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東京夜幕下傾聽深夜廣播的孤獨癥患者們
2019年5月,日本結束了平成時代,進入了令和元年,此后,原先定于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因新冠疫情推遲到2021年。
回溯歷史,第一次東京奧運會的召開是在1964年,當時的日本借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朝著世界強國的目標高歌猛進。然而,進入平成年代后,昭和的繁榮成為了過去,各類社會問題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而開始顯現。
1989年(平成1年)的東京
但與此同時,在逐步放緩的城市節奏下,沉淀于時代底色中的人生百態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浮出水面,讓人重新認識這座大城市中充滿溫情的一面。
《平成東京十二面相》是從2016年至2019年于月刊《文藝春秋》上連載的“五十年后的《直擊東京》”專欄文章中,精選反映了東京“人”的變化——居民生活狀態和個人意識變轉——的十二篇文章,由12名非虛構作家(其中多位曾獲大宅壯一非虛構作品獎)各自選擇不同的主題采訪、撰寫而成。
《平成東京十二面相》
(日)《文藝春秋》編輯部 編 | 陳瑜 譯
從被高層建筑引發日常生活感覺失調的都市居民,到在遠郊山野和海島以傳統方式營生的獵人、漁師;從因嫌噪音污染、反對建立幼兒園的老人,到為家暴兒童提供保護的公立事務所職員;從深夜廣播連接起的播音員和聽眾,到因心靈孤獨而重啟神社參拜之旅的青年女性;從云集于西葛西站附近的拖家帶口的印度IT精英,到為上班族和老人提供家政服務的菲律賓傭工……
十二篇有溫度的深度報道,十二幅多彩的社會拼圖,展現出當代東京光與影的不同側面,深入解讀這座亦新亦舊的國際化大都市多元復雜的真實面貌。
深夜廣播是東京人不可或缺的日常,樽谷哲也記錄下了東京的夜空下每晚收聽廣播的人們。只要活著,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太陽再次升起,都能按自己的方式度過新的一天。
via:mainichi.jp
離不開《深夜廣播》的生活
東京的夜空下每晚收聽廣播的人們
摘自《平成東京十二面相》
(日)樽谷哲也 文,陳瑜 譯
本文版權歸上海譯文出版社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 +
+
“真是完美的聲音啊”
《深夜廣播》的大多數聽眾是從工作一線退下來的年老者。現在,用手機和電腦就可以高質量地收聽廣播。不僅全日本,甚至在地球另一端的人都可以收聽到這檔節目。年輕的聽眾也在逐漸增加。
從《深夜廣播》剛開始播出起,該節目主持人就一直被稱為Anchor。這個英文單詞的含義包括錨、可靠的人或物、接力賽中接最后一棒的跑者等,在傳媒、出版等行業中,則指那些最后負責總結陳詞的角色。
能夠激發聽眾認知好奇心的欄目,在聽眾中一直都很受歡迎,比如由文化界人士帶來的科普類講座等。不過到了周六,《深夜廣播》會以播放音樂為主,同時穿插進內容輕松愉快的對談或是有聲讀物,以此營造周末的休閑氣氛,和聽眾們一起迎接周日早晨的到來。節目以小時為單位劃分為不同的板塊。
11點開始的兩個小時,主持人將會和嘉賓一起,以“成人的點播時刻”為題,為聽眾播放他們指定的曲目,點播的形式有郵件也有明信片等。八月和九月以“夏末秋初的季節”為主題,向聽眾征集了點播曲目。根據投稿的內容,可以看出有的聽眾和森田一樣是五十多歲,也有三十多、四十多歲的,甚至還有十幾歲的考生和二十多歲的求職者,可見年輕的聽眾在不斷增加。
今天播放的第一首歌是來自松浦亞彌的《Goodbye夏男》,這首快節奏的歌正好反映了聽眾群體的年輕化。一曲唱罷,今晚的嘉賓馬蒂·弗里德曼一邊聽著森田說話,一邊高度評價了她的聲音:“多么治愈人心,真是完美的聲音啊。”出生于美國的他自2004年起定居日本。
森田謙遜地回應道:“啊,真的嗎……”
廣播節目僅由聲音構成,所以保持情緒穩定并持續對話至關重要,否則節目將難以成形。
via:www.ntv.co.jp
“不過時不時會有人評價我的聲音讓人犯困,很催眠……”
生活在老家八十二歲的母親常常會對森田說:“聽你說話,很容易犯困。”她主持的每一期節目母親都會準時收聽,不過母親有時候也會苦笑,“節目里的音樂太吵了”。
與在電視臺擔任主播不同,主持《深夜廣播》的時候,森田會時刻提醒自己,聽眾是戴著耳機或是通過放在枕邊的收音機收聽這檔節目的,所以自己應當像在聽眾身旁溫柔細語般,比平時更和緩更清晰地傳達每一句話每一個詞。
接下來播放了矢澤永吉的《退潮》、石川小百合的《能登半島》、中村美律子的《河內男子節》和斯蒂夫·旺達的《Stay Gold》,“成人的點播時刻”的前半段便結束了。
隨著深夜12點的鐘聲敲響,隔壁演播室內,前NHK主持人中村昇進行了十分鐘左右的新聞播報。新聞播報結束后,《深夜廣播》的主題曲再次響起。森田隔著玻璃,向離開演播室的中村點頭示意,表示“您辛苦了”。接下來,每到整點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主持人播報五分鐘左右的新聞,他們都是自己在電視臺的前輩。在這樣的深夜里,和同事們一起負責不同的工作內容,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彼此間的伙伴情誼。
? +
+
“北海道的女兒”
過去,NHK并沒有深夜的廣播節目。NHK開始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播放的契機,其實是昭和天皇身體狀況的實況速報。當時,NHK廣播一邊徹夜播放著安靜舒緩的音樂,一邊實時報道天皇的安危。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許多聽眾表示,希望今后也能聽到寧靜祥和的深夜廣播。于是,1990年4月,《深夜廣播》正式開播。
現在,原則上由十七位主持人輪流擔任這檔深夜節目的Anchor,每人一個月會主持兩到三次,一般是每隔兩周主持一次。他們大多是NHK的資深主持人。比如森田現在是NHK的高級主持人,她負責主持《深夜廣播》每個月第二和第四個周六的節目。
“成人的點播時刻”的后半程開始了。森田開始朗讀聽眾來信,旁邊的馬蒂用流暢但仍有些生硬的日語對這些稿件做出點評,并將話題延展到更多的方向。對此,森田會小聲附和道“是的”、“對”,但不會過度地介入馬蒂的評論。她以內斂沉穩的語氣推進著節目,不會特意強調自己Anchor的身份。
“成人的點播時刻”這一環節結束后,馬蒂起身準備離開演播室,森田表示了離別的問候:“還是要小心別中暑了。”
在之后的環節中,森田按從南到北的順序,介紹了今日將在日本各地舉辦的各項活動。最后聊到了北國:“包括普通市民在內,將有兩萬一千多位選手參加本次北海道馬拉松大賽,札幌市的街道上將出現他們奔跑的身影。為了紀念北海道馬拉松大賽三十周年,讓整個北海道都感受到此次大賽的熱烈氣氛,北海道的七十九個市、町、村都將派出一名代表參賽。上午9點,選手們將從位于札幌市中心的大通公園出發,途經薄野歡樂街及北海道大學等札幌市各地標建筑……”
說著說著,森田回想起了深深印刻在自己腦海中的故鄉景象。
via:news.radiko.jp
森田生長于北海道,她稱自己為“北海道的女兒”。森田曾就讀于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的英語文學專業。她原本打算在畢業后成為一名教員,也一度考慮過去企業就職,積累社會經驗。但在那個年代,企業更樂意招聘畢業于短期大學,而非四年制大學的女生。為此,森田沒能進入想去的行業。
就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森田在電視上看到了一條滾動字幕:NHK札幌分部正在為調頻廣播的音樂節目招募節目制作的工作人員。她心想,自己本來就喜歡音樂,要是能參與音樂節目的制作,那試一試也無妨,便報名了面試。沒想到在面試的時候,突然被要求對著攝像頭,朗讀聽眾寄來的明信片。她當時緊張極了,拿著明信片的手不停地顫抖,甚至后來完全回想不起自己是怎么讀信,怎么自我介紹的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有人打來電話,詢問她是否愿意成為NHK電視臺報道北海道當地新聞的記者。雖然完全沒有料想過事情會這樣發展,但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似乎當記者也挺有意思,她便抓住了這個突然擺在自己面前的機會。1983年4月,大學剛畢業的森田成為了NHK札幌分部的記者,工作的合約期為一年。
? +
+
為了讓幼子入睡
開始工作后,森田和攝像師一起外出采訪,采訪到的內容將在傍晚的新聞節目上播出。一開始,她總是受到上司的嚴厲批評,后來情況漸漸好轉。工作進入第三年的時候,森田甚至有了在周六早間新聞以及旅游節目露臉的機會,忙得幾乎沒時間睡覺。在第四年快要結束的時候,電視臺極力邀請她成為NHK的正式職員。也許森田就是在這個時候,下定決心在電視這個行業生存下去。1987年的秋天,她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主持人。
次年也就是1988年的3月,森田被調到了東京的演播室,很快就開始擔任NHK新聞晚7點檔的講解員。于是,全國人民都開始認識她的臉,知曉她的姓名,熟悉她的聲音。
《深夜廣播》開播的時候,母親就很期待有一天森田能作為Anchor坐在麥克風前,總說:“如果什么時候讓你也主持這檔節目,那多好啊。”
森田自己也對廣播很有親近感。平時,結束了晚上的新聞直播回到家休息的時候,如果讀書讀累了,便會關掉音樂,躺著聽廣播。她聽的節目不止《深夜廣播》,只要是沉穩平和的說話聲,都能使她的心情放松下來。
成為《深夜廣播》的Anchor這一想法一直縈繞在森田的腦海中。終于,三年前的2013年4月,這個夢想實現了。她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森田的父親會把她主持的節目從頭到尾都聽完。到了早上,父親會打來電話,告訴她“那個環節真不錯”之類的。這位遠在北國,通宵側耳傾聽女兒聲音的父親現已不在人世了。
森晃子獨自居住在位于文京區的一間公寓,這里恰好可以眺望到東京晴空塔。每晚11點過后,她會走進臥室,打開放在枕邊的收音機。收音機的指針常年都固定在NHK第一頻道上。這一天,她看完了之前就很感興趣的電視劇《盲眼的淑則老師》。劇中的主人公新井淑則是一名中學老師,與妻子育有三個孩子。由于視網膜脫落,淑則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完全失明,一度離開了學校。但淑則并沒有放棄,最終在家人和周圍其他人的幫助下,重新返回教壇。該劇取材于真實發生的故事,穿插在日本電視臺的超長慈善節目《24小時TV》中播出。森晃子自己也因患白內障而接受過眼部的手術,同時還出現了黃斑病變的癥狀,害怕自己也會失明的她自然而然被這部電視劇吸引了。
《盲眼的淑則老師》劇照
等森晃子洗完澡躺到床上的時候,已經是半夜12點了,比平時晚了約一個小時。
她大約是十年前開始聽《深夜廣播》的。當時,森晃子正在自家看護患有肺癌的丈夫。某一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她無意間打開了收音機,廣播里傳來的說話聲沉靜而平和,應該是一位很有資歷的主持人吧。看護的日子,每一天都焦慮難安,但那一晚,心里莫名地平靜了下來。
漫長的深夜,森晃子總是徘徊在清醒和假寐之間。迷迷糊糊睡著之后,又會突然驚醒,摸黑側耳湊近丈夫的臉,聽聽他還有沒有呼吸。確認了丈夫一切如常后,她才能松口氣,重新躺回到自己的床上。這樣的舉動一晚上會發生好幾次,在這惶惶不安中陪伴著她的正是廣播里主持人的聲音。現在,丈夫已經去世八年了,森晃子也已八十七歲高齡,生活中依舊離不開廣播。
森晃子評價道,森田美由紀的聲音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她吐字清晰,語速平穩,聲音不過于高亢,恰到好處。
今年3月,新的談話節目《我的“熱血”時代》同時在NHK的AM廣播電臺第一頻道以及FM廣播電臺開播,播放時間為凌晨1點開始的一個小時。該節目曾請來演員小日向文世作為嘉賓。節目開播以來好評如潮,因此還安排了重播。
森田一直都很想采訪同樣來自北海道的小日向,于是她主動聯系了小日向的經紀人,促成了兩人的對談。從篩選和邀請嘉賓到交涉演出細節,甚至剪輯節目音源,森田都親自參與。由于節目時間的限制,即使有時與嘉賓暢談了一個多小時,她也必須忍痛把對談剪到規定的四十二分鐘左右內。其他的Anchor也都親自參與采訪和對談等環節的剪輯過程。
via:instagrammernews.com
對談中,小日向聊到了出演《真田丸》中豐臣秀吉一角時的愉快經歷,也回憶起自己的青年時代,在立志成為演員前,他總是不走運。小日向也談到了年輕時的一段戀愛經歷。
“……后來呢?”森田簡短地追問道,小聲而且語調柔和。
小日向似乎有些困惑,不知接下來該怎么描述比較好,便很夸張地大笑起來:“這些話題跟《真田丸》離得太遠啦。”
“不會不會。稍稍跑題也沒關系,嗯,嗯……”
小日向有些猶豫,但依舊微笑著,努力組織語言把對談推進下去。當年的這段感情最終并沒有開花結果。接著,他又聊到了后來如何與自己現在的妻子相遇,并結為連理。森田全程話都不多,只是盡職地引導嘉賓暢談己見。
森晃子很喜歡這期節目。這一晚,她不是不能睡,也不是睡不著,而是不想睡。
過去,為了讓幼子安穩入睡,森晃子或是給他朗讀童話故事,或是輕聲唱兒歌。現在,她希望自己能在《深夜廣播》的音樂或是對談聲中入睡。
森晃子夫妻倆都曾是都立駒込醫院的牙醫。她后來接手了父親的牙科診所,和丈夫一起經營,也曾長期擔任當地中學的校醫。
她的姐姐是作家近藤富枝,于2016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森晃子一邊做著牙醫的工作,一邊撫育大了長女森真由美。長女長期負責本地雜志《谷中·根津·千駄木》的編輯和發行工作,現已成為知名作家。次女仰木弘美也是該雜志的編輯。牙科診所現在由他們唯一的兒子俊一擔任院長。這家診所服務了社區的一代又一代人,父親把它交給了自己,自己又交付給了兒子,生過好幾場大病的森晃子終于可以安度晚年了。現在她有十個孫輩,還有兩個曾孫輩,不管哪個她都十分寵愛。
有的Anchor會把很多私人物品帶進演播室。森田美由紀的桌上卻十分整潔,只有必備的秒表,常年使用的電子詞典和幾支筆,桌旁則備著瓶裝飲料。
深夜2點開始的環節名為“羅曼蒂克演奏會”,將由Anchor來介紹音樂。這一晚的音樂主題是“瀟灑快意”,這是由森田提議的。
“今晚,讓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民謠中,開始一場音樂的旅行吧。……現實中想要環游世界一周的話,費錢又費時。但如果是音樂旅行,躺在床上就能輕松享受到它的樂趣……”
在四十九分鐘多的時間里,共播放了十四首民謠。森田自己精心挑選了十多首,不過要憑一己之力把美洲、歐洲及亞洲各地的知名民謠都挑選出來,確實有難度。
在這個2點至4點的音樂環節中,外部的專家擔任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負責選曲的柴田喜信在剛滿三十歲的時候,參與了《深夜廣播》的節目籌劃。包括Anchor及制作人員在內,從《深夜廣播》剛開播起一直活躍到現在的,只剩下柴田一人。
在森田提供的歌單的基礎上,柴田按照選定的主題推薦了補充的音樂。就此,環游世界的路線完成了。
民謠之旅的起點為從美國的《我在鐵路上工作》,然后飛向歐洲大陸、俄羅斯和亞洲,又踏上非洲大陸的土地。
“接下來我們將前往以色列。《Mayim Mayim》是一首以色列的民謠,常用于民族舞的伴奏。歌中這樣唱道:‘汲取泉水是我們的喜悅,水啊,水啊——’”
柴田認為,《深夜廣播》的音樂環節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選曲如何,而是取決于Anchor本人,是森田富有魅力的聲音造就了這檔節目。聲音的魅力指的并不是聲音大還是小,高亢還是低沉,或者是否有個性,而是指一個人的聲音能營造怎樣的氛圍。
森田希望在音樂的陪伴下,那些輾轉難眠的聽眾多少能睡一會。她經常會在節目的開頭和聽眾們這樣說道:“請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讓身體放松下來,好好休息。”準備了好幾天,集中在一個晚上播放出來的節目,卻對聽眾說,別聽了,快睡吧。《深夜廣播》便是這樣不可思議的節目。深夜時分,正是森田在引導著這輛臥鋪列車。
? +
+
參加了五次“深夜廣播聽友會”
Anchor們和聽眾有時也會不借助電波,直接面對面交流。
為了促成雙方的直接會面,“深夜廣播聽友會”這個活動自1994年以來在全國各地舉辦。頻率為一個月一到兩次。活動的參與者中,有順帶旅行的老年夫婦,也有很多獨自前來,希望借此認識更多朋友的聽友。
9月3日,森田和同為Anchor的德田章出席了在京都府南丹市公立會館召開的“聽友會”。會館內播放著節目的主題曲,森田與德田一起登上了舞臺。底下的聽友居然離自己這么近,她有些驚到了,這一雙雙眼睛好像都在仔細端詳著自己。
森田開始向觀眾打招呼,她有些害羞似的笑了笑:“早知道就讓他們給我好好化妝了。”賓客席中馬上有一位男士大聲回應:“您很美!”館內頓時沸騰了起來,掌聲雷動。
南丹市市政廳成為了報名活動的接待窗口。從北海道至鹿兒島,日本全國各地都有人往這里寄雙郵資明信片,報名參加聽友會。明信片一旦被抽中,將提供雙人入場券。主辦方將抽取一百五十封明信片,“中獎率”僅為六分之一,可謂競爭激烈。東京都內的居民中,僅有一人被幸運之神眷顧,但這位聽眾當天卻并不在場。
原來,家住東京都練馬區的長谷部安子和丈夫都報了名,最終以丈夫的名義寄出的明信片收到了中選的回復,夫妻倆喜出望外。但不巧,活動時間和別的安排沖突了,兩人只得忍痛放棄京都之行。
長谷部安子是一名資深護士,雖然現在已經七十七歲了,一周仍有一到兩天會去婦產科醫院幫忙。丈夫在文部科學省任職,常常會加班或被派駐到外地。夫婦倆齊心協力撫養大了兩個孩子。
《東京女子圖鑒》劇照
長谷部安子大約是在二十年前開始收聽《深夜廣播》的。作為一名全職護士,忙碌了一天深夜回到家時,總是十分疲憊。沒什么看電視的興致,隨手打開廣播,節目里傳來一位女主持人悠然悅耳的聲音。這檔節目便是《深夜廣播》,聲音來自人氣極高的宇田川清江。她自節目一開播便擔任Anchor,奮戰在一線二十年后,于2010年3月功成身退。
到現在為止,長谷部安子已參加了五次“聽友會”。上一年11月在新潟縣五泉市舉辦時,她也參與報名并中選了,和丈夫一起前往了活動現場。上一年登臺的Anchor是石澤典夫和森田美由紀。在臺下的她看著森田,感到很熟悉。嗯,就是聲音很好聽的那個人。
一直以來,長谷部都以救死扶傷為己任,勤勉工作。步入人生晚年的她,堅信退休后守著錢不放、虛度光陰是很沒意思的,所以一邊繼續工作,一邊學學英文對話,或是出門觀光、遠足,日子過得十分充實快樂。
她每晚會在9點半至10點這個時間段內躺進被窩。夫妻倆的關系很好,但由于工作性質不同,一直以來作息時間都不一致。為了保證自己出門和回家時的動靜不會影響到對方的休息,兩個人一直分房睡。
長谷部的枕邊放著兩個小型收音機,一臺的指針對著NHK的AM廣播電臺第一頻道,另一臺則對著NHK的FM廣播電臺。到了晚上11點15分,她便關上電燈,開始收聽AM電臺的《深夜廣播》,總是伴有一點雜音。到了凌晨1點,便轉為對著FM電臺的另一臺收音機,電波較為穩定。控制好音量,整個晚上她都在廣播的伴隨下度過。
聽到扣人心弦的講座時,她會淚流不止;到了音樂環節,則會隨著歌聲自然入睡。這仿佛是生活賜予她的至高獎賞,她沉浸在這樣的時間中。
? +
+
后天失明的絕望
凌晨3點開始的音樂環節名為“為和歌之心而唱”。在森田的提議下,今天的主題被定為《鄉愁之歌·合唱曲——今昔》。她在和負責選曲的柴田商議的基礎上,選出了在本環節將要播放的歌曲。為了讓聽眾能更好地享受音樂本身的魅力,森田盡量壓縮了主持的文稿。
“不管喜不喜歡唱歌,我相信大家都有許多有關合唱的回憶,比如在聽歌的時候,或是在參加畢業儀式以及合唱比賽的時候。今天,節目挑選了在人生不同時刻唱過或是聽過的合唱曲,試著喚醒大家人生中難忘的‘那一刻’。”
該環節以一曲《離鄉之歌》拉開序幕。在介紹第二首歌《流浪之民》時,森田聊起了自己的故事:“不由得回想起,多年以前,在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放學后,總能聽見合唱社團在音樂教室練習這首歌。”
在《在花間》及《最上川船之歌》等歌曲之后,森田介紹了初高中生的經典合唱曲目《大地贊頌》。
播放完十一首歌曲后,森田向聽眾悄聲細語道:“是否有一首歌能讓你在被窩里,或是在車內一起哼唱呢……”
森田不忘聽眾里還有在深夜對抗著睡意奮力工作的出租車以及貨車司機。
電影《非常主播》劇照
家住品川區的下堂薗保每天都會在泡完澡后,細細品味來自家鄉鹿兒島的芋頭燒酒,在微醺中漸漸入眠。
曾經到深夜兩三點還在聽《深夜廣播》的他,現年七十六歲了,每天晚上9點過后就有了睡意。
這一天,下堂薗也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盲眼的淑則老師》開播。他作為咨詢顧問,曾和電視劇主人公的原型聊過,他鼓勵“淑則老師”就算失去了視力也應當繼續站在中學的講臺上。因此,下堂薗對這部劇抱有濃厚的興趣。11點,電視劇結束,他也開始入睡。
雖然就寢時間比平時晚了不少,但他依舊在凌晨2點左右的時候醒來了。如果在這個剛睡醒的時候打開《深夜廣播》,基本上都是完整播放歌曲的環節,很可能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一下子就到早上了。所以這個點他暫時不會聽廣播。
首先,下堂薗會聽錄有最新雜志內容的錄音帶,共三本雜志以九倍速收聽。之后,他打開電腦,收件箱里積存了五十多封未讀郵件,他快速確認過后,視情況撰寫回信。因為眼睛看不見,所以全憑指尖的感覺敲打鍵盤。每敲下一鍵,專用的電腦都會發出聲音回應,他就是這樣寫下每一段話的。
凌晨的工作告一段落,4點左右,打開廣播收聽《深夜廣播》最后的部分,這幾乎已成為下堂薗最近每天必做的事了。廣播里傳來悅耳而沉穩的聲音。
4點,森田開始播放提前錄好的節目。節目名為《奧田佳道的“古典基因”》,由博學的音樂評論家對名曲進行解說,森田則切換到傾聽者的角色。
下堂薗曾是一名國家公務員,在羽田機場擔任航空管制員。然而在四十五歲的時候,他因病失去了視力。單位曾勸說他離職,但在同樣患有視覺障礙的前輩的鼓勵下,他堅持工作到了六十歲,正常退休。現在,下堂薗在本部位于新宿區的社會福利法人日本盲人聯合會(日盲聯)擔任監事。日盲聯以促進視覺障礙者的自立和社會參與為目標,于1948年成立,是日本此類團體中歷史最悠久的。二十多年來,下堂薗一直為視覺障礙者提供著咨詢服務。
后天失明者必定會深感絕望,這一點他有切身的體會。再也不愿出門,自我孤立,甚至在失去理智后自殘的人也不在少數。下堂薗希望他們在陷入這樣極端的痛苦前,試著向日盲聯等團體尋求幫助。其實,即使失去了世界的光亮,還是能照常外出,甚至可以工作。只要有人打來電話咨詢,下堂薗必定傾力相助。他正是抱著這樣熱切的愿望在繼續著這份工作。
《東京女子圖鑒》劇照
? +
+
花語是“純情”
從莫扎特的小夜曲到柴可夫斯基的圓舞曲,廣播里高潮迭起。一大早就是這么歡快的節奏,下堂薗感到心情十分愉悅。他不由得衷心地感嘆,奧田先生真是精通古典樂啊。
作為Anchor的森田也對奧田的解說佩服不已,屏氣凝神,連連點頭。不過她也沒有光顧著聽,還要適時插話:“我假期去維也納旅行的時候,參觀了夏宮,在那里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曲子的現場演奏。”
“真不愧是旋律的巨匠柴可夫斯基。”
“樂曲的主題也極具先鋒派的特質,確實是十分前衛的挑戰。”
這個優雅的節目環節結束后,《深夜廣播》還剩下不到十五分鐘了。在這最后短暫的時間內,很多聽眾依舊有所期待。原來,收尾時還有一個名為“生辰花與花語”的小環節,用聲音來描述這一天的生辰花:
“山母子。寫作山野的山,母親與孩子的母子,讀作YAMAHAHAKO。”
山母子是菊科多年草本植物,常見于北海道以及本州中部以北。森田介紹道:“中間部位是黃色的花托,邊上一圈是花瓣狀的白色小花。花語是‘純情’。”
山母子
對于日日寄情于廣播而生活的人來說,三百六十五天中總有一天,在早上5點前,耳邊會悄然響起送給自己的溫情祝福:“在今天迎來生日的聽眾朋友,祝你們生日快樂。”
演播室內有一扇大玻璃窗,窗外,天已經完全亮了,代代木的森林綿延不絕。冬天的時候,即使到了早上5點,窗外依舊一片昏暗。但在眼下這個季節,旭日明亮而奪目。這樣的景致,仿佛照亮了自己通宵工作到此刻的內心。
只要活著,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太陽再次升起,都能按自己的方式度過新的一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幸福而豐富多彩地度過每一天。人會遭遇痛苦及悲傷,但只要有一件幸事,人就可以重新獲得勇氣。一天之中小小的喜悅,些許的滿足,都可以成為生命的養分。懷著這樣的信念,每每到節目尾聲與聽眾告別時,森田都會如同在為大家虔誠祈禱一般,臉上布滿了平和的笑容,舒緩地說出同一句話:“祝愿每個人都在今天碰上好運。”
語畢,森田美由紀靜靜關上了手邊的麥克風。
作 者
樽谷哲也
非虛構寫作者。1967年出生于東京都。主要為雜志撰寫紀實報道及人物傳記等。作品《革命一代——渥美俊一評傳》連載于零售業資訊雜志《鉆石·連鎖店》。
十二位非虛構作家
十二幅光影交錯的社會拼圖
揭開東京繁華面具下暗流涌動的人生百態
解讀國際化大都市多元復雜的真實面貌
《平成東京十二面相》
作者:[日] 《文藝春秋》編輯部 編
譯者:陳瑜
ISBN:978-7-5327-8969-6
定價:48 元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內容簡介
2019年5月,日本結束了平成時代,進入了令和元年,此后,原先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因新冠疫情推遲到2021年。回溯歷史,第一次東京奧運會的召開是在1964年,當時的日本借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朝著世界強國的目標高歌猛進。然而,進入平成年代后,昭和的繁榮成為了過去,各類社會問題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而開始顯現。但與此同時,在逐步放緩的城市節奏下,沉淀于時代底色中的人生百態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浮出水面,讓人重新認識這座大城市中充滿溫情的一面。
本書是從2016年至2019年于月刊《文藝春秋》上連載的“五十年后的《直擊東京》”專欄文章中,精選反映了東京“人”的變化——居民生活狀態和個人意識變轉——的十二篇文章,由12名非虛構作家(其中多位曾獲大宅壯一非虛構作品獎)各自選擇不同的主題采訪、撰寫而成。從被高層建筑引發日常生活感覺失調的都市居民,到在遠郊山野和海島以傳統方式營生的獵人、漁師;從因嫌噪音污染、反對建立幼兒園的老人,到為家暴兒童提供保護的公立事務所職員;從深夜廣播連接起的播音員和聽眾,到因心靈孤獨而重啟神社參拜之旅的青年女性;從云集于西葛西站附近的拖家帶口的印度IT精英,到為上班族和老人提供家政服務的菲律賓傭工……十二篇有溫度的深度報道,十二幅多彩的社會拼圖,展現出當代東京光與影的不同側面,深入解讀這座亦新亦舊的國際化大都市多元復雜的真實面貌。
作者簡介
月刊《文藝春秋》是由日本文學家菊池寬創刊于1923年的文學刊物,擁有數十萬讀者。“五十年后的《直擊東京》”是為了迎接2020(2021)年東京奧運會、致敬作家開高健于1964年第一次東京奧運會之前撰寫的經典紀實文學《直擊東京》而特設的專欄,邀請含多位大宅壯一獎獲得者在內的知名非虛構作家參與創作,從各個側面捕捉東京這座城市從昭和到平成五十多年來的變化。2019年《文藝春秋》編輯部將專欄文章精選十二篇,匯集為本書出版。
原標題:《在東京夜幕下傾聽深夜廣播的孤獨癥患者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