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搖滾狂花》:不是媽媽不愛我,是世界沒有愛過她
我們認識媽媽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是媽媽了。
她的年輕貌美,颯爽英姿,被封印在那泛黃的、破舊的相冊里。
她的炙熱輕狂,職業(yè)理想,深藏于“粗糙”“庸俗”“淺薄”的標簽中。
她的付出犧牲,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好像媽媽天然就該是一副滄桑憔悴的中年婦女的模樣,全國統(tǒng)一。
不過,最近一部國產(chǎn)劇《搖滾狂花》,徹底打破了“中國式媽媽”的刻板印象。
主角彭萊(姚晨 飾)算是最不正經(jīng)的媽媽。
她整日濃妝艷抹,抽煙酗酒,動不動就操起酒瓶子和人干架,和女兒之間也是睚眥必報,失職又失態(tài)。
她的身上,少了一種苦情悲壯的犧牲感和奉獻精神,也正因如此,讓我們看清母女關系中更為隱秘真實的一面。
母女關系,也是微妙的敵對關系
或許是虛榮心作怪,小時候總會覺得媽媽很丟人。
她會為了三毛的菜錢和人爭執(zhí),騎著破舊的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穿著邋里邋遢的衣服去吃席。
沒有見識,也沒有魅力,更沒有自我。
她將一切都歸結于為家庭做出的必然犧牲,然后又反過來將那種虧欠感強加于每一位受惠者。
很是窒息。
所以,當銀幕上出現(xiàn)一個不負責任又光芒萬丈的搖滾媽媽時,很多人一致驚嘆:這個媽好拽啊,好想有一個這樣的媽!
但彭萊的女兒白天不這么認為。
闊別12年,第一次見面,白天就用一盆冷水將彭萊潑醒。
彭萊也絲毫沒有讓步,火速加入到這場刀光劍影的斗爭中:
彭萊背地里賣房分家,白天就狠狠將彭萊推進河里,還為了讓房子變成兇宅,拉開窗戶就往外跳;
白天騙彭萊懷孕換簽字,彭萊就裝失憶騙同情;
彭萊患了腦瘤,上手術臺前唯一的愿望,就是完成一場圓滿的演出,白天卻憑一己之力無情的摧毀······
母不慈,女不孝。
這種荒誕不經(jīng)的相處模式,將“母職”拉下神壇,讓人看到,母愛并不總是意味著犧牲和奉獻,還可以摻雜自私和算計,報復與較量。
彭萊是有私心的。
她在異鄉(xiāng)12年,從紅極一時的樂隊主唱到被唱片公司解約,她只得去養(yǎng)老院做護工,去唐人街駐唱,在一灘爛泥中討生活,其中的酸澀,她都和著血淚吞下;
而女兒卻可以在她賺錢買的房子里,享受安然無虞的舒適生活。
這不公平。
決定回國,是為了減少對女兒的愧疚,更是想和女兒討些利息。
母女之間,并非像人們歌頌的那般無私偉大。
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說:
對母親來說,女兒既是她的分身,又是另一個人,母親既極其疼愛她,又與之敵對,母親把自己的命運強加給孩子:這是一種驕傲地承認女性身份的方式,也是一種報復女性的方式。
因此,當一個女孩被托付給女人時,女人會以狂妄與怨恨相交織的熱情,努力把她改變成一個像她們一樣的女人。
不是媽媽不愛我,是世界沒有愛過她
榮格曾說:
“原生家庭對家里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后就越傾向于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與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p>
彭萊這一生,看似瀟灑,其實都在為自己的家庭創(chuàng)傷買單。
5歲時,父母離異,彭萊被寄養(yǎng)在姑媽家。
姑媽脾氣暴躁,一喝酒就揍她。
年幼的彭萊,出于好奇和報復,便偷偷喝姑媽的酒,還練出了酒量,把酒當做生活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10多歲的時候,她偷了姑媽幾百塊錢,和發(fā)小大崔跑去北京,住地下室,搞樂隊。
19歲,她懷孕了,一意孤行地生下孩子,卻又遭遇丈夫的背叛。
一路走來,她不停地被拋棄,被打罵,被傷害,從來沒有被人好好愛過,她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又如何愛別人。
在她的認知里,愛會讓人感到羞恥、恐懼、痛苦,她只能用滿身的刺來包裹自己,與愛隔絕。
就像她的獨白:
“我習慣了沒有愛的生活,我害怕去愛,我上哪里去找愛,我搞搖滾是因為我要刀槍不入過完這一生?!?/p>
從心理學上來說,彭萊屬于典型的“回避型依戀人格”。渴望愛,又害怕重溫早年的創(chuàng)傷,干脆隱藏渴望,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不被看輕和嘲笑。
終其一生,她都在填補內(nèi)心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又會通過代際傳播,復刻到女兒身上。
白天同樣沒有被妥善地愛過,她的成長是一瞬間的,沒有過程。
內(nèi)心極度渴望媽媽的陪伴和關愛,可重聚之時,又表現(xiàn)出超強的攻擊性,她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不知如何讓對方舒適地感受到自己的愛。
與其說她們是母女,不如說是缺口相似的雙生花。
無法接納自己,更無法接納他人。
我們無法逆轉(zhuǎn)家庭創(chuàng)傷,但可以停止為創(chuàng)傷買單
這部劇名為《搖滾狂花》,但搖滾更像是一層外衣,用來凸顯親密關系中的種種沖突與對峙。
結局迎來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隔空和解”。
白天得知媽媽這些年的真實生活狀況,和默默的關懷后,理解了她的選擇;
彭萊則在昏迷中完成了一場自我對話,將給女兒寫的歌唱與她聽。
最終,她們拔除了根植內(nèi)心的成見、怨恨與恐懼,在錯位的時空中互相溫暖。
《原生家庭》中有一句話是說:
“對峙不是為了報復、發(fā)泄、獲得補償,而是為了直面他們、重新定位關系?!?/p>
這也意味著,誠實看待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系,坦然承認家庭創(chuàng)傷的存在,把過錯歸還給責任人,是讓關系走向良性的開始。
與此同時,努力成為獨立的個體,從觀念、感受和行為上,與家庭分離,賦予過去以積極的意義,是減輕創(chuàng)傷的必要途經(jīng)。
正如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經(jīng)典語錄: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這段經(jīng)歷的意義”。
關于如何更好地運用積極心理從傷痛中走出,在阿德勒的經(jīng)典作品集中有詳盡的答案。
其中,《洞察人性》分“人的行為”和“性格研究”兩大部分,細致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結合大量案例對人性進行剖析,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獲得更成熟的心智,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阿德勒作品中僅有的一部家教類著作,書中指出兒童出于各種原因會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師的支持與引導,從而養(yǎng)成自信、獨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消除孩童時期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幫助孩子更有勇氣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從而獲得更大成就。
《個體心理學》匯聚了阿德勒精神分析理論的精髓,結合大量的臨床案例,分析人們?nèi)粘I缃?、婚戀、工作與兒童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探尋憂郁、強迫、失眠、厭食、叛逆等心理背后的成因,從而系統(tǒng)闡述自卑與補償、創(chuàng)造性自我、追求優(yōu)越等個體心理學思想。
幫助我們從自卑中重生出自信,挖掘生命更多可能性。
《自卑與超越》則是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fā),激勵個人超越自卑,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書中運用大量案例,深入剖析人們自童年時期產(chǎn)生的自卑感和優(yōu)越感,從教育、家庭、婚姻、社交等多個領域,闡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了解內(nèi)心潛在的缺陷,打破自卑的枷鎖,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讀阿德勒的作品,就像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它會讓陷入關系困境的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也會讓我們卸下防御,放下創(chuàng)傷,重獲自由和力量。
原標題:《《搖滾狂花》:不是媽媽不愛我,是世界沒有愛過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