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宏亮瞻局|中國載人航天:艱辛、榮耀與脫離叢林法則(下)
脫離叢林法則
不難看出,921工程在技術上的最終目標就是完成空間站建設,從而實現航天員在軌的永久性工作與生活,同時擁有可靠的人員及貨物天地往返能力。不過中國空間站計劃所包含的意義又不僅僅局限于航天技術,當其他航天大國試圖將太空技術作為重大戰略科技壟斷其成果時,中國領導層對空間站未來運用方式的設想則反其道行之,體現出一種更長遠的惠及全球的戰略思維,即中國將通過資源共享成為人類整體邁入太空時代的推動者與引領者。
2018年5月28日,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與聯合國外空司在維也納共同舉辦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正式開啟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在儀式上,中方與聯合國代表盛情邀請世界各國積極參與,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
中方同時宣布:中國空間站合作機會對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開放,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有致力于科學研究的公共、私營機構,包括研究院、研究所、大學、私人企業等,都可以通過所屬國家提出申請。對此,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評論稱:“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航天大國邀請聯合國所有國家開展航天合作,如此公開,不附加任何前提條件,這的確是第一次。”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成功發射,中國載人航天正從近地軌道向載人深空探測前進。
必須承認,雖然人類的“宇宙拓荒”活動從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進入軌道算起已經有超過60年歷史,且太空探索對于目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但對于整個地球村而言,太空仍然是只有少數國家才有能力涉足的精英舞臺。國與國之間在科技能力與國家實力上的巨大落差在太空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對于絕大多數不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來說,長期以來他們并沒有能夠真正地參與到影響人類未來前途命運的“航天大發現”活動中,這不僅意味著他們難以充分享受航天探索帶來的利益與機會,更很可能導致這些國家在未來人類的太空化前景中完全失去立足之地。
可以作為參照的是,中國在人類航海大發現時代中的境遇就足以描繪出這幅并不樂觀的圖景。
因此,今天也正是由中國在太空率先邁出了脫離地球村叢林法則的堅實一步。這一步也許很小,卻有光輝的里程碑意義。我們堅信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參與“太空游戲”的權利,每一個人也都應該享有跟上宇宙速度的機會。如果誰暫時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那么中國愿意伸出手拉他一把。從長遠看,薈萃了更多、更多元化的人類智力與才華的中國空間站也將給中國帶來更多收獲。由此可見,空間站合作項目依舊秉承著中國長期以來所提倡的太空“共贏”原則,而非某些航天大國頑固堅持的太空冷戰與零和博弈思維。
921工程的最終成果也將在這樣的開創性思維引領下,取得30年前拍板定案時恐怕還難以企及的歷史意義。
神舟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
榮耀背后
航天的高度就是國家的高度。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工程。工程本身由工程總體和七大系統組成,涉及航空、航天、航海、電子、機械、化工、生物、冶金、紡織、建筑等全維領域。中國人民為建造民族的飛船,團結一致,竭盡全力。全國有110個研究院、所及基地、工廠直接參加了載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和建設,還有3000多家單位承擔了協作配套和保障任務。火箭和飛船最終發射上天的部分約有12萬個元器件,很多部件即使工程總指揮也不知道來自哪家工廠,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例,其下屬單位只負責提供載人航天工程的電子元器件,而他們供貨價值在幾十萬元以上的單位就有120多家,生產元件的很多工人同樣不知道自己的產品被用在了什么地方。
與市場結合十分緊密的企業,為了載人航天不得不一次次自貼成本。有時,為了飛船上一種需求量不大的設備,工廠就要新建一條生產線;為維護一個價值僅幾千元的元器件,工作人員不斷往返于航天發射場和工廠之間,交通費早已超出產品本身。生產航天產品的企業往往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為了保證航天極端工況下的可靠性,他們慣常的做法是從生產出的1000個產品中選5個,這5個中再拿出3個做各種極端環境下試驗,只有2個能成為合格的出廠產品。據為“神舟”飛船提供潤滑油的一家企業負責人介紹,這個企業的普通潤滑油年產百萬噸,航天用油年產只有幾十千克,然而兩者成本卻相差無幾,如果僅考慮市場效益,航天用油是完全沒有生產必要的。
各行業、各地區,各單位所做工作之繁雜更是難以統計,且絕大多數單位都只是默默無聞的付出,并不會成為媒體聚光燈下的“飛天英雄”。以每次發射任務中航行最遠的交通部救撈局“德意”輪為例,花費9天時間劈波斬浪到達預定海域待命(萬一飛船發生緊急故障迫降海上,它負責打撈,而這至今從來沒發生過),當10分鐘的警報解除以后,再在大風大浪里顛簸9天返回港口……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時,動用了全國60%的通信線路,僅守衛線路的群眾就達60萬人。在以酒泉衛星發射場為中心的線路沿線,每一根電線桿下都站有一位執勤衛兵。今天,現代化的遠程測控網早已替代了人海戰術,陸上測控站遍布國內東西南北,可管理上百顆衛星;遠洋航天測量船能夠在遠離本土8000千米外的大洋上完成火箭、飛船測量任務。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測控網,用13%的覆蓋率就達到了美蘇20%至30%覆蓋率才能取得的效果……
神舟飛船最多只能搭載3個人,而新一代載人飛船可搭載6-7人,性能進一步提升。
質疑與答案
所有這一切貌似不計成本的拼搏與付出到底是為了什么?值不值得?當下把人送上太空,送上月球,送上火星不僅不賺錢(除了私營公司為滿足個別富豪的太空旅游),與普通民眾的生活好像也沒什么直接關系,花費之大更是天文數字,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干?
其實類似的質疑自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就一直存在。現實主義者批評政府為了虛無縹緲的尊嚴毫無節制耗費國家財富,更有人指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嚴重透支正是導致其最終崩潰的原因之一。
短視者的邏輯往往極具迷惑性,其潛在危害也更大。對于中國這樣的航天后發國家來說,信奉“航天燒錢無用論”更可能意味著錯失民族崛起的新一輪機遇。
回望人類數千年文明史,探索未知一直是人類作為智慧生物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類文明前進的源動力。正如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國富商丹尼斯·蒂托所說:“太空探索是人類的又一次地理大發現,這個過程同開發美國西部、澳大利亞以及海洋開拓是一樣的。”
新一代載人飛船可用于深空探測,中國人將越飛越遠。
的確如此,15至16世紀的航海大發現不僅帶來了文明飛躍,率先參與這場勇敢者游戲的歐洲也迅速走出中世紀的愚昧與黑暗,不僅對東方世界實現反超,更是制定了延續至今的世界近現代文明標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麥哲倫還是哥倫布,他們并未給歐洲直接帶來香料和黃金,其個人命運也堪稱悲劇。但如果沒有他們向未知大陸和海洋揚帆遠航,人類文明又如何進化到今天這般繁榮,甚至過度成熟的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對宇宙的探索很可能為人類文明繼航海大發現后注入新的活力,并帶來新一輪飛躍。那些率先投入這項事業并在太空中領跑的國家和民族,不僅將占據未來太空商業開發、星際移民、宇宙資源獲取,以及防務安全等各領域制高點,更有機會在航天大發現時代擁有文明領導力和話語權。而即便中國能夠以開放共贏的思維推動各國共享太空時代的發展紅利,中國自己也必須首先具備在太空站穩腳跟的能力。
同時,在國家地緣政治博弈及武裝力量競賽中,除了傳統的陸權、海權、空權與電磁權外,制天權概念隨著航天大發現的進展也迅速浮出水面,在大國之間的下一場戰爭中,缺乏制天權的國家幾乎喪失了取勝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人類文明從地球時代邁入宇宙時代的曙光初現,而30年前啟動的921工程,把人送上太空,正是中國人為了保證自己在新文明體系中必須占有堅固地位的重要一步。(本文參考了石磊《天河行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