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買手追討2億貨款,洋碼頭創始人:將引入戰投,分期清償
因未能及時給買手的歷史訂單結算貨款,跨境電商洋碼頭被推上風口浪尖。
近日,多條洋碼頭買手向洋碼頭討要貨款的視頻在網絡平臺流傳,洋碼頭被買手質疑非法侵占商家貨款。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無法結算的訂單為2022年5月1日前的歷史訂單,涉及2億元貨款和3800萬元保證金。
9月14日,對于如何償還商家貨款與保證金,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回應澎湃新聞記者:“必須搞定,我個人股權全賣掉,也要償付掉。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創始人團隊股權稀釋,引入戰略投資,然后把歷史貨款分期陸續清償。尤其是那些業務資源和業務價值巨大的買手,是并購方和戰略投資方非常看重的。”
對于并購方或戰略投資者是否愿意接盤債務,曾碧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洋碼頭之前融資估值約40億元,現在大打折扣。
14日,“洋碼頭買手服務號”微信公號發布聲明稱,近期,洋碼頭關注到被平臺查出的不良商戶(存在“買賣賬戶”“售假”等一系列嚴重違規違法的經營行為),在各網絡平臺上刻意制造不實報道,利用“人去樓空”“命懸一線”“深陷泥潭”等字眼博取流量,使用戶、商家、媒體對洋碼頭產生了誤讀、曲解和發酵,并試圖脅迫威逼公司及利用創始人個人人身安全等來滿足他們所謂的條件和需求 ,對這種行為平臺將尋求法律途徑進行合規合法地處理,堅決抵制任何造謠生事的行為 ,全力保障平臺正常經營商家的利益。
洋碼頭在聲明中稱,公司已經委托律師,針對聚眾滋事的非法商戶進行舉報。
買手:平臺約2億元的貨款沒有結算
“他想以不良商家做借口,壓下去洋碼頭的丑事”,“平臺是欺負我們海外的買手回不了國內。”對于洋碼頭的聲明,買手們存在異議。
9月14日,一位被拖欠600余萬元貨款的洋碼頭頭部買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是在洋碼頭運營9年的俄羅斯買手,今年2月份開始,貨款難以提現。“拖欠理由從公司要上市、到新舊系統交替,再到現在徹底沒錢。”該買手說。
該買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已經申請仲裁。天眼查APP上的一則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法律文書顯示,凍結被申請人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名下銀行存款人民幣6,572,834元,或查封、扣押其相等價值的財產或財產性權益。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
兩位韓國買手是從2021年遇到提現困難。一位韓國直郵美妝買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在洋碼頭運營3年,被拖欠貨款41萬。
另一位韓國買手在2021年6月被拖欠22.4萬元。“今年2月,商家們一起來到洋碼頭公司討要貨款,經過協商,洋碼頭同意給我們貨款總額的30%,剩余的貨款洋碼頭說分期打,3月底打20%,7月底打30%,11月底打20%,但我回家后再沒收到后續的款項。”買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據他了解約有300名商家被拖欠貨款,只是拖欠貨款的金額、時間不一。
一位公司主體注冊的德國買手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在洋碼頭運營四年多,平臺從去年2021年7月開始拖欠貨款,到目前為止約16萬元。“剛開始是貨款結算慢,然后是一兩個月不能提現,其間我一直催促他們。最近直接回復我,只能等,沒有其他方法。”
對于洋碼頭14日發布的聲明,上述買手們并不認同。“我們并非供貨商,我們是買手,這些錢是和買家完成交易的錢,說白了,那實實在在是我們自己的錢。”一位買手說。
從買手向澎湃新聞記者提供的錄音來看,曾碧波在8月底與買手的溝通中提及在公司去年拆除紅籌(海外)架構后,有股東退出,加上退還投資方款項和銀行抽貸,公司少了1.8億元。同時,洋碼頭在做合規改造,將平臺的資金結算系統重新改造和切割,全部委托給有資質的支付機構,以及全部在境外結算(不再境內結算)。
“合規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確實歷史訂單結算款項與公司經營資金是放在一起的,都放進了資金托管系統,以確保我們正在經營的買手能夠及時結算,5月1日前的歷史訂單的結算確實沒辦法兌付。”曾碧波說,公司的錢要用來發展業務,而不是“擦屁股”。
曾碧波提及,截至8月8日,5月1日前無法兌付的歷史訂單貨款約有2億元,另有商家保證金3800萬元,公司已將所有的財務、合同流水交給了經偵。
平臺:5月后的貨款資金結算已委托第三方機構托管
在洋碼頭的聲明中提到,今年5月,洋碼頭平臺已經和支付寶國際以及微信國際達成支付托管合作。目前,洋碼頭平臺的消費者訂單貨款資金結算已全面委托第三方機構托管,洋碼頭也全面完成跨境結算合規化改造,對于平臺上不良商戶的清退也告一段落。
“目前平臺的訂單付款和資金都是安全的,與洋碼頭上海公司的經營資金以及債權訴訟無關聯,請洋碼頭消費者和正常經營的合規買手放心。”洋碼頭在聲明中稱。
這則聲明“忽略”了5月1日前的訂單結算,也是買手們集中討要的貨款。
洋碼頭為何會走到如今地步?
曾碧波曾在8月份的公開信中談到,按照公司戰略規劃,平臺進行合規整理整頓,清退不良商戶,平臺資金結算全方面托管等,預料到業務可能會受到局部影響,考慮到疫情后出國游購物需求抑制在國內,洋碼頭能交付的商品和直播是能滿足這個需求,再加上洋碼頭去年底剛融資到款近一億元,他信心滿滿,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洋碼頭訂單取消率高達40%,是他沒想到的。
為穩住平臺交易,洋碼頭將公司自身經營資金也放入整個資金托管平臺以確保買手新的訂單資金得到及時的結算和回款,但這進一步惡化了洋碼頭的現金流狀況,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外部供應商債權訴訟和銀行抽貸等連鎖反應。
曾碧波承認在公司一些關鍵決策上,其作為公司創始人有誤判。比如,應該在去年8月做資金切割,而不是放在今年5月。去年底融資到賬的1億元,應該用于業務發展,而不是去清償歷史債務。
對于公司“人去樓空”一事,在14日的聲明中,洋碼頭再次提及為了最大程度度過這個寒冬,洋碼頭現在正盡最大的努力開源節流,控制所有不必要開支,因此當下公司先采取員工全體居家辦公模式降低成本。
8月23日,曾碧波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洋碼頭總部合約已到期,洋碼頭公司現有員工約五六十人,相較于去年年底離職了約百人,在職的員工將保證8000元的最低收入,總監級別以上公司管理人員薪資打對折,經理級別薪資打7折。
官網顯示,洋碼頭成立于2010年,平臺認證買手超過6萬名。截至8月,洋碼頭的活躍買手還有約1000個(此前活躍買手約為3000個)。
上述俄羅斯買手依然選擇留在洋碼頭平臺上,對于為何還愿意留在洋碼頭平臺,該買手頗顯無奈:“我想試試萬里匯(洋碼頭第三方資金托管賬戶)能不能正常回款,我該爆料爆料、該仲裁仲裁、該運營運營,條條路都要走一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