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你挽回前任的“情感大師”,其實上周剛上崗
原創 西洲 果殼
看到咨詢師發來的“教材”竟然是戀愛綜藝節目時,楚楚才意識到,這家情感咨詢公司根本不靠譜。
后悔也來不及了,她已經簽下了為期三個月、收費近10000元的合同,根據條款,她很難要回這筆錢,更別說她和簽約公司根本不在一個城市,和“情感導師”一直只是線上交流了。
楚楚把自己的教訓寫在了小紅書上,打上“情感咨詢”tag。這個詞條下的內容兩極分化,一類是情感機構用包裝完美的案例打廣告,一類是吃過虧的用戶激烈的吐槽帖。后者經歷大多與楚楚相似,都是交錢以后才發現,情感咨詢師給的都是簡單粗暴的“套路”,難以應用到自己的具體問題上。
情感咨詢機構,到底是怎樣為客戶服務的?
楚楚“受騙”記
2020年,楚楚有一名心儀的男生,兩人遲遲沒有進展,她一面擔心無法更進一步,一面又不知道怎么能改變現狀。
這時她在抖音上刷到一個視頻,一名“情感專家”頭頭是道地分析“如何俘獲他的心”。楚楚點開專家的主頁,里面全是“幾個習慣讓你更有魅力”“教你幾招讓TA回心轉意”等能解決她煩惱的實用內容。賬號下方還有聯絡微信,可以進一步咨詢情感問題。
情感咨詢示例
她想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便添加了微信。聽完她的講述,微信的接待員說:“你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問題很大,如果你還是保持現狀,你很快就會失去他。”
楚楚慌了,在她求助應該怎么辦時,對方傾情推薦了機構的“金牌導師”。“金牌導師”也嚴肅地告訴楚楚,她對待感情的處理方法很有問題,需要盡快調整策略。
在失去心上人的恐慌之下,楚楚很快選擇了三個月包含“金牌導師”12次一對一、每次1小時電話咨詢的套餐。
但一對一的指導開始后,楚楚才發現,導師的“教材”根本就是熱門的戀愛綜藝和情感雞湯書籍,還發來網上一搜一大把的“精致文案”,讓她發僅對方可見的朋友圈,彰顯生活格調,名曰“二次吸引”。
朋友圈文案指導一例
楚楚大失所望,“綜藝是別人的,書是別人的,文案也是別人的,什么是你這個導師的?”但當楚楚把質疑拋出去時,導師總會重復最初誘導她買服務套餐時的話:“如果再不加把勁照做,你和他也就只能這樣了。”
更離譜的是,在三個月服務期里,楚楚還被迫更換了三個導師,每一個導師在離開時,都說自己是要“回家鄉發展”,并“給你推薦個更好的導師”。
她對三位“金牌導師”的印象是模糊的。他們都用西裝革履的照片當微信頭像,都用同樣的教材指導,用同樣的話術打擊她的自信。朋友圈更新也相同,都定期貼出相同的成功案例,轉發諸如《男人愛不愛你,看這三點就知道》的雞湯文。有時楚楚甚至不知道,對面給自己發來消息的,是否真是頭像照片上的這個人。
楚楚很快就不再續約這個機構的服務,她選擇在小紅書上公開自己的經歷,為其他用戶避雷,結果發現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
社會學家的田野調查則發現,這類“廣撒網”的情感咨詢套路背后,是一套工廠式的流水線。
快速上崗的“情感專家”們
今年4月,深圳技術大學的劉海平發表了《流水線上的“情感專家”與逐夢的勞工——以廣州婚戀咨詢公司培訓為例》,這一研究取材于2016年她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時,在廣州某婚戀咨詢公司參加情感咨詢培訓師項目的經歷。
前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劉海平深度訪談了8位資深咨詢師與8位實習咨詢師,其中8位資深咨詢師中只有2位來自心理學專業,另外6位的背景五花八門,有房地產銷售、職校老師、淘寶自由職業者等,他們都以零基礎在公司一個半月的速成培訓后,考取了婚姻家庭咨詢師證。這一證書報考條件僅僅要求“具有其它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證書,參加正規培訓達到規定學時,并通過結業考試”。
考取婚姻家庭咨詢師證所用教材,這個證的含金量并不高
咨詢師們零基礎速成的關鍵,正是將情感咨詢“流水線化”。在這里,“流水線”指的是將生產產品的流程劃分成多個“標準化”步驟,即便是從未受過訓練的工人,只要按照“標準”操作,就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
受訪咨詢師告訴劉海平,“公司根據幾千個真實咨詢案例總結出來的萬能模型”是培訓的核心要義,也正是這條流水線上的“標準”。比如面對如何脫單的問題,是“自我認識-擴大社交圈-溝通技巧提升-約會技巧-建立連接-關系升級”的流程;婚姻維系,是“找出問題焦點/擊退小三→二次吸引”;挽回前任則是“切斷聯系-自我提升-恢復聯系-二次吸引-加強關系”。
咨詢師要學的,只是在接聽情感咨詢電話時,快速將多種多樣的情感問題歸入類別,套用萬能模板勸說客戶購買服務即可。
公司創始人將其稱為“親密關系咨詢產業化”,他堅信“一切都是流水線,客戶咨詢是一套流程,培養咨詢師也有一套流程。你只需要對著電腦,把這個標準流程念給來訪者聽就行了”。
情感咨詢和心理咨詢有何不同?
同樣頂著“咨詢”之名,情感咨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更加成熟和規范的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包納廣泛,亦有咨詢師專攻親密關系領域。雖然來訪者的困惑相似,心理咨詢工作卻在許多方面與情感咨詢大相徑庭。
心理咨詢師郭蘭心認為,二者最顯著的不同是,咨詢師如何回應來訪者的需求。
以情感咨詢機構常見的“挽回服務”為例,心理咨詢師在面對來訪者急切想挽回的訴求時,在安撫緩解之余,會先與對方一起往回撤一步,評估為何要挽回。
“我們可能要打破一些理想化的地方,讓來訪者思考為什么渴望和這個人建立一段關系,為什么會發展出來當下的人際方式?在生活里面有沒有其他人際關系的支持,在其他人際關系里的自己也是這樣的嗎?”
“情感咨詢則是從很多案例中找到共性問題,然后提出快捷的解決方法。它可能確實能滿足當下的需求,但更像是一種飲鴆止渴。”郭蘭心說。
對于情感咨詢師,使兩人和好是服務的最終目的,為了這樣的結果,情感咨詢師可能會直接介入兩人的關系,例如代聊。但在心理咨詢中,除了危機與伴侶咨詢,心理咨詢師不會介入來訪者與他人的關系中。
淘寶上的代聊廣告
心理咨詢師封浩然認為,一對一的咨詢一旦牽涉上第三方,就有可能涉及倫理問題,會打破心理咨詢的保密性,也可能會降低咨詢中的信任感,“比如有一對伴侶中的A委托機構去聯系B,那B是否愿意被聯系,B是否愿意被去做溝通,都涉及到可能不尊重個人意愿的問題”。
此外,心理咨詢和情感咨詢的收費、咨詢模式也有差異。心理咨詢通常會盡量采用線下面對面的形式展開咨詢,有固定的見面頻率,嚴格按次收取費用,不像網課或健身一樣是“預售制”。
情感咨詢則大多是線上服務,像是楚楚經歷的微信聊天與電話,咨詢師像銷售人員一樣保持著“隨叫隨到”,在所有的工作時間里都立刻響應客戶的提問。收費模式也是包月、包季等套餐式的,在套餐有效期內,就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套餐看似提供了一種安心服務,但郭蘭心認為,“我花多少錢想讓我的另一半回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想法,發生了問題,不可能回到發生問題之前”。命令指導式的情感咨詢,會導致來訪者更加逃避問題的成因,只一心想著解決當下的危機就萬事大吉。
在這樣的情境下,情感咨詢模式就有了個最大的問題——盡管情愛的面貌千姿百態、來訪者的狀況形形色色,但是情感咨詢師為了追求效率和銷售成果,提供的指導簡單粗暴、千篇一律,無法容納下每位來訪者迥異的個人困擾。
情感咨詢不靠譜,為什么還這么火熱?
和已經形成一定行業規范的心理咨詢相比,情感咨詢尚處于野蠻成長的狀態,不僅沒有行業標準,大約連統一的倫理共識都不存在。
劉海平在論文里提到,2017年,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但幾年過去,行業亂象仍未有太多改善。
不過,即便質疑與批評的聲音眾多,為何仍攔不住一家家情感咨詢公司創業并井噴?為何一位位迷茫的來訪者投入情感咨詢,而不是心理咨詢的懷抱?
一個原因在于當代社會的劇烈變化,年輕人的狀態是流動的,傳統婚戀觀念已經越來越難匹配這種狀態。年輕人在拋棄傳統,但破舊未能帶來立新。怎么做才是好的?年輕人沒有答案。
總之就是非常迷茫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認為,中國城市里的年輕人在對待愛情時正在變得“流動、不安和開放”。在城市化的極速前進之下,我們早已無法像祖輩那樣,世世代代居住在確定的區域里。人們越來越四散到現代大都市里謀生,看似更容易和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相遇,擁有了更多邂逅浪漫的機會,但也意味著更容易分別離散。
吉登斯認為,當年輕人不能再依靠前人的經驗指導,尋覓愛情就仿佛是航行在一個“待繪制的區域”中,充滿了“新的危險”。
在這段旅途中,心理咨詢給出的建議,是“要去北方、必須南行”的反直覺的“繞遠路”,但情感咨詢能提供一個看似確定的、可以直接為問題努力的實操方案。
“最短的捷徑就是繞遠路” | 《JOJO的奇妙冒險》
劉海平有一位畢業于頂尖大學的朋友,平日里瀟灑干練,但她在感情受挫后,卻轉而信奉起了Ayawawa。劉海平對朋友說過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她說,‘我們學習這么好,為什么情感這件事情不能像學習一樣,只要我努力了就能得到回報?’”。
Ayawawa與情感咨詢的相似度很高,他們的理論都是確定的,至少在宣傳的時候,會讓受眾相信,“這么做出改變、做出努力,你就能夠收獲感情”。
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是,情感咨詢師和來訪者是“導師”與“學生”的關系,這與強調陪伴、倡導平等的心理咨詢大不相同。比如劉海平調研的公司就要求,咨詢師必須自稱“某老師”,咨詢師經常使用居高臨下的祈使句、反問句,并頻繁使用“必須”和“應當”等詞匯。但正是這種關系的設置,讓渴望快速解決問題的用戶相信情感咨詢師是專家,從而更青睞情感咨詢。
加州大學人類學教授張鸝研究過心理咨詢在中國所遭遇的“水土不服”。她提到,中國的心理治療師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是,如何使來自西方的心理和精神病學知識和治療模式“符合”中國的社會規范、文化價值觀和欲望。
“盡管治療師努力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但他們發現,很難改變來訪者那種勝過一切的、對來自權威指導的期望。”
這與文化心理有關。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錢銘怡等人認為,中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始終被要求聽從長輩、權威和專業人士的指示,對專家的信任與依賴深植于潛意識之中。
專家代表著“權威”,代表著“確定性”,正是人想要在不確定中所抓住的救命稻草。“當他們病急亂投醫時,如果能跳出來一個專家,給到這種確定性,哪怕是偽專家也行。”劉海平說。
得是接地氣的專家,不然不如“別建議了”
信任與依賴,指向了對咨詢效果抱有的更大期待。張鸝發現,心理咨詢的來訪者往往期待著直截了當的診斷,和能快速解決問題的指導。
對治療師來說,第一次來訪的主要任務是安撫來訪者情緒,并收集基本信息,但來訪者則可能期待第一次聊完就知道具體該怎么做。一些來訪者可能會認為,“如果我的治療師不能給我有效的指導,我為什么要浪費錢和時間? 我想要真正的結果,這樣才能相信對方的能力,僅僅是尊重、溫暖和同情并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人在最病急亂投醫的時刻,難免會有渴望快速解決問題的心態。封浩然理解這一點,“來訪者不太愿意去慢下來,但我并不認為是來訪者的問題,他們在焦慮地面對現實問題時,最想要的不會是先去探索自己的內心組織結構”。
無法被心理咨詢滿足的需求,成了情感咨詢蓬勃生長的溫床。且不論實際效用如何,“怎么追到喜歡的男生”“怎么阻擊丈夫出軌”“迅速搞定女孩的泡妞技巧”等話題一眼看上去,就更能切中當代人的感情焦慮。人們求解決,又不求甚解,只要能快速解決當下的問題,就可以先松口氣。
情感互助,如何本土化
諸多情感咨詢公司的“踩坑”案例都表明,復雜難明的情感關系用模板、流水線的方法去解決,很可能“治標不治本”。
郭蘭心遇到過覺得心理咨詢不能快速解決當下問題的來訪者,他們有人結束了心理咨詢,轉向情感咨詢,但在受到“二次傷害”后又重回心理咨詢。
郭蘭心認為,如果問題被情感咨詢的技巧暫時蓋過去,人際模式中的問題很可能還會再浮現出來。“一旦再次出現,甚至可能還有新的問題出現時,來訪者就沒有再應對的能力了,甚至有可能受到更大的傷害。”
劉海平也和心理學出身的情感咨詢師交流過,發現他們對情感咨詢成功率不高心知肚明。“有些客戶期待在三個月的咨詢里解決30多年的問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還有專門做挽回的咨詢師告訴她,就算挽回成功了,70%幾率還是會再次分手。
在向公司老板提出情感咨詢“治標不治本”的質疑后,老板是這么回答劉海平的:“你們這些學術界的人天天就批判我們,這些客戶來找你們,你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嗎?比如有個女客戶離了她老公,她就失去經濟來源活不下去了。這種情況即便她老公出軌,她也必須把婚姻維持下去。”
《愛情保衛戰》、《金牌調解》、《和事佬》等調解類節目
與情感咨詢類似,都是導師來指導家長里短
這也讓劉海平開始思考,當人們批評情感咨詢“治標不治本”的時候,“本”到底是什么?情感咨詢真的一無是處嗎?
劉海平曾在田野調查的公司里看見過很多客戶送來的錦旗,許多來自并沒有成功挽回的客戶。“有很多人情感挽回做到一半時就放棄了,他意識到他挽回的訴求是不合理的,但他覺得這個服務做得值,因為你陪我走過了最痛苦、最想挽回的那段時間,所以來送錦旗。”在充斥著對情感咨詢的避雷、吐槽帖的社交媒體上,這是沒有呈現的一面。
情感咨詢的一套“萬用模板”將千奇百怪的情感問題套路化、扁平化,這些方法或許確能解決一部分人的現實困惑,正如有的人也確實從Ayawawa的理論中嘗到了甜頭。
無論如何,需要確定的一點是,泛心理健康領域目前有著相當大的行業真空,婚戀咨詢業里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打著咨詢旗號的騙子仍在將這潭水攪渾。
但每個領域都有著做出努力、以使行業更加規范、幫到更多人的實干者。心理咨詢中,中國心理學會在嘗試啟動心理咨詢的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系統。有些情感咨詢公司也設想著將咨詢服務做成開放共享社區,“遇到問題你來搜索,會立馬找到我們整理出來的一些案例方法”。
希望有朝一日,國人的情感問題,能夠找到最適合的那個答案。
參考文獻
[1]劉海平.(2019). 流水線上的“情感專家”與逐夢的勞工——以廣州婚戀咨詢公司培訓為例.中國青年研究,(4),48-54.
[2] Haiping, Liu.(2020). Successology for Women: Relationship Experts and Sociobiological Discourses. In: Love Stories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pp.43-61.
[3]Li, Zhang.(2014). Bentuhua: Culturing Psychotherap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38,283-305.
[4]Giddens, Anthony.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Qian, Mingyi, Craig W Smith, Zhonggeng Chen, and Guohua Xia.(2002). Psychotherapy in China: A Review of Its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30(4),49-68.
作者:西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