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商偉:今天的孩子學古文,需要更“有機”的古文選本

商偉×柳袁照
2022-09-26 11:31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當下是一個流行造梗的時代,層出不窮的“梗”,造就一波波的網絡狂歡,似乎讓漢語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元。但是悖謬的另一面卻是,我們的表達似乎越來越貧乏,囿于流行語,動輒“yyds”,學生作文中也充滿了“奧利給”“芭比Q”。

當母語表達捉襟見肘時,或許重返古文的資源庫吸收一些養分是可取之道。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中,小學三年級《語文》中就開始有古文,教材中古詩詞和古文的占比與日俱增,以古典文學的底蘊滋養出富于彈性和表現力的現代漢語本就是一條經過檢驗的捷徑。

《給孩子的古文》(插圖版)

由“活字文化”策劃出版的“給孩子系列”叢書中,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杜氏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商偉受邀編注了《給孩子的古文》一書,按時代排序,選取適宜孩子閱讀的古文,并為每一篇古文做了導讀和注釋。近日,該書推出了插圖版。借著新版上市的契機,出版方邀請了語文特級教師、蘇州十中原校長柳袁照與商偉教授就該選本和孩子古文學習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了線上討論,以下是兩位老師的對談精選,澎湃新聞經出版方授權發布。

柳袁照:古文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但是我們現在讀古文,已經有很多版本可以選擇了,比如《古文觀止》就很經典,我們小時候都是讀這本文集長大的。所以,如今我們為何還需要新的古文選本呢?

商偉:現代人為什么要重編古文選?這是一個問題。《古文觀止》確實是一本經受了時間考驗的選本,至今仍歷時而不衰。它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我們今天的許多古漢語的選本其實也多少受到了它影響,包括先秦古文的一些精彩的著名片段,最早是《古文觀止》這么選,然后大家就接著這么選。它的影響也體現在了大學教育的體制、教材和課程等諸多方面。當然,清代有影響的古文選遠遠不限于《古文觀止》,而《古文觀止》本身也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對今天的讀者來說,有一些局限性。

《古文觀止》是由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編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

首先,《古文觀止》是給當時的讀書人編選的,而那些讀書人是要做官的。所以編者選了不少實用性的公文體,比如皇帝的詔書和大臣的上疏等等,今天的讀者就未必有興趣了。

其次,《古文觀止》特別重視先秦兩漢和魏晉時期,尤其是先秦部分,在全書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但對南北朝是忽略的,因為南北朝是駢文的時代;它看重唐宋,而相對忽略明代,因為我們知道,清人不大看得起明人,無論是學術還是文章,他們都看不上。明人引以為傲的小品文,更不入清人的法眼。所以《古文觀止》的明代部分,就顯得有些草草了事。一部古文選,到宋代就接近了尾聲。

另外呢,雖然《古文觀止》非常重視先秦,卻不收先秦諸子。它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類別概念,那就是經史子集四大類中不收諸子類。這樣一來,諸子在中國散文史上就處于一個缺席的狀態。《古文觀止》很重視唐代的韓愈,而韓愈的古文有兩大來源,一是孟子,一是莊子,但孟子和莊子都不見于《古文觀止》。你在《古文觀止》中的確可以讀到韓愈的許多代表作,但完全看不出它們是從哪里來的,仿佛奇峰突起,或者從天而降。韓愈古文復興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都被隱去了,令讀者莫名其妙,不得要領。這確實是《古文觀止》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最后一點,就是《古文觀止》講究文以載道,價值觀上趨于保守。此外,清人編纂古文集還講究很多規矩,這其中就包括桐城派。比如說,他們認為古文不能有詞賦氣,不能有小說家語,也就是在古文周圍建立了一個界限清晰的藩籬,以確保它的純正性。在古文日趨成熟的時代,自然會累積一些類似的規矩,但弄得不好,作繭自縛,放不開手腳,長此以往,古文便失去了活潑旺盛的生命力。

實際上,明清時期還有相當多的古文是文白間雜的,有的文人喜歡實驗新的文字風格。這些實驗很少見于《古文觀止》,但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我看來,它們標志著古文內部自我更新和與時俱變的可能性。

柳袁照:您是怎樣編注一本給孩子的古文選的?《給孩子的古文》與其他古文選本有哪些不同?

商偉:我的想法是在小學高年級,逐步向孩子們介紹一點古文,剛開始可以選一些古文的片段。《給孩子的古文》的前四分之一部分,基本上就是這樣一些節選的片段,包括笑話、寓言故事、歷史傳說和簡短的對話等等。它們富于童趣,啟人心智,也往往詼諧活潑,孩子讀起來并無違和感。同時我也希望整個選本能從短到長、由淺入深,借助短篇故事和節選片段,一步一步把孩子帶向古文。

商偉

這些簡短的故事都十分耐人尋味,而且尤其適合古文學習。例如,出自《列子》的“疑鄰竊斧”,其中的主人公在丟了斧子之后,當即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的。于是越看越像, “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不久之后找到了鈇子,結果“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也”。得出相反的結論,卻采用了同樣的一個句式,連詞匯和句子的順序都沒有改變。這說明了什么呢?那就是他根本沒有改掉先入為主的老毛病,還是先有了結論再觀察,結果當然是只看到了他想看見的。這樣的錯誤,不僅見于古人,今天的孩子也不難理解。這一則寓言,深刻與簡潔達成了完美的統一,沒有比這更精彩的例子了。

學習古文,光讀節選的片段可遠遠不夠,還應該讀全文。古人作文往往在謀篇布局上下大功夫,而且每一個節選的局部也只有在文章的整體中,才能讀出它完整而豐富的意義。否則,讀者難免會斷章取義,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另外,了解古文謀篇布局的奧妙,對于我們今天寫作文是大有益處的。像韓愈的《送董邵南序》,一共不過150個字,就像經營一座精致小巧的江南園林那樣,寫得曲回宛轉,言有盡而意無窮。可是既然已經如此惜字如金了,韓愈還偏偏重復了兩遍“董生勉乎哉!”——“董生,你好好勉勵吧!”但第二次重復,意思略有不同,多了一點無奈,仿佛是說:董生啊,你好自為之吧!我建議大家讀過一遍之后,把書放下,然后問自己:如果用現代漢語來寫這篇文章,我會從哪里開頭,如何結尾,怎樣才能把韓愈的意思表達出來,迂回曲折而又不啰里八嗦,欲言又止卻不至于詞不達意?比一比就見出高下了。古人在篇章結構上,獨具匠心。如果看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會錯過提高自我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一次寶貴機會。

沒有什么古文是專門寫給孩子讀的。我在《給孩子的古文》中收了諸葛亮的《誡子書》,而他的兒子當時不過八歲。信的內容,孩子未必能懂。我想諸葛亮本人也并不期待兒子當時就能懂。其中的人生教誨是為了他終身受益的,也就是希望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獲。

我想,給孩子讀古文,也應該是這樣。從小學的高年級開始,向他們介紹一些古文,讓他們接觸文言文的語言現象,不期待每一篇古文他們都完全讀懂。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并且掌握了一些古文閱讀的基礎知識,那就足夠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古文伴隨著孩子們成長。經典值得反復閱讀,也經得起反復閱讀。《給孩子的古文》收入了不少這樣的經典文章。我希望孩子們長大了還記得這些古文,還想回過頭來重讀,就好像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園。這個家園并不是預先給定的,在那里等著我們回歸。我們首先需要通過閱讀的積累,并且結合人生的體驗,將它創造出來。

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與李白相遇的那個夏天:手邊是一本“文革”前出版的選集,紙張是淺褐色的,繁體字讀得我昏天黑地。但我從此愛上了李白,幻想著跟李白一起去青城山隱居讀書,習劍養鳥:“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然后,隨他順長江而下,告別峨眉山月,“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

柳袁照:您說在編選《給孩子的古文》時,特別想編選一本具有內部整體性和連貫性的“有機選本”,什么是有機選本?這一訴求在編選中是如何達成的?

商偉:所謂選本,通常就是選出一些單篇的詩文,都是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彼此之間未必有什么關系,就像拼盤一樣,拼在一塊就行了。但是我特別希望選這樣一些篇目,能夠在它們之間發現一些有機的內在聯系。

比如說我選了好幾篇都是跟陶淵明有關的,他的《五柳先生傳》,然后《世說新語》里有一篇關于陶侃、也就是他祖父的故事,說他特別節儉,跟其他名士不一樣;再有一篇就是從《晉書·列女傳》里選出來的,是陶侃母親的故事。圍繞著陶淵明,這幾篇文字就形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群體,你讀了其中的一篇,就可以幫助你理解另一篇。

之所以稱之為有機選本,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收入的很多篇目之間原本就是互相關聯的。在《給孩子的古文》中,你可以讀到風的系列、水的系列和魚的系列。在這些系列中,后來的作者確實是用了前人的典故,他的用詞也往往有從前的出處。把這些文章選放在一起,就會產生一個“2+2=5”的增殖效果,而不是“2+2=4”了。因為前面讀過的東西,會不斷重現,幫助你理解后面的一些篇目。

在這本書中,我特意選了好多關于魚和水的文字。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有一種象喻性。老子說“上善若水”,他把水的七個特征比作人的品德。他關于水有很多直覺的觀察,又有很多哲理的思考,所以,水變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話題。寫魚的系列也是這樣,比如說柳宗元寫《小石潭記》中的魚“皆若空游無所依”,又說“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而它們“佁然不動”,忽然在水里發呆不動,仿佛懸浮在空氣中;可是“俶爾遠逝”,你還沒有反應過來,魚一下子就不見了;但很快它們又回來了,“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好像在跟你游戲逗樂捉迷藏。

到了晚明,袁中道寫北京西直門外小溪里的游魚,“翕忽跳達”。你看他也用了“翕忽”這個詞兒來寫小魚往來迅捷。作為后來的作者,袁中道熟讀過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深知“往來翕忽”的妙處。他用這個詞兒,是在向以前的作者致敬。

書法家舒同題字:水源頭,這里是北京西山櫻桃溝的盡頭,也是北京植物園開放區盡頭。

還有一個例子也很絕,那就是晚明的《帝京景物略》,其中寫到北京的西山,也就是我們今天櫻桃溝和北京植物園那一帶。當時北京的泉水非常豐沛,幾乎可以說是“不擇地而出”。《水盡頭》一篇寫山間清澈見底的小溪里,“小魚折折石縫間”。小魚是貼近水底、沿著石縫游動的。作者用詞非常精簡到位,把“折折”當作動詞用,形容魚沿著石縫曲折而行的樣子,只此二字,就寫出了小魚游動的軌跡和節奏。魚的游動原本是“佁然不動,俶爾遠逝”,《水盡頭》寫得更具體,它們一折一頓一停,然后就不見了。這就是我說的“有機選本”。我希望《給孩子的古文》成為這樣的一個選本,在它所選的篇目之間形成一種有機的關聯,讓我們的讀者能夠前后對照,舉一反三,順著這些線索把不同時代的文章串聯起來。這樣一個選本,可以反復閱讀。不論從哪一篇開始,都可以引到另一篇去,使得一部文選的內部產生多層次的交織與呼應。我在導讀和注釋中經常會提醒讀者注意:我們前面讀過的東西,現在又回來了,現在有了一個復習的機會。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后來的作者如何與前人對話,怎樣修改和調整前人的文字,又如何在其中融入自己的創造性。

有機選本的做法不僅有助于古文的閱讀,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前后串聯、呼應和對比,形成一些話題,供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和討論。也就是說,我希望《給孩子的古文》是一本有“話題感”的古文選本。而話題是為了啟發讀者,讓他們對所選的文章發生更大的興趣,對文章的豐富內容和其他方面的特征,也有一個更深入的體會和理解。

舉例來說,我上面提到了圍繞著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我還選了兩段與他相關的文字。因此,在讀到《五柳先生傳》時,我們就可以把它們聯系起來討論,看到家教對陶淵明的影響。陶淵明是一位躬耕自守的隱者,所以《五柳先生傳》開頭便說:“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這正是一位隱者的自述了:既然是隱者,卻又不能不寫作,這就是一對矛盾,而隱者的寫作看上去只有隱去姓氏這一條路了。讀者如果感興趣,還可以就著《五柳先生傳》,深入討論隱逸的現象,隱者的形象,以及隱逸與寫作的關系。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史、文化史、社會史和政治史上的重要問題,讀者從這里獲得一個初步印象就可以了。

又比如,我從《史記》的《留侯世家》中節選了張良“圯上受書”一節,記述張良如何隱忍屈尊,最終從黃石公手里得到了一部《太公兵法》,幫助他成就了一番事業。之后我又選了蘇軾的《留侯論》,題目是論張良這個人,但集中在《留侯世家》中圯上受書這個故事上。蘇軾認為,這個聽上去近乎傳奇、而且也很可能的確是出自傳說的經歷,在張良的性格轉變與人生命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可以對照蘇軾和司馬遷的文字,想一想蘇軾的理解有沒有道理。此外,聽說現在的學生很怕寫讀后感,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蘇軾是怎樣寫讀后感的。看他怎樣抓住重點,小中見大,以簡馭繁,然后從容不迫、游刃有余地表達了他對張良這個歷史人物的整體看法。

我在《給孩子的古文》的先秦古文部分,選了《孟子》的三個片段。在明代這一部分,又選了金圣嘆讀《孟子》的評點。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我希望讀者從金圣嘆的評點中讀到一個不大一樣的孟子。其次,我希望大家認真想一想金圣嘆是怎樣讀古文的,與我們今天的讀法,尤其是在中學學到的讀法,有哪些不同之處?可以從中汲取哪些長處?

金圣嘆給我們的啟發是多方面的:首先,他讓古文活起來了。他把孟子的文字放在對話的環境中,讀得靈光四射,精彩紛呈。金圣嘆特別強調孟子與君王對話中針鋒相對的語氣,強調孟子高屋建瓴的氣勢和循循善誘的策略,告訴我們他如何在慷慨陳辭的時候,又能做到曲折有致和進退裕如。總之,金圣嘆讓我們學會了從修辭的立場來讀孟子。讀了他的評點,我們會恍然大悟,原來古文可以這樣讀,經典也可以這樣讀!在金圣嘆那里,讀古文、讀經典,是無法替代的一大樂事,得大智慧、得大歡喜。我希望,他的快樂可以感染每一位讀者。

還有一個例子,也與孟子有關。我在書中選了《孟子》的《公孫丑上》,取其第一句為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為了證明人皆有憐憫、惻隱之心,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有人看到一個孩子快要掉入井中,想都不想,就會不顧一切伸出救助之手。這樣做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解釋。如果事后問他到底是因為什么:是因為你想結交孩子的父母嗎?是因為你想在鄉間鄰里博取名聲嗎?還是你討厭孩子的哭聲,或者是擔心背上見死不救的惡名?這些事后的念頭都不純粹了,也都不能說明你救助孩子的最初一念的動機。

到了晚明的部分,我選了李贄的《童心說》。他繼承了孟子的說法,認為重要的是保存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而不應該讓自己的心靈被后天的“道理聞見”所腐蝕。他說:“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李贄被世人視為異端,但他的童心說卻可以追溯到孟子那里去。從《童心說》追本溯源,回過頭去讀孟子。這是這本古文選中的另一個話題。

此外,我選了《世說新語》中的幾則文字,其中好幾篇都與當時的“人物品評”的風氣有關。魏晉時期的名士,往往通過對人物的容貌意態、風度氣質和言談舉止的觀察,對他們做出判斷,并且品評高下。接下來讀到南朝謝赫的《古畫品錄序》,就可以看到,他品評繪畫,也采用了同樣的方式。他可以在一幅畫中體會到它的“骨法”和“氣韻”。繪畫作品因此被賦予了呼吸和律動,變成了具有內在精神氣脈的生命,變成了人的氣質風貌的延伸。由此,我們也理解了中國傳統藝術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插圖版內頁

還有一個貫穿全書的大的話題就是水,等到我們把涉及到水的文章都讀過了之后,可以有一個總結性的討論。水既是一大主題,又是一個比喻或象征,既得自于直觀的感受和經驗,構成了作者置身其中的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又變成了一個冥想的題目。從直觀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明代末年的北京,尤其是北京的西郊,曾經遍地是水,溝渠縱橫,蛙聲一片。沒想到今天我們會為北京的缺水而傷腦筋。在一個自然環境處于空前危機的時代,古文為我們保存了千百年前生態風物的吉光片羽,已足以令人珍惜了。對水做出哲理和詩意的思考,從老子、孔子以下,從未停止過。而到了宋代的蘇軾,他既可以把月光下的庭院寫成“積水空明,水中藻荇縱橫” (《記承天寺夜游》),讓人想到“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他也可以把水比成寫作:“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所謂“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在蘇軾的筆下,詩文的書寫變成了一種自然現象,如水一般縱橫流淌,而無需作者施加控制。這些都是啟人心智,發人深省的話題。

柳袁照:您做了這么多工作來編選這樣一個“有機選本”,實現不同文章之間的串聯和對照,形成話題。為什么一定要做這些工作?為什么比起一般的選本,孩子學習古文更需要這樣一個選本?

商偉:有機文選的這一做法,是有助于古文學習的。比如讀《戰國策》,其實它是有“公式”的,有一些基本的規則。而古文選應該幫助讀者掌握這些規則。我的這本書里,大概收了將近20種不同的文體,包括書信、游記、說論等等。每一個文體都有自己的一套特點,有它的格式,甚至有它自己常用的一些句式。掌握了這些句式和篇章的格式以后,對于學習古文,有可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戰國策》中的《鷸蚌相爭》,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故事,因為趙國要去攻打燕國,蘇代急忙趕到趙國,想勸說趙王改變主意,說你這樣打下去,燕與趙魚死網破,卻被秦國這個漁翁占了便宜。蘇代游說的方法就是講了一個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而寓言故事是怎么介紹進來的呢?他用了一句話,“今者臣來”——今天我在來的路上,看到了這么一個場景。這是《戰國策》引進寓言時的一個常用的句子。在此之前,我選了《戰國策》的《南轅北轍》,也是一模一樣的,而且說客季梁面對的情境也大同小異,只不過他講了一個南轅北轍的寓言故事。

把這兩篇對照來讀,對于學語言是大有好處的:我們因此還知道了這個“者”字不光可以組成“祠者”“鬻金者”和“曉之者”這些特指某一類人的名詞詞組,而且也可以放在時間名詞的后面來標志時間,“今者”,就是今天。關于所選古文的這些特征,我有的時候在導讀中點出來,有的時候會在注釋里做一些說明,盡量讓讀者能在這些不同的方面都有收獲。

    責任編輯:方曉燕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视频打麻将| 大发888老虎机游戏| 百家乐桌子北京| 大发888英皇国际| 百家乐官网高科技| 广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太阳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博彩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注册网址| 百家乐官网公式与赌法| 亚洲顶级赌场的微博| 属蛇和属马合作做生意谁吃亏| 足球皇冠大全| 澳门百家乐21点| 营口市| 威尼斯人娱乐开户| 真人网上娱乐城| 百家乐技巧玩法技巧| 海王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缅甸百家乐官网玩假吗| 大发888游戏客户端| 百家乐国际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场公司| 易发棋牌游戏| 百家乐手机版| 百家乐官网庄闲和的概率| 丰禾娱乐| 金三角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百家乐官网游戏| 普兰店市| 多彩娱乐城| 全讯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出庄几率| 百家乐蔬菜配送公司| 百家乐诀| 澳门百家乐加盟| 子山午向的房子24山图| 有百家乐官网的棋牌游戏| 万豪娱乐| 德州扑克 术语| 威尼斯人娱乐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