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鐵西失去的風景|沈陽化工廠
2009年8月8日
這幾年我和兔子跑遍鐵西拍老工廠,因為是以民間志愿者的身份,只能在企業搬遷后拆除前進入廠區拍攝。而那些仍然處于生產狀態的工廠是無法進入的,這其中我們最想拍攝的就是化工廠。每次路過化工廠,我們只能在大墻外拍點紅杏出墻的風景——春光咋泄的化工廠內部有復雜的管道、造型奇異的設備和濃烈可怖的色彩。因為種種特殊的原因,這家企業遲遲不能遷移,我們也只好苦苦等待。
上個月,兔子有了個好消息——我們文保志愿者團隊有個叫青龍的網友在化工廠工作,能帶我們進去拍攝。
早上七點出發,我們到衛工街的化工廠大門前,青龍還沒有來,先到紅梅味精廠附近的巷子里轉轉。第二次回到大門口,青龍騎著賽車來了,一點不像快退休的人。他的真名叫張景振,退伍軍人,在化工廠保衛部門工作,對這家工廠的歷史很有研究,整理過很多廠史資料。
張老師先帶我們到辦公樓后面看一件寶貝,是1942年的防空警報器。他介紹這個設備最初是起報時功能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軍轟炸沈陽軍事設施,鐵西工業區是主要目標,化工廠當時是“滿鐵”的潤滑油工場,它便用于空襲警報了。目前沈陽市內保存了三個這樣的警報器,另外兩個在市公安局樓上和九一八紀念館附近?;S這個將送到沈陽市人防辦博物館展出。
我們往北走,進入生產區,找到了兩臺老火車頭,都是上游的,在貨場上靜靜地待著,很漂亮!這個貨場就是化工廠鐵路專用線的終點,原材料通過火車運輸到這里,堆積如山,甚為壯觀。
拍了化工廠俱樂部,還拍了一些化工企業特有的設施——大罐子。因為兔子使用大畫幅相機,很費時間,我們這次匆匆走一遍就結束了。
2010年4月11日
拍完熱電廠,兩點多,我和兔子又到了化工廠。這回張老師帶我們專門轉北廠區,在味精廠的北面,以前從來不知道還有這個廠區。在這里發現很多漂亮的大罐子,像我們這樣的外行只對造型感興趣,至于干什么用的一概不知。
這個廠區里有存放強酸和氯氣的倉庫,是極度危險的場所,設備前都放置有醒目的“有毒”標志。這也許就是它遲遲不能搬遷的原因。
有一座1930年代的老廠房,墻體的顏色常年被化學物質侵蝕,變成奇妙的黃色,非常誘人。兔子的膠片用完了,只好結束拍攝,改天再來。
2011年8月20日
12點先坐214到市委,轉地鐵到保工街,再打車到化工廠。張老師早等在大門口,問我今天拍點啥?我說拍偽滿留下的東西,還有各種各樣的大罐子。
在水泵房附近發現了一個特殊符號的井蓋。中間的符號經過辨認是偽滿時期奉天市政的標志,是小標,在沈陽很少見到。邊上還有“沈化下水”四個簡體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的混搭。對鐵西工廠歷史有研究的保重曾說過,建國后鐵西有的工廠利用偽滿時期的舊模具改造后鑄造新井蓋,這個實物認證了他的說法。
在一個水井邊,張老師讓我看一臺電動機,他說這是日本人制造的,現在還在使用。我仔細看上面的標記,有NATIONAL PATENT字樣。
在一個車間遇到一位老師傅,他給我講一堆不用的老設備。其中一個是日本人留下的,叫重合釜,不用焊接,全是鉚接,非常堅固。老師傅越講越起勁兒,帶我們去看氯化槽、元寶爐。
張老師特別跟我提到這個巡檢表,這是他們廠的一個發明創造。安全巡視員來這里檢查后,把指針撥到當時的鐘點上,絕對不會造假。
張老師告訴我,建筑大學的老師來廠里考察過,要確定哪些建筑值得保護,其中就有鍋爐房。這座建筑是建國后修建的,外觀很特別,里面的設備很奇特,標語也有趣。
蒸餾塔是最值得保護的,不光是因為年代久遠,而且剛剛停止使用,對于研究過去的工藝流程很有價值。
發現了更多造型奇特的罐子,如果都保留下來是非常精彩的工業雕塑作品。還有搪瓷做的宣傳海報也很有特色,因為化工企業的特殊環境,所以宣傳品必須耐腐蝕。
拍完收工,跟張老師去工廠的浴池,泡大池子,水真滿,真熱,好舒服!胳膊搭在池沿邊兒,抬頭望呼吸著窗外飄來的涼氣,懷念起小時候在父親工廠洗大池子的年代。
2012年9月9日
張老師和保重在化工廠等我,這回有工業方面的專家了,能給講講化工廠里的門道。我們先到辦公樓上俯拍工廠全景,周圍的企業都已經拆遷了,僅存化工廠和味精廠,非常壯觀。
我們陪保重又走了一遍料堆、專用線和各個車間。他說如果能把化工廠的整個生產流程都保留下來,從進料到成品,讓大家看到化工產品是怎么制造出來的,這才是對工業遺產的完整保護。
保重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他總結化工廠最有價值的是四個大罐子、一座塔和一個電機。保重不愛走,沒拍夠。張老師家里有事,只好散了。
2013年2月23日
張老師先帶我們看了即將拆除的薄板廠,里面的廠房很氣派,可惜留不下啦。然后又到化工廠院里拍元宵節的花燈。
改革開放后,沈陽又重啟大規模元宵燈節的活動,那時候各大企業效益好,利用自己的設備和技術變著法兒地制造花燈。張老師回憶,化工廠的花燈是最出彩的,很多車間參與制作,奇思妙想,發明創造?,F在不行了,今年的花燈都是買來的東西組合的,明天元宵節就拉到會場展覽。
2013年5月5日
張老師帶我和保重進了北廠區,拍了很多球罐。已經停產了,留下很多被化學材料腐蝕的設備,有種在外星球上的感覺。
我們找到一個通道進入味精廠,里面已經搬空了。據說廠房會保留下來開發成文化創意區。有太多的工業景觀,保留了原始的狀態。
2013年11月5日
接了保重去化工廠,張老師帶我們去拍合成分廠,因為馬上要拆了。主廠區會不會保留下來,目前從各方面聽到的風聲,還是很樂觀的。
建筑大學的陳伯超老師和他的團隊提出了建設“沈陽工業文化廊道”的構想,將化工廠和味精廠的部分老建筑與工業博物館結合起來,形成工業文化CBD地段。
去年我們編輯《沈陽圖景·鐵西失去的風景》,陳老師發來很多他們精心制作的效果圖和規劃圖,對化工廠的各種罐子進行了巧妙的改造,使之與新建的高層建筑和諧共處又相映成趣。
2015年4月16日
遼寧衛視要做一個老工業基地的報道,采訪張景振老師收藏老廠徽的事。我把記者拉到他家,拍他收藏的廠徽,聽他講鐵西老工廠的往事。
然后外景先去拍電機廠和味精廠,都是用廠徽引出企業輝煌的往事。最后到化工廠,宣傳部門的領導接待我們并且陪同拍攝。場景就在蒸餾塔下,讓張老師先講廠徽的來歷——八十年代返城知青入廠,為增強認同感和凝聚力,搞好企業文化,制作了這批廠徽。
然后,張老師以保護蒸餾塔為例子,呼吁在化工廠搬遷后,能把有歷史價值和工業價值的老廠房和設備保護下來,讓我們的后代能看到這些歷史遺跡。
撰文/攝影:楊樹
資料提供:陳伯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