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MW卓越城市講堂|從理想到實踐,以具體行動加強城市韌性
又到了世界城市日。“行動,從地方走向全球”,是2022世界城市日的主題,讓不同的合作伙伴和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分享他們在地方行動方面的經驗、方法與成效,以及如何增強地方和區域政府的能力以創建更加綠色、公平和可持續的城市。而一年前的同一天,2021世界城市日的主題“應對氣候變化,建設韌性城市”,則是向每一個人指出了共同的行動方向。
要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抵抗不確定的風險,需要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們連接起來,面向同一個目標而努力。2022 BMW卓越城市講堂,以“城市韌性”為題,進行了兩場“仰望理想圖景”和“腳踩踏實路徑”的線上討論,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彼此的思考和努力,同時也在征集青年們的韌性行動。
關于兩場面向未來和現實的討論,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回應。上海城市規劃師邢星認為,兩場線上討論,搭建的討論框架很有對話性。韌性理論與城市議題的疊合,既可面向價值愿景,在未來學不確定性母題下,觸碰城市發展的終極拷問;也可著眼實施路徑,應對城市空間資源要素的管控配置,回應當下生活日常選擇。兩場都涉及對基礎設施等韌性硬件的配置邏輯和情景構想,也共同指向對城市內生多樣性、社群自治性等韌性軟件的思辨。
10月17日晚,上海白玉蘭廣場世界會客廳,科幻研究者呂廣釗與澎湃新聞主持人郝漢,與身在德國柏林的科幻作家陳楸帆連線。本文照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兩場討論也涉及行動方法。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朱恬驊想知道,各方具體還能做什么。比如,郝利瓊所講到的,那些可以增強城市韌性的個人經驗,多大程度上是可復制、可行的?這其中是否也有某種社會鴻溝?——就像呂廣釗強調的那樣,說到韌性的時候,不同群體的韌性也許是不同的。而那些值得推廣的部分,又可以動用哪些政策工具,納入宏觀規制當中?比如,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否能夠放在家校合作中?
群島書店的吳風在收看這兩場活動的時候,就對照了郝利瓊所列的增強韌性的行為表,進行自我反思。他更喜歡宋國君老師的發言。通過宋老師的講述,吳風意識到,焚燒產生的污染,跟焚燒物含水量有關,這正是不做干濕分離的后果。他說,這些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大家才能更有危機意識。
北京城市規劃師王虹光正在推動深入社區的氣候適應工作坊。在她看來,大家對氣候突發災害的危機意識還不夠充分,因此,希望能夠提升大家的自救意識,進而從降低風險的角度,思考生活方式的改變。
這種改變如何形成?王虹光認為,這正要從社區生活實踐中來。一個人在工作、學習之外,需要有自己照顧自己的時間,可以逛街買菜,給自己做飯,收拾房屋,欣賞自己購置的物品,甚至補襪子或釘紐扣……由此產生的近距離生活方式和對自身周遭的珍惜感,是促使一個人采取所謂“低能耗生活”的最關鍵動力。
“社區培育恰恰是希望建立這種近距離鏈接。當然,道阻且長,我們只能說還在努力,非常期待同行者。”王虹光說。
10月26日晚,在上海白玉蘭廣場世界會客廳,資深環保公益人郝利瓊與澎湃新聞主持人郝漢,同身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與資源管理系教授宋國君連線。
而在明日之路發起人馮婧看來:“好好吃飯,就可以改變我們自己的處境,也是我們邁向可持續未來的一條捷徑。”馮婧正在組織各種有趣的創意活動,邀請大家重新思考自己與食物的關系,借助審視我們每天都在吃什么、想象未來自己想吃什么,來一起探討如何建立一個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食物體系?!懊總€人都可以成為食物行動者?!?/p>
兩場對話的主持人郝漢,也從交流中取得了自己的行動方法。他體會到,從人類活動的角度,去增強城市韌性,就是在自己身邊構建起一個生態系統??梢詮男∈伦銎?,從身邊做起,盡量自然地去生活,尋找并建立附近。正如郝利瓊談到的,與附近的小店、當地的食物發生關系。由此,韌性就在自己開展城市生活的思維之中了。
而媒體人佟鑫的思考是,風險社會背景下,韌性就是應對各種變化隨時調整的能力。但是,這個問題在隨時變化。問題本身一直在調整,會使答案一直要變化。每個人身在城市之中,從角色出發,作為家庭成員、組織成員、空間的一個普通使用者等,都要對生存狀態有更全面的理解,隨時接受變化,作出響應,還要隨時保持更新思維方式的能力。政策層面,需要公共機構去計劃,多操練,有準備。
2022年10月,上海。
針對韌性的行動,也包括加強與歷史和未來的鏈接。借由另一種圖景的敘事,策展人芬雷分享到,最近在福建漳州,關注到九龍江上最后一代船民。城市韌性指向的彈性、適應性和恢復性,可能不僅是一種基礎設施的要求或抗風險能力,還應包括記憶的能力和空間,族群的、環境的、地方的。漳州的船底人,在江上有很多船廟?,F在保留下的只有江濱公園的“進發宮”,已列入世界非遺。這個小小的船廟,將成為他們上岸后的精神寄托。人上岸了,但記憶始終可以停泊。而且,是在船底人的最后記憶里,保藏著九龍江水系生態的秘密檔案。
知易行難。實際上,行動可能會引領觀念改變。BMW卓越城市講堂,不止于分享思考和觀念,而是更加關注具體的行動,并讓更多人能致力于低碳、友好和可持續的生活。11月4日上午,講堂將進行現場活動,繼續從不同角度探討城市韌性,也會發布此前征集到的行動視頻。請關注澎湃新聞的實時直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