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天1萬步是降低疾病和死亡風險“最佳點”,走得多快也很重要
每天走1萬步是降低疾病和死亡風險的“最佳點”,但根據近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學》的研究,走得多快同樣也很重要。
澳大利亞和丹麥的研究人員對7.85萬名使用可穿戴追蹤器的成年人進行了監測。結果發現,每天走1萬步可以降低患癡呆癥、心臟病、癌癥,甚至死亡的風險。然而,更快的步頻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了步數。
悉尼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研究員Matthew Ahmadi說:“為了維持健康,理想的目標不僅是每天走1萬步,而且要走得更快?!?/p>
該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數據,將7.85萬名年齡在40至79歲的英國成年人的步數數據與其7年后的健康狀況聯系起來。這是客觀追蹤步數與健康關系的最大規模研究。
參與者佩戴腕部計速器,測量7天(至少3天,包括周末和睡眠時間)的身體活動。這些信息通過多個數據源與參與者的健康記錄相關聯,包括住院信息、初級保健和癌癥記錄以及死亡登記等。
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是觀察性的,意味著不能得到直接的因果關系。但他們注意到,實驗人群存在著強烈且一致的關聯。
研究顯示,每走2000步,過早死亡的風險就會逐漸降低8%至11%,“最佳點”是每天1萬步。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發病率也有類似的聯系。每天走的步數越多,患全因癡呆的風險越低,9800步是將患癡呆癥風險降低50%的最佳“劑量”。相比每天的步數,較高的步頻強度對上述結果都有好處。
“我們的研究還表明,對于不太活躍的人,即使每天走3800步也可以將患癡呆癥的風險降低25%。”論文合著者、南丹麥大學副教授Borja del Pozo Cruz說。
悉尼大學教授Emmanuel Stamatakis說:“由于健身追蹤器和應用程序日益流行,步數很容易獲取,并被公眾廣泛用于跟蹤活動水平,但人們很少思考這些數據的意義?!?/p>
“這些發現可以為第一個正式的基于步行的體育活動指南提供信息,并幫助制定旨在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的公共衛生項目。”Stamatakis表示。
研究團隊表示,更多關于長期使用追蹤器的研究,將更清晰地揭示日常步行的特定水平和強度對健康的益處。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1/jamaneurol.2022.2672
(原標題《快走和每天1萬步同樣重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