里,經過的站名都頗有古意:通泰橋、朝陽洞、蒙古營、玉帶橋、明德街。而一旦進入堡子里,更是瞬間就進入了歷史之中。這里至今仍有20條街巷、478個院落保持明清時期建筑的原有格局,被稱為“明清建筑博物館”,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在鼎盛時期,堡子里票號、商號多達1600家。行走茶葉之路的諸多茶莊,如大德玉、大涌玉等,都把總號建在這里。從一些氣勢恢弘、裝飾精美的商號古建筑,可以依稀看出當年的輝煌。陜西風格的單檐屋舍、精美的磚雕石刻,都記錄著這里的流金歲月。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張庫大道衰落后,富商紛紛搬走,大戶人家早已不在。如今這片老城區已經是比較貧困的棚戶區居民也以老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許多房屋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較差。據當地人講,只要家里有條件的,都搬到新城區的商品房小區了。站在堡子里最高的玉皇閣上俯瞰,堡子里大片老房子,與遠處新城區的高層建筑對比鮮明。如今的堡子里繁華不在,盡顯破敗與滄桑。
俯瞰堡子里清末民初是張家口城市發展最后的輝煌。隨著張庫大道的不斷壯大,以及京張鐵路、張庫公路的開通,這里的商貿活動發展到頂峰,張家口成為國際性的貿易中心、我國北方最大的茶葉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獲得了“陸路商埠”、“旱碼頭”、“北方茶都”、“皮都”等一系列稱號。民國初期,張家口7萬居民中七成都是商人。商業貿易和物流業的發展,進一步帶動了金融機構的集聚。清末民初,張家口有42家錢莊和票號,而進駐的外國銀行就有44家。如果在今天,這里就相當于香港的中環、上海的陸家嘴。在堡子里隨處可見外國洋行和銀行,可以想象當年中外商賈云集、天下財富匯聚的情形,當時這里是繼上海洋場、天津口岸后的又一個國際商貿中心,被稱為“華北第二商埠”。
張庫大道給這座城市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少有人能想到,在內陸的邊塞,能誕生這樣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當時美、日、英、俄等國相繼在此設立領事館和辦事處。如果打開民國時期的英文地圖,會發現張家口的名字叫“KALGAN”。和大多數國內城市的英文名由漢語拼音或韋氏拼音翻譯不同,張家口在國際上有著自己的專屬稱謂。這是一個蒙古詞匯,歷史上蒙古人稱其為“卡拉根”,俄國人也跟著叫它“Калган(卡爾甘),這個名字至今在俄羅斯和東歐國家仍在使用。
昔日的繁華,更能反襯出日后的沒落。在十九世紀后半期,俄國侵入中國,在漢口等地大辦機械化茶磚生產企業,俄商進而開通并主導了海上茶葉之路,嚴重擠壓了張庫大道及陸上茶葉之路。進入二十世紀后,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開通,更加強化了俄商對商業通道的主導優勢。在政治上,先是外蒙獨立,然后是蘇聯建立后的中蘇斷交(1929年)。在二十年代,中國在蒙古和蘇聯的四百多家商號損失上億兩白銀。眾多商人離開,貿易網絡中斷,張庫大道名存實亡。根據張家口文史資料記載,當時“張垣商務一落千丈”,“民國二十年(1931年),張家口室內的店鋪只有三五家,一二人看守門戶而已。”而后日本大規模侵華,張家口一度淪為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的首府,昔日的商貿輝煌,再也不在。
堡子里留下的茶商印記以貿易立市的城市,商道的改變對其打擊最為嚴重。這樣的故事并不陌生。在中世紀,土耳其帝國的興起割斷了先前的東西方貿易之路,直接導致了地中海沿海的商業中心威尼斯、熱那亞的衰落。新航道的開辟又在大西洋沿海催生出新的貿易中心城市:里斯本、塞維利亞、阿姆斯特丹。隨著張庫大道成為歷史,一些商道沿線城市如今已經消失。張家口盡管仍然存在并且持續發展,但或許是這條路上歷史地位落差最大的城市。從當年華北首屈一指的國際商埠,到如今河北省內的三線城市,張家口一個世紀的地位變換讓人無比唏噓。卡爾維諾曾在《看不見的城市》里說到:“區分城市為兩類:一類是經歷歲月滄桑,而繼續讓欲望決定自己形態的城市;另一類是要么被欲望抹殺掉,要么將欲望抹殺掉的城市。”這座城市與商貿的欲望互相成就,也一起消失在歲月中。
從堡子里向東南方向過了清水河,再走上幾百米,就到了京張鐵路終點——張家口站。如今到張家口又有了南站和沙嶺子站,原來正牌的張家口已經被當地人稱為北站。這個火車站從14年開始已經停止使用,沒有列車經過,只有售票業務。在站臺上,百年老站的建筑依舊在,但卻無從進站參觀。而城市的南站正在為京張城際緊鑼密鼓地建設著,站前詹天佑的雕像,似乎也在進行著這座城市百年滄桑的回望。
張家口站,京張鐵路的終點-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