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秋分|故宮藏畫里的秋山:霜葉盡染,群鹿嬉游
今天是秋分,是秋季第四個節氣。
關于秋分,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可謂是這一節氣的晴雨表,詩中寫有“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之句,北宋山水畫家郭熙則稱“秋山明凈而如妝”。在歷代書畫名跡中,秋景的描繪,既有衰蘆野艇,蘆雁驚飛,更可見群鹿嬉游、霜葉盡染。元錢選《秋江待渡圖》卷自題:“山色空濛翠欲流,長江浸徹一天秋”。清代王翚《秋山萬重圖》軸則記有:“遠近秋山千萬重,醉來吾欲采芙蓉。峰頭何處歌招隱,如此丹丘不易逢”。
值此秋水長天之季,《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特整理故宮藏畫中的“秋山圖”,以饗讀者。
五代南唐 巨然 秋山問道圖 軸
五代南唐 巨然 秋山問道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上半期的山水畫,以華北地區劃家居畫壇的重要地位。至北宋后半期,因米芾(1051—1107)大力推崇董源(約活動于十世紀上半葉)、巨然(約活動于十世紀下半葉),江南地區的董巨畫派因此逐漸受到重視。巨然師承董源,所畫之景致嵐氣清潤,平淡天真,其風格與雄健峻峭的華北畫風相異其趣。
五代南唐 巨然 秋山問道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巨然 秋山問道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巨然 秋山問道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繪土山層疊,山形圓渾不做峻峭之崖壁,山頂有卵形巨石堆壘,名之為“礬頭”。以長弧形的線條皴山畫石,名之為“披麻皴”,筆勢柔暢,淡墨居多,饒清潤平淡之韻味。畫中尚有溪流幽徑,風蒲茅舍,一片江南風光。本幅是存世傳為巨然作品中重要之一件,惟其收傳印記“司印”之尺寸與習見者略小,進而引起疑點之討論。
五代 無款 秋林群鹿 軸
五代 無款 秋林群鹿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無作者名款,畫秋日楓林中,群鹿嬉游憩息情景。畫法極奇,異于一般傳統方法,似受外來影響,具有濃厚裝飾趣味。畫鹿全以淡墨分染,畫樹葉先用細筆輪廓與脈絡,再用汁綠漬染,或用粉填,然后淡罩彩色,彩不掩墨,自有光彩浮動,生意榮茂之色。通幅予人精致柔麗感覺。
五代 無款 秋林群鹿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 無款 秋林群鹿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畫見聞志》載宋仁宗時,遼獻千角鹿圖,本幅或與此有關。
(傳)五代 梁 關仝 秋山晚翠 軸
(傳)五代 梁 關仝 秋山晚翠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鐸行書題跋:此關仝真筆也,結撰深峭,骨蒼力垕,婉轉關生,又細又老,磅礴之氣,行于筆墨外,大家體度固如此。彼倪瓚一流,競為薄淺習氣,至于二樹一石一沙灘,便稱曰山水山水。荊關李范,大開門壁,籠罩三極,然歟非歟。己丑十月王鐸濡墨瑯華館中。
高峰峻峭,巍峨矗立,中有泉瀑,迂回而下,景致幽深,奧曲奇偉。山石皴畫筆力雄渾,墨色凝重,表現出厚重結實的質感;并以朱色賦染樹葉和畫枯枝樹來形容秋日時光。
(傳)五代 梁 關仝 秋山晚翠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從構圖上看,畫幅兩側甚為促迫,似曾經裁切,原作或本為屏風,后再改裝成立軸形式。 此幅無名款,今之定名為關仝,乃是根據邊幅王鐸順治六年(1649)的跋語而來。王鐸認為此幅結構深峭,筆法老蒼,氣勢磅礴,當為關仝真筆。事實上,目前傳世作品中,并無可靠的關仝畫跡可以比對,所以本幅是否出于關仝所作,仍有待研究。以風格和表現技法觀察,與燕文貴(約967—1044)畫風略近,成畫時代或可置于北宋中期(約1040年間)。 關仝(十世紀中葉),陜西長安人。所作多關陜(陜西省地區)一帶景致,峻拔雄渾,畫史評論其畫謂:“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宋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 卷
宋 趙伯駒 江山秋色圖 卷 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鈐有清內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印,以及梁清標鑒藏印。尾紙有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標題跋。
此圖為青綠設色。畫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棧道、橋梁穿插其間,又有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換景,令人玩味不盡。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綠重色;樹木、建筑刻畫細膩精謹,點景人物描繪細致入微。整幅作品布局宏大,細節豐富,色彩濃麗而不失清雅,刻畫精細而不瑣碎,帶有宋代畫院氣派。
宋 郭熙 窠石平遠圖 軸
宋 郭熙 窠石平遠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近景,溪水清淺,岸邊巖石裸露,石上雜樹一叢,枝干蟠曲,有的葉落殆盡,有的畫出老葉,用淡墨渲染。遠處,寒煙蒼翠,荒原莽莽,群山橫列如屏障,天空清曠無塵,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在郭熙的山水畫理論中,主張深入真山實水作觀察體驗為創作的先決條件。在深入實際體察時,他采用了對比的觀察方法。《窠石平遠圖》畫的是北方的深秋。從對比觀察中,他體會到“西北之山多渾厚”,“其山多堆阜,盤礴而連延,不斷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頂而迤邐,拔萃于四逵之野。”畫中的窠石和遠山正體現了這些特點。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現北方山水的渾厚和盤礴,是郭熙的創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凈而如妝”,“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畫中沒有蕭瑟和悲涼,從構圖的氣勢,用筆的利爽,給人以肅穆、莊重、清神的美感。特別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鮮,不激不怒,且清且淺,與歷歷的窠石相聯系,給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覺。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韻,是一般畫家難以察覺和表現得出的。
中國山水畫取景構圖的“三遠”法則是郭熙首先總結出來的。“三遠”即高遠、深遠和平遠。《窠石平遠圖》標明了所采用的是“平遠”法。郭熙解釋說:“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畫中取景,視平線在下部約三分之一處,平視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過中景而望遠景,層次分明,表現出縱深的空間距離,畫面雖著墨不多,但境界闊大,氣勢雄壯,使人觀之精神振奮。
現今能見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真正可信的不過六七幅。《窠石平遠圖》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創作于元豐元年戊午(1078年),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賞他的畫作和理解他的美術理論的絕佳作品。
(傳)宋 郭熙 秋山行旅圖 軸
(傳)宋 郭熙 秋山行旅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崗嶺起伏,江水逶迤,古寺、村舍錯落其間,行旅騎驢對話,童仆荷擔隨行。部分樹木業已凋零,秋意已濃。左下石隙間款署“郭熙”。雖然本幅挺勁巨松的姿態、以蟹爪筆所畫的枯枝等,皆與郭熙(活動于11世紀后半)的名跡《早春圖》氣息相通,可是卻不見《早春圖》所呈現主山堂堂的雄偉氣勢、可游可居的山水意境;且此畫之構圖布局、用筆用墨更與之相去甚遠,當為后人偽托郭熙之作。
(傳)宋 郭熙 秋山行旅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 郭熙 秋山行旅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 郭熙 秋山行旅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徽宗趙佶(1082—1135),北宋第八位皇帝,擅長花鳥畫,亦能詩善書,并稱三絕。任內改革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錄》等書,開創藏品著錄之例。 畫中崇山疊嶂、沙坡群樹出現在畫幅的左上側,山石輪廓渾圓,水墨淡染其間,綴以煙靄野水,再現山水于抒情詩意的氛圍中。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雖畫上鈐有徽宗的花押及“御書”印記,然從畫風看,此作成畫時間約在南宋時期。
宋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 卷
宋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 卷 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圖畫分為四段,分別繪春、夏、秋、冬四時景象。本幅選第三幅,觀山,秋高氣爽,霜葉盡染。
畫面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結合界畫技法,精心構建庭院臺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麗,或古樸。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蒼逸勁健,行筆設色嚴謹而注重法度,畫中人物雖小而形神完備。整幅作品面貌古樸,筆法精嚴,極富南宋畫院作品的特色。臨安(今浙江杭州)作為南宋都城所在,高官顯貴們的庭園別墅建造甚多,劉松年身為畫院畫家,長年生活其間,描繪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此圖立意于表現士紳官僚優裕閑適的生活,畫家的注意力從山川自然的野韻轉移到人工營造修飾的景物,這種題材風格的轉變,從側面反映出南宋時期,一大批無心復國的官僚們,專注于享樂的生活態度。正如詩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傳)宋 燕文貴 秋山琳宇圖 軸
(傳)宋 燕文貴 秋山琳宇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寫山峰林立,山谷中煙嵐留滯,似欲描寫山雨初收。澗壑奔流直瀉,小路回曲,延向山中樓閣,景境幽靜清雅。
(傳)宋 燕文貴 秋山琳宇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 燕文貴 秋山琳宇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雖款系燕文貴,惟畫風較近似晚明。燕文貴(約公元十一世紀),浙江吳興人。少時曾流落京師(河南開封)為商販,后來才華被畫院待詔高益所賞識,得以進入畫院任祇候之職。山水、人物均佳,尤善于描繪四季景物,清雅可愛。畫院中人稱其畫為“燕家景”。
宋人 秋山圖 軸
宋人 秋山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嶺由畫幅下端往上延伸,堆疊滿紙,在繁復豐實的山石中,以溪澗的穿流,形成丘壑變化,并得到虛實相兼之趣。
宋人 秋山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 秋山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山石皴法近似范寬雨點皴,畫寒林枯枝似郭熙蟹爪法,而整幅畫風與“荊浩匡廬圖”甚為相像。
(傳)宋 李相 東籬秋色圖 軸
(傳)宋 李相 東籬秋色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疊嶂深林,中央一彎瀑布,蜿蜒流下,近處溪橋客過,遠方清江柳亭一小舟劃水而過。山徑間牧童與牛群相伴同行。溪旁村舍兩處,榻上陶淵明正閑坐賞菊。布局空隙處不多,而磊磊巨巖,隨處可見,氣勢剛猛是其特色。長松造形、巨石輪廓,顯受李成、郭熙一派畫風影響。本幅舊傳為宋人李相所繪。惟細瑣處不類宋人。李相,別號石泉主人、五溪居士。生平待考。
元 錢選 秋江待渡圖 卷
元 錢選 秋江待渡圖 卷 故宮博物院藏
引首乾隆御題“秋江待渡”四大字,鈐“御書”(朱文)印,本幅有乾隆行書自題五言律詩一首,后紙有陳恭、胡惟仁、朱庸、胡敦等17家題記或題詩。曾經《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江村銷夏錄》《江村書畫目》《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等著錄。引首、畫心、前后隔水、尾紙有高士奇、安岐、清內府等鑒藏印近80方。
此圖描繪江南的湖光山色。起首一處茅舍數楹,處在茂樹環抱之間,屋前水波不興,屋后群峰高聳,遠處淡霧輕嵐,氣氛寧靜平和,恍若神山仙境。畫幅中央是一大片開闊的水域,江天浩淼,遠景秋山隱隱,起伏連綿。江水左岸土坡上青紅雜樹,一人獨立待渡,秋水望穿,而將要渡他的客船才剛剛駛離對岸。卷后自題七言絕句:“山色空濛翠欲流,長江浸徹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渡舟。”此卷采用詩、書、畫結合的形式,以詩意充實畫意,開創了元代繪畫的新風格。
以墨線勾勒山石林木輪廓,再施以青綠重彩,幾乎不用皴筆,畫法接近展子虔“游春圖”,明顯帶有“復古”的韻致,意境蒼茫。
元 高克恭 群峰秋色 軸
元 高克恭 群峰秋色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高克恭(1248—1310),本為西域人,后移居燕京。字彥敬,號房山老人。
元 高克恭 群峰秋色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峰巒多用淡墨淺色皴染,主峰用墨最重,山頂并綴以橫筆“米點”,有水墨淋漓之趣。石綠、石青之漬染潤厚秀雅,顯得峰巒更為渾厚穩重。
元 陶復初 畫秋林小隱 軸
元 陶復初 畫秋林小隱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陶復初,元初天臺人。字明本,號介軒。書工篆隸,墨竹師李息齋父子,著色竹甚佳,亦能山水。 陶復初以畫竹名家,而傳世之作甚少。
元 陶復初 畫秋林小隱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幀所畫澗濱巖隙,架水茅齋,雜樹連云,背山環抱。筆墨極為秀逸,屋宇尚有宋人余韻。澗水縈洄,波紋激蕩。筆墨甚精,惟壓頂一峰,皴筆襍沓,微覺細碎。
元 吳鎮 秋江漁隱 軸
元 吳鎮 秋江漁隱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彌,浙江嘉興人。他的山水學五代巨然,墨竹學宋朝文同,都能融會前人的長處,而創立自己的畫風。
元 吳鎮 秋江漁隱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描繪巍峨聳立的山崖中,有一道飛瀑直瀉而下。蒼樹坡石間,安置著村屋人家,遠處是一片空闊的江山,只有一艘小漁船漂蕩在江心。全幅多用中鋒禿筆皴畫,運筆沉著有力,漬染渾厚,配合了巍峨的山崖,挺拔的松樹,更覺得雄壯厚重。
元 倪瓚 萬壑秋亭 軸
元 倪瓚 萬壑秋亭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倪瓚 萬壑秋亭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倪瓚 萬壑秋亭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倪瓚 萬壑秋亭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圖 軸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蒙(1301—1385),浙江吳興人。字叔明,號香光居士、黃鶴山樵。趙孟頫外孫,畫得趙氏法而能自立面目,善繪畫,長詩文,為元四大家之一。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王蒙 秋山草堂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一溪兩岸,林木相錯,遠近之間,極得掩映之妙。林間屋宇相銜,男女作息,雖不求形似,而有一種山林森爽之氣,乃刻削形容者所不能至。背山綿延遠去,衰蘆野艇,疏林小屋,橫亙其間,真有一望無盡之概。通幅筆墨雅淡,設色極精,靜穆之中,覺其古厚而明凈。
元 王蒙 秋山簫寺圖 軸
元 王蒙 秋山簫寺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至正二十二年(1362),王蒙在鄒復雷的蓬蓽居作這幅畫。畫中墨色由淺而深,用焦墨的地方甚多。皴紋的用筆非常繁復,而毫不紊亂,特別能表現出山林茂密蒼郁的感覺。
元 王蒙 秋林萬壑圖 軸
元 王蒙 秋林萬壑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一溪兩岸,林木相錯,遠近之間,極得掩映之妙。背山綿延遠去,林間屋宇相銜,有一種山林森爽之氣。
元 王蒙 秋林萬壑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通幅筆墨設色雅淡,靜穆之中,覺其古厚而明凈。畫幅右下有千字文第四八二“藁”字編號,原為項元汴收藏。
元 朱德潤 煙嵐秋澗 軸
元 朱德潤 煙嵐秋澗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德潤(1294—1365),河南商丘人。字澤民,山水學自郭熙。 這幅畫沒有作者款印。畫中描繪老樹,枝丫崢嶸,坡石與澗水錯綜疊列。秋原上,一人騎馬,后有仆役隨行,遠方樓閣中,有兩人眺望于高臺上。云泉深處,叢林寺宇隱約可見。山石的表現染多于皴,樹梢的筆法類似蟹爪,畫風略有郭熙的遺意。董其昌認為有元人韻味,鑒定為朱德潤的作品。
元 王淵 秋山行旅圖 軸
元 王淵 秋山行旅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淵(活動于十四世紀前期),字若水。號淡軒,浙江杭州人。曾隨趙孟頫學畫,得古人畫法。 大德三年(1299),王淵為陳琳(仲美)作此畫。描繪騎驢的主人與步行的童子,穿度秋林,行走于長堤上。遠處水面,一行鳧雁排空而去,景物蕭疏清逸。山石借濃淡墨相襯,增多了色調的變化。
元 唐棣 仿郭熙秋山行旅 軸
元 唐棣 仿郭熙秋山行旅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棣(1296-1364),字子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善畫山水,師郭熙,得其蒼潤蓊郁之趣,嘗畫嘉熙殿壁,所作為人貴重。 畫寒林野店,澗石曲徑,綴以行旅數人。峰巒高聳,古寺隱現山間。本幅采主峰中立之構圖,靈動的山石以卷云皴皴寫,挺勁的枯枝則以蟹爪筆畫成,無一不從郭熙筆法而來。全幅染多于皴,山石秀潤,煙嵐飄渺,氣氛安適恬靜。
元 朱叔重 秋山疊翠 軸
元 朱叔重 秋山疊翠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叔重(約公元十四世紀)也有人寫作叔仲,江蘇吳縣人。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在繪畫上也有卓越的成就,可惜遺留下來的作品很少。 小橋對岸,有林木蕭疏,村屋四五家隱約可見。山嶺連綿蜿蜒而上,白云深鎖于山際。云山蒼潤,水墨淋漓。山作直皴,樹用橫筆米點,畫法似出自米芾、高克恭。
元 盛懋 秋江待渡圖 軸
元 盛懋 秋江待渡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秋江待渡圖》作于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年),本幅有畫家自識:“至正辛卯歲三月十又六日,武唐盛懋子昭為鹵白作秋江待渡。”鈐二印。本幅上還有老圃、瑩玉菴、劉公敘、莊廣義、俞英題記,及清高宗弘歷于乙酉年(1765年)御題的七言詩一首。
是圖以兩段式深遠構圖法畫近樹繁茂,遠山起伏,中間澄江如練,蘆雁驚飛,風吹樹杪,一派清秋氣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攜書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載客搖櫓而來,意境清幽。畫法略近董源,用筆疏簡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
《古緣萃錄》著錄。
元 盛懋 秋林高士圖 軸
元 盛懋 秋林高士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盛懋(活動于十四世紀中期),浙江臨安(今杭州)人,后遷浙江嘉興魏塘鎮,與吳鎮居比鄰。字子昭。善畫山水、花鳥、人物。初隨陳琳學畫,后技法漸趨成熟,遂形成其個人風格。
元 盛懋 秋林高士圖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畫江岸疏林,一朱裳士人于樹下橫置釣竿,休息閑望。對岸煙霏掩映山腳,峰巔矗立于千仞之上。樹干描寫仔細,屈節皴皮如可觸摸,樹葉多用單葉法,工整有序,而不失條暢。筆墨工巧秀挺,清雅之趣,溢于筆端。
元 馬琬 秋山行旅 軸
元 馬琬 秋山行旅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馬琬(活動于1342—1366年),金陵人,字文璧,號魯飩。善山水,工詩、書、畫。每遇佳山水,必托之毫素。有董源、米芾之法,輒自題其左,時號三絕。
崇山疊巒,行旅騎驢荷物而行。全圖構景系密,用筆多屬中鋒,用墨簡澹,設色淡雅。壓頂一峰皴筆疏簡,以平點層層作小樹,特覺清逸秀出。
本幅無作者款印,幅上有董其昌題,云:“馬文璧秋山行旅圖”。
元 趙原 溪亭秋色 軸
元 趙原 溪亭秋色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原(約活動于十四世紀后期),亦作趙元,字善長,號丹林,山東莒城人,后寓居江蘇吳縣。明洪武年間,應召畫功臣像,因觸犯皇帝而被殺。 水墨畫樹石水亭,遠近雜樹疏林相襯。本幅構圖簡練,畫筆甚禿,多以側筆皴畫山石紋路,渲染甚少,率意天成,呈現一種質樸清雅意趣。
明 王紱 秋江泛艇 軸
明 王紱 秋江泛艇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有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程正揆題:得傍江山佳,清秋興益佳。沙平明素浪,蘆細軟芒鞵。峰落猶千頃,人歸只一涯。但為風月主,何地不開懷。(第二則)野艇青溪客,飄飄自在翁。陽關三妙句,采石一江風。疎荻淡今月,寒潮響古崧。可知巖屋里,影落酒杯中。(第三則)石納征帆影,山留萬古春。文章扶世界,天地報才人。溪韻河曾歇,清風故自淳。不知幽想外,詩思幾回新。(第四則)連日依沙際,十年心事違。青天懸客坐,白鳥挾波飛。貰酒醉何處,懷人速趁歸。環崖滴蒼翠。爭欲上寒衣,青溪道人正揆題。
明 王紱 秋江泛艇 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唐寅 秋山
明 唐寅 秋山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寅,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年(1470—1523)。字子畏,又字伯虎,號六如。天賦多才,生性疏放,狂逸不羈。弘治十一年(1498)中南京鄉試解元,后牽連京試賄賂案,被謫為吏,從此絕意宦途,一心窮研詩、書、畫。秋水長天,一派明凈,漁夫扛網,行于堤上。三五枯樹配上轉紅的樹葉,空疏的景象,透露秋的蕭瑟。唐寅用流利細長的線條,來表現近岸的山石,樹亦頗具杈椏之美,山石染以赭紅,恰是落日返照,余暉醒目。
本幅選自“集古圖繪”冊。
明 文伯仁 溪山秋霽 軸
明 文伯仁 溪山秋霽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長軸畫作喜好層疊山石,結構出精嚴聳峙的山體。文伯仁的《谿山秋霽》雖然狹長,但畫中的谿山林木卻不重在顯示高聳,而利用俯視的角度表現深度。策杖高士跨過具有長方形橋柱基座的弧狀石橋,再沿著鋸齒狀的沿溪小徑,行至正憩于床榻上隱士的草廬邊。繼續深入則可站在兩株高聳的松樹旁,眺望平靜池面、對岸柱狀山石,以及聳立于厚實云氣上的遠山。此圖作于嘉靖丁未年(1547),雖屬文伯仁早期作品,但已是發展出自己面目的杰作。
明 趙左 秋山紅樹圖 軸
明 趙左 秋山紅樹圖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左(約十六世紀)字文度,江蘇松江人。善畫山水,是蘇松畫派的首創人。畫中趙左自題“仿唐人楊升畫”。按楊升畫山水得到張僧繇沒骨法的妙處,有雪霽圖、峒關蒲雪圖傳于世。這幅畫多用青綠設色,山石不用皴紋,而用沒骨法漬染,樹葉也多用雙鉤,頗有唐畫山水的遺風。但趙左受吳派繪畫影響極深,故不像唐畫華麗富貴,而饒有溫潤文雅的趣味。
明 關思 秋林聽泉 軸
明 關思 秋林聽泉 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關思,烏程人,字何思,號虛白,一名九思,字仲通,善山水。萬歷間與宋旭齊名。現存畫跡,最早成于萬歷庚子(1600),最晚成于崇禎庚午(1630卒年不詳。
此為傳世關畫最早之一幀,筆墨圓成,已是盛年之作。全幅層山復水,盡繁縟之能事。壓頂一峰,愈遠愈淡。峰外用青赭橫拖遠岸,草草數筆,遂覺江天浩闊。使人心中滓穢具消也,惟能繁而不能厚,能巧而不能清,是為少欠。
清 王時敏 秋山白云圖 軸
清 王時敏 秋山白云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圖繪煙云浩渺、林木蔥郁的雨后山景。據款題而知,此圖是作者有感于“三伏生秋”之意于盛夏的雨后仿元人黃公望筆意所作的秋景圖。王時敏自明崇禎五年(1632年)辭官歸里后便潛心于對宋、元諸家繪畫的研究,期間創作了大量摹仿黃公望的作品,此圖便是其中一幅深得黃氏“淺絳”畫風的力作。其筆法松秀靈動,色、墨富于變化而有層次,重疊交錯的墨點更是將山形樹貌有機地統一于高逸的境界中。
清 王時敏 秋山白云圖 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款題:“己丑六月望,過西田村舍,毒熱不異炮灼,僵臥揮汗,讎睨筆硯。適雨后稍涼,憶古人三伏生秋之句,戲作秋山白云圖。雖曰摹仿大癡,實未得其腳汗氣也,愧絕愧絕。王時敏識。”鈐“王時敏印”白文印、“西田”朱文印。又題:“此余十年前所作,公瑕將以贈宿章道兄。復攜見示,追憶揮汗舐筆時,宛然如昨。今年至力衰,百事慵懶,不復求舊管城公,誦少陵‘丹青不知老將至’之句,益深慨嘆。辛丑子月時敏又題。”鈐“煙客”、“儒齋”朱文印二方。“己丑”為清順治六年(1649年),作者時年58歲。“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作者時年70歲。
清 王翚 秋山萬重圖 軸
清 王翚 秋山萬重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左上方畫家自題七言絕句一首,款識:“仿黃子久秋山筆意,庚辰八月,海虞王翚。中秋日重加點染,寄贈帝錫道翁。翬又識。”鈐“王翚之印”、“時年六十有九”“畊煙外史”“清暉老人”“澂懷”印五方。此幅畫作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王翚仿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筆意描繪秋日山林的而創作的,時年王翚69歲。另從題款可知,此畫在八月初成,又于中秋節重加補繪后贈與友人。鑒藏印有“虞山張青蓮博士鑒藏”“陳氏家藏”兩方。
畫面描繪了常熟虞山一帶的深秋景色,境界奇幽。畫家自題的七言絕句“遠近秋山千萬重,醉來吾欲采芙蓉。峰頭何處歌招隱,如此丹丘不易逢”使畫面愈充滿了詩情畫意,美不勝收。王翚的繪畫追隨黃公望卻不拘于一家一格,他的山水畫功力深厚,仿古能達酷似,寫生亦具新意,有“集大成”之譽。此幅畫雖為應酬之作,卻無草率習氣,畫法上略學黃公望的淺絳山水,筆墨純熟細膩,畫面古意盎然,又不失自家體貌。王翚是一位長壽而創作殊多的畫家,其山水畫有早、中、晚三期的變化:35歲以前為早期,主要臨仿古畫,筆墨尚不成熟;35歲到60歲為中期,博采南北諸家之長,面貌多樣,筆墨精能,被譽為“海內第一”;60歲以后屬晚期,技法更加純熟,但下筆、構圖往往形成一定格式,不及中期生動多姿。王翚曾說山水畫要“以元人筆墨,運宋人邱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此幅正體現了他的這一作畫觀點。
此畫于1998年由北京大學張青蓮教授轉讓,故宮博物院購藏。
清 董誥 秋山蕭寺圖 軸
清 董誥 秋山蕭寺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董誥(1740—1818年),字西京,號蔗林,一號柘林,浙江富陽人。邦達之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謚文恭。工詩古文詞,書法宗王羲之、獻之。山水稟承家學,秀雅絕塵,晚宗宋、元,有大、小董之稱。為人和易,一時寒畯多得其授畫法。
圖繪一水瀠洄,彼岸青山高聳,林木深處古寺梵宮隱現;此岸坡石上嘉樹挺拔,郁郁生機,其中一樹紅葉,寫盡秋色;水上一葉扁舟,一人持槳,游賞山水樂在其中。構圖深遠式,結合鳥瞰的視角,以散點透視法營造取勢,增加了空間的宏闊感。技法上,山體皴擦點染兼顧,皴線細碎仿牛毛皴法,運筆率意;樹木枝葉勾點寫兼用;殿宇以寫代工表現界畫的效果。系小青綠山水,設色石青、花青、石綠、汁綠,水、墨、色交融,呈現一種獨特的“既厚又薄、既妍麗又雅澹”的色彩效果。此幅是詞臣畫家的意會稱旨之作,暗合乾隆皇帝題詩元王蒙《秋山蕭寺圖》軸中“蒼松原不老,碧水自離塵”的禪意。落“臣”字款,鈐“臣”字印。尺幅較大,具有觀賞性,色澤明麗清雅,有文人雅趣的韻致。系清宮舊藏。
(本文整理自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關資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