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見“光年之外”
澎湃新聞記者 李麑
字號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數千年前,屈原的《天問》如此開篇。
百年前,愛因斯坦基于廣義相對論,提出了引力波的預言。
1960年代,“黑洞”一詞初現,半個多世紀后,人類才拍下了首張黑洞照片。
可以說,對于遠方與未知的好奇心,推動著人類文明一路向前。
這正是天文學這一基礎科學的價值——不斷提出新的“天問”,并找尋答案。一代又一代求索者,讓人之“目力”不斷升級,人類得以望向宇宙更深遠處,開啟新的未知旅程。
聯合國將2022年定為“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Basic Scien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YBSSD),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基礎科學的關鍵作用和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是“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在中國的唯一指導委員會和咨詢委員會雙重委員單位。
由中國天文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促發展辦公室東亞區域辦公室承辦的“共話天文與人·賦能未來發展”天文論壇即將上線。為此,上海天文臺與澎湃新聞特別推出“光年之外”專題,特別邀約國內外頂尖天文科研工作者,回望古今中外,人類曾發出過的“天問”和探險,以饗讀者。
“光年之外”特別專題將分為“頂天”、“立地”、“溯古”、“明今”、“創未來”五個主題,看天文科研工作者如何拓寬人類對于宇宙的認知,也力圖呈現,同一片星空下,不同國別與文化發展出的多元探索。
責任編輯:吳英燕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