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觀展指南|再看一眼宋代緙絲“蓮塘乳鴨”
辭舊迎新之際,好展不斷。
上海博物館僅展16天的“秘藏緙絲蓮塘乳鴨圖”將于1月1日落幕,今天是最后一天;東一美術館“烏菲齊大師自畫像”“現代藝術100年”將延展至2月。浦東美術館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將人帶回2000年前的羅馬。
在蘇州博物館西館,有新開的“古希臘人:運動員、戰士與英雄”,在遼寧博物館,東京富士美術館藏西方繪畫精選展則是一場教科書級的西方藝術史大展。在海外,東京國立博物館推出“兔年迎春展”、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瑪雅藝術中的神靈”呈現了文明的豐富。
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館秘藏緙絲蓮塘乳鴨圖特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日
《蓮塘乳鴨圖》為南宋朱克柔所緙唯一巨幅傳世珍品,經龐元濟收藏,后由龐氏家族捐贈給上博。自1952年入藏上海博物館以后,曾短暫地展出過;但由于絲織品的脆弱及文物保護的需要,已幾十年未露面。此次展出,是《蓮塘乳鴨圖》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場館第一次與觀眾見面。此次與《蓮塘乳鴨圖》共同展出的,還有兩件龐氏家族捐贈的明清緙絲作品。
絕美之境: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珍藏展
地點:浦東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21日—2023年4月9日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館之一,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擁有著全世界范圍內最完整的古羅馬雕塑與龐貝古城壁畫收藏。此次展覽不僅是兩千年前古羅馬文明的展示,其中很多國寶級珍貴展品更是首次離開意大利。
開啟START
地點:星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30日—2023年5月21日
此為開館展第一季,展出來自中國、美國、丹麥、巴西、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在內的85名(組)藝術家、88件作品。這些藝術家中最年長的生于1921年,最年輕的生于1988年,國際當代藝術最具時代性和代表性的一批藝術家幾乎均在列,展覽作品具有強烈代表性和辨識度。
慕琴生涯——丁悚誕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獻藝術展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期:2023年1月1日—2月15日
展覽聚焦上海美專的第一任教務長丁悚,通過五個單元767件作品和文獻,還原丁悚極為豐富的藝術人生。希望通過對于現在有關丁悚的文獻進行的較完整的搜集、梳理與展示,喚起對于近現代視覺文化的研究興趣;也希望借丁悚的“筆頭”與“鏡頭”,向今天的觀眾展示在20世紀前半期的上海展開的豐富多元的文化生態與趣味,一窺“海派”新文化的原點與盛況。
歷史的星空——二十世紀前期海派繪畫研究展
地點: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
展期:2022年11月8日起
展覽以六大板塊集齊了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虛谷、任伯年、吳昌碩、蒲華)、“四任”、“滬上三熊”等名家名作,以及黃賓虹、徐悲鴻、劉海粟、潘天壽、吳湖帆、林風眠、張大千等名家名作。
2022風自海上——蝶變寶武與藝術社區場域
地點: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16日—2023年2月24日
作為上海美術學院近兩年來著力打造的展覽學術品牌項目,此次展覽旨在討論藝術在城市更新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上海)2021
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17日—2023年2月26日
展覽基于2021年2891個展覽,通過廣泛的調查、閱讀和深入的研究,結合3850種文獻,統計出111位(組)藝術家為代表。年鑒展展現《年鑒》調查研究的成果,介紹和展示這些杰出藝術家的成就。
壯心高華——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藝術大展
地點:程十發美術館
展期:2022年11月29日—2023年2月14日
展覽是迄今為止研究謝稚柳、陳佩秋學術與藝術最為完整深入、規模最大的學術展覽。展出的許多作品是首次在上海公開露面,如吉林省博物院藏品謝稚柳《江鄉晴雪圖》、陳佩秋《墨筆牡丹蛺蝶圖》,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藏品謝稚柳《荷花》《紅葉銀雉》等。
她們與抽象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期:2022年11月11日—2023年3月8日
展覽聚焦女性藝術家對抽象藝術的獨特貢獻,甄選了約35位女性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以全新的角度回溯了從19世紀末至21世紀的抽象藝術史,并將以時間順序追溯這段交織著造型藝術、舞蹈、攝影、電影、裝飾藝術的歷程,展覽所呈現的女性藝術家都是現代主義及其后藝術流派的積極參與者和共同締造者,也為觀眾了解“女性藝術家”在抽象藝術史中的地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野。
烏菲齊大師自畫像
地點:上海東一美術館(中山東一路1號)
展期:2022年9月9日-2023年2月26日
展覽是東一美術館與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的“五年十展”合作計劃之一,聚焦的是500年自畫像發展史。展覽包含拉斐爾、提香、魯本斯、倫勃朗、安格爾、夏加爾等50位藝術大家的自畫像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拉斐爾自畫像》,這也是該作品首次在上海亮相。
現代藝術100年——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珍藏
地點:上海東一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15日—2023年2月8日
展覽展出1865年至1977年歐洲著名藝術家的57件真跡作品,包括克里姆特、梵高、莫迪利亞尼、莫奈、塞尚、杜尚、波洛克等43位聞名遐邇的藝術大師,涵蓋了油畫、攝影、雕塑、裝置、拼貼、紙本等多種藝術形式,跨時代、趣味性地重現現代藝術的精彩瞬間。
韻度清越——元代畫家曹知白誕辰750周年紀念暨山水畫展
地點:上海青浦區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16日—2023年2月15日
“韻度清越”取自“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對曹知白作品的評價,此次展覽通過“文裕之家”“曹園雅集”“高風雅度”“逸品流芳”四個單元,詳述曹知白這位上海本土畫家的其家其事,尤其以曹知白書畫和雅集為重點,描繪了元代松江府一帶名人輩出、鴻儒談笑的文化盛景。
丁立人、夏陽雙人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十周年特別展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16日-2023年3月19日
丁立人和夏陽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初,彼時的上海興起了以“決瀾社”等團體引導的現代繪畫探索實踐。丁立人和夏陽在不同的人生進程中受教于“決瀾社”成員關良、李仲生,并分別通過躬體力行的創作探索,踐行了發源于本土的藝術實驗精神。此次展覽聚焦于兩位年逾九旬的藝術家,沿循兩人創作語言生成的獨特軌跡展開。
耿建翌作品回顧展“他是誰?”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10日—2023年2月12日
展覽呈現當代藝術家耿建翌的作品,考察他從1980年代中期至2016年的職業生涯。展覽標題“他是誰?”來自藝術家創作于1994年的同名觀念作品,策展人希望就“耿建翌是誰?”這一問題開啟展覽,期待觀眾能從耿建翌的藝術實踐中找到答案。
“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藝再興”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5日—2023年2月5日
展覽以雙展并行形式,本季兩組獲選方案分別是馮立星、吳有策劃的《狂人之丘》,以及左靖、王彥之策劃的《回到未來:穿越時代的屏障》——它們將以不同的切入點,邀請公眾共同討論中國手藝在當下的境遇與再興的可能。
海風新起——第二屆上海粉畫藝術創作沙龍作品展
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24日-2023年2月12日
展覽邀請了61位中外知名藝術家,共展出101組粉畫藝術作品。通過“態、景、像、物”四個展覽版塊,為大家展示粉畫藝術的魅力。
“存在于世&多重景觀”:龍美術館十周年特展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2年11月12日—2023年2月5日
兩場特展對應“人物”“抽象”兩個面向,總共展出260余件(組)作品,均為龍美術館的收藏。“存在于世”由曾任倫敦白教堂美術館館長的伊沃娜·布拉茲維克策展,以四幕劇的方式梳理藏品,反映了現當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藝術運動。“多重景觀”由王薇策展,展出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具有抽象性的藝術作品。
群星璀璨時——四王吳惲與四僧書畫特展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
展期:2022年11月26日—2023年2月28日
作為龍美術館十周年系列展覽之一,展覽呈現了龍美術館中國古代繪畫書畫的收藏面貌,展出清初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八大山人、石濤、弘仁、髡殘十位畫家的30余件(組)作品,其中近半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烏雷:無量之物
地點:昊美術館
展期:2022年11月13日-2023年3月12日
此次展覽是烏雷(1943—2020)離世后的首場亞洲機構展覽“無量之物”,全面呈現他具有開創性的畢生創作。展覽關注三個不同的時期:他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藝術活動、他在1976年至1988年間與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合作和他在90年代末的個人創作。
浮生巴黎: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藝術展
地點:上海震旦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24日 - 2023年4月7日
展覽聚焦法國現代藝術家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展出近120件(套)相關作品及檔案資料,涵蓋海報、石版畫、插圖、手稿及藝術家的書信、收藏品等,通過“摩登巴黎”“蒙馬特的黃昏”“羅特列克的世界”及“浮生如夢”4個單元,帶領觀者了解藝術家的生平及藝術成就,感受他筆下的19世紀巴黎摩登夜生活。
安德羅·維庫亞:噴泉中的海豚
地點: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展期:2022年11月10日-2023年4月9日
安德羅·維庫亞1977年出生于格魯吉亞,他在黑海沿岸的蘇呼米度過了他的童年歲月,因為內戰而離開了家鄉,前往西歐生活。我們可以在其作品中捕捉到一些他在內戰時期格魯吉亞生活經歷的視覺圖像,它們是個體的、私人的、身份不明的,更重要的是它們拒絕指向、表現和闡釋。它們是碎片化的記憶,處于現實和虛構之間。
樂趣與智慧:意大利當代設計
地點:浦東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28日起
展覽集中展出超過100件最具代表性的意大利設計作品,涵蓋桌椅、燈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回顧意大利當代設計在過去70年里的發展歷程。展覽以開放、多元的風格及豐富的內容展現意大利設計的充沛活力,探索現當代意大利設計的本質與靈魂。
北京
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28日—2023年1月3日
展覽依托故宮、國博的豐厚典藏,共展出400余件歷代文物精品。此次展覽分為“天地同和”“萬邦協和”“宜民安和”“樂在人和”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上、下兩篇,從不同角度回應主題,形成內容上的并列或遞進關系。結語部分回顧展覽的主要內容,重申展覽的現實意義。
向美而行:祝大年、吳冠中館藏展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20日-2023年5月6日
祝大年和吳冠中是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重要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也是“清華美術學群”的旗幟。清華藝術博物館從2022年12月起,將本館四層8號廳冠名為“祝大年·吳冠中專廳”,以對兩位藝術家永志紀念,同時致敬藝術家家屬的慷慨捐贈。此次展覽作為專廳的首展,將展出館藏祝大年、吳冠中作品39件(套),帶領觀者感受他們“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藝術理念。
遼寧
對望與凝視——東京富士美術館藏西方繪畫精選展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27日—2023年4月5日
展覽選取了凡·戴克、戈雅、路易·大衛、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布歇、米勒、克利姆特、馬格利特、夏加爾、安迪·沃霍爾等52位知名藝術家共60幅經典人物肖像題材繪畫作品,從16世紀到20世紀,涵蓋了從文藝復興、手法主義或矯飾主義、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寫實主義、印象派,一直到現代主義各個階段的西方藝術史發展輪廓,堪稱是教科書級的西方藝術史大展。
和合中國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10月8日—2023年1月8日
此次展覽是遼博史上規模最大的特展,旨在通過古意盎然、彬蔚稱盛的文物之美。展覽展出“和合”文化有關文物、古籍402件/組(436單件),其中,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卷》、仇英《清明上河圖》、宋緙絲朱克柔牡丹圖等遼博館藏國寶級文物均有呈現。此外,湖南博物院藏《唐摹蘭亭序(黃絹本)》、吉林省博物院藏金代張瑀《文姬歸漢圖》、甘肅省博物館藏東羅馬鎏金銀盤等國寶級文物也將在展覽中亮相。
浙江
藝者風華——浙江油畫百年大展
地點:浙江美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12日—2023年2月12日
展覽通過280余件油畫作品,呈現從李叔同、林風眠兩位先驅始經吳大羽、蔡威廉、方干民等民國先師們傳承直至關良、倪貽德等諸先生在浙江油畫百年進程中的個人和群體身體力行的極致探索與追求。
《金石書畫》系列展覽第六期——上海博物館藏善本碑帖特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12日
《金石書畫》系列展覽第六期將聚焦鮮少露面的上海博物館藏善本碑帖。展品以知名收藏家戚叔玉捐贈為主體,共展出善本碑帖八十五種。其中有被譽為海內公藏第一佳拓的“明拓周石鼓文冊”項源(項元汴后裔,齋號小天籟館)、何紹基遞藏本;有東漢《史晨前后碑》冊(明拓“秋”字未損本);有北魏《始平公造像題記》(最初拓本);有端方舊藏善本碑帖四種清初拓《乙瑛碑》、舊拓《耿勛表》、《武榮碑》、以及水前拓《瘞鶴銘》等,這也是這批翰墨瑰寶首度與公眾見面。
守望——兩宋皇陵考古成果展
地點:紹興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30日——2023年2月28日
這是紹興南宋皇陵(宋六陵)與鞏義北宋皇陵考古出土文物的首次聯展。展覽以一脈相承的兩宋陵寢制度為主線,以考古時間為順序,以文物類型作為單元標識,分為“規制承繼”“刻度承合”“匠心承韻”“護陵承繼”4個部分11個單元,系統展示了一幅宋代皇陵營建、規制、陪葬品、保護修繕的全景圖。
典籍里的紹興——越中文脈典籍特展
地點:徐渭藝術館
展期:2022年12月29日—2023年2月28日
本次展覽以2500年紹興文化史為基本脈絡,以紹興圖書館館藏典籍為依托,匯集浙江圖書館、天一閣博物院等省內重要公藏單位和私人所藏越中文獻352件,是在紹舉辦的史上最大規模典籍特展。
“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
地點:良渚博物院
展期:2022年12月6日—2023年3月15日
展覽嘗試通過展示西周玉器的色彩之美、造型之美、線條之美,來直擊玉之本真——石之美。以此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內涵及“禮之玉”的歷史價值,更能以自我之審美來發現和領略西周玉器之美。
“百代標程——悅讀宋韻”專題展
地點: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25日起
展出300多件展品,分為三大板塊,集中展示“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的部分宋畫調色打樣稿,即將出版的《淳化閣帖紹興國子監本》《浙江圖書館藏淳化閣帖刻石》樣稿,宋刻本古籍實物、明清影宋刻本抄本,以及“兩宋浙刻叢刊”中已出版的成品和待出版的樣張。
近世通儒——紀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
地點:嘉興博物館
展期:2022年10月15日—2023年2月5日
今年是清末民初的知名學者、詩人、書法大家沈曾植逝世百年。“近世通儒——紀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特展”正在浙江省嘉興博物館舉辦。170件展品圍繞沈曾植的家族、為官、交友、成就等方面,展示了晚清一代大儒的“為家孝子,為國純臣,為世界先覺”之名。
江蘇
墨田——歷代硯臺珍賞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2年10月1日起
此次展覽濃縮了硯臺的發展史:先秦至東漢時期為初創期,質地以石為主; 六朝時期,南方瓷業發展,硯材形成了“南瓷北石”的特色; 至唐宋,硯臺發展進入興盛時期,“端、歙、洮、澄”等各類硯臺相繼問世,硯臺的形制更趨多樣化; 明清時期,造硯名家迭出,硯臺雕飾漸由古樸轉向繁復多樣,更有純粹為了賞玩而產生的硯種,此時為中國古硯發展史上最后的輝煌。
古希臘人:運動員、戰士與英雄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期:2022年12月25日—2024年2月25日
“光榮屬于希臘,偉大歸于羅馬。”這句話來自埃德加·愛倫·坡的詩《致海倫》。今年十月,蘇州博物館西館臨展“羅馬·城市與帝國”落幕。十二月下旬,博物館將迎來“世界文明史”系列的第二展“古希臘人:運動員、戰士與英雄”。
山水舟行遠——江南的景觀
地點:吳文化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22日—2023年3月20日
展覽以“山水舟行遠”為題,共展出相關代表性文物131余件套,包含了古代書畫、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銅器等類型,用解析山水關系的方式,一覽古人如何對山水進行空間布局、巧妙經營,為塑造當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鑒。
風云三尺——春秋吳王僚劍特展
地點:無錫博物院
展期:2022年11月25日—2023年2月17日
吳王僚劍來自兩千五百年前, 歷經歲月、飽經滄桑,卻劍鋒如故,光彩依舊,英氣猶在;其所承載的魅力彌久逾濃,于無聲處,似乎蘊藏著千言萬語,即將向我們訴說一段“劍與人”的傳奇往事。
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
地點:常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25日——2023年2月12日
此次展覽分為七個單元,圍繞著“長安人的城”、“長安城中人”,以及唐都長安人的衣飾、器用、飲食、出行、娛樂展開,全方位地展現唐都長安人的日常生活。
觀妙入真—永樂宮的傳世之美
地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30日—2023年2月5日
此次特展將全面展示永樂宮傳世精品171件(組),涵蓋了永樂宮的建筑、壁畫、雕塑等珍貴藝術,進入山門,置身七百年前,踏上青磚石徑,一起領略永樂宮的傳世之美。
現代坐標:龐薰琹與陽太陽——紀念決瀾社成立90周年特展
地點:常熟美術館
展期:2022年9月24日—2023年1月8日
2022年時值決瀾社成立90周年,振聾發聵的《決瀾社宣言》言猶在耳,以龐薰琹、陽太陽為代表的一代中西融合藝術家在曲折中摸索出了不同的中國藝術路徑,為今日之中國藝術提供了有效經驗。此次常熟美術館聯合龐薰琹美術館,展出兩位藝術家多件油畫、中國畫、水彩等作品。
回眸五十年——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10月18日—2023年1月29日
1972年至1974年,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發掘了震驚世人的馬王堆漢墓,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余件,包括漆木器、彩繪陶器、銅器、帛書帛畫、絲織衣物等十幾個種類,其中1號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遺體,外形完整,全身潤澤,甚至手腳指紋仍清晰可見,堪稱延續了兩千年的永生奇跡。
湖南
方圓之境——湖南博物院藏銅鏡展
地點: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2年12月8日—2023年12月
展覽甄選其院藏銅鏡200余面,基本涵蓋戰國至明清等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鏡種,旨在通過對不同時代銅鏡的造型、紋飾、銘文等的展示,為觀眾呈現銅鏡發展脈絡,揭示銅鏡延續數千年的旺盛生命力,展現其文化內涵。
安徽
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
地點:安徽博物院新館
展期:2022年12月7日—2023年3月6日
凌家灘遺址是迄今發現長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出土的1100余件高規格玉石器代表了新石器時代長江流域同時期玉文化最高水平。展覽展出文物194件,不僅呈現故宮博物院藏27件凌家灘遺址出土文物珍品,同時也呈現同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同類型文物。
山西
且聽鳳鳴——晉侯鳥尊的前世今生
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18日—2023年2月5日
晉侯鳥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本次展覽以晉侯鳥尊為中心,將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等多家單位所藏第一代晉侯燮父夫婦墓相關文物及資料集中展出,以65件組珍貴文物以及百余件套輔助性展品,探討晉侯鳥尊在歷史、藝術、科技保護、傳播利用等方面的價值。
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2年11月18日—2023年2月26日
展覽精選20件商代至戰國時期的精美青銅盤及相關文物,絕大多數為國家一級文物。展覽以山西博物院藏晉公盤為展示重點,呈現青銅盤在禮制社會中的盥洗、祭祀、助葬、陪嫁等實用功能與象征意義,進而闡釋青銅文明在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川
高山仰止 回望東坡——蘇軾主題文物特展
地點:四川博物院
展期:2022年11月29日——2023年3月5日
展覽匯集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旅順博物館、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三蘇祠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39家文博單位珍藏的蘇軾主題相關文物274件,其中一級文物達39件,重磅文物展品包括宋徽宗《臘梅雙禽圖》、蘇軾《瀟湘竹石圖》、《陽羨帖》手卷,《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
百年無極—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藏藝術大師真跡展
地點:成都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26日—2023年2月26日
展覽匯集了梵·高、畢加索、德加、馬蒂斯、康定斯基、基里科、莫蘭迪等46位西方現當代藝術大師的62件作品,其中梵·高的《園丁》是其作品首次到成都展出。
廣州
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
地點:深圳粵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廠)
展期:2022年12月10日-2023年3月
此次展覽設置“何以共棲”“物靈之旅”“寰宇對話”“未來聚居”“共同行動”五大主板塊、由“萬籟之跡”“圖書策展”“寰宇制服”“循環共創”“流浪動物之家”“美術館聯動計劃”六個單元組成的特別板塊,“UABB品牌館”“香港館”“羅湖館”三個專題館,以及常設展“即地制造”,從認知、方法和行動三個維度重點關注當代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城市應對策略,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道。
澄凝灼爍——絲綢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藝術
地點:深圳博物館
展期:2022年12月23日-2023年4月6日
展覽呈現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收藏的325件(套)玻璃器,并列展出一組國內出土的玻璃器,再現古代絲綢之路沿線五彩斑斕的玻璃世界,反映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與融合。
臺北
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第二期2022年12月28日—2023年3月21日
展覽以133件(組)院藏珍品,通過展現明代重要的史家與文學家王世貞(1526—1590),精彩的一生與他的志業,進而一窺晚明的文化盛況,認識當時充滿創意與多元競爭的文化生活,并經由王世貞的史家之眼,透視繁華下的文化底蘊。
日本
兔年迎春展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3年1月2日 —1月29日
2023年是癸卯年即“兔”年,博物館將展出42件與“兔”相關的美術品和工藝品,帶領觀者欣賞形態各異的兔子,探究東亞地區賦予兔子的美好寓意,以此迎接新年的到來。
英國
打造現代主義
地點: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時間:持續至2023年2月12日
這是英國首個致力于20世紀初德國先驅女性藝術家的大型展覽。展覽展出莫德松-貝克(Paula Modersohn-Becker)、凱綏·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加布里埃爾·穆特(Gabriele Münter)和瑪麗安·韋爾夫金(Marianne Werefkin)等女性藝術家開創性的作品,她們重新定義了自畫像、靜物、女性身體、童年描繪、風景等主題。雖然不如康定斯基(加布里埃爾·穆特的丈夫)等男性同行為人所熟知,但她們在歐洲激進的新藝術發展中同樣處于核心地位。
盧西安·弗洛伊德:新視角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2年10月1日-2023年1月22日
為慶祝盧西安·弗洛伊德誕辰100周年,英國國家美術館將舉辦近10年來的首個大型弗洛伊德個展,共展出超過60件作品,呈現藝術家逾70年來的創作歷程及對繪畫技藝的不懈探索。
德國
不完整的美:殘缺藝術品背后的故事
地點:柏林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9月30日—2023年1月15日
藝術品的殘缺有多種原因,部分是材料自然老化的結果,部分遭遇意外事故或人為破壞,還有部分則是藝術家故意中途擱筆。然而殘缺藝術品亦有其獨特的魅力。展覽專門展出“殘缺的藝術品”,探索其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法國
出乎意料的對話:莫奈與費爾
地點 :瑪摩丹美術館
展期:2022年11月15日—2023年6月25日
展覽以“風景畫的敘事潛力”為主題,展出法國印象派畫家 Claude Monet 的兩幅作品《歐洲的橋梁:圣拉扎爾車站》和《吉維尼的黃鳶尾花田》以及瑞士畫家 Marc-Antoine Fehr 的“無盡之地”(Le Pays sans fin)240幅水粉畫系列作品。參觀者將以巴黎圣拉扎爾車站為起點沿著展廳墻前進,像在火車上眺望窗外風景一樣,從視覺和物理的雙重意義上體驗前路未知的旅程。
靜止的物體:靜物畫從古至今
地點:盧浮宮
展期:2022年10月12日—2023年1月23日
展覽以“靜物”為主題,共呈現近170件繪畫、雕塑、攝影和視頻作品,全面梳理靜物藝術從史前時代至21世紀的發展演變歷程。
烏茲別克斯坦:綠洲之輝
地點:盧浮宮
展期:2022年11月23日—2023年3月6日
展出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及歐美多家藝術場館的180件珍貴文物,集中呈現這座中亞綠洲之國16個世紀的歷史與文化。展品包括絲綢之路遺跡壁畫“大使廳壁畫”、烏茲別克斯坦最古老的《古蘭經》、16世紀布哈拉學院的細密畫杰作、來自達爾弗津丘考古遺址的雕塑和黃金制品、以及銀器、絲綢、陶瓷等。
美國
立體主義和錯視畫傳統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展出至2023年1月22日
立體主義的創始人喬治·勃拉克和畢加索用一種新的繪畫空間取代了透視法。1911年,他們在畫面中添加字母和木紋;1912年,他們把報紙、墻紙和其他材料粘在表面上。他們的同道胡安·格里斯(Juan Gris)走得更遠,在作品中插入了古老的雕刻,在圖片中創造了圖片。
此次展覽為立體主義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勃拉克、格里斯和畢加索都模仿了經典的錯視畫法,并發明了讓觀眾困惑的新方法。
眾神的生活:瑪雅藝術中的神靈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21日—2023年4月2日
展覽以瑪雅神話為主題,共陳列約120件來自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的文物和藝術品,展示瑪雅人如何用充滿想象力的方式描繪神靈,創造一個神靈、人類和自然共生的世界。
象頭神:開端之神
地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1月19日—2024年2月25日
展覽以印度教象頭神(Ganesha)為主角,共展出24件繪畫、雕塑、樂器、宗教儀式物品和照片,展品年代涵蓋7世紀至21世紀,展現了印度次大陸、喜馬拉雅和東南亞地區對象頭神形象的豐富刻畫。
賞心悅目的奢華:中國漆器藝術
地點: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展期:展至2023年7月3日
展覽分為“傳統與技術”“符號與形式”兩個單元,共展出館藏的27件中國漆器,其中包括了宮廷珍品、文人用品、奢侈品、家具等等,清晰而豐富地向觀眾呈現了中國漆器獨特的奢侈和美感。
維米爾的秘密
地點: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2年10月8日—2023年1月8日
展覽揭示維米爾及其創作過程的新發現,并展示策展人、研究者們是如何調查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館藏四幅維米爾畫作和兩幅20世紀贗品的幕后故事,以了解“維米爾何以成為維米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