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蓋茨基金會2023年信: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預算,回應質疑
1月17日,慈善基金會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馬克·蘇斯曼在當天發表的年信中宣布,蓋茨基金會2023年預算將提升至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1億元),用于繼續在全球范圍開展工作,以抗擊貧困、疾病和不平等。同時,他回應了外界針對基金會影響力規模及其與全球領導人關系的質疑。
“眼下是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健康和發展面臨的最艱難時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正是基金會存在的理由。為了幫助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正加倍努力踐行我們的核心使命:確保人人都有機會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蘇斯曼在信中說道。

馬克·蘇斯曼(左二)在印度的Veerangana Awanti Bai女子醫院觀看醫療應用演示。
加大投入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面臨多重危機,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取得的進展陷入停滯甚至倒退。戰爭、經濟震蕩、氣候災害、可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接種大幅下降等所有這些危機給世界上最貧困的人群造成了巨大損失。
蘇斯曼在年信中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蓋茨基金會理事會批準了這筆基金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年度預算,比2022年度預計支出增長15%,讓基金會朝著到2026年將年度支出提升到90億美元的承諾穩步前進。
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們,尤其是婦女和女童,正面臨全球多重危機的嚴重影響。然而到目前為止,世界尚未拿出必要的政治意愿和資源來解決問題。
蓋茨基金會長期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地區的小農戶,幫助他們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但氣候變化給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此基金會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幫助他們提高農業生產力,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蘇斯曼在年信中表示:“16年來,我們一直關注農業發展,因為這是實現大規模脫貧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我最近在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宣布,我們正在加速這項工作,承諾在四年內提供14億美元,為農戶提供創新工具,并建立更具韌性的糧食體系。”
基金會聯合主席比爾·蓋茨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的視頻專訪時就表示,他的余生將會致力于解決導致不平等的問題,包括應對氣候變化,也包括所有不同種類的體現著社會不平等的疾病。
農業適應和消除瘧疾是其中兩個鮮明的例子,也是蓋茨基金會中國辦公室的工作重點。
中國一直是基金會在這一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基金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長期合作開展多個項目,培育了一批氣候韌性強、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幫助馬里和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完善水稻種業體系,探索更大范圍、更系統性地推廣新水稻品種,惠及更多小農戶。
蘇斯曼特別在年信中提到基金會與中國關于消除瘧疾的合作。目前,非洲承擔了全球90%以上的瘧疾負擔,但抗瘧需求的缺口仍然巨大。中國已經在2021年正式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無瘧疾認證,在實現瘧疾消除的70年歷程中,不管是藥物和工具創新,還是疾病防控模式的探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此,蓋茨基金會一直在支持中國的多個合作伙伴開展青蒿素研究和產業化相關工作,探索瘧疾防控新模式并因地制宜地應用到非洲。
回應質疑
在年信中,蘇斯曼也回應了外界針對基金會影響力規模及其與全球領導人關系的有關質疑。
一些最常被提及的質疑是:蓋茨基金會的贈款及其帶來的機會,是否給予其太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基金會對某些問題和解決方案的關注分散了對其他重要事項的關注和資源;基金會在設置國家和全球議程方面具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但又不用對民眾或國際機構承擔任何正式的責任。
對此,蘇斯曼以基金會在適應氣候變化、瘧疾、美國教育等領域的工作為例,詳細介紹了基金會如何催化并推動解決方案的產生、將多元觀點納入決策考量,并填補市場空白。
談及基金會在全球健康和發展議程中的角色,蘇斯曼表示“基金會并不設置全球議程,而是對全球議程做出回應”,比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蘇斯曼從基金會重點投入的幾個領域入手,對慈善資金——尤其在危機時期——發揮的獨特作用進行了反思。包括提高疫苗接種率、提升婦女的經濟權力,蓋茨基金會都能利用其資金、專長、伙伴關系和話語權,最大限度地發揮影響力,并且以拯救的生命和創造的個人發展機會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指標。
蘇斯曼認為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基金會能夠資助那些對私營部門或政府來說財務回報不高或實現難度較大的創新項目,介入市場失靈的領域,并針對那些可能錯失轉化機會的研發項目加大投入。
蘇斯曼表示:“我們的作用是確保決策者——無論是學校理事會成員、木薯種植者還是衛生部長——都能擁有最好的選擇,以及最好的數據作為他們的決策依據。只要有改善生計和挽救生命的解決方案,我們就會對此進行不懈地倡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