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博物館穹頂之下,首現“沉浸式”經典希臘悲劇
“一個女人,曾經有著華美的年華,當她看到從海面上航行而來的英雄,便決定用一生追隨。”隨著燈光漸暗,一男一女兩位身著黑衣的講述人緩步上場,用平和又莊嚴的語調,向我們揭開了被愛人辜負的美狄亞殺兒報仇的悲劇人生。
上海博物館大堂里上演的戲劇《美狄亞》作為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歐里庇得斯筆下的《美狄亞》故事中,人與人的情感矛盾被表達到了極致。從為愛遠走異邦的少女,到因背叛殺子報仇的“復仇者”;從取得金羊毛的英雄,到拋棄妻子的“撒謊者”,美狄亞與伊阿宋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噓的悲劇。但死亡或毀滅并不是古希臘悲劇的內核,戲劇真正想展現的是人面對命運時候的掙扎、努力、犧牲和對自己命運的反思。在人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呈現出的并不是命運的力量,而是人的力量。就如同《美狄亞》中最震撼人心的并不是殘酷的暴行,而是美狄亞為愛付出一切,最終付之一炬后極度的痛苦與掙扎。
“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了解到,本次戲劇表演周由上博“博物館游藝”與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導演王曉鷹共同策劃,為了讓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表演周將通過一場講座和三場演出帶領觀眾們走進綿延兩千五百年的希臘戲劇,領略藝術的魅力。
上海博物館大堂里上演的戲劇《美狄亞》據了解,之所以選擇《美狄亞》與觀眾見面,主要是與上海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兩件雅典珍寶進行“互動”。誕生于2500年前的大理石制科拉雕像寓動于靜,充分展現了雅典少女的典雅之美;用“紅繪法”描繪的舞樂圖瓶畫器蓋則展示了雅典人民的智慧。而《美狄亞》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中唯一一部主要角色是女性的戲劇,加之美狄亞出身高貴、能力出眾、聰明堅強,身上共存人性和神性,與科拉雕像那“既是人也是神”的形象相契合。
上海博物館展出的科拉雕像導演趙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希望能夠挖掘古希臘雕像和戲劇間的聯系,而科拉雕像的形象既是人也是神,她和美狄亞身上的人性和神性是有共同點的。”
在上海博物館的穹頂之下,這出經典的希臘悲劇將被賦予新的演繹與新的色彩。
上海博物館大堂里上演的戲劇《美狄亞》同時,“沉浸式”無疑是此次表演的關鍵詞。王曉鷹導演攜上海戲劇學院王曉鷹工作室的創作與表演團隊,專門打造了為博物館空間定制的《美狄亞》。劇中所有的情節推進、表演、互動都在展品周圍進行,使兩件展品始終作為戲劇的一部分而存在。當美狄亞痛對著曾經的愛人歇斯底里面容扭曲時,那座科拉雕像就在她身旁,一如既往地以她安詳寧靜的“古風式微笑”示人。二者強烈的對比更襯出美狄亞的悲劇性,同時也暗含著本次展覽的主題:狂歡與典雅,看似矛盾,實則相生共存。“我們將演出場所設置在上海博物館大堂,就是希望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氛圍能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觀賞感受。”導演趙以如是介紹。
舞樂圖瓶畫器蓋在上海博物館大堂內展出的另一件展品《舞樂圖瓶畫器蓋》的器蓋上展示的場景與狄俄尼索斯崇拜(酒神崇拜)密切相關。而崇拜酒神的希臘人民在祭祀酒神時奏樂舞蹈、喝酒歡慶,在這樣熱烈情緒的沖擊下,在一場場狂歡醉態的歌舞游行中,希臘戲劇逐漸擺脫了宗教的束縛,以獨立成熟的藝術形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之后逐漸演變成三種戲劇形態:悲劇、喜劇和諷刺劇。
美狄亞古希臘的悲劇,不在于悲,而在于嚴肅。是否以死亡與毀滅作為結局并非區分悲劇與喜劇的主要依據。誕生于都市的文化的戲劇真正要表達的是人面對命運時候的掙扎、努力和犧牲,包括他對自己命運的反思。
劇本改編者卞潤華以歐里庇得斯原著的《美狄亞》的經典故事為藍本,保留經典情節和經典對白,將歌隊、仆人等角色轉換成當今的故事,希望通過表演引導觀眾與戲劇角色的復雜情感達到共鳴。讓觀眾更加理解美狄亞殺兒報仇的情感,激發大家對當今男女關系、婚姻關系的思考。
而借由《美狄亞》體現出的古希臘經典中人最本質最深刻的愛恨情仇,來直指當今人情感活動的核心——我們如何理解愛?我們會為愛做什么?
據悉,《美狄亞》演出將于4月10日、4月12日和4月14日晚間在上海博物館大堂連演三場。觀眾可通過上博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