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仙俠劇涼了之后,觀眾給他排隊道歉
《笑傲江湖》殺青,李亞鵬、許晴和張紀中在一起。
張紀中版《笑傲江湖》登上年輕人聚集的B站后,評分高達9.7,播放量接近2500萬。時隔20年,一批比這部劇本身還要年輕的觀眾,紛紛給出好評。
新版《飛狐外傳》已經悄悄地更新到了尾聲,但在紛擾的輿論場上,似乎沒有激起太多水花,兩個多月前大電影版《雪山飛狐》上映,也關注寥寥。
新版的程靈素,相比原著似乎“太好看了”。/ 《飛狐外傳》
這兩部作品的水準并不能算差,但豆瓣排名第一的熱評卻這樣寫:“跟近幾年的其他金庸翻拍劇比起來,算是拍得還行了?!比绱恕鞍龘P”,聽上去難免叫武俠迷神傷。倒是劇版《飛狐外傳》的結尾,一行并不起眼的小字“特別鳴謝張紀中先生”,引起了一些遐想與唏噓。
金庸先生去世后,張紀中曾說“飛狐后,不會再拍金庸劇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這就應該是大胡子參與制作的最后一部金庸作品。
江湖已遠,今時今日,金庸乃至武俠,都已經不再是最受熱捧的影視IP,看膩了仙俠和宮斗題材的觀眾會“重返江湖”,也被事實證明是一個偽命題。
打光和鼓風機是綿延十多年的“槽點”。/ 《神雕俠侶》
從2001年的《笑傲江湖》算起,彈指一揮間,張紀中的武俠片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但其巨大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當跟隨張氏武俠劇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成為輿論場主力軍,甚至完全錯過武俠黃金時代的00后、10后開始接觸這些老劇時,一些新的聲音正在浮現。
張氏武俠,遲到20年的逆襲?
娛樂圈潮起潮落,觀眾常常是健忘的,臺上的明星尚且不敢奢望長紅,何況站在幕后的人們。但在這種起落之中,張紀中應當算一個例外。作為演員,他只演過一些配角,作為導演,他的作品也并不太多,在更多時候,他的角色都是制片人。
但因為一以貫之的風格,很多觀眾統統將這些武俠劇歸在了張紀中名下。
“如果人生有四季,40歲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薄兑淮趲煛防锏呐_詞套在張紀中身上也有幾分貼切。
1997年年末,張紀中擔任制片主任的央視版《水滸傳》播出,在此之前,他已經參與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拍攝。
17歲從北京到山西農村插隊,又由知青考入山西話劇院,再從話劇院來到省電視臺,跨入影視行業,直到來到北京,拍完《水滸傳》并大獲成功,40多歲的張紀中才被正式調入中央電視臺。
央視版《水滸傳》,梁山好漢的主要演員。
作為央視四大名著的收官之作,《水滸傳》從1994年年初開機,一直拍到1997年上半年。劇組從香港請來袁和平做武術指導,從而彌補了此前《三國演義》“武戲失色”的遺憾。爽快的打戲、考究的服化道,加上趙季平的配樂、劉歡的主題曲,讓這部《水滸傳》成為中國觀眾電視記憶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南海之濱的香港,金庸也成了這部劇的觀眾
時間來到上世紀末的1999年,已經成為著名制片人的張紀中,在報紙上看到金庸的一段談話:
“如果內地能像拍《水滸傳》《三國演義》一樣去拍我的作品,我愿意把自己的版權以一塊錢授予他們。”
興奮的張紀中立刻給金庸寫去一封信,次日便收到回復。不久之后,他們在杭州會面,金庸真的將《笑傲江湖》的版權以一塊錢給了張紀中。據說當時金庸提出的要求是“尊重原著”,他覺得港臺武俠劇搭景太多,內容改動也太多,希望能彌補這些缺憾。
《笑傲江湖》中的恒山派,也是此前版本中少有的“真剃發”。
一年多后播出的《笑傲江湖》,的確實現了金庸先生“實景山水”的愿望,但改編和選角卻引來如潮惡評。在邀請李亞鵬飾演令狐沖之前,劇組還鬧過一場“換角風波”——張紀中力排眾議將原定的令狐沖邵兵換下。以至于后來有朋友專門打電話給邵兵,說這部劇“在網上被罵得特別狠,你是不是高興”,《笑傲江湖》當時的社會評價可見一斑。
一直到2010年,這版《笑傲江湖》在豆瓣上的評分仍不滿6分,處在及格線之下。而如今,這一分數已經悄然攀升到了8.4分。
有意思的是,今年五月,張紀中版《笑傲江湖》登上年輕人聚集的B站,評分高達9.7,播放量接近2500萬。時隔20年,一批比這部劇本身還要年輕的觀眾,紛紛給出好評。評論區里的熱評第一寫道:
“張大胡子的金庸劇有一點好,實景拍攝,有真正的云霧縹緲的山水?!?/p>
真山真水:當時只道是尋常
在這部《笑傲江湖》之前,來自中國港臺地區的武俠劇和武俠片填充起了大部分中國人對于江湖的想象。上世紀80年代中期,黃日華、翁美玲版《射雕英雄傳》被引入內地,無數通過黑白電視收看它的觀眾,要過很多年后換了彩電才看清楚片頭那一輪搭在影棚里的紅日。
由于地理局限,缺少實景一直是港臺影視人在拍攝古典題材時的遺憾。1979年,香港版《白發魔女傳》為了達到武俠片獨有的江湖意境,專門前往黃山取景拍攝。1982年,24歲的梁家輝跟隨大導演李翰祥來到北京,在故宮的實景中拍攝了《火燒圓明園》。
年輕的梁家輝在故宮。/ 電影《火燒圓明園》
梁家輝第一次來到北京,被古都風物和城市格局所感染:“有個下雪天,我就騎著自行車,從團結湖騎到天安門,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p>
而這樣奢侈的實景拍攝,在大胡子張紀中手下成了“標配”——
《笑傲江湖》中的古意山水歷來為人稱道,在拍攝恒山相關情節時,由于不能去真正的懸空寺,劇組索性搭了一座高聳的懸空寺用于拍攝;
后來的《射雕英雄傳》,從草原大漠到東海桃花島,均是實地拍攝;
《天龍八部》拍攝地橫跨云南大理、江蘇蘇州、浙江舟山等地;
《神雕俠侶》為了還原原著中絕情谷的景色,直接在美麗的雁蕩山、九寨溝取景……
《神雕俠侶》在播出后甚至有“美景喧賓奪主”的批評。/ 電視劇《神雕俠侶》
正如《笑傲江湖》插曲《天地作合》里所唱:“莽莽蒼蒼兮群山巍峨,日月光照兮紛紜錯落,行云流水兮用心無多?!卑嗣n群山、日月光照、行云流水的張氏武俠劇,有一種古典的意蘊和真切的震撼,是“影棚作品”難以比擬的。
尤其是當更年輕的一代觀眾成長起來,拋開了先入為主的時代情懷之后,一眼看去,包含真山真水的畫面、發生在真山真水里的快意恩仇,顯然更富有魅力。
《笑傲江湖》中的山水意蘊。
就在張紀中用一塊錢買下《笑傲江湖》版權的1999年,《絕代雙驕》大熱,這幾乎是最后一部席卷全國的港臺武俠劇了。幾年以后,花無缺(蘇有朋)和小魚兒(林志穎)分別北上參演了《倚天屠龍記》和《天龍八部》。
至此,武俠片創作的重心也開始轉移。
選角與改編,沒有定論的爭議
如果說山水實景構成了張紀中武俠世界的外在風格,那么大膽的選角與改編則是內在特色,也是觀眾們歷來爭論不休的話題。
先說選角。
總能見到一種說法,大胡子張紀中“選主角眼光不行,選配角眼光毒辣”,前半句對不對姑且先放一邊,后半句確實能找到不少例證。
比如《射雕英雄傳》,請來此前沒怎么演過戲的舞蹈家楊麗萍飾演魔頭梅超風,反而收效甚佳:將舞蹈動作融入“九陰白骨爪”之中,既有一種邪魅之美,也切合梅超風狠辣悲苦的人物形象。
楊麗萍版本的梅超風令人印象深刻。/ 電視劇《射雕英雄傳》
這一版中情態各異的全真七子、江南七怪,同樣打破了此前常見的臉譜化群像,令人印象深刻。
再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天山童姥一角,按照原著設定,其人已經90多歲,但“身形矮小,如同八九歲女童,但雙目如電,炯炯有神”,劇組大膽使用年僅16歲的少年演技派舒暢出演,把這一外形嬌小但內心蒼老的矛盾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
舒暢的演技可以算是“童星天花板”樂。/ 電視劇《天龍八部》
港臺版珠玉在前,如果在選角上不做出創新,就很難有所突破。
據說在《笑傲江湖》拍攝期間,張紀中已經有了之后拍攝《天龍八部》的想法,他先找到演員胡軍,提出邀請他參與《天龍八部》,胡軍并沒有當真。直到三年之后,喬峰這個角色真正落到頭上,胡軍才開始認真地鉆研人物,最終演出一版不同于以往的剛猛喬峰。
胡軍版的喬峰別開生面,但對照原著又合情合理。/ 電視劇《天龍八部》
再說改編。
歷來在改編與還原之間,拿捏好一個度并不容易,是否滿足“原著黨”的期待,更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至少在早期和中期的一些武俠作品上,張紀中對于改編的態度應當是審慎的,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
《射雕英雄傳》小說的結尾是這樣:“當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里喃喃念著‘英雄,英雄’……郭靖與黃蓉即日南歸,一路上但見骷髏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禁感慨不已,心想兩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p>
而在劇版《射雕英雄傳》的結尾,郭靖與黃蓉南歸的情節,用二人在草原上騎馬遠去的背影來表現,此外編劇還為郭黃加了一段對話。黃蓉問郭靖成吉思汗臨終都說了些什么,郭靖回答:
“大汗說,他14歲那一年,八匹馬被人偷去了,遇到一個青年叫扎木合,他說天下男兒的苦難都是一樣的,我與你一起殺敵吧。”
這段話既呼應了原著中的情節,又聯系了蒙古歷史,最終烘托了故事中的“英雄”主題,讓觀眾在鏡頭的留白中慢慢回味,堪稱妙筆,不知這是否出自包括蘭曉龍、史航在內的黃金編劇團隊。
《射雕英雄傳》草原部分大量采用《成吉思汗》劇組主創,展現了原著開闊的“英雄氣”。
當然,并不是所有觀眾都對每一處選角和改編感到滿意,甚至作者金庸本人也曾發過一些“牢騷”。
據說他曾不滿《笑傲江湖》里令狐沖和任盈盈出場過早,與原著不符,張紀中的解釋是原著中任盈盈和令狐沖出場太晚,不能契合電視劇的表現形式。金庸的反駁則十分幽默:“《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出場還要晚些,怎么就可以?”
而在原著作者和影視劇創作者之外,選角和改編更成為公眾無窮無盡的話題源泉,例如有多少人贊揚焦恩俊的金蛇郎君,就有多少人批評周迅不夠清脆的嗓音。
然而,當今天再回看張紀中的幾部代表作品,這些誕生之初飽受非議的武俠劇,基本都完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口碑翻身”。
焦恩俊版的金蛇郎君。/ 電視劇《碧血劍》
后張紀中時代與后武俠時代
僅以豆瓣評分作為參考,2001版《笑傲江湖》評分8.4分,2003版《天龍八部》評分8.5分,2003版《射雕英雄傳》評分7.3分,2006版《神雕俠侶》評分7.7分,2007版碧血劍評分7.6分。
有網友開玩笑,之后每翻拍一部金庸劇,大胡子的金庸劇評分都能再高一些。
大胡子的劇,也留下了許多金曲。這首《天龍八部》中插曲《仰望》的演唱者,也是劇中李秋水的扮演者。
有人說,是“先入為主”的觀眾心態,讓大胡子的武俠劇在當年受了“委屈”。對此,金庸本人曾有一段相對公允的評。,在2005年黃曉明、劉亦菲版《神雕俠侶》拍攝期間,金庸訪問劇組,并公開發表過一段談話,表示很多觀眾喜歡翁美玲版本的黃蓉,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冰激凌”心態:
“看我作品的觀眾就像吃冰激淋,想起小時候吃冰激凌,我總記得上海的冰激淋,之后我無論吃過美國、意大利的冰激淋,我都覺得沒有小時候吃的上海冰激淋好吃。能說以前上海冰激淋就真的比現在的好吃嗎?觀眾對我作品的評價也是這個道理。”
在胡軍版誕生之前,喬峰的影視形象似乎就應該是黃日華版的“正派英雄”。/ 1997版《天龍八部》
透過張氏武俠劇口碑不斷上升,我們得以窺見港臺影視劇逐漸式微、中國觀眾觀劇習慣逐漸改變的時代進程,但格外讓人唏噓的是,這一進程似乎并沒有帶來國產劇整體水平的提升。
很多人說,2001年制作精良的《笑傲江湖》,是被《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宅門》《康熙王朝》《重案六組》《鐵齒銅牙紀曉嵐》一起打敗的?;厥走^往,再細看當下的國產劇,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笑不出來的段子。
話說回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觀劇記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偏好,無論張紀中的武俠劇還是時間更早的港臺版武俠劇,都不是批評不得的金科玉律。能夠被討論的影視作品,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而參與討論的觀眾們,也在分享著屬于個體的獨有的影視情懷。
就拿張紀中評分最高的《天龍八部》來說,快20年過去,嬌俏的阿朱劉濤成了知性白領專業戶,呆頭呆腦的虛竹高虎已經淡出影視圈,初出茅廬的王語嫣劉亦菲成了今天盡人皆知的“神仙姐姐”,瀟灑癡情的段譽林志穎則在前不久經歷一場車禍,在大眾關注下一點點康復。
林志穎版的段譽和劉亦菲版的王語嫣。/ 電視劇《天龍八部》
劇中的悲歡喜樂、劇外的喜樂悲歡,摻雜了千千萬萬觀眾自己的時代記憶,組成了后張紀中時代和后武俠時代,一種特定的江湖情結。
作者:曹吉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