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洪智庫視角 | 朱嘉明:用新思維認知世界科技革命、教育革命和學習革命
編者按:8月19日,由馬洪基金會、深港產學研基地、博時教育和興鏈數科共同發起,資本市場學院作為支持單位的“灣區智薈”第二期沙龍在資本市場學院順利舉辦。沙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來自政、產、學、研、資等領域13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長期發展的重大需求和多樣性特點,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助力企業創新發展。以下為主旨演講嘉賓朱嘉明教授的現場發言,經整理以饗讀者。
我今天的發言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 關于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8”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第二部分,關于科技革命、學習革命、教育革命的關系。希望我的發言對“灣區智薈”第二次沙龍有所貢獻。
第一部分:關于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8”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今年6月份,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了“20+8”關于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和前沿科技發展的整體規劃。政府把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分類,分為三個層次:IT產業、高端制造產業、生物醫藥及其產業。每個層次中有很多交叉,比如生物制藥產業里有IT產業,高端制造產業中也有IT產業,IT產業的最底層當然具有完全的IT產業特征。見下圖:
寫文件、宣傳文件、理解文件三者是不同的。這張圖并不能讓人清晰理解“20+8”是怎樣的關系?事實上, 20和8的關系是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邏輯,“20+8”不等于28。特別需要回答:在“20+8”中,究竟哪些科技產業是根基產業?這些根基產業如何派生、刺激出其他科技的創新?科技和創新是樹,是永無止境的長青樹——有樹干,樹干長出樹枝,樹枝再長出更小的樹枝。這個過程中每個科技的創新都是栽下一棵樹,這棵樹會產生很多的樹枝,這些樹枝就構成了我們今天說的產業體系,且每個科技創新最終都會沉淀成和凝結成產業。這是一個生態過程,不是加減乘除的概念。
以20個產業如果做細致分類的話,將對兩個困境:一、橫向而言,是否涉及到所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每個領域?二、縱向而言,每個細分產業是否能把技術結構進行完全分解?嚴格來說,今天人們所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困難所在,是如何定義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新一代”?中國提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時間是2009年,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寫入國家五年計劃是“十二五”。現在是2022年,而從2009年到2022年,2009年和2011年“十二五”計劃所講的“新一代”和現在 的“新一代”差別在哪兒?不正視這樣的問題,簡單的對新興產業做出概括是非常有可能導致片面性的理解。
在過去的13年間,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發生中天翻地覆變化,這是全球性科技革命的核心動力所在。如果不能理解過去13年來信息產業的變化,基本沒有辦法理解全球的變化、經濟發展深層原因,以及技術創新的核心領域。信息技術產業的變化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類面臨的信息或大數據的規模超越了人類想象。13年前當我們討論大數據的時候,我們講以EB作為目標的信息規模衡量尺度還很遙遠。2009年前后,世界的大數據爆炸遠遠小于今天的規模。2021年大數據時代規模怎么衡量,到底有多大?根據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搜集和匯集的數據規模,列舉了一些企業,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有約5400 PB的電子郵件產生。
討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首先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硬技術和軟技術的體系可以面對和處理如此巨量,每天以指數級增長的數據?依我所見,十年左右就要進入ZB時代,也許三十年左右進入DB時代。字節跳動公司的全球范圍的成功,就是依靠數據和算法。數據儲存、分享已經完全進入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這是13年來的最大變化。
第二,數據處理的基礎發生變化。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都在不斷的進化。比如說除了CPU、GPU、DPU之外,我們看到消息英特爾在2024年會創造出XPU,把所有這些東西融合在一起。到軟件和硬件有更大的變化,軟件和硬件的邊界在改變,已經不存在完全脫離硬件的軟件,更不存在沒有硬件支持的軟件。我們面對的工業軟件革命是翻天覆地的。
第三,數據的結構和它們展現的形態完全發生了變化。過去傳數據開始是傳文字,后來是傳語音,再了不起的是傳音樂,現在要傳圖像、傳電影,沒有不可傳送的數據,包括我們今天講的元宇宙。元宇宙實際上就是新的信息技術革命。這是第二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四,算力變化。2022年6月份世界超級計算機評選,美國“前線”第一,日本“富岳”第二,中國的“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別排在第六、第九名。超算要解決的是億級、萬億億級數據處理,這樣的情況在13年前是沒辦法想象的,是沒有能力做到的。算力本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如此,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量子網絡正在全方位崛起。
第五,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大規模的并與信息產業進化同步的產業體系。13年前,誰在乎英偉達?13年前多少人不把馬斯克放在眼里?13年前我們誰也沒有聽說過量子霸權的概念,今天我們發現這13年變化得太大。
我想提出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涉及學術理念、現實政策和長遠戰略:用“第一代”或者第幾代這樣的詞來描述科技時代,是值得討論的。因為,“代”是線性的,有爹和媽就有孩子;而現在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科技產業的發展沒有代際只有顛覆,沒有線性只有爆炸。ICT產業每天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是信息技術產業、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加速度更新的時代,不是算術級數的概念的小問題,不是加減乘除的算術概念,而是非線性的、指數級的和生態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兩個概念必須加以糾正。其一,不要隨意使用“新一代”之類的概念。因為缺少標準和根據,無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二,也不要隨意用“+”。世界早已經不是加減乘除構成的。長期以來,人的思想是線性的,而科技發展是非線性的。如果繼續用線性的思維、古典物理的思維,是不可能理解這科技革命主導經濟和社會進步的時代。
不要以傳統思維理解信息技術產業本身的演化。科技革命是指數增長形態演變,形成持續的鋪天蓋地的爆炸,打破了人們自工業時代對于產業演化的傳統理解。不僅如此,在過去13年間,科技革命、科技創新、科技規律影響了經濟規律,影響了真正傳統的意義上對工業模式的分工。進而,科技革命改變傳統的危機模式、周期和機制。例如金融危機,當今世界海量的資本和貨幣是怎樣得以稀釋和消耗的?現在看,科技領域很可能是吸納過渡發行的M2M的黑洞,M現場增值最快的科技資產,不可思議的消化了人們一再預測的惡性通貨膨脹。
簡言之,我希望要用新思維認識這個世界,客觀看待過去13年的科技革命,動態的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與數字經濟”。所以,簡單的羅列了二十個相關科技和產業領域,是不夠的;20+8過于簡單化。如果將科技當作概念和口號,很可能導致科技誤國。
第二部分:科技革命、教育革命和學習革命關系
一、科技革命
現在必須認識科技革命,參與和直接成為學習革命的主人,推動教育文明,完成認知革命。科技革命是21世紀的主旋律,科技革命和歷史上的科技革命到底有什么差別?最大的差別就是三條:
第一,科技革命是無死角的革命。死角一旦出現,以為被忽視了,明天科技革命的鐵掃帚要把這個死角拉上去——科技革命是不斷填平補齊的革命。科技革命在區域上、行業上、部門上沒有人能逃脫,因為它是全方位的革命,從基本理論、科學技術、工程一直到生產。過去我們講研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研發的界限完全被破壞;我們講要有科學研究,現在發現基礎理論研究需要技術手段,沒有技術手段做什么技術理論?所以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關系變成了雞和蛋的關系。我們過去講技術轉移,那是大問題,我年輕的時候研究了很久,現在技術轉移是每個企業必須做的事情,不存在某些企業做、某些國家做,是普遍現象。所以,科技革命是全方位的,在領域上也是全方位的。
第二,大融合。科技革命下,誰都不可以與其他人割裂開來。IT革命、信息技術產業很難創造獨立界限,創造自己獨特的集成電路——這里有太多的合作、太多的協作、太多的團隊努力,太多的國家和企業合力。
第三,加速度。世界上的科學家每天都在那里,每個科學機構都在努力,沒有人能叫停絕大多數,而形成了“創新推動顛覆,顛覆刺激創新”。這是人類從來沒有過的壓力狀態。舉幾個例子,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號,現離地球約233億公里;2019年9月20日,科技巨頭谷歌一份內部研究報告顯示,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并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2016年,中國天眼開始觀測宇宙,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在今年6月收到了一個疑似地外文明信號。
科技革命包含著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至少上千個產業部門的結合,而且是有多少精密的工業制造。誰說工業4.0和信息革命沒關系?沒有精密制造,所有科技革命和創新都實現不了。
二、學習革命
21世紀學習革命是深層動力。現在有知識的人第一條得謙卑:發現知識有可能明天就過時,學了很多沒用的東西,還要學,要跨學科、全天候、超代際。學習是今天最嚴肅的問題。我們所有的場合都會面臨在交流上發生困難,在概念上產生歧義,說明大家在學習上的深度、寬度、廣度是有差異的。
我想談波普爾(Karl Popper,1902 -1994)和庫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這兩個人都是研究科技管理、科技歷史,被公認為大家。波普爾的代表著作是《科學發現的邏輯》(Logik der Forschung)和《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提出“證偽理論”,即可證偽性是界定科學的充要條件,這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但是,今天大量的科學未必能被證偽,證偽的未必都不是科學,這是事實。霍金研究的很多理論,包括量子科學的理論還在每天被證偽,它也是科學。不是對于知識和思想的探索都嚴格遵循可證偽性標準。庫恩的代表作是《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提出了著名的科技革命的范式理論,在以證明科學史上重大科學進展決定于科學內在機制、社會條件和信念的基本框架,以及一種先于具體科學的研究的組織模式。但是,至少IT引領的科技革命的歷史,打破了科技革命范式理論。科技革命存在隨機性,包括科技本身的內在生命力的推動。
總之,從21世紀20年代對于科技革命的認知角度,波普爾的理論有問題,庫恩的東西也有局限性。兩個人的著作:波普爾《科學探索的邏輯》寫于1934年,《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寫于1963年,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寫于1962年,整整六十年過去。科技革命已經超越了波普爾和庫恩時代的框架和認知。其深刻原因,很可能是科技正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三、教育革命
教育革命無論如何要適應21世紀的狀態,要解決教育所學的知識,滯后于前沿革命和學科交叉的困境。之前我接受一個采訪,談到:元宇宙是一個學科,可以產生相當多的知識構成一套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體系又引發出一系列的就業機會;這些就業機會需要職業培訓。唯有教育革命才能解決現在的結構性失業,一方面,傳統產業因為科技革命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太多的人離開崗位,而且不需要那么多的崗位。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高科技所創造的新崗位,但是需要教育和制度的配合。
四、小結
我總結四個對大家極其重要的理論:
第一,混沌理論。對很多事情,我們的觀念是一定要把它了解的非常清晰、準確,而混沌理論是對這種傳統觀念的挑戰。對于混沌理論來說,初始表現不精確的情況下結果一定是不準確的。現在我們發現在所有的領域,初始條件沒有辦法非常清晰、精準,就會發現結果是不精準的。如果非要按照結果精準做事情不僅會造成刻舟求劍,而且會事與愿違。宏觀如此、微觀也是如此。
第二,復雜理論。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意大利的物理學家,就是因為他對復雜理論的貢獻。今天必須把復雜理論的基本要點植入到腦子里,心服口服的承認這是一個復雜世界:經濟復雜、政治復雜。世界為什么變得這么復雜?復雜引發更復雜。當人類社會進入到復雜的軌跡時,這是一個沒有逆轉的列車,直到大家在復雜中煎熬,于是發現我們的大腦不夠,所以我們需要人工智能。
第三,智能爆炸理論。人們過去以為AI就是機器人,實際上AI是獨立于機器人的一種系統。今天AI和機器人結合起來產生智能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產生之后人和智能機器人就成復雜的關系,如何進行溝通(包括穿戴設備、腦接口等設備)?總之,將來人類社會面臨最大需求是解決人和其他智能形態的關系,以及其他智能形態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的大腦雖然節能,但是每秒鐘積累不能處理的信息,占你信息的99%,除非你忘掉。有些人活得很痛苦,不但不處理還不忘,就很難受。
第四,超空間理論。這個世界不是經典物理解釋的世界,這是多維超時空的世界,而我們要適應這樣的世界。大家現在討論區塊鏈,13年前誰知道區塊鏈?13年前才剛剛有加密數字貨幣。
最后,在科技革命時代,學習的壓力卻是與日俱增的,學習已經和必須成為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本人每天的用于學習時間至少超過6個小時。我相信,學習有助于健康和長壽。謝謝大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