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藝術人物|九旬薛邃“邃遇而安”,美國藝術家關注太湖
11月13日,九旬畫家薛邃的個展“邃遇而安”在滬開幕。鮐背之年的薛邃老畫展,不僅僅是一位九旬老人的個展,以其追求與胸襟也見證了海派藝術的開闊與深厚底氣。
上海藝術周期間,藝術展覽薈萃,也呈現了青年藝術家的面貌。西岸美術館開啟個展“沙 徑”,展出中國首位受邀參展卡塞爾文獻展的女性藝術家胡曉媛的作品。藝術家毛焰攜6位青年藝術家聯展“淺空飄浮”。 藝術家王燮達、劉楚筠夫婦共同發起“方舟計劃”。油罐藝術中心呈現了安德羅·維庫亞和本特·艾克曼斯的雙個展。徐燕輝及東華大學學生創作團隊以一根紗線編織未來之地。金休默個展“魚刺”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臺展出,榮宅展出美國藝術家Michael Wang的《太湖》,著眼于太湖湖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同時探索了中國園林藝術的歷史。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6773257.com)“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上海|九旬畫家薛邃
“邃遇而安”:畫壇驏客,自在隨性
九旬畫家薛邃在展覽現場
在經過了近80年的中國詩書畫求索歷程,一位平時極其低調而簡淡的92歲老人在立足深厚文脈與傳統的基礎,仍以開闊的胸襟不斷求變,求得藝術上的突破,這就是薛邃。
11月13日,“邃遇而安 薛邃畫展”在上海大滬聯合藝術空間(茂名南路1號)開幕,展出畫家薛邃的數十件作品。鮐背之年的薛邃老畫展,并不僅僅是一位九旬老人的個展,也見證了海派藝術的開闊與深厚底氣。
薛邃,號婁江、渭塘老漁、驏客,晚年又號星溪翁。1931年生,祖籍江蘇昆山,定居上海。秉承家學,從父學繪畫、書法及詩詞等。繪畫以山水為主,兼及人物,具個人風格,從傳統中化出現代意蘊。嘗赴德國展覽、授課,作品被德國機構及私人收藏。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現為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終身畫師、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著有《薛邃山水畫》《薛邃畫集》《上海書畫家精選——薛邃》《薛邃國畫小品》《薛邃寫生小輯》《邃心所欲·山水小品》等。
《聽蕉圖》138x69cm 紙本水墨
上海美術館(中華藝術宮)館長陳翔從十多歲即師從薛邃。他說:“薛老師從一點一劃開始教我,讓我慢慢地學習了傳統山水畫的基本技法。薛老師在組織畫面,為了組織畫面,他可以犧牲對傳統技法的恪守,也可以犧牲對于物象的描摹,他要畫一幅純粹的畫。我曾經說薛老師是一個活在當下的古人,現在看來,我淺薄了,我對薛老師貼了似是而非的標簽,更對今人和古人一知半解。每一個人都是豐富和變化的存在,簡單地歸類或許有利于我們及時作出判斷和評價,但是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恰當和準確,我不敢肯定;更何況,薛老師是一個難以定義的藝術家。”
薛邃作品
《小動物之四》21x21cm 金卡
展覽策展人江硯認為,薛邃的畫“通古、現代、屬于未來”。“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用這句詩,說薛老的畫,是貼切的,但又是淺薄的。薛老畫里的靈氣與古意,不在形,而在神。他飽讀詩書,善填詞賦詩。他是真的與古人意通神合,才能畫出那些詩境。他對西方美術史爛熟于胸,他見古人所未見。
薛老自陳在繪畫中,主張 “拉近看畫,推遠用意”,所謂 “拉近”,即與古人直面,對喜愛的經典之作多看細看;“推遠”,則是在運用時要將之推開,只留意境和印象,才不致為其所囿。薛邃始終對名利看得很淡。他說,名利固然是個好東西,但如果看得太重了,太“貪”了,那就會被名韁利索套住,畫畫就不自由了。然而,在畫藝本身的追求上,外表文弱的薛老不但不讓人,他還敢與古人爭“一席”甚至“幾席”之地。他曾說:“我不如古人,然古人亦有不如我者。我師古人,然古人亦有當師我者,苦不得見面一磋耳。”又說:“恨不一叩北苑之門,恨不一乘云林之舟,恨不一坐香光之案,然寄跡林泉名山,吾儕則俱得之矣。”薛老內心的豪邁和狂野表露無遺。薛老名邃,那是深遠的意思。他還有一個號“驏客”,“驏”是騎馬不加鞍轡,沒有韁繩的意思。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將展至11月20日。(整理/畹町)
上海|胡曉媛
西岸美術館開啟個展“沙 徑”
胡曉媛
11月10日,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推出聯合策展項目胡曉媛個展“ 沙 徑 ”。作為中國迄今為止首位受邀參展“卡塞爾文獻展”的女性藝術家,“ 沙 徑 ”是胡曉媛近年來在中國的首個美術館項目,西岸美術館展廳0被藝術家打造成一個近似微型迷宮的腔體式空間,通過其全新創作的十余件作品將觀眾引入一場可以自行“選擇”的場域,探詢時間、物質可能被打開的不同維度。
展覽標題“ 沙 徑 ”中的空格表現了展覽腔體空間中的縫隙與路徑,是開放給公眾“選擇”的過程。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聯合策展項目“胡曉媛: 沙 徑 ”,展覽現場,西岸美術館,攝影:Alessandro Wang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聯合策展項目“胡曉媛: 沙 徑 ”,展覽現場,西岸美術館,攝影:Alessandro Wang
在過去二十余年的創作中,胡曉媛的作品以細膩、思辨和隱含的沖突性著稱。她使用包括裝置藝術、影像、繪畫等在內的多種創作形式。
展覽中的裝置作品,細膩如具有體感的詩。克制與感性,尖銳與溫柔,生物性與沒有生命的物體,脆弱與堅固,短暫與永恒,在此成為了可以并置的存在。藝術家亦延續了她一貫頗為費時費力的創作手法,其中綃(生絲)是她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和使用的材料之一;過期面包、角狀石、太空鋁板和一些承載他者生活過程中瑣碎記憶的現成物品在被折疊的時空里一一消解,成為了對漫長的時間進程的表述,而身處其中的觀眾則將可以自由地探尋這個形而上的宇宙。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2月26日。(文/黃松)
上海|安德羅·維庫亞&本特·艾克曼斯
油罐藝術中心在藝術周中的雙個展
安德羅·維庫亞
在上海藝術周之際,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呈現了安德羅·維庫亞與本特·艾克曼斯的雙個展。其中,藝術家安德羅·維庫亞1977年出生于格魯吉亞,他在黑海沿岸的蘇呼米度過了他的童年歲月。1994年,維庫亞因為內戰而離開了家鄉,前往西歐生活。格魯吉亞的童年生活以及在動蕩時局中的離散經驗,使得維庫亞的創作實踐始終透露出如迷霧一般的易碎氣質,怪誕而純真的孤獨,同時也讓過去與當下交織在真實和虛構之間。
安德羅·維庫亞作品,《噴泉中的海豚》,2017-2022年
在他的作品中,青少年的形象常常出現在創作里,他們總是略顯局促和孤獨,或是被抽離出原有的語境。展廳中,一個孩童化的、無性別的人體獨自站立于底座中央,底座四周環繞著重復的龍形圖騰,它的身體微微彎曲佝僂,它的背上附著著海豚和飛馬,水流從它的指尖緩緩流出……他試圖在把個體經驗轉化為更為永恒的停頓與等待狀態。他說:“對我而言,事物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遠去。它們總以某種方式、不同的形式存在。”
而在他的繪畫和拼貼作品里,我們可以捕捉到一些他在內戰時期格魯吉亞生活經歷的視覺圖像——在蘇呼米時光的家庭老照片、家人與友人的身影,還有那些收集而來的故鄉圖景。
本特·艾克曼斯
此外,油罐藝術中心的另一展覽“本特·艾克曼斯”則呈現了藝術家本特·艾克曼斯的繪畫作品。艾克曼斯,1994年出生于比利時,他來自一個繪畫世家,與祖父和父親沿用著同一個工作室,也因此繼承了長輩們收集或創造的物件和藝術品。
他將自身的繪畫實踐作為一個中轉站,不僅銜接起他自己與家族所流傳下來的佛蘭德精美的藝術傳統,也勾連起他個人與觀眾的經驗和幻想。他的作品中,擁有多視角的構圖、戲劇化的光影、特別加諸于人物之身的刻板動作,仿佛使得畫面上的時間停擺,又帶著巨大的空洞感和不確定性。
本特·艾克曼斯《節奏》
本特·艾克曼斯《取悅者》
本特·艾克曼斯說,你在畫中看到的一切內容都基于真實的空間、真實的物件、真實的人們以及比利時的文化遺產。每一個物件、裝飾品、光影、環境和人物都被精心組合、安排架構、妥當安置、賦予目的、挪用改變,從而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去創造意義。它們會進入觀眾的思想并促進其轉變——希望在讀到這些元素時,它們能引導觀眾在自身的社會文化聯想思維中進行閱讀。(文/陸林漢)
上海|藝術家毛焰
七人聯展“淺空飄浮”:再寫“人”的形象
11月12日,展覽“淺空飄浮”在金臣亦飛鳴美術館開幕,展覽邀請了毛焰、于艾君、方凱、葛輝、張瑛、賀勛、于航,七位藝術家,以七種繪畫方式探討繪畫、生命、形象、感知等話題。從這組作品中可以看出,繪畫進一步從20世紀狹義的、體制化的、工具性的系統與方法中抽離出來,提示了一種自在的、主體的、游離的、擺脫庸俗與套路的,在所有被過度消費的領域之外“淺空漂浮”的存在方式。
毛焰創作于2009 年的油畫《椅子上的托馬斯》居于展廳中心位置。多年以來,毛焰始終將這幅畫留在工作室。他的人物油畫肖像和素描作品一同展出。毛焰曾在《五月的繪畫筆記》中寫到:“繪畫中的形象 一個完美無缺的沉默者,毋庸置疑 需要說話?需要傾聽?需要吶喊?絕對不!”
毛焰《椅子上的托馬斯》布面油畫 2009年
毛焰,1968年生于湖南湘潭,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南京,任教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油畫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毛焰一直以他的觀念性肖像繪畫為人所知。作品中的技巧主義傾向來源于他敏銳的感受力。他擅長通過描繪皮膚與輪廓、轉瞬即逝的表情、恍惚的面容、無意識的出神狀態等,摹畫出人物狀態。
展覽現場,張瑛作品
展覽現場,于航作品
在流量經濟、全民直播、娛樂至死、消解精英的媒體時代,“人”的形象與“人”的定義正在發生怎樣的悄然變化?展覽還呈現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藝術家作品。葛輝畫中人物融化扭曲的肢體戲耍般相互纏繞、張瑛筆下的無名肖像自幽暗的背景中向觀者投出異樣的凝視,這些對于“赤裸生命”與“異在”生存方式的展示,都給了觀眾超越語言的回應。于艾君突破了架上繪畫,將涂繪、刺繡融為一體。賀勛“關注農耕文明、神巫信仰和文學習慣在日常事物中的象征作用,著重于發現被忽視或被壓抑的語言、民俗事項、圖騰制度對當代生活的影響。”此次展覽由陳逸鳴策劃,鄭聞任策展人。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1月12日。(整理/畹町)
上海|藝術家王燮達、劉楚筠
“方舟計劃”:記錄不同“形”的水
藝術家王燮達、劉楚筠
澎湃新聞獲悉,11月12日,“方舟計劃”藝術論壇在養云國際社區成功舉辦。作為一件醞釀了近10年的藝術計劃,“方舟計劃” 由藝術家王燮達、劉楚筠夫婦共同發起,綜合了繪畫、裝置、拓片、雕刻、影像、互動事件等不同的藝術形式,為人們呈現一場別樣的藝術風貌。今年10月,養云國際社區匯聚了超過百位的藝術愛好者,從祖國各地趕來參與互動“畫水”活動。人們從各自的家鄉、居住地以及帶著回憶或故事的地方取來珍貴水樣作為繪畫的材料,在藝術家的啟發下,千百種不同“形”的水被記錄下來,作品匯集懸掛在展廳內,形成了一道“浩瀚”的風景。
“方舟計劃” 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樣
正如藝評人查常平對整場藝術活動的解讀,“所有這些和水的主題相關的豐富觀念,源于(王燮達、劉楚筠)兩位藝術家三四年前厚積薄發的一瞬暢想。在流走的生命時間中,他們一度反復凝視著一望無涯的水面而靈思泉涌,一度渴望期待把那些連綿不絕的水意象表達出來。水,既是他們呈現自己作為人的意識生命活動的媒材,也是他們向公眾發出互動創作的請柬,更是讓我們的生命日日因其存活的感恩對象。”
王燮達1968年生于中國遼寧省,199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雕塑學會會員,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劉楚筠(劉璐),1976年出生于中國甘肅省,1996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文化藝術學院,2005年至2012年作品多次參加藝術展覽曾為《青年報》“海派作家”撰寫專欄,現居上海。
作為一次沉浸互動的集體藝術,“方舟計劃”或能帶給觀展者更加深刻的思考,思考當下自身與社會、與環境、與土地的關系。
上海|徐燕輝及東華大學學生創作團隊
以一根紗線編織未來之地
11月11日,“一根紗線編織的未來之地”藝術展在APSMUSEUM開幕。
展覽以時間的刻度下春夏秋冬的不同場景為坐標軸,用針織編織多元的創作手法表達未來世界沉浸式的四季更迭與自然生物。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導師徐燕輝及學生創作團隊以紗線的萬千肌理變化為創作載體,探索用一根紗線編織無限想象力的未來之地。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皆以庫存、廢棄紗線為材料,通過針織、編織的壁畫,空間裝置等不同形態呈現。
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峻認為, “此次展覽,我們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對于學生而言,這不僅僅是美育教育,而是讓學生們了解利用纖維藝術可以使廢棄紗線擁有新的生命力。”
展覽同樣是東華大學產學研互動破圈的有益嘗試。通過館校合作,打破校園與藝術空間之間的壁壘,為師生提供優質的藝術資源和學習通道,構建高品質的美育平臺,培育具備美學修養及審美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據悉,“一根紗線編織的未來之地”展覽由欣稚鋒藝術機構與陸家嘴中心L+MALL聯合主辦,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2月28日,后續將會舉辦論壇活動。(文/黃松)
上海|Michael Wang
榮宅《太湖》:藝術中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Michael Wang
11月9日,生于美國馬里蘭州奧爾尼藝術家的Michael Wang個人項目《太湖》在Prada榮宅舉行。
Michael Wang的創作關注氣候變化、物種分布、資源分配和全球經濟。此次展覽作品,著眼于太湖湖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同時探索了中國園林藝術的歷史。并通過學生參與項目,提出與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恢復有關的緊迫問題。
“太湖(太湖石)”系列。主辦方供圖。
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展覽在榮宅一層和花園中呈現一系列雕塑和裝置作品。它們基于近年來顯著改善湖泊和河流樣貌的大規模環境整治行動,同時重新審視“文人賞石”和文人插花的傳統。展覽中“太湖(太湖石)”系列作品,得益于與上海同濟大學的學生合作進行的研究。他們在現場勘探、材料收集、測試以及制作方面為 Michael Wang 提供了支持。在這一系列中,藝術家以從太湖湖區的水道中提取的藻類、纖維素和甲殼素為原料,并運用 3D 掃描和銑削技術,將這些生物原材料塑造成復雜的形狀。
展覽還展出包括“太湖(大閘蟹)”“文物(宜興陶土)”和“文物(梅嶺玉)”等源于太湖地區的人類文物中汲取靈感的一系列小型作品,從源于太湖地區的人類文物中汲取靈感。榮宅花園中的裝置“上海沼澤”則再現上海市建成之前存在而如今已經遺失的部分沼澤生態系統。
榮宅的裝飾,特別是日光室的彩繪玻璃窗上的圖案。它們描繪了榮宗敬的傳奇,包括太湖和蘇州河的場景,與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意圖產生對話。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1月8日。(文/黃松)
上海|青年藝術家金休默
個展“魚刺”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臺展出
金休默
在上海人民公園沿南京西路的街邊,一個約40平方米的“盒子空間”,透明的落地玻璃墻,獨特而開放,成為徹底融入城市的一個藝術空間。青年藝術家金休默的個展“魚刺”在這里呈現。展出作品包括5件油畫和40張紙本作品,可供來往行人和觀眾自由地觀看。
藝術家金休默在青年藝術家行列中也算是非常年輕的,95年生人,從小在德國長大,有著長時間深度思考和閱讀的習慣,長期蝸居在自己的工作室當中,獨自創作、研究理論、思考。此次他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臺展出的作品為其多年來的創作積累。《魚刺》與藝術家未完成的小說同名,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平行于他冗長的思考,他為展覽《魚刺》撰寫一萬字多字的介紹,而他的畫作與文字之間又并不相互解釋,而是處于思想意義上的平行。
康德同薩德 II,2020,100cmx200cm,布面油畫
藝術家表示,“發現大家都對這個展覽感到困惑,它其實很簡單,它的名字在被說出的時候就具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意味,它提出的問題非常基本,事情是怎么可能成為現在這樣,它是怎么可能發生的。換句話說,一件事物是如何超出他的歷史條件,一個人如何在封閉的自然鏈條當中出現。這些問題在今天無法被想象,哪怕作為身體這樣一個最切近我們現實的東西在當代科學的背景中都顯得不可思議。”
藝術亭臺(MoCA Pavilion)是上海當代藝術館于 2015 年籌備開放的藝術空間,旨在通過廣泛地展示一系列的藝術項目來支持年輕的藝術家;關注新的藝術潮流,并鼓勵當代藝術中的各種實驗與創新。(文/小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