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帳篷精神”是什么?這個文化新景觀在華東政法大學揭幕
“帳篷精神”標識。華東政法大學 圖
蘇河步道又添一文化景觀。1月16日上午,華東政法大學在長寧校區大草坪舉行“帳篷精神”標識揭幕儀式。
什么是“帳篷精神”?1979年華政復校之初,在華政原校址即萬航渡路1575號校園內,駐扎著十余個單位,可以供華政使用的辦公樓和學生宿舍卻沒有幾幢。而上級部門要求華政當年復校、當年招生。尤其是到1980年夏天,1979級已經有300多名學生,1980級400多名新生又將入住,教室和宿舍已經無法承受,校舍匱乏問題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校領導劉少儻、徐盼秋、曹漫之、呂書云、李潤玉等于1980年8月作出決定,將原來的校長辦公樓,即四號樓讓給教師和學生使用,將其他辦公樓讓給學生住宿。在四號樓前的大草坪上,搭起了五座帳篷,除了校領導進駐以外,所有黨政工團的人員也都進入帳篷辦公。無論是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冬還是四十多攝氏度的酷暑,教師們堅持在舊帳篷中工作,直至離退休也未進入過四號樓辦公。大家在帳篷里辦公,辦學的熱情不減,也因此鑄就起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帳篷精神”,并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第一、以學生為根本”的教育理念。“帳篷精神”也由此成為華政的一大辦學特色。
“一切為了教學第一線”,作為“帳篷精神”的親歷者,華東政法大學原黨委書記、功勛教授杜志淳分享了這一段重要歷史。
“帳篷精神”介紹板。華東政法大學 圖
當天上午,杜志淳以及華政原副校長、功勛教授王立民,校黨委書記郭為祿,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共同為“帳篷精神”標識揭幕。該“帳篷精神”標識中,帳篷為主體黃銅材質,高約42厘米,基石為做舊漢白玉整石。
本次活動以華東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為契機,前后歷經近一年,廣泛聽取師生代表尤其是離退休老同志的意見,在四號樓前、二次復校搭建帳篷的大草坪上,豎立起“帳篷精神”標識和圖文,講述華政先輩在帳篷里創業的故事,以期讓全體師生校友重溫、回顧老一輩的“帳篷精神”,不斷增進對學校的情感認同,凝聚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也讓絡繹往來的社會友人了解“帳篷精神”的故事,并以此為契機,擴大華政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度,面向全上海乃至世界講好華政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