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查與研究·春節特輯︱田兆元:年味營造與代際傳承
【編者按】
節日與食物有著分不開的關系,食物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就"節日與食物的關系"和"年味是否消逝,又該如何保護"這兩個問題,澎湃新聞專訪了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教授田兆元。田兆元認為,食物是節日文化譜系的核心框架構成,沒有節日食物,就沒有節日本身。而在對待年味的態度上,田兆元指出,中國年的年味的主流傾向是越來越濃厚。打開年文化的正常路徑則是年輕人主動擔當中國年俗的主人,自己創造年味,奉獻年味。
華東師范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田兆元 中國文物網 資料圖沒有食品文化,中國文化飛不起來
澎湃新聞:食物在人們生活中起了哪些作用?隨著時代、社會的變化,是否有些作用在消失,新的作用在出現?
田兆元: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早期社會的命名是以人的食物獲取方式命名的。如漁獵社會,游牧社會,這是兩種肉食的獲取方式,前者基本上是以陸地野生動物、生動物的捕獲作為生存食品來源的方式,后者則通過養殖獲取生活食物。到了農耕社會,開始種植以收獲農作物作為食物。
只要人類存在,食品的獲取就是基本的生存基礎。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科技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這個前提。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人對食物地位認識的經典表述。
人的日常生活是單調的,而節日生活是重要的,華彩的。在傳統社會里,食品,尤其是精美食品和特色食品是珍稀的,只能在重要的場合和時刻享用,因此,節日食品、祭祀食品就成為食品中精品的精品。
在傳統社會,文化交流是經常發生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因此會形成相對固定的飲食習俗。包括食材本身、烹調技巧,以及特有的菜譜食譜。比如大米,就是古老的食材,在中國至少八千年了,沒有改變過,我們的烹調技術,如烹蒸技術,也是五千年以上。過年的蒸肉,千百年一直傳承著。所以節日食譜,傳承久遠。
一般來說,好的食品,不會失傳。比如滿漢全席,一度要失傳,但是最終還是傳承下來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典節日食品會越來越好。有的失傳,是因為不符合現代觀念,比如說魚翅,這個就不要吃了,太破壞生態平衡了。
澎湃新聞:食物在節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田兆元:食物是節日的標配,尤其是在中國,食物是節日文化譜系的核心框架構成,沒有節日食物,就沒有節日本身。端午節能離開粽子嗎?中秋能離開月餅嗎?不能。同樣,離開了餃子、年糕、八寶飯以及各地豐富的年俗食品系列,就沒有中國的春節。所以節日文化與食品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翅膀,沒有食品文化,中國文化飛不起來。在今天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食品文化沒有走出去,中國文化就不是真正走出去。
澎湃新聞:節日的意義通過哪些外化的東西呈現?食物在節日的儀式感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田兆元:節日外化為符號,是節日傳承的關鍵。一般來說,節日傳說是節日發生的前提;節日儀式是節日的行為方式、實踐方式;節日食品等是節日的物質形態和符號形態。這是我們通常說的民俗構成的三要素。但是節日食品往往將三者融為一體,比如多數食品有傳說故事,同時又用于祭祀神靈、節日分享等行為功能,而根本上說,節日食品一定是通過物質呈現的。而這個物質呈現太復雜了。比如食材的生產與供給,從春耕到秋收,這個食品僅僅在生產收獲環節就有多少儀式與文化?采購起來多復雜?然后加工,制作,這中間有很多的非物質文化的烹調技藝,沒有烹調,就沒有美食。節日食品離不開中國的白酒黃酒,酒的生產工藝,傳承千百年,不容易。還有儀式,節日食品如何擺放在桌上,上菜的先后,都有講究。然后要講哪些吉祥話語,很多的地方都有規程。至于桌上的長幼秩序,都是食品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傳承中國的節日食品文化,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大事。
節日祭祖祭神,都要供奉食物,對于中國人來說,食品供奉是一種分享,供奉組先后,然后人們分食。這體現出慎終追遠,感恩戴德的美好品格,也體現天人合一的觀念。
澎湃新聞:現在人們對食物有更高的追求,包括對食物外形上美的要求,還有就餐場所的多元化,在這些情況下,食物的符號意義變了沒有?
田兆元:現在包裝文化豐富起來,相對傳統食品來說,當代節日食品有了更多的文化表達的空間。在堅持環保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食品的造型感,美化生活。當然我們更提倡傳統的食品造型的文化與審美創新,比如面食、餅類,通過其本身的形態,增加節慶感。當代食品的符號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強了。食品的符號意義不是一味增加外包裝。食品文化意義的增強來自心靈。
擔當中國年俗的主人,是我們打開年文化的正常路徑
澎湃新聞:您是否同意"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的說法?我們應該如何將年味傳承下去?
田兆元:事實上,年文化的氛圍,社會上的努力是一年比一年強,尤其是公共環境中,比如商場、車站、廣場,還有在影視中、網站上,都在弘揚年文化。說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是自我的心境的淡化,是一種自我參與不足,是自我年俗文化主人翁意識淡漠的表現。
過去的年味是誰營造的?是家庭,父母通過辛勤的勞動帶來的:忙碌著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貼春聯、放鞭炮、哄著孩子。父母的勞動,父母的愛就是年味的源泉。但是現在說年味不足的多是年輕人。這就要問一個問題了:我們有沒有在年俗文化氛圍建構中有所擔當?我們愿不愿意通過勞動,通過自己的愛來回饋父母?年味不是索取,而是奉獻。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就不會再抱怨年味淡漠,而是會主動參與奉獻了。尤其是我們有了孩子的中青年人,要學會擔當,為孩子創造新年的氛圍,也要為父母奉獻,增加新年氛圍。
也就是說,年輕人應該像自己的父母那樣,積極地為孩子、為父母操辦,這就是代際傳承。這也是我的體會,當我們來到城市,感覺過年沒有味道,但是現在想起父母的努力,他們是認真地為孩子為上一代人考慮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努力,年味就不淡了。年輕人長大了,要和父母一起營造年味。年味是自己營造的,是用愛來營造的。這也包括繼承傳統。
抱怨年味淡漠,也是一種負能量,所以媒體也不能讓這種輿論發酵,應該宣傳那些積極奉獻營造美好家庭的典范,不能給這些負能量的輿論予存在的空間。同時,抱怨年味淡了也是少數人。看看高鐵上,汽車上,甚至騎摩托車的回家大軍,我們就會發現:對于過年,中國人的主體心里是熱乎乎的、暖洋洋的。
因此,年味淡了是少數人的心理問題,而不是主流的。中國年的年味的主流傾向是越來越濃厚。擔當中國年俗的主人,自己創造年味,奉獻年味,這才是我們打開年文化的正常路徑。
澎湃新聞:各個城市之間似乎在過年氣氛上有差異,您怎么看待?
田兆元: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差異很多,這真是中國文化多元一體形態的表現。南方在歷史上隨著人口遷移,中國傳統的文化越積越深,所以南方的年味濃厚有歷史的因素。同時南方天氣暖和,也是相對有利春節公共文化的建構。這不是說北方或者其他地方年味不夠,只是各有特點。
當代城鎮化建設,很多人離開了熟悉的家鄉,進入城市。城市文化是多元的,都市年俗文化也是需要建立認同的。這需要時間。但是春節文化是以家庭為單位為主題的節慶。所以千家萬戶處處春,家家戶戶過大年,則是可以把年味營造起來的。和諧鄰里關系,也是年俗文化的重要內容。相互拜年,相互祝福,為一年帶來濃濃的吉祥感,這其實是舉手之勞。
澎湃新聞:您怎么看年夜飯外出就餐背后的社會變遷?
田兆元:外出就餐是一種新的民俗,有其特有的原因。關鍵是,如何把這種集體的公共的與家庭相結合的年俗建設好,既要有傳承,又要有創新。我知道很多的農莊飯店就在進行這方面的設計。如上海的文人墨客農莊,在準備著集體祭祀祖先的儀式。我們很支持這樣的家庭合作過大年的創新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外出就餐,也會增加中國飲食文化公共性認同。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澎湃新聞:但這是否會使得傳統節日成為一種形式上的儀式感,而且存在鋪張浪費的問題?
田兆元:過年不提倡浪費。但是過年是一種文化,文化是要消費的。適度的消費,有利于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文化的傳承,更有利于培養對于文化的消費習慣。比如適度的節日裝飾,如燈籠,對聯,甚至給戲班付款。要提倡形成為文化埋單的風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