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鄭嘉勵:宋代兩浙地區為何火葬盛行?
土葬(尸骨葬、全身葬)固為喪葬之主流,但火葬作為宋代常見的喪葬方式和文化現象,在有些火葬盛行的區域,甚至嚴重干擾了土葬,故有必要辟專節來討論。
火葬約有兩種形式。一是火化后,將遺骸投諸水中,不留下任何遺跡、遺物。這可能是火葬的主流,唯其無遺物留存,以實物為研究出發點的考古學者便無從談起。二是將燼余的遺骸、骨灰置于棺木或其他容器中再行土葬,即所謂火葬墓,考古發掘中,偶有所見。
火葬墓多因陋就簡,并無穩定的規制,上海曹楊新村火葬墓,墓用五塊小磚平鋪作底,上以楔形磚圍成十一邊形的墓室,中間放置一件黃綠釉帶蓋小口平底的骨灰陶罐,磚壁外另有七個宋代長筒形小罐,全墓甚小,高僅40余厘米,對徑約65厘米。
杭州留下西穆塢發現6座類似的火葬墓,多為多邊形墓,有六邊形墓、七邊形墓、長方形墓等,砌筑隨意,體量不大,邊長多在39厘米至45厘米之間,隨葬品極少,有陶缽和少許銅錢等,為南宋火葬墓。
杭州留下西穆塢M3火葬墓
西穆塢M5火葬墓
湖州安吉縣尼姑岙兩座磚室火葬墓(M2、M3),形式稍所不同,為長方形的三室墓,平面呈“品”字形,二前室,一后室,通長約123.5厘米,出土骨灰罐和瓷盒等,罐內尚存骨灰,應為南宋火葬墓。
正式刊布的火葬墓資料較少,無法全面反映火葬的實際狀況。但從以上三例,依稀可見南宋兩浙地區,尤其是兩浙西路火葬盛行之一斑。事實上,火葬在浙西和浙東部分地區的流行,嚴重影響了當地主流的埋葬習俗。
據歷史學家研究,火葬流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與佛教信仰有關,火化即所謂“浮屠法”,上至皇室、下至平民之篤信釋氏者,均有采用火葬者。二是火葬較土葬簡易、經濟,貧困者少地或無財,無力營葬,故多用火葬。在人眾地狹的地區,火葬顯然更加經濟。三是衛生防疫的需要,在南方地區,火化有利于隔斷瘟疫的傳播。四是因游宦、游學、商旅而歿于他鄉,為歸葬故里之便,先行火化。五是朝廷、官府禁止火葬的措施不力。總之,江南地區火葬盛行,有深刻的宗教文化、社會經濟的原因,其屢禁不止、久行不衰,說明火葬符合部分民眾的利益,尤其具有經濟、衛生、簡便易行等多方面的合理性。
但上述原因,只是簡單羅列,并無具體的針對性,不足以完全解釋兩宋時期浙江地區火葬的現象:從新石器時代以來至五代吳越國之前,江南地區始終都是土葬,為何在兩宋時期,火葬突然盛行,甚至嚴重影響傳統葬俗?就浙江地區而言,為何浙西的火葬較浙東更流行,在浙東地區尤其是明州等地,北宋的火葬又較南宋為流行?從宋代朝廷、官府到明初朱元璋禁止火葬,雖三令五申,但是火葬仍然流行,為何在明代中期尤其是嘉靖年間以后,火葬習俗開始在江南地區衰微乃至銷聲匿跡?
只有合理解釋上述現象,才能真正說明火葬習俗形成、流行并消亡的原因。喪葬習俗生成與流行更多出于社會文化觀念,其次是自然環境的制約。
一般而言,兩浙火葬習俗在五代吳越國時期正式形成,并在兩宋時期流行。
在晚唐以前,浙江并無火葬習俗,即使佛教徒,亦大多采取全身葬或所謂“漢禮”的土葬,南朝著名高僧義烏雙林寺傅大士,即用土葬。后晉開運三年(946),鑒諸道者在杭州煙霞嶺下創建西關凈化禪院,始在佛教信眾中推行火化,《西關凈化禪院記》曰:“道者乃曰:‘國土民安,君王信向,足云水煙霞之眾,瓶囊盂錫之游。其間或有幻相無情,塵緣將盡,百衲之衣何直,周身之具奚求?爰尋佛言,備得教旨。且西土苾芻、苾芻尼,下至優婆塞、優婆夷,送往之禮,名以阇維。阇維之文,實火化也,棄余灰于遠水,免遺骨于他山,勞無煩人,置不有地。’即具以上事達于廟朝,創佛祠于湖山,思祈為功德主。”經吳越國王錢弘佐批準后,“乃于鎮西關之右,延壽山之陽,郛郭匪遙,柴水甚便。命開基址建僧居。圣上允俞,錫名‘凈化’。阇維之道,興于此焉。繇是臺閣勛臣、香閨貴戚、府郭君子、阛阓信人,發心無難舍之財,集事有易成之力。像設畢備,舍宇一周,香燈含晝夜之輝,鐘磬續晨昏之韻。仍于院側,立此方壇,或愿阇維,不計來眾,資其事用,給以薪蒸。利濟之門,無大于此”。
碑文所謂“阇維之道,興于此焉”,可見江南地區佛教信眾制度化、習俗化的火化行為,始于吳越國時期的杭州西關凈化禪院,從此漸成風俗。《宋史》卷一二五《士庶人喪服紀》載紹興二十八年(1158)戶部侍郎榮薿言:“臣聞吳越之俗,葬送費廣,必積累而后辦。至于貧下之家,送終之具,唯務從簡,是以從來率以火化為便,相習成風,勢難遽革。”顯然,火葬出現并流行的直接原因就是佛教信仰,尤其在吳越國時期,從錢镠到錢俶,三代五王,以崇佛聞名于世,在他們的推動和經營下,吳越國境內號稱“東南佛國”,佛教信仰支配了民眾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包括喪葬習俗。又因火葬相對簡易,為貧下之家樂于接受,至南宋初年遂大興于兩浙。
在北宋中期之前,江南地區民間普遍崇佛,儒學對民間的影響力遠不如佛教。火葬無論作為佛教信眾的選擇,還是世俗民眾的便宜行事,在官府或正統儒家所標榜的孝道價值看來,都不被鼓勵,甚至是亟須摒棄的異端。北宋仁宗朝,鄞縣民間多行火葬,王安石擔任縣令期間,著手大事整頓。這是北宋中期以來,儒教與佛教在民間喪葬習俗領域展開競爭的典型事例。
據北宋嘉祐五年(1060)汪洙撰《宋故汪公、莊氏墓志》,墓主人汪順卒于康定元年(1040),其妻莊氏卒于慶歷二年(1042),子三人:元吉、元奭、元輔。長子汪元吉告其子弟曰:“明(州)之為俗,狃于無教,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火,故予父母皆不克葬,此予所以抱無涯之恨也。及王公安石之為鄞,其民稍稍知送死之禮,予于是有感焉。今母骨殖尚存,不可以無葬。”于是汪元吉及其子弟“以嘉祐五年八月甲申招先考魂,以母之骨殖合葬于鄞縣清道鄉東安管沿江里”。
北宋宣和七年(1125)鄞縣《宋劉氏夫人墓志銘》,劉氏為莊竝道之妻,莊竝道早卒于元祐四年(1089),當時“七子皆幼,生事蕭然”,不得已“以夫柩焚之”。后來,劉氏深感內疚,以為“吾夫生不就志,死而不葬,是為婦者不義之過也”,于是重行土葬。
北宋中晚期以后的明州鄞縣,隨著儒學向基層社會滲透和民間“業儒之家”的增多,土葬在“業儒之家”中逐漸取代火葬。南宋以后,因為溫州、臺州、明州、紹興等地儒學的持續推廣和科舉的鼎盛,火葬習俗蔓延的勢頭得到遏制,土葬地位相對鞏固,這可以視為是一種整體性的發展趨勢。當然,佛教的影響力無所不在,終不可能禁絕,從北宋中晚期鄞縣的兩個例子,可見普通民眾在火葬與土葬之間的掙扎與兩難選擇。此番情形,南宋時期想必不會少見。
至于民間的火葬習俗在明代中后期以后在浙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可能與明代中期后宗族社會正式形成和壯大有關,強大的宗族力量可以對宗族成員的喪葬行為形成足夠的約束力。這也反過來說明,從南宋至明代初期,江南宗族社會尚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并無能力完全制約所有宗族成員的火葬行為。
浙西平江府、湖州、秀州(嘉興府)和杭州部分地區所在的太湖流域,作為南宋經濟、文化發展的先進地區之一,反而火葬最盛興,周煇《清波雜志》云:“浙右水鄉風俗,人死,雖富有力者,不辦蕞爾之土以安厝,亦致焚如。”
浙西地狹人稠,葬地昂貴,這固然可充一種解釋,然猶未得其實。浙西水鄉地區,火葬特盛,除了社會文化觀念的原因之外,也受自然環境的制約。
南宋時期,浙西地區浸淫佛風,而科舉成就則落后于兩浙東路的臺州、溫州、明州等地,也就是說,浙西的儒學傳統較浙東為弱,受佛教的濡染較浙東為深,杭嘉湖地區的科舉成就超越浙東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南宋時期,相對于浙東地區,無論儒學傳統、科舉成就,抑或宗族勢力、鄉族社會,浙西均不及浙東,這是浙西火葬較浙東為興盛的部分原因。
地擇高阜,是自古營墓的共識,墳墓在山上,既少洪水、犁耕諸患,又有形法墓地所要求的山水形勢。但水鄉卑濕之地,天然缺山,則徒呼奈何!明代嘉興府嘉善縣人陳龍正感嘆道:“古名賢諸墓大抵在山。頃閱余杭邑志,其安堵可歷數者,以十百計,其為年以千百計,且不必皆名墓也。近觀吾邑累累畎畝中,曾有宋元墓乎?葬平原不如葬山,非為地理,為人事也。”
杭州環湖皆山,故多宋元名賢墳墓,《萬歷杭州府志》卷十九《風俗》謂杭州南北二山是“百萬居民墳墓之所在”。而秀州(嘉興府)嘉興、崇德、華亭、海鹽諸縣,因境內無山,幾乎不見宋元墓葬。
水鄉澤國,無形勢可言,無吉穴可擇。秀州個別富貴之家營建墳墓,只得遠求于湖州歸安、武康、德清諸縣的山地丘陵。平湖縣當湖鎮桑園弄(宋屬鹽官縣)魯壽寧夫妻合葬墓早年曾被發掘,出土文物甚夥,今藏平湖博物館。魯壽寧是兩宋之交的海鹽豪強,在其長子魯詹登進士第后,子弟多由科舉入仕,簪纓相襲。但魯壽寧諸子,長子左朝奉大夫魯詹、次子左朝請大夫魯詧、三子直敷文閣魯訔,生前居住于秀州,死后都遠葬于湖州,魯詹墓在“湖州歸安縣至孝鄉高峰塢”,魯詧墓在“湖州歸安縣至孝鄉仙嶺”,魯訔墓在“湖州武康縣慶安鄉后汪村”,據墓志稱,墓地由其生前親自選定,并“規劃兆域,旁筑息庵,隨一祠堂,環以松竹”。
高門大族或有力之家,尚有選擇余地,卜葬于鄰州的山地丘陵,而更多人只能便宜行事,就地火化。嘉興地區幾乎不見宋代大墓,而火葬格外盛行,除了佛教信仰的因素,主要是因為地勢環境的制約。元末明初昆山人殷奎說,“蘇(州)于浙水西,為地尤下濕,人死不皆得高原廣隴以葬,則相為火柩,以胔沉江流,或薶之防人習見以為當然,曾莫之知非也。異時吾先子防吾祖嘗援禮以行之,而誚者交至”。水鄉地區無地可擇,火葬盛行,人們習以為常,以至于殷奎的先人,援禮土葬,竟招致眾人嘲笑。
嘉興、上海地區多火葬而少兩宋名賢墳墓的現象,至元明時期始有所改觀,隨著灰隔墓、澆漿墓的日漸成熟和推廣,濕地埋葬技術較宋代大有改進,整體建于地面之上的灰隔墓,密閉墓室與外界環境完全隔絕,遂能克服水鄉環境的制約,并保存下大量元明時期的有機質文物,《上海宋元墓》《上海明墓》等考古報告,多有灰隔墓實例。
一言以蔽之,浙西火葬較浙東為興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浙西乃水鄉卑濕之地,受自然環境制約。
(本文摘自鄭嘉勵著《讀墓:南宋的墓葬與禮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原文注釋從略,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