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藝術人物|卡塞爾策展人聯名抗議,薛松香港展“非常道”
第15屆卡塞爾文獻展即將落幕,近日,策展團隊發表公開聯名信,拒絕咨詢委員會取消電影放映的要求。此舉得到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弗朗西斯·莫里斯以及百余位參展者的支持。
在紐約,策展人坎迪斯·霍普金斯獲2022年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利奧獎;在中國香港,藝術家薛松近作展“非常道”揭幕;在京滬兩地,藝術家李怒、西班牙攝影藝術家山地的展覽也已開啟。《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6773257.com)“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策展團隊
發表聯名信,拒絕咨詢委員會取消電影放映要求
ruangrupa成員合影。 圖片來源:第十五屆卡塞爾文獻展官方
據Artforum中文網報道,統稱為米倉團體(lumbung community)的第15屆文獻展參展成員和藝術總監ruangrupa于9月10日發表公開聯名信,宣布他們“絕對拒絕”接受由文獻展股東任命的咨詢委員會的初步調查結果:該委員會要求立即取消“顛覆影像小組”在第十五屆文獻展上的“東京膠片”電影放映活動。米倉團體表示,咨詢委員會的報告“標志著惡性審查結構中的種族主義轉向”,并譴責委員會的建議是“惡意的審查行為”。共有100多位藝術家、團體和組織在公開信上簽名。
米倉團體這篇題為“我們憤怒,我們悲傷,我們疲憊,我們團結”的聲明同時在文獻展專屬網站和e-flux網站上發表。此前不久,由文獻展的股東和監督委員會為調查本屆文獻展反猶主義指控組建的“科學咨詢小組”發布了一篇非常簡略的初步調查建議(只有德語,沒有英語,這并不符合該組織新聞稿的常規雙語形式),他們認為“最緊急的任務”是“停止由‘顛覆影像小組’以‘東京膠片電影節’的名義放映的60年代至80年代親巴勒斯坦宣傳影片”。“東京膠片電影節”是由來自拉馬拉和布魯塞爾的團體“顛覆影像小組”組織的放映活動,文獻展將其描述為“放映最新修復的影片的電影活動”,揭示了“日本和巴勒斯坦之間被忽視的、未被記錄的反帝國主義團結”。咨詢小組認為,這些作品“充滿反猶主義和反猶太復國主義內容”,并稱電影相關評論“通過不加批判的討論合法化原始材料中對以色列的仇恨以及對恐怖主義的美化”。該咨詢小組還認為這些由日本導演、前日本赤軍(與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陣線有關聯)成員足立正生收集的影片“與已經被撤下的稻米之牙作品《人民的正義》相比,其潛在的煽動性更加危險”。
稻米之牙的爭議作品《人民的正義》被拆除后的弗里德里希廣場。 圖片:馮優
米倉團體在聲明中提到了他們看到的一份更具體的報告,其中委員會稱此屆文獻展的“策展和組織結構環境允許反猶太復國主義、反猶主義和反以色列的情緒盛行”。米倉團體轉而質疑咨詢委員會所使用的IHRA(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對反猶主義的定義,表示“該定義導致對以色列的批評和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批評與反猶太主義混為一談”,從而“回避了定義術語的嚴肅任務……在轉喻法的模糊性中抹去它們之間的巨大差異”。米倉團體的信稱該委員會“壓迫性、偽科學的方法……是將德國歷史和罪惡感轉換和投射到巴勒斯坦與其他反殖民斗爭中去。”
與此同時,由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弗朗西斯·莫里斯、德國策展人烏特·梅塔·鮑爾、藝術家阿瑪·坎瓦(amar kanwar)等八人組成的“尋找委員會”(The Finding Committee)對ruangrupa和米倉團體最近的聲明表示支持,認為“媒體和政客對整個文獻展團隊施加的壓力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在兩天前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該委員會寫道,“我們既反對反猶主義毒藥,也反對其目前的工具化……我們擁護第15屆文獻展的多元性,以及首次聽到來自世界各地如此豐富的藝術聲音的可能性。”
據Artnet報道,作為有唯一決定權的15屆文獻展藝術指導,ruangrupa拒絕接受取消“顛覆影像小組”放映的建議。目前該小組在Hübner-Areal場地的展示仍在進行中。第15屆文獻展將于9月25日結束100天的展期。
紐約|策展人坎迪斯·霍普金斯
獲2022年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利奧獎
坎迪斯·霍普金斯 圖片:Thatcher Keats.
總部位于紐約的非營利性組織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宣布,坎迪斯·霍普金斯(Candice Hopkins)獲得2022年利奧獎。霍普金斯是卡克羅斯/塔吉什第一民族(Carcross/Tagish First Nation)公民,是紐約塔卡尼克(Taghkanic)的Forge Project的首任總監和首席策展人。Forge Project是成立于2021年由原住民主導的項目,重點關注“原住民藝術、去殖民化教育,以及支持文化、食品安全和土地正義方面的領導者”。她將與美國印第安人社區之家共同分享這一獎項,后者是位于紐約的一間非營利組織,為生活在紐約地區的美國原住民提供援助,并經營展覽空間AICH畫廊。
霍普金斯因提升原住民藝術家的知名度而為人所知。她是2019年首屆多倫多藝術雙年展和今年舉行的第二屆展覽的高級策展人。她曾擔任2019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加拿大館和2017年第14屆文獻展的策展團隊成員。霍普金斯還參與策劃了一些以原住民藝術家為中心的開創性群展,包括為ICI舉辦的“探查:五部分的展覽”,該展覽自2019年開幕以來已在七個場地巡回展出,以及2013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國家美術館舉辦的“點燃:國際原住民藝術”。
利奧獎以藝術經銷商利奧·卡斯泰利的名字命名,用于表彰對當代藝術領域有特殊貢獻的人。過去的獲獎者包括畫廊家瑪麗安·古德曼、洛杉磯郡美術館館長邁克爾·高文、導演史蒂夫·麥奎因等。(整理/畹町)
中國香港|藝術家薛松
近作展“非常道”香港揭幕
薛松
近日,藝術家薛松的展覽“非常道——薛松近作展”在中國香港季豐軒舉辦,展出薛松逾二十幅由2019年起創作的“法自然”系列拼貼作品。
薛松的作品從火中誕生,透過作品中圖像的毀滅與再生,在創作中思考著“自然之道”。他從自然中發現和提取圖像,以造詣精湛,掌控純熟的拼貼手段解構重組圖像。作品主題摒棄了所有可辨識的文化符號或歷史敘事,取而代之對自然、四季、節氣等的抽象表現,以至一種生命輪回不息的意象。遠觀隱約可見水、火、葉脈、大理石和冰裂等意象及抽象的形式美。近看細察其標志性的現成圖像文本拼貼。微觀與宏觀的矛盾,圖像與內容的沖突,在畫面上不斷地制造出疏離和變異的戲劇化效果。
最新個展呈現薛松近年在創作的開悟及突破:從圖像敘事方式轉到抽象形式,見證他對自然之道、物我關系的反復思考,以及于藝術之道的追求。
個展現場
個展現場
薛松于1965年出生于中國安徽,其成長階段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劇變時代,社會急速現代化,經濟轉型,物質主義興起,挑戰傳統美學的現代藝術運動如火如荼。身處紛繁的上海,薛松具有六十年代出生一代的文化特征: 對歷史深刻反思、強烈時代感知、個人藝術追求,透過創作觀照社會,建立獨特面貌同時,與同代藝術家一起推進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0月15日。(文/畹町)
上海|西班牙攝影藝術家山地
攝影書法聯展來到了塞萬提斯圖書館
山地(Santiago Barrio)
9月15日,“反者道之動”攝影書法聯展在上海塞萬提斯圖書館開展,展覽由西班牙攝影藝術家山地(Santiago Barrio)的攝影作品和徐康巖(字蛻山)的書法作品組成,呈現傳世經典《道德經》中的深奧哲思。
山地的攝影作品
山地于1970年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畢爾巴鄂出生。在二十余年的歐洲攝影生涯中,他曾與世界知名雜志《VOGUE》、《TIME》、《ELLE》、法國《世界報》等長期合作, 還曾為西班牙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世界報》《國家報》和《阿貝賽報》供稿。他拍攝過的人物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最頂尖的藝術創意人群,包括著名設計師、藝術家和歐洲頂級奢侈品牌的領軍人物。少年時期的武術培訓經歷讓山地一直欣賞中華文化,道家思想更是極大地啟發了他的藝術創作。2012年起,山地開始在北京生活和創作。
展覽主題“反者道之動”出自《道德經》第40章。作為中華文明的奠基著作之一,也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寶,《道德經》闡釋著自然、社會運行的總規律,通過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格言,引導讀者走向與宇宙萬物的和諧共生。對于山地而言,這些寫于2000多年前抽象又富含深意的文字,恰好為他的攝影語言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時而神秘而深邃,有時又無比清晰和透徹,這位古代先賢的精彩論述在他的鏡頭中借由尋常的生活物品以不尋常的陳列方式表達出來。山地以藝術辯證的方法,向觀者提供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對《道德經》的視覺解讀。
山地在展覽上回憶自己16歲時第一次讀到《道德經》的情景,“我看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天書’,完全無法領會。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并且讀過不同譯本的《道德經》,慢慢感覺到有些東西已經在你心里了,你知道自己不一樣了。西班牙人很難理解‘無為’‘無不為’這些中國傳統思想。我有一張攝影作品,是一尊大佛,眼睛上貼了一扇中式窗戶,這是為了告訴大家,通過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實的。”
用攝影來表達《道德經》是一種對撞,也是另一種詮釋。山地說:“影像是非常西方的,我們的風格很直接、有棱角、有力量,這是我的美學教育基礎。而中國藝術是另一種,像絲綢,像水,所以彼此可以互補。這場攝影與書法、圖像藝術與符號藝術之間的對話,希望能讓大眾重新燃起對于這本經典的認知和關注,感受我們與世間萬物不可分割的關系。這些作品也是一條傳遞老子智慧的新通道,在妙不可言的‘道’,看清自己的本真映像。”(文/徐明徽)
北京|藝術家李怒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李怒
9月17日,藝術家李怒個展“流沙即磐石”于今日美術館呈現。展覽共包含藝術家李怒的20多件作品,除《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創作于2019年,其余都是新作,涉及雕塑、裝置、影像、繪畫等多重媒介,其中的文本裝置“What’s the date today?”(今夕是何年)展示于今日美術館1號館的東側外墻。
李怒的創作植根于日常,以自我經歷和主觀感受為媒介,表現對大環境的普遍性感知、個體的情緒波動和群體在宏觀社會演變中的精神狀態。
李怒 《死亡是唯一的出口 》
文本裝置 《What’s the Date Today?》
李怒有在歐洲曾經的學習與游歷,這促成了他對于地緣、邊界或差異性的持久關注和表達,也為他在聚焦本土議題時提供了參照系。有別于前代藝術家大量使用中國元素和符號的做法,李怒對現實處境的回應充溢著想象力和跨文化的征引,有時,會呈現為沖突感的現場,有時,思考又會落實到貌似輕悄的表達中,而他對于藝術的轉化邏輯與價值有著清晰的認知:“作品的意義建立在對某些事件的思考上,而非這些事件本身”。
“流沙即磐石”出自阿根廷詩人、作家博爾赫斯初版于1969年的一本詩集,原文這樣寫道:“沒有什么建于磐石,/一切皆在流沙之上。/但我們的責任就是建造,仿佛流沙就是磐石……”,這些詩行始終鐫刻在李怒的記憶深處,并且被他用作了本次展覽的標題,所要傳達的是:一粒流沙般的個體應該成為磐石般堅韌的存在。(文/高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