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檢察日報:競價排名醫療廣告現移動端,莫讓魏則西事件重演
非法醫療廣告并沒有離開互聯網。媒體調查發現,以往在PC端出現的互聯網醫療廣告,更多地出現在了手機上。很多疾病關鍵詞,在百度等搜索網站上沒有任何廣告,但在移動端應用上,搜索結果的前幾名全是醫療廣告(4月23日《南方都市報》)。
說通俗一些,PC端就是電腦上網,移動端就是手機上網,同樣登錄百度網,對比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電腦上網在百度搜索沒有醫療廣告,但用手機上網百度搜索前幾名全是醫療廣告,百度競價排名醫療廣告已經轉戰移動端,成為不爭的事實。同一個網站,在PC端和移動端為什么會有兩張面孔,實行一個有廣告一個無廣告的“雙重標準”呢?其中有何“奧秘”?
從報道中能找到答案,與PC端不同的是,手機是隨身攜帶的,又集合了大量個人數據,在移動端能夠精準定位醫療廣告投放,患者只要搜索查詢,后臺服務人員通過微信、電話等盡量讓患者到醫院就診,搜索者很可能被“開發”成病人,醫院“盡可能榨取患者每一分錢”。百度在服務產品中就直白寫道,提高醫療樣式點擊率,提升投資回報率。將醫療救死扶傷職責與投資回報掛鉤,目光里充滿了金錢。
如果不是媒體曝光,人們很難發現“雙重標準”的秘密。依筆者之見,同一個網站應只有同一個ICP證(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不管是PC端還是移動端,提供的網絡內容均應相同。當然,也不乏存在這樣的可能,移動端違規推送醫療廣告不易被發現,便于規避監管部門查處。
2016年,“魏則西事件”揭露了醫療信息競價排名惡行,公眾這才發現在百度上排名靠前的醫療信息,靠的不是醫療技術和患者口碑,而是靠花錢買來的,不少人上當受騙。事件幾個月后,《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施行,推廣服務的“付費搜索廣告”正式被明確為互聯網廣告,并且要顯著標明“廣告”。盡管在今天,競價排名標識了“廣告”字樣,也倍受詬病,因為有的誤導患者,有的惡意詐騙。
報道就稱,輸入“頭痛”關鍵詞進去的卻是“**男科醫院”,頭像顯示的是老專家可能是完全沒有醫學知識的“搓腳大漢”“貨車司機”,醫療機構沒有相關醫療資質。而在醫院,檢測報告隨便更改,醫生想要什么結果就出什么結果,本來沒有抑郁的寫成重度抑郁癥,沒有焦慮的要寫成焦慮癥,“等病人錢花完了才放走”。醫院誤導和虛假宣傳,欺騙患者,是典型的詐騙行為,不排除觸及犯罪。
2016年5月,國家網信辦有關部門就“魏則西事件”調查認為,百度競價排名機制存在付費競價權重過高、商業推廣標識不清等問題,影響了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容易誤導網民,必須立即整改。百度承諾對于商業推廣結果改變過去以價格為主的排序機制,改為以信譽度為主,價格為輔的排序機制。兩年過去了,百度徹底整改到位了嗎?恐怕還是個問號。今天,百度是否在合法合規推廣醫療廣告,是否落實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進行競價排名,有必要監督檢查,莫讓“魏則西事件”重演。
(原文題為《競價排名醫療廣告“變臉”有違規之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