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誰說女性不擅長數學?”
1957年,包豪斯的創始人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受到伊拉克政府的委托,為首都巴格達設計一所綜合大學。三年前,對中東神往已久的格羅皮烏斯就到訪過這座古老的城市,在一次酒會上,他遇到一群侃侃而談的伊拉克知識分子,他們無不希望建立一所伊拉克自己的大學,加速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格羅皮烏斯接下了這個振奮人心的項目,并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不斷前往巴格達,試圖在混亂的政治環境中,推動巴格達大學的建成。
五六十年代的伊拉克,即便政變、沖突不斷,但這個阿拉伯國家仍迎來了不可多得的黃金時代。反戰、女性解放、自由主義......新的思想涌入伊拉克,也是在這一時期,現代建筑成為巴格達重要的城市組成部分。
除了格羅皮烏斯,伊拉克發展局邀請了許多大名鼎鼎的建筑師,諸如弗蘭克·賴特、勒·柯布西耶、阿爾瓦·阿爾托、康斯坦丁諾斯·多夏迪斯,他們皆為變革中的伊拉克留下作品。1969年,格羅皮烏斯去世,他為巴格達大學設計的“開放思想大門”(Monument of the Open Mind)將將落成,今后半個多世紀里,這座白色建筑見證了伊拉克的繁榮與衰落、平靜與動亂。
Monument of the Open Mind
90年代聲名鵲起的伊拉克裔建筑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少年時代正是伴隨著巴格達眾多現代建筑的拔地而起,她的家就在巴格達第一座包豪斯風格的大樓內。
扎哈的設計風格大膽激進,一貫打破人們對建筑的固有認知,夸張的外部造型、別出心裁的內部切割、流動的曲線,無不彰顯著她的天馬行空。
2004年,54歲的扎哈成為首位斬獲建筑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的女性,頒獎詞中說她獲得世人認可之路是“英雄式”的奮斗歷程。的確,相比同行,扎哈的建筑之路并不順遂,41歲之前,雖然拿獎無數,但她一直是坐冷板凳的“紙上建筑師”。
2016年,扎哈正處在一個建筑師的巔峰時刻,卻因心臟病逝世。她一生都在與人們對建筑、國籍、性別的偏見抗爭,“建筑不再是男性專屬的領域,認為女性無法進行三維思考的想法是荒謬的。”
(Architecture is no longer a man’s world. This idea that women can’t think three dimensionally is ridiculous.)
1985年,扎哈在倫敦辦公室
01
“我在伊拉克時,很多女性從事建筑“
扎哈出生于巴格達的一個開明家庭,父親穆罕默德·哈迪德是左翼政黨伊拉克民族民主黨(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的一員,同時也是一位實業家,母親熱衷藝術收藏,是扎哈的繪畫啟蒙。
扎哈被允許嘗試一切想做的事,她坦言自己在巴格達度過了一個“美妙的童年”,優渥的家境給這個伊拉克女孩帶來了廣闊的視野,兩河流域與古羅馬遺跡、歐洲的現代藝術、涌入貝魯特的新潮設計、古老波斯的繁復地毯圖案,潛移默化地形塑著這位未來的設計師。
童年扎哈
8、9歲時,父母就放手讓扎哈給家人設計房間、衣服、家具。扎哈也因此在11歲就立志成為一位建筑設計師。“我在伊拉克時,很多女性從事建筑,那時風氣自由,每個人都能上大學,這并非奢侈的事。”
1968年,扎哈入讀貝魯特美國大學數學系(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70年代,她轉入久負盛名的倫敦建筑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簡稱AA)。
處在阿爾文·博亞爾斯基(Alvin Boyarsky)領導下的 AA,是當時全世界的建筑實驗中心,眾多新鮮的想法從AA所處的古老建筑之中噴涌而出,每一個人勇于去做一個全新的現代主義者,他們在日后塑造了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建筑景觀,其中包括扎哈的老師兼好友、設計了央視大樓的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而扎哈,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不僅僅因為她身上強烈的阿拉伯氣質,還因為扎哈本人就是AA的“小型反叛者”,她會將布釘在一起來制作衣服,也會在其他人沒有真正在繪畫或設計的時候,向阿爾文提出做建筑設計的請求。
20世紀初,至上主義的創始人馬列維奇用一些“涂了顏色的方塊”影響了現代藝術,20年代,他開創了實驗性的建筑模型,被稱為Arkhitektons。馬列維奇的作品在扎哈這里得到了另一種詮釋,抽象而又具有開創性的作品給了她極大的靈感,她從中捕捉到失重感并將其運用在建筑設計之中。
上:馬列維奇 alpha Arkhitektons
下:1976-1977,Malevich’s Tektonik,?Zaha Hadid Foundation
畢業設計,扎哈交出了一份答卷——Malevich’s Tektonik,她將馬列維奇的Arkhitektons改造成泰晤士河上的14層酒店的概念設計,幾何重組之后在圖紙中構造了一個看不見的立體空間。
幾年后,香港山頂俱樂部的設計角逐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扎哈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她擊敗了1700多個競爭者,在競標中拔得頭籌,“我的圖紙一出來就引起震驚,80年代,還沒人見過那樣的設計”,她同樣借鑒了馬列維奇的形式語言,還能看到梅爾尼科夫、維斯寧和伊萬·列奧尼多夫的影子。
1982-1983,The Peak Leisure Club,?Zaha Hadid Foundation
不同方向的石板層層疊加,泳池、餐廳、圖書館.....被排布在不同的高度,支出山體邊緣,讓人產生失重之感。“我從一開始就感覺到:對這些地況條件的任何干涉都不可能是垂直的,而必須是水平的。它也必須有一定程度的鋒利——就像刀劈大山那樣。”遺憾的是,由于亞洲金融危機,這個作品未能實現。
1986年,扎哈為柏林庫達姆大街辦公室設計的方案,將杜尚的《下樓梯的裸女》進行了建筑學轉譯。兩年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解構主義建筑”展覽,標志著“解構主義建筑”的誕生,扎哈、彼得·艾森曼、弗蘭克·蓋里、伯納德·屈米.....都在其中。
解構主義,來自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發起的哲學運動,這些建筑學大師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何為建筑學上的“解構”。從繪畫到建筑設計,扎哈把原本事物打破重組,我們不需要閱讀或解釋的“文本”,就能理解它們本身就是解構的。
了解當代建筑與解構主義
雖然有十年,扎哈的設計都停留在圖紙階段,并不被看好,但她的設計理念影響了更多年輕的設計師,她的重要伙伴帕特里克·舒馬赫(Patrik Schumacher)正是因此追隨她而來。
02
“這就是我的舞蹈時刻”
1993年,扎哈43歲,她人生第一個落地的建筑項目終于建成——德國魏爾的維特拉公司消防站。與之后扎哈事務所經手的大型建筑相比,它顯得有些“嬌小”,只有852平米,混凝土澆筑的墻壁有著馬列維奇式的棱角,斜刺的屋檐如刀一般,鋒利尖銳,充滿張力,它們共同組成一個隨時能爆發的“運動凍結”(movement frozen)瞬間。
1990-1993,Vitra Fire Siarion
Photo?Helene Binet
維特拉公司消防站重新定義了空間,也重新定義了扎哈,人們發現,扎哈的設計構想完全可能實現。
但接下來,英國威爾士卡迪夫歌劇院項目給了扎哈沉重一擊。扎哈贏了三次,但固執守舊的威爾士人以“難以建成”的理由拒絕了扎哈,他們想要富有冒險精神的建筑師,但無法接受一個女性、一個阿拉伯移民的設計。
重提舊事,扎哈仍覺得“可怕”(horrible),“非常明顯,因為你是女人,而且是個外國人,設計還是反傳統的。卡迪夫歌劇院是個公開項目,但非常政治化,我們最終停止了。”
1994-1996,Cardiff Bay Opera House
? Zaha Hadid Architects
歌劇院項目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扎哈和團隊陷入不被業內認可的困境中,十人工作室已經無法開出薪水。但頑強的扎哈不會輕易服輸,“我最享受的就是最艱難的時刻”,他們開始不停地參加設計競標,在得到新的機會之前,工作室已經有了上百次的設計經驗。
1999年,扎哈為羅馬——她童年到訪過的城市——帶來了一座當代博物館: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簡稱MAXXI)。從空中俯瞰,整個L型建筑與周圍的巴洛克建筑融為一體,混凝土澆筑的建筑主體猶如一條凍結的河流。MAXXI沒有明確的室內和室外,扎哈用不斷相交和分離的線條演繹出內與外的區隔變化,建筑內部,黑色樓梯在純白空間中曲折交錯,每到一層就會發現新的風景。完工次年,MAXXI就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頒發的斯特林獎。
Photo?lwan Baan
1998-2009,MAXXl: Museum of XXI Century Arts
Photo?Helene Binet
這時的扎哈也逐漸從早期對馬列維奇和他那棱角分明的構造形式的迷戀,轉向更“平滑”的形式。在大學時期,扎哈曾被約翰·克蘭科富有流動感的芭蕾舞深深吸引,“好的建筑應當是有流動性的,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的舞蹈時刻。”
技術上新的可能性,也助力她完成那些“流動的樂章”,越來越多具有曲線形體的建筑出現在世界各地。千禧年,是屬于扎哈的時代。
德國沃爾夫堡費諾科學中心,被稱作“建筑冒險游樂場”(an architectural adventure playground),設計靈感來自“魔盒”,旨在喚起公眾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常規的水平表面和垂直墻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傾斜的墻壁與如同山谷一般起伏的地面,扎哈團隊花了18個月研究計算如何讓這只“大象”立起來,建筑被巨型混凝土柱子抬高,自然光傾瀉而下,人們可以自由地穿行其中,費諾科學中心成為公共領域概念的完美落地。
草圖?Zaha Hadid
2000-2005,Phaeno Science Centre
Photo?Werner Huthmacher
2007年,前蘇聯國家阿塞拜疆首都巴庫,亟需一座打破僵化城市風貌的現代建筑。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扎哈最極致的設計,這座無與倫比的都市景觀,集圖書館、博物館、會議中心三種功能為一體,總建筑面積超過 57,000 平方米。波浪、分叉、皺褶以及曲折的建筑主體,讓戶外廣場呈現熱情活潑的動態感,每過一個轉角,眼前就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伊斯蘭書法的力與美,融入天花板、壁畫、地毯的運用之中。
2007-2012,Heydar Aliyev Centre
Photo?lwan Baan,Helene Binet
03
“It's just hardwork”
早在80年代,還是AA講師的扎哈就曾到訪中國,被幻境般的中式園林吸引,她認為古老中國的園林布局與她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千禧年初,扎哈把目光投向迅速發展中的中國,她將這里視為“一張驚人的亟待創作的白紙”。迄今為止,扎哈團隊在中國開展的項目已經超過一百個。
2002年,獨特的“圓潤雙礫”造型在廣州歌劇院的競標中脫穎而出,扎哈擊敗了她的老師兼好友庫哈斯。她的設計讓人聯想到廣州的鎮城之石——海珠石,"是誰驅石到江心,天為羊城鎮古今”。緊接著,北京銀河SOHO、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仿、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北京麗澤SOHO......相繼落成。
2004-2010,Guangzhou Opera House
Photo?lwan Baan
當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仍然是扎哈的遺作——被《衛報》評選為人類新七大奇跡榜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19年,扎哈去世三年后,大興機場正式開放運營,慕名前來參觀的人數甚至一度超過旅客人數。這座有著近乎張狂外觀的龐然巨物,總建面約143萬平方米,是全世界最大的單體航站樓,單點放射構型,最大程度節省了旅客的步行時間。
扎哈的參與,賦予機場更多的建筑之美。航站樓拱形屋頂鋼結構投影面積達18萬平方米,由8個巨大的C型柱和12根塔柱支撐,屋頂通過C型柱“延伸”到地面,自然光線從C型柱傾瀉而下,仿佛讓人置身光之山谷。
2014-2019,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Photo?Hufton+Crow
造型靈動的C型柱,上寬下窄,底部最窄處只有3米,頂端最大跨度達23米,這是扎哈的一次大膽嘗試,其實在之前,扎哈已經把C型柱運用倫敦Serpentine North Gallery的設計之中,那同樣是一個明亮、充滿活力的開放空間。
2009-2013,Serpentine North Gallery
Photo?Luke Hayes
扎哈去世之前,最后一個大型項目是東京新國立競技場。2012年,扎哈提交的方案從46個入圍作品中盲選勝出,這個形似騎行頭盔的設計充滿了未來感與律動,得到了安藤忠雄的高度認可,也幫助東京贏得了2020年的夏季奧運會主辦權。
然而,扎哈的方案引來了楨文彥、伊東豐雄等人的指摘,扎哈不得不兩易其稿,直到2015年,安倍晉三宣布該方案作廢。其實一直以來扎哈的設計也因為高昂的建筑成本和維護成本被業內質疑。不妥協的扎哈又高調宣布重新參與競標,最終,因為日本方面嚴苛的參選條件,她被迫退出了東京奧運會主會場的設計角逐。
除了建筑,扎哈的設計還囊括了諸如家居、香水、鞋子、飾品等領域,只需一眼,你就能辨認出扎哈的手筆。她不覺得取得這些成就是因為天賦或者運氣,她永遠相信,從至暗時刻到業界頂端,靠的是日復一日的努力。
扎哈設計的鞋(左上)、游艇(左下),包(右)
與扎哈共事幾十年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馬赫,被問到“How is Zaha's ego?”他只用了一個詞回答:huge。庫哈斯在扎哈去世后,緬懷這位老友,說她有著“罕見的勇氣”,并特地強調了她的阿拉伯身份,扎哈也曾把建筑來回她的來處——阿拉伯地區。華麗的黑衣之后,扎哈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世界。
??
扎哈有很多綽號,比如“女魔頭”、“曲線女王”、“迪娃(Diva)”,但別忘了,2003年,維也納MAK博物館扎哈的個人作品展,工作人員穿著印有她語錄的T恤——“如果我是一個男人,他們還會叫我迪娃嗎?”(Would they still call me a Diva if I was a man?)
在巴格達時,扎哈遇到過一位致力于女性教育的校長,那位校長尤其重視STEM學科(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教育。
她遇到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但她仍然覺得從事STEM工作的女性還遠遠不夠,“當一個女人雄心勃勃時,會被認為是糟糕的。我認為過去20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但偏見依然存在。”一次頒獎典禮上,扎哈開玩笑地說:“誰說女性不擅長數學?”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黎巴嫩]埃利·G.哈達德 / [美]大衛·里夫金德 主編《當代建筑22講:喧鬧的遠方》
Walter Gropius’s lost architectural dream for Iraq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官網:https://www.zaha-hadid.com/
紀錄片 Zaha,who dares win
南方人物周刊《扎哈·哈迪德:已故傳奇“建筑女王”留下叱咤風云未來感》
中國新聞周刊《一座面向未來的機場如何誕生》
撰文:熊Mur
《當代建筑22講:喧鬧的遠方》
原標題:《“誰說女性不擅長數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