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山居雜憶》中,領略傳統中國人的智慧
1999年,千禧年之前,一本跨越近百年的回憶錄,《山居雜憶》橫空出世。
作者高誦芬以一位堅守中國傳統的大家閨秀視角,寫出了那些平淡卻充滿生活趣味的人和事。
哪怕二十年過去了,這本書在豆瓣依舊有8.8的高分。被譽為近30年“九大女性回憶錄”。
因作者出身書香世家,世代為官,在杭州更有高半城之稱,所以在動亂時期依舊可以保有原初的生活習慣與氣質,能夠真實地講出傳統中國人的民俗生活,也就不奇怪這本書被讀者譽為半部《紅樓夢》,半部《金粉世家》。
讀懂了《山居雜憶》,也就找到了中國已經過去或正在消失的傳統社會,領略獨屬于中國人的脈脈溫情。
一、慢的智慧——生活之美
最近看《奇葩說》,復旦大學教授熊浩問觀眾的一句話,也深深觸動了我:
“大家見過大理的風花雪月嗎?去嘗過成都那既貼心又便宜的小吃嗎?聽過寒山寺的漫漫鐘聲嗎?是呀,大城市固然熱鬧,但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才能更輕松,也不失為一種精彩的生活。”
想想已經多久沒有準備一桌好好的飯菜犒勞自己了?有多久沒有去感受清風拂面的氣息?是因為沒有時間,還是自己早就沒了那份慢慢生活的心呢?
在《山居雜憶》中,你便可以找回那份久違的寧靜。書中沒有宏大的敘事,而是處處流露著傳統中國人對于生活的閑適與愛。
(《山居雜憶》插圖照片)
以中國人生大事之一的結婚為例,那種熱鬧與精心令人神往。
作者14歲定親、18歲結婚,在雙方確認結婚后,便需要選料制衣,照新的照片再由家長交換。之后是“選庚帖”,也就是交換生辰八字,由算命先生占卜,若八字相合,則進行“下定”,即訂婚下聘禮。
在聘禮中,雙方家長要請媒人將孩子的生辰八字放在紅木盒中,并用金元寶壓住,交換給親家,這便是古禮中所謂的“納彩”。
女方在結婚之前最重要的便是準備嫁妝,高誦芬在等待結婚的四年里,一直在準備嫁妝。要找繡工最好的繡娘住在高家繡整整四年,除了被面床罩桌毯,還有過門后要送給各輩份家人的禮物;贈傭人的繡件另有繡娘專繡。
家具方面,先確定新房有幾間,隨后按大致情況,備好木器家具、床上用品、四季衣著、杯盤碗碟、銅錫竹器、金銀首飾等六大類。有三十條上等長纖維棉花做成的蘇北棉被;定制江西的瓷器,除日常使用外,還有清朝的盤碗,綠梅花、月亮圖案,上用隸書“鋤月山房”放在木箱中十分精致;托人帶回的義烏竹器,上面描有房屋、樹木、風景,下部則用金漆漆過,甚為古雅、高貴。
可見傳統中國對于結婚前期的準備也極度重視,看似忙碌卻井井有條。
舉行婚禮時更是充滿儀式感。上轎前要請“全福太太”,也就是家里的長輩用燈照一照,把妖魔鬼怪趕走。用裝過米的空袋子放在地上,讓新人一起走過,視為傳袋(傳代),是中國古代祝福新人的一種方式。走到新房的床邊后,新郎在右,新娘在左,叫“坐床”。新郎的袍子壓在新娘身下,算“魘禳法”,意為壓倒丈夫的威風,妻子不受欺負。就連吃交杯酒也有專屬名詞,為“合巹”儀式。之后還有“回郎”、“和合神馬”、“談十八句”、“吵房”等等等等。
但單單這些活動還不足以體現當時中國傳統風俗的隆重、細心,諸位想一下,自己在節日和慶典里最期待的或者說最重頭的是什么呢?
沒錯!就是“吃”。
吃的制作最能體現傳統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每一種食物都是一件藝術品,婚禮上的吃更是如此。
(《山居雜憶》插圖照片)
書中對眾多食物的制作都有詳細描述,而其中對于為婚禮準備的桂花糖的制作過程描寫尤為精彩,甚至成了近年來電商們宣傳推銷杭州桂花糖的藍本,成為了風靡一時的網紅產品。具體過程就是,將桂花摘下,去蒂帶蕊,浸入酸梅干的水果三小時以上保證其永不變色,再將無雜質的純白冰糖磨成細粉;將桂花放入搗臼,舂成糨糊狀,加入冰糖拌勻,在用力舂搗,直到桂花糖與臼底完全脫離,毫無粘滯感為止;最后把糖放在模具中,可以是雙喜、雙魚、元寶等,寓意吉祥。
(《山居雜憶》插圖照片)
新婚要分贈賓客的桂花糖,一般人家分紅綠兩色,世家大族的高家要六色。四年待嫁,家園和別墅的桂花都不夠采了。做好的六種糖放在六只大鐵箱里,包糖時計數,共包出9萬6千粒!婚禮沒散完,直到婚后20年,作者的孩子還不斷從箱里找出糖吃!
從摘花到制成要幾天時間,而這幾天的制作要循環四年,這便是中國人生活慢且閑適的縮影,也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二、靜的智慧——處世之美
雖然作者高誦芬出生于書香世家,但依然逃不過百年變遷。但在老人家的書中卻能看到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智慧,一種屬于中國人的素樸之美。
高誦芬一生一直以溫厚待人,也以善意解人。她遇到過剪鵝脖子的壞仆人、差點害死孩子的奶媽、在危難時候欺負他們的弄堂管家,但她也就是止于陳述,連分析評論都寥寥,更沒有什么聲討和批判的欲望,就像她生在富家,享受錦衣玉食時的安然。什么巨浪,到她這里也就是拍岸的微波——高誦芬身上有種讓人舒服的低調:順時不炫富,追憶不炫苦,寫作不炫智,而這個不夸張不造勢的淡然,又保護了她自己。
(《山居雜憶》插圖照片)
從表面看,高誦芬在人際上很幸運,生來被父母疼愛,出嫁又遇到了專一(在閑時還會填詞作詩)的儒雅丈夫,連傳聞中難處苛刻的婆家的太婆都很善待她,可是這幸福,我認為:一是她那種圓融的正數性格帶來的良性的善業,其次,也是家教的結果:高誦芬小時候,雖然家境優越,可是長輩們從來不作興給孩子們穿綾羅綢緞,也不能吃山珍海味,怕“折福”,孩子們吃銀耳,也只能吃奶奶碗里剩下的那幾朵。然而這人工打壓過的富貴氣,在她經歷逆境時就成了承壓力,最后醞釀成了高誦芬身上富而不驕矜的一種雍容之氣了。
雖然始終有這種豁達的處世心態,但時光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普通人。高誦芬一生歷經近代的劇變百年,從晚清直至改革開放。晚年想起一生的起落、心酸和委屈,到嘴邊也只是化作一句淡淡的:回首往事,真有如夢之感。仔細想想,我們民族性格里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我們的東方生活美學不就是這樣嗎?管它變與不變,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不疾不徐。
(《山居雜憶》插圖照片)
作者的文字始終遵循傳統文章的要求,“發乎情,止乎禮義。”讀者的心跟著作者一樣忐忑的同時,作者又化身成一位慈祥又沉靜的老奶奶,在身邊不斷安慰自己,前方無事,細讀故事就好。
正如作家黎戈所說:《山居雜憶》之味,就是人情味,是高誦芬蘊藉含蓄的樸厚之美。東方文學與美學的基礎,恰恰就在于人情迂回、世故周旋,在秩序之中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不疾不徐。人和人之間,有著散淡但綿實的關系。這些細碎隱晦的人情得失,將永遠牽希著我們,夯實篤定,地久天長。
所以說,《山居雜憶》是一部真正的“人的文學”,處處流露著對于人的關懷,也正是這種關懷更加深刻地體現了傳統中國人的性格,讓我們在慢慢的生活中、濃濃的人情里看到早已被自己拋棄的故鄉,看到自己本來的模樣。
—END—
[ 今日薦書 ]
書名:《山居雜憶》
作者:高誦芬 徐家禎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原標題:《送書 | 從《山居雜憶》中,領略傳統中國人的智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