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家導覽!帶你看懂上海百年天后宮究竟有多美

2022-10-25 0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天后宮,上海蘇州河畔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此前已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太久。很多年輕一輩和新上海人甚至可能不知道,建于1884年的天后宮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同時也是上海歷史上規模最大、形制最全、規格最高的媽祖廟,是上海民間風俗、社會、文化、生活的見證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地標。

2022年秋天,這座歷經百年風霜的古跡在蘇河灣綠地重新亮相,也即將對公眾全面開放。它的“新”貌有哪些精彩看點,以及在過往的修繕與保護中又有哪些細節,澎湃新聞-私家地理特邀天后宮修復項目總建筑師、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由他做專家導覽,為公眾解析天后宮游覽的門道和迷人看點。

跟隨曹永康教授的講解與導覽,一起來看看天后宮復建后的樣貌。 視頻制作: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潔(03:55)
天后宮往事

上海地處江南吳地,自古以來民間信仰豐富。宋元以來,隨著經濟中心向南遷移,江南成為全國人口密集的地區。《上海城市民間信仰歷史地理研究》一文分析,明清以來,上海地區的民間信仰除了佛道兩教,還有本地原始崇拜演化而來的神祇,如城隍、火神等,以及本地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而新興的行業神,如黃道婆。另外,還有一些因外來人口在滬經商、生活而帶來的信仰神,比如天后信仰,早在上海開埠之前就已經由福建人帶入。

上海天后宮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曾多次被毀壞又重建。1879年,清末外交家、曾任直隸總督的左都御史崇厚奉命出使俄國,奏請“于上海地方重建天后宮,并建出使大臣公所”,前者庇佑出海平安,后者作碼頭下榻接待處。

出使大臣崇厚奏請于上海地方重建天后宮及出使行轅

之后經總理衙門與兩江總督的批準,便在如今的河南路橋北堍處興建出使行轅,同時高規格重建上海天后宮。1884年,二者相繼竣工。

1880年代建成之初的天后宮

初建成的天后宮占地4畝,呈中軸對稱的格局,由南向北進入,內部分別有頭門戲樓、看樓、鐘亭、鼓亭、大殿、寢宮樓,院中置有香爐。1896年,李鴻章出使歐美諸國以及之后的五大臣出洋,也都在出發前先駐留出使行轅,并在天后宮上香祈求平安。

1900-1915 天后宮

1938年修復后的天后宮,河南北路墻面老照片

20世紀初,天后宮建筑群被多方占用,曾為租界華人聚會、學校和難民所等。據“靜安文旅”資料,新中國誕生后,天后宮已無香火,戲臺、看樓變為居民樓。1978年,河南北路拓寬,天后宮面闊三間的歇山單檐式楠木殿被拆卸,按原樣遷至松江方塔園東北隅,兩只石獅子移到豫園門前。

2006年,為配合地鐵建設,殘余的天后宮建筑被拆除,其中僅存的大門、戲臺、西看樓被實行了落架保護,木構件則被保留下來,部門委托專家進行測繪、打包、存放、拍照記錄等工作。2016年,天后宮啟動修復前期工作,初步確定修復工程內容為門樓、戲臺和東、西看樓。5年后,天后宮正式進入文物保護工程施工。

結構落架場景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

原樣修復,回到“原生之貌”

曹永康教授站在如今位于三泰路的天后宮正門口,從它的選址娓娓道來。

對照《老上海百業指南》上天后宮的原址(河南北路近北蘇州路),現在的天后宮也臨近蘇河河濱。

修復位置與右側天后宮原址對照 示意圖

曹教授解釋說,修復的選址在當時進行落架時,就有過很多方案。由于地鐵和道路建設,原址修復不太可能。曾考慮過建在閘北公園,但各方綜合下來,達成一個共識,強烈希望它能重返蘇河邊,回到它的原生地塊。他說:“這樣一個重要的文物,肯定要向公眾開放,很自然就要納入整個地塊的規劃。放在蘇河灣這片綠地,(天后宮)公共屬性就凸顯出來,大家逛綠地就能看到它。”

天后宮正門是照原樣修復,盡可能還原了所有歷史信息。首先它的平面呈“八”字型,圍合出內向型廣場,呈現古代官式建筑的特征。大門立面大面積采用磚細,用青灰色的方磚呈45度菱形鋪砌,用不同的砌筑再加上磚雕,形成了莊重肅穆的感覺。

修復后的天后宮南門,平面呈“八”字型,展示古代官式建筑的特征。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屋檐從上往下看,分別有小出檐、仿木結構的斗拱,再往下則飾一排磚雕面、檐下磚線腳。“(采用小出檐式),是因為這個磚雕面,不需要大的出檐來保護,雨水打在(磚雕面)上面完全沒有問題。斗拱非常漂亮,檐口下的磚雕其實是有故事的,上面的樹木、花草、動物,連續拼成生動的畫面,就像風景畫一樣。”曹教授解析道。

屋檐從上往下看,分別有小出檐、仿木結構的斗拱,再往下則飾一排磚雕面、檐下磚線腳。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仔細對照歷史照片,修復后的天后宮的豎匾也有磚雕,門洞的發券雖少了磚雕紋飾,但用磚細形成了立面的和諧統一。

天后宮南門(左)歷史圖 與修繕后的南門 (右)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正門另一大吸睛之處在于東西兩側的圓形高浮雕,主題為“雙龍戲珠”,曹教授特別指出,“落架時我們發現東側浮雕已經丟失,只能重新做,西側也有一些損毀,但現在(修繕后)3/4都是原件”。

落架時的西側浮雕(上)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  修復后的“雙龍戲珠”浮雕 (下)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進了宮內,從里面看,整個空間是七開間的規模,兩頭與東西看樓接連,和正門外一樣保有秩序井然、凝重的氣氛。

樓層的高度和樓里的戲臺緊密相關,為了觀眾看戲,從視覺和體感舒適度上,形成了現在的愜意的高度。經兩側樓梯上樓,就到了戲臺的后臺。兩層樓的空間設計既實現了與大門的連接,也形成了通往戲臺的過渡,足見古人對空間布局拿捏得恰如其分。

天后宮一樓內景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曹教授感慨:“2006年接到落架任務的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做了搶救性的測繪,就是一邊‘拆’,一邊測繪,當時拍攝照片和影像,畫了圖稿,所以很多信息沒有完整記錄下來,這也給我們后續工作提出挑戰,如何盡可能地用現有信息進行重建。”

在前期媒體報道中,曹教授提及重要的磚、石、瓦構件有一千六百余件。“磚構件基本維持現狀,回歸原位。木構件容易受潮,檢測下來就是含水率稍微偏高一點,有30%的木構件有明顯的殘損,可能不是在保存時間里朽壞,而是這一百年以來,本身就已經有些壞了,在殘損的地方,用傳統的鑲補的辦法,磚雕在落架之前就約有40%丟失,在落架之前就不存在了的,這些需要補配,重新進窯去燒。”

工作人員對落架構件進行登記、測繪及檢測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

這些修繕的技藝和用心也都能在建筑內外細節上有所體現,新舊對接,融成新生。

望柱有明顯的修復痕跡,也是文物保護可視化的體現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戲臺藻井,傳聲,亦傳神 

到了二樓,人們肯定會迫切地想要去看戲臺,但其實站在大廳,先抬頭望下屋頂,其實也很有意思。

頂部兩側坡面并不是傳統的對稱結構,南北舉架數量不同,分別為3椽架和2椽架,少一架就是因為要連接戲臺。

二樓內景,頂部南北舉架數量不同,分別為3椽架和2椽架,少一架就是因為要連接戲臺。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天后宮戲臺螺旋形藻井是全建筑中最精美傳神、建筑價值最高的部分,也是此次修繕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工程之一。據資料顯示,藻井由底架、斗盤枋、插拱、鳳頭昂、遮軒板、封栱板、上云頭、井蓋板等700余個木構件組成。

藻井放樣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圖

曹教授指著這個鬼斧神工般的穹隆結構說:“這些流暢的線條其實是用一塊一塊木頭榫卯搭建出來,是非常精細的木作。它不僅體現了美學,更有聲學設計。演員在臺上表演,聲音經過這個穹隆,形成了自然擴音,讓很多人能聽到。”

修繕后的藻井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藻井的大部分構件都在當年落架時保存了下來,但由于它結構特殊、造型復雜,修復難度極大,為此,修復團隊先后完成了調查、復核、研究、三維模擬、試拼裝等前期工作。“我們做了仔細的圖紙,根據老圖紙,摸清了藻井各個部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實驗室,工程師、工匠們將模擬件在地面上預先拼搭過,最后認為是可行的,才真正動手拼接原件”,曹教授補充說,“參與這項修復的是‘香山幫’匠人。這之中還有一層傳承關系。百年前,天后宮建造就是由蘇州古建筑木作的卓越代表‘香山幫’操刀,年過半百的匠人們經驗豐富,技藝精湛。他們是古建筑修繕事業中一股堅實、珍貴、不可或缺的力量”。

戲臺除了整體結構令人震撼,細節之處也引人入勝。比如雕花板上精巧的雕花,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板上留有斑駁的金箔。

藻井中心雕龍圖案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藻井四周祥獸木雕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曹教授解釋說:“原來這些(雕花)應該都有金箔貼面。但隨著時間流逝,金箔不同程度脫落,修復工程時,各方有過討論,究竟要不要恢復。后來綜合研判,我們覺得重新貼回金箔會一定程度犧牲了它的歷史感,就呈現了它們原來的樣貌。”

部分雕花仍有金箔貼面殘跡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站在戲臺中央,人們會發現四周圍欄的高度不高,甚至可以說有些“危險”。這也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從東西看樓看表演有關。曹教授打開了東看樓的一扇窗戶,指出了一個絕佳的欣賞天后宮的角度。從東向西,從南向北,天后宮及周圍環境,古今建筑形式、色彩、材質的對照,讓人頗有時空穿越之感。

夜幕下,東看樓窗外景象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另外,兩側看樓深處有門連接兩排伸出的陽臺,古人也可以站在陽臺上看戲。曹教授解釋說:“其實,(圍欄高低、看樓)也是觀眾和演員情感的連接所在,都是讓人們更好地看到演員的身姿、神態,坐在看樓里還能喝茶、休憩。古人生活的風雅,也體現在此。”

東看樓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從戲臺回到空曠的廣場,他不禁感嘆,歷經六年不間斷的修復,還經過疫情,天后宮終于重回蘇州河,回到人們的視線。這背后凝聚了社會各方力量,在完成了“硬件”的修復后,他也期待天后宮續寫它作為公共藝術、文化的歷史文脈,成為新時代具有文化地標性質的、帶有文旅綜合應用功能的公共場所。

修繕后的天后宮即將正式對外開放 澎湃新聞記者李思潔 圖

曹永康教授還透露,天后宮正在積極籌劃對外正式開放,屆時將有一場開幕大展,講述上海天后宮的前世今生,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以及修復過程中的寶貴畫面,都將一一呈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資料:

1.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后宮的修復計劃與開發利用︱上海電視臺專訪曹永康》

https://mp.weixin.qq.com/s/xxWlbVC3ry-0FlWqMieHOw

2. 靜安文旅,《海派城市考古 | 天后宮:蘇河灣百年近代史的傳奇篇章》

https://mp.weixin.qq.com/s/DdfFFH2fawle3ZupCzMRIQ

3. 陳云霞,《上海城市民間信仰歷史地理研究(1843-1948)》,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學位論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大发888优惠活动| 百家乐7scs娱乐场| 德州扑克怎么玩的| 诺贝尔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如何打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百家乐哪家信誉最好| 三门峡市| 机器百家乐软件|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送白菜| 赌博游戏机| 百家乐起步多少| 百家乐官网赌博赌博平台| 百家乐官网流水打法| 金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合水县| 六合彩图库大全| 百家乐刷钱| 风水罗盘24山| 博彩百家乐官网龙虎| 百家乐怎么玩| 全讯网社区| 茅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单机百家乐官网棋牌| 从江县| 大发888游戏平台403| 澳门百家乐论| 百家乐的必赢方法| 百家乐官网有方法赚反水| 兰考县| 榕江县| 将乐县| 德州扑克教程| 手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鞋业| 百家乐1个人| 哈尔滨百家乐赌场| 顶尖百家乐对单| 百家乐是不是有假| 澳门百家乐园游戏| 百家乐象棋玩法| 百家乐怎么玩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