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匠藝心傳丨拂梭千年:關于近現代蘇州緙絲的發展
蘇州緙絲盛于宋時,清代迎來了第二個發展高峰。時至清末,隨著國勢衰弱,清皇室對緙絲工藝品的需求不斷減少。隨后大規模的戰亂,致使緙絲業舉步維艱。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初,蘇州乃至全國已無緙絲生產,蘇州的緙絲藝人都靠種田謀生。因此,今天的“匠藝心傳”,將與大家來聊聊近現代蘇州緙絲的起落與發展。
“拂梭千年”展廳現場
緙絲和服腰帶的熱銷,推動了蘇州緙絲業的再度興起。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緙絲品外銷需求猛增,一條三百工時的腰帶,可以換回幾十噸鋼材,或一輛豐田汽車。
1940年代后期,蘇州城郊的緙絲藝人共約百十人,是當時國內僅存的緙絲隊伍。
1954年,吳中緙絲首次在蘇州市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亮相,老藝人沈金水在拙政園內表演緙絲技藝,受到觀眾盛贊,古老的傳統技藝由此引起社會重視。同年,市文聯在市刺繡合作社內組織緙絲生產,王茂仙、沈金水等藝人應邀加入。翌年,為擴大生產規模,又招募陸慕徐祥山、張玉明、沈根水、趙金水等十二人為新社員。1956年開始帶徒授藝,培養后繼之人。而此時光福、木瀆等地的緙絲已不存在,散處在陸慕、蠡口、黃橋一帶的個體農戶,尚出品一些緙絲小片,工藝簡單,多出售給上海工藝品商店。
1957年,吳縣刺繡生產合作社為提升緙絲品檔次,專門組織力量設計畫稿,聘請孫雪英、沈根寶等緙制屏風、中堂等欣賞品,嘗試開辟國際市場。這些樣品在廣交會和天津小交會上贏得西歐客戶小量訂貨。
1958年,蠡口鄉姚祥村組織村民生產緙絲制品,初起僅二十臺機。當年遷址鎮北街,更名蠡口緙絲廠(隸屬蠡口絲織廠),擁有織機四十多臺,藝人也增至四十多人,產品全部由吳縣工藝美術公司包銷,出口歐美和韓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緙絲品外銷需求猛增。東山吳縣工藝美術研究所抓住商機,成立緙絲車間,特聘陳阿多、沈根娣、孫雪英、陳杏根、邱水寶、邱阿妹六名藝人,以一帶一方式帶徒授藝,學藝者有馬惠娟、陳桂英、費福娟、王建珍、潘偉華、府福英。當年即成功試制緙絲和服腰帶,成為出口日本市場的主產品。為增強企業出口創匯能力。1973年,吳縣絲織廠所屬錦絨車間,與吳縣工藝美術研究所緙絲車間合并,成立國內唯一的緙絲生產企業吳縣緙絲廠。十一名緙絲藝人,十一臺木機,當年緙制腰帶三十九條,得到日本客戶認可。第二年即擴大規模,在陸慕、蠡口增設加工廠,緙機增至六十七臺,年產緙絲腰帶一百十四條,產值十二點五四萬元。1980年,復又增設黃橋、東渚、光福三個加工廠。是年,全縣共有縣、社兩級緙絲廠六家,織機一百五十六臺,八十八名藝人,形成以吳縣緙絲總廠為主體的國內緙絲生產基地。
1980年代后半期,緙絲一分廠和三分廠先后與上海絲綢進出口公司聯營,二分廠則與省進出口公司聯營。縣緙絲總廠則分別在蠡口、蠡墅、東山的繁榮、高田、星光等鄉村增建加工點。至1987年底,全縣共有緙絲企業十八家。其中,縣集體企業一家,鄉鎮企業五家,村辦企業十二家。從業人員(不包括個體戶)一千七百三十九人,縣六百八十九人、鄉鎮四百十九人,村六百三十一人。織機三千五百余臺。年產緙絲腰帶一萬條,精品五百零八件,產值達一千六百余萬元,縣屬廠占五百萬元。出口產品收購總額四百八十八萬余元。由總廠出品的“天宮牌”緙絲日用品和精品,多次在國家和省級工藝品評比中獲獎。
1990年代初,整個蘇州地區緙絲織機五千余臺,而吳縣的二十家緙絲企業,就有四千五百多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與此同時,還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個體緙絲戶和經銷商,產品通過上海、江蘇口岸全部外銷。至此,吳縣緙絲已在明清輝煌歷史的基礎上,在規模、效益、名聲上達到1949年后的最高點。
然而,與其他手工藝一樣,吳縣緙絲業也因盲目發展而導致市場飽和,由利益驅動引發的無序競爭,又使高貴藝術品流于低俗,盡失精雅品格,加上東南亞經濟危機影響,以致在1998年后急劇萎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業停轉,古老工藝又一次由盛而衰,后繼無人,淪為瀕危行業。
幸運的是,本世紀初,國家啟動“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緙絲技藝絕處逢生,作為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形式之一受到國家保護。
大師說:
這次展出的是兩條緙絲和服腰帶,一條是和風圖案的樣式,上面涉及到的是日本的建筑、人物,包括車馬等等。像這種圖案,是當時做緙絲和服腰帶出口的時候,日本客商提供的一些樣圖,包括他們也會提一些細節上的要求。那么當時的這些緙絲藝人,包括我媽媽就會依照圖案,再根據緙絲的特性去進行設計,簡化了一些元素。
還有一幅是寶相花的,也是我們比較傳統的套色,圖案是不斷重復的。寶相花這條比日本人物車馬的那條,在制作的基本功上面要好一些,在圖案的輪廓,還有織造線條的把握上,相對要好一些。這兩條緙絲和服腰帶本身在顏色方面,用色比較大膽,都用到了一些金銀線。不同顏色的金線就稱為三色金。寶相花的那幅,中間圖案雖然看起來很繁復,但實際織造的時候,更考究的還是一個基本功,這里面基本上沒有用到戧法,所以像平緙,勾、結這些基本技法都能做到位的話,其實就能表現的比較好了。
這兩條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制作的。那個時候應該說已經進入了一個緙絲和服腰帶接近飽和的狀態,所以說這兩條做完了之后,其實是沒有賣出去的。這兩條實際制作是我媽媽的學生們做的,因為她們當時做完了,也沒有一個好的渠道再銷售出去了,所以后來就從學生那收過來,保留下來了。
(以上內容由肖鋒口述、吳文化博物館整理編輯
參考文獻
1. 樸文英:緙絲的起源與傳播,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08。
2. 李明:錦繡鋪舒[M],鳳凰出版社,2015。
3. 李斌:中國長三角地區染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東華大學,2013。
//
特展信息
展覽時間:2022年9月18日-2022年2月5日
展覽地點:吳文化博物館二樓吳頌展廳
原標題:《匠藝心傳丨拂梭千年:關于近現代蘇州緙絲的發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