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宏亮瞻局|中國載人航天:艱辛、榮耀與脫離叢林法則(上)
11月3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交流的畫面。 新華社 圖
對于中國航天人來說,2022是無比振奮的一年,隨著神舟十五號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步圓滿完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921工程)三階段的第三步同時也是最后一步——建成第一個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順利收官。在此之后,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團隊很可能將正式啟動未來載人登月(甚至登火)的各項預先研究和技術儲備。
經過數十年積淀與發展,在強大綜合國力與科技實力支撐下,中國航天正以讓外界矚目的“火箭速度”躋身航天強國行列。從近年來的項目規劃看,中國不僅可以集中力量重點完成某一項重大航天任務,其同時進行多個重大項目的多任務管理能力業已形成。在這個星球上除了美俄兩國,恐怕也只有中國具備在這個資本技術雙密集型產業內齊頭并舉、全面發力的底氣與雄心。
然而,這一切絕非一蹴而就,中國航天——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載人航天工程也曾經一度面臨艱難時刻……直到1992年921工程被正式拍板立項,彼時距今已整整30年。
而這個偉大國家為將第一位國人送入浩瀚太空的努力又何止30年……
從1992年立項921工程開始,中國航天人一步一個腳印,終于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本文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官網、新華社、央視截圖。
“曙光”初現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后不久,毛澤東主席圈閱了中國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他圈閱文件的日期是1970年7月14日,中國第一個載人航天工程便有了一個秘密代號:714工程。
毛主席圈閱那份文件后不久,全國80多個單位的400多名專家學者集聚北京,開始討論中國未來的載人飛船應該是什么樣的。會議結束前,代表們興致勃勃地品嘗了中國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巧克力、壓縮餅干和雞湯等。大家一邊吃著,一邊談笑著,人人心情激動,情緒高昂,都準備會后大干一場,為第一艘載人飛船早日上天出一份力。
一切似乎都很順利,714工程還誕生了一個全尺寸模型“曙光”號。“曙光”號類似于美國第二代飛船“雙子座”,外形像個倒扣的大漏斗,由返回艙和設備艙兩大艙段組成。返回艙里放置兩名航天員乘坐的彈射座椅,飛船最長飛行時間為8天。
714工程計劃于1973年先發射無人飛船,1974年發射載人飛船,客觀地說,當時科學家們對中國飛船的選型是很有見地的。
20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的載人航天競爭愈演愈烈。此時,蘇聯已推出了“東方”號、“上升”號和“聯盟”號三代飛船。中國在一無所有的條件下發展載人航天,學習借鑒別人經驗可以避免從頭探索,少走彎路。當時,技術上最先進的飛船是“聯盟”號和“阿波羅”號。但1967年4月蘇聯的“聯盟”1號飛船首次返回就因降落傘未打開失敗,優秀的航天員科馬羅夫犧牲,“聯盟”號也因此停飛了一年半;而“阿波羅”號是美國的登月飛船,中國初搞飛船就“一步登月”顯然不切實際,所以,中國飛船的選型目標便指向了與“聯盟”號技術上比較接近,但成熟度更高的美國“雙子座”號飛船。
“曙光一號”飛船外形上像個倒扣的大漏斗。
以當時中國的國情,瞄準這樣的技術指標也已經很高了,研制難度非常大。中國科學家們很快便投入到諸多領域的技術攻關,如隔熱技術、返回技術、控制技術、發動機技術等。還進行了多次大型試驗。甚至連飛行員的運輸車和航天員的食品也做好了。為了培養自己的航天員,國家還成立了專門機構,在全軍范圍內選拔優秀飛行員進行訓練。
但是,由于當時國家的經濟基礎薄弱,科技水平有限。電子技術、工業制造技術及相關工藝水平遠遠跟不上,加上那個特殊年代的動蕩,載人航天的技術儲備和研制保障條件無法滿足需要。1975年,中央決定714工程暫緩,“曙光”號飛船最終塵封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選拔出來的航天員隊伍也被解散。
當時周恩來總理實事求是地專門就中國載人航天講了幾條原則,大意是:不與蘇美開展太空競賽,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國家建設亟需的應用衛星。
中國就此暫時停止了對載人航天的探索,而這一停就是10年。
863計劃
1986年初春,由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聯名向中央上書而引發著名的863計劃。為中國第二輪載人航天探索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863計劃包含生物、航天、信息、先進防御、自動化、能源和新材料7大領域,航天排名第二。863專家組的行動很快,成立僅僅2個月后,便發布了關于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概念研究和可行性招標通知。
應標單位相當踴躍,有航天部、航空部、國家教委、中科院、總參謀部、國防科工委等系統60多家科研單位的2000人參與了這場大論證。在不到2個月時間里,各競標單位提出了11種技術方案。專家組篩選出5種中標方案,其中包括航天飛機方案、空天飛機方案、火箭飛機方案、小型航天飛機方案和載人飛船方案。
經過一年多論證調研,863專家組對上述方案進行了評議,認為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比較的是飛船方案和小型航天飛機方案。又經過兩年多反復討論和研究,專家們得出了基本一致的意見——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突破載人航天技術還是應當從飛船起步。
用于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客觀來看,20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飛速發展,“長征”系列火箭發射100多次,成功率居世界前列;國產衛星覆蓋諸多領域;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了衛星返回技術和第四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已形成航天運載器、航天器、航天發射與回收、衛星應用等較為完善的航天工程體系。實現載人航天的時機已經成熟。
根據史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正式立項,并且上級要像當年抓“兩彈一星”一樣抓載人航天工程,此外還明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三階段發展戰略:
第一階段為載人飛船階段,第二階段為空間實驗室階段,第三階段為空間站建設階段。三個階段具體分為5個步驟:第一步,發射4艘無人飛船,攻克載人航天的技術難關;第二步,發射若干艘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實施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開展空間應用試驗;第三步,在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后,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第四步,建設小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五步,建成第一個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準備與其他航天器對接的神舟飛船。
攻克技術難關
1993年,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參與研制的單位發出了為中國載人飛船征集名字的通知。“華夏”、“九州”、“神州”、“神舟”、“騰龍”、“新曙光”等各具特色的名字被推薦出來。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考慮再三,于1994年初將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命名為“神舟”。
發射飛船與發射衛星最大的不同是有人。因此,飛船既要上得去,又要平安回來。安全返回是載人飛船的最后一關,也是載人航天成功的標志。因此,攻克返回技術難關是當務之急。中國對此早有準備,早在1966年即開始論證返回式衛星的研制,1967年已經動手設計。當時,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對地觀測、國土普查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為將來的載人航天做技術儲備。
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于1975年11月26日發射,盡管返回時落點有偏差,且因隔熱材料不過關和降落系統故障,部分星載設備被燒壞或摔壞,但正如葉劍英元帥所說:“首次回收衛星,能落在中國大地上就是勝利。”之后中國很快掌握了返回式衛星的離軌、返回、防熱、落點預報等全套技術。同時,一支現代化的衛星測控和回收隊伍逐漸成熟。從長白山脈到天山腳下,從中原腹地到南海之濱,一座座衛星地面測控站拔地而起。
在“神舟”飛船發射前,中國總共發射了17顆返回式衛星,除第15顆衛星未能回收以外,其他16顆均回收成功。返回式衛星的大練兵為載人飛船積累了豐富經驗,后來的“神舟”飛船便大量采用了返回式衛星的成熟技術。
1992年底,載人航天工程各相關研制團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工作目標:爭八保九——力爭1998年,確保1999年發射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試驗飛船成功發射,21日3時41分返回。此后,中國又陸續發射了3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并在同期選拔訓練出14名航天員,為首次載人飛行做好了充分準備。(未完待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