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評“抗日神劇讀本在日本發行”:尊重事實才有正確歷史觀
最近,一部題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的書在日本發行。書中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還設有“跟著抗日神劇學中文”的專欄。消息傳到國內以后,不少網友評論“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本文圖均為 中青評論微信公眾號 圖有悖于史實的抗日神劇,對國內觀眾造成錯誤引導。近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在整治抗日神劇,效果很明顯,“徒手撕鬼子”的神劇少了,一批尊重史實的抗戰題材影視片脫穎而出。
盡管抗日神劇逐漸淡出,但很難說,產生抗日神劇的思想土壤是否已完全消除。抗日神劇中對日本人的極端丑化,對我方人員形象的極端夸張,歸根結底都是不尊重歷史的表現。
抗日神劇以貶損日本人為能事,恐怕根本不是出于什么維護民族情感的立場。把嚴肅的歷史娛樂化,用夸張的表演吸引觀眾,進而獲得商業利益,才是多數抗日神劇出品方心里打的算盤。
真實的抗戰歷史是怎樣的,接受過歷史教育的人們多少有所了解。在抗戰爆發之前,中國和日本在綜合國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當時,中國的對手是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而我們只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家。這是交戰雙方最基本的國情差異。在抗日戰爭的14年間,中國承受了巨大的損失,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日本軍隊并沒有一些抗日神劇所描述的那么不堪一擊。全面抗戰爆發以后,日本軍在短時間內占領了我國的大量領土。哪怕是在抗戰末期的豫湘桂戰役中,依然對中國軍隊造成巨大的損失,導致了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退。
人們常說“弱國無外交”。幾天前,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巴沙爾·賈法里坐在聯合國總部大樓里眉頭緊蹙的一張照片,讓眾多國內網友唏噓不已。在抗日戰爭的年代,也是中國缺乏外交話語權的“弱國”時代。只有在那樣的時代,中國才會被肆意侵略,四萬萬同胞才會蒙受屈辱,回避敵強我弱的基本事實,就喪失了正確的歷史敘事邏輯。
銘記歷史上發生的戰爭,一方面是為了凝聚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是為了讓當代人警醒,化戰爭的不堪過往為前進的力量。像抗日神劇那樣片面地貶損敵人,非但可能產生虛妄的自大,還會削弱戰爭的警示意義。人們在回顧自己國家的對外戰爭史時,經常會津津樂道于歷史上的勝仗,影視片對戰爭的還原也是如此。然而,也有一些描述本國“打敗仗”的影視片,既實現了較高的藝術價值,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同。回顧本國“打敗仗”的過往,目的不在于拔高對手,而在于反省自身。同樣,客觀描述抗戰時期中日兩國的差距,也是為了讓屈辱的往昔觀照現實與未來。
尊重事實,才能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才能啟迪本國人奮發圖強。歪曲歷史是可恥的,遺忘歷史是可悲的,無論于己于人,都應該成為不可逾越的價值底線。
(原標題為《 尷尬了的抗日神劇:尊重事實才有正確歷史觀 | 中青快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