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蔬一飯,飲食中有大學問
自然界自產生了人類,就有了飲食之需。從原始人類采摘野果、茹毛飲血開始,到人們逐漸學會燒烤烹煮、種植糧食,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人類的食譜不斷發生新的變化。
在古代社會中,飲食不僅是人們生活所必需,而且融入了許多社會元素、人文元素、情感元素、美學元素、禮儀元素等,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也演繹了不少精彩、生動的故事,了解這些會使人受到深刻的啟示。
中國的飲食文化獨樹一幟、非常豐富、博大精深,例如中國許多菜名就很有來歷和說道,表現了深厚的文化意蘊。
歷史上,蘇軾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大家,他被貶黃州不久,就寫了一首詩: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蘇軾愛吃肉,他說過“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但在黃州時,他買不起牛羊肉,就只能吃豬肉,因為當時那里的豬肉很便宜。他不但吃豬肉,還發明了豬肉的新做法。為此,他寫了一首詩《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正是他做豬肉的方法傳開后,就有了至今還為人們所喜愛的“東坡肉”、“東坡肘子”。蘇軾一生寫了很多關于美食的詩詞,如“鳥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姜新鹽少茶初熟,水漬云蒸蘚未干”等等。
“四喜丸子”
傳統菜肴中有一道名菜叫“四喜丸子”。相傳,它創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舉行科考,寒門出身的張九齡得中頭榜,皇帝賞識張九齡的才華,便將他招為駙馬。當時,張九齡家鄉正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失去音信。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恰巧得知了父母下落,便派人接父母到京城。
宴席上,廚師上了一道菜,是四只炸透蒸熟并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問廚師此菜的含意,廚師說,得知你有四喜,一喜金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駙馬,四喜合家團圓,因此做了個“四圓”菜。
張九齡聽了自然高興,不禁點頭稱贊。他想了想,對廚師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就叫它“四喜丸子”吧。自此以后,逢有重要喜慶活動,宴席上就有了上這道菜的風俗。
“龍鳳配”
據說古荊州有一道傳統名菜叫“龍鳳配”,又叫“龍鳳呈祥”。三國時期,劉備前往東吳招親,之后偕孫夫人返回荊州。當地人為慶賀這一盛事,便選鱔魚和雞為材料,分別象征龍與鳳,放在一起烹飪,食之味道非常鮮美。后來,婚宴上就有了這道象征吉祥如意的菜名。
“宮保雞丁”
清朝有一位名臣叫丁寶楨,他在當山東巡撫的時候,計除作惡多端的大太監安德海,又大力治理黃河水患,為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后來,他離開山東到四川任總督,治蜀十年期間剛正不阿、多有建樹。他著力加強西南防務,重修都江堰,推動經濟發展,為百姓所歡迎。
有一次,丁寶楨到都江堰查看水利工程,返回時天色已晚,便留在當地官員家吃飯。沒想到廚子準備不及,情急之下將剩下的雞塊切成丁,加上辣椒、花生米、甜面醬等,放在一起炒,做成了一道菜。端上桌后,丁寶楨覺得特別好吃。之后,他回到自己府上,讓廚師仿做這道菜,并加以改良。后來,丁寶楨去世了,清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保”,亦稱“宮保”。他喜愛的這道菜流傳開后,人們為了紀念丁寶楨的功績,稱之為“宮保雞丁”。
“西施舌”
用沙蛤可以做成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本來這沙蛤的貝殼被打開時,會吐出里面的白肉,像是一條小舌頭,后來人們想象出“西施舌”的文化典故。說的是春秋時,越王勾踐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美人計滅了吳國。
勝利之后,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國,越王的王后擔心西施回國后受寵,動搖自己的地位,便暗中命人將西施捆綁在一塊大石上,將她沉入江底。西施死后精魂化為沙蛤。當有人找到她時,她便吐出丁香小舌,盡訴冤情。這是個既美好又凄慘的傳說,當人們品嘗之時又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祭祀文化緊密相通,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祭祀最初來源于對天地和祖先的信仰,因此,祭祀主要就是祭天、祭地、祭神、祭鬼。《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意思是說,祭禮起源于向神靈奉獻食物。《左傳》明確指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說,國家生活最大的兩件事,一是祭祀,二是兵事。“祭”這個字,甲骨文字的形象是以手持肉之形,即把肉作為祭品獻給神明;“祀”字的字形好似一個人面對牌位而跪。
祭祀的主要目的是祈求神明的福佑。古人祭祀的對象相當多,最主要有三。一是祭天。《尚書》記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昊天”原來指廣闊的天空,后又代指天上的神明。根據“君權神授”的觀念,國家最高統治者受命于天即為“天子”。祭天當與政權和神權結合有關,其儀式一般由天子主持,祭品自然非常豐厚。二是祭地。國家既可被稱為天下,又可被稱為江山或者社稷。前者為天,后者為地,《周易》有“厚德載物”之說。大地孕育萬物,不僅使人類安身立命,而且提供豐富的食物,祭地當然是為了萬物生長、五谷豐登。三是祭祖。
祭祖又有祭神、祭鬼之說。古人以“百善孝為先”,祖先是民族的根脈,祖輩是哺育后輩成長的血親,祭祖既有追思祖先、親人之意,又有祈求其魂靈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幸福之意。在這些活動中,除設置禮儀、燃燭焚香、燒化紙錢外,主要的是要擺放各種飲品、食品、果品、菜蔬等。祭祀食品的禮制在西周時就已成形規范,《周禮》、《禮記》中對此都有詳盡記載。據有關史籍介紹,祭祀時,天子平時吃太牢的肉類(豬牛羊齊全為一太牢),祭祀的時候就要用三份太牢供奉祖先;諸侯平時吃牛肉,祭祀時就要用一太牢;卿平時只吃一只羊、一頭豬的少牢,祭祀時就要用一頭牛;大夫平時吃一頭豬的肉類,祭祀時就用一少牢;而庶人平時吃蔬菜,祭祀時可以用烤魚。如此等等,其等級是非常嚴格的。
在食具方面,先秦時期的飲食禮制也有相關規定。精美貴重的青銅制鼎、簋、尊、爵等食具主要是貴族階層的餐飲中所用,其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庶人不僅沒有資格使用鼎,即便其他青銅食具也不可能使用。
民間的飲食器具以陶器和簞、瓢等植物制作的食具為主。而在貴族階層中,陶器食具與青銅食具可以搭配使用,如陶鼎、陶簋、陶尊等。不僅在材質上區別明顯,而且貴族階層的食具與庶人的食具在工藝制作上也有很大差別,前者大都制作精良考究,后者造型簡陋粗糙。
此外,貴族階層在舉辦宴會、酒席時,也有許多禮儀,包括座次、服裝、奏樂、歌舞、敬酒、上菜、致辭等等。敬酒禮儀作為飲食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傳于后世,甚至如今不少地方的婚宴酒席仍能見到古老禮儀的影子,這也算是一種特有的文化傳承吧。
《論語·鄉黨》中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語,意思是說糧食越精細越好,切的肉條越細致越好。
隨后,孔子連續說了八個不食:食鈕而蝕,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有人牽強附會地認為孔子是個吃飯特別挑剔、講究的人,其實是個誤解。據史籍記載,孔子是個粗食主義者,對飲食并沒有過高追求,甚至厭惡大吃大喝。孔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說,一個上進的青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求學之路上,對那些吃飯挑肥揀瘦的,要鄙視他們,不要和他們談論軍政大事。
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說,一個有高尚追求的人,吃簡樸粗陋的飲食,能有瓢生水喝,睡覺的時候枕著自己的胳膊睡,就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了。這就是孔子對待生活的一貫態度。至于以上在《論語·鄉黨》中說的那些話,顯然不是說給他自己的,而是其弟子記述他對鄉黨的談論,并且主要指祭祀敬獻食物的禮儀。
在古代飲食文化中,還有不少經典故事值得一說。
“吃醋”
“唐太宗賜醋”的典故,說的是宰相房玄齡之妻非常強悍,她性格剛烈,嫉妒心又重,房玄齡既懼怕又無可奈何。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很為房玄齡抱不平,就想治一治這個妒婦,便故意傳旨賜予房玄齡幾個美姬,并讓侍者捎上一個壇子,說是有毒藥的“鴆酒”。侍者對她說,皇上有令,要么同意房大人納妾,要么就將此壇毒酒喝下,一了百了,沒有其他商量余地。房玄齡之妻二話不說,將壇子接過來,一飲而盡,喝后才知那不過是一壇醋而已。唐太宗得知情況后,心里大為驚駭,嘆道,此等女子死且不怕,更無他法可治,玄齡也只能如此承受了。之后,將嫉妒之心說成“吃醋”的故事流傳了下來。
“東道主”
“東道主”一般是指宴請時招待來客的主人。這里有個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執政后,為報復當年流亡在外時鄭國的無禮行為,便與秦國聯合出兵伐鄭。鄭文公派燭之武去勸秦穆公退兵。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聯軍攻打鄭國,鄭國怕是保不住了。但鄭國滅亡了,對秦國并無好處,因為從地理位置上講,秦鄭之間相隔一個晉國,到頭來得到好處的只是晉國。晉國實力增強了,對秦國也會產生威脅。秦穆公覺得燭之武說得有理。燭之武進一步說,要是你能把鄭國留下,讓它作為你們東方道路的主人,你們的使者來往經過鄭國,缺少什么便由鄭國負責供應保證,這有什么不好呢?秦國本與晉國有矛盾,經燭之武此一說,秦穆公便答應退兵,并與鄭國簽訂了和約。秦晉聯盟不戰自散,晉文公無奈,也只得撤兵而回。因為秦國在西、鄭國在東,所以鄭國對秦國來說自稱“東道主”。后人引申其義,作為接待客人時的用語,不僅在宴會上使用,而且在舉辦多方參加的大型會議或賽事時也可稱“東道主”。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成語典故出自《論語·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么心思也不用,真太難了!不是還有下棋的游戲嗎?干這個,也比閑著好啊。這是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們要向顏回學習,不要羨慕富貴、追求吃喝,而應用心讀書、思考問題。后用以形容那些無所事事、好逸惡勞、尸位素餐之人。
“酒囊飯袋”
“酒囊飯袋”的典故,原出自漢代王充的《論衡·別通》:“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到五代時期,武安節度使劉建峰的部下馬殷在劉死后做了統帥,他卻無所作為。朱溫篡唐建立后梁后,封馬殷為楚王,駐守湖南、廣西等地。馬殷只知道吃喝享樂,昏庸無能。人們都瞧不起他,給他取了個綽號“酒囊飯袋”。后人用此比喻那些占據高位、掌握權力,卻沒有能力和作為的人。
《資治通鑒》中記載,后漢滅亡之后,節度使劉崇在晉陽建立了北漢政權,為了能與后周抗衡,不斷地派使者去契丹,請求與之結盟以得到庇護。北漢使者鄭珙到契丹后,奉上巨款并表達結盟之意。契丹人很是高興,就用好酒好肉招待他。鄭珙深知契丹人生性豪爽,加之有求于他們,對他們的相邀只得一一接受,就這樣竟然醉死在契丹。之后,契丹人派軍隊協助北漢進攻后周,但因實力不濟,并未能改變歷史走勢,最終北漢被宋太宗滅亡。后來,宋代程頤和朱熹都說過這樣的話:“雖高才明智,膠于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意思是,像喝醉酒和做夢那樣,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過日子。后人對此多有引用。
古代飲食的故事難說盡,飲食的史籍難看完。在享受各種美食佳釀之時,如能溯其源、懂其禮、知其文、識其性、悟其法、明其道,在物質生活中感受精神生活的愉悅,既享美味餐飲之口福,又收文化熏陶之功效,將是一件美美與共之事。諸君不妨多試之,豈不快哉。
*本文摘自《文史趣思(貳)》,有刪減
《文史趣思》陳學斌 著
內容提要
一蔬一飯,一貓一狗,一枝一葉,平淡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其引發的所思所想,時而使人振聾發聵、心情激蕩,時而又潤物無聲、春風化雨。
本書作者續作《文史趣思》,依然在沃土上耕耘,在峰巒上求索,在史實中尋覓,在故跡中游覽,匯成十五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一人一物知文史,一字一句見趣思。
溯其源,懂其禮,知其文,識其味,悟其法,明其道,是作者的目標。講故事,是作者的方式。羊的由來,馬的傳奇,關的雄壯,亭的優美.....作者旁征博引,生動敘寫趣聞趣事,使古往今來相關文史片段躍然紙上,一個個變得真實鮮活、有血有肉、親切可感。
中國歷史文化豐富滋養著中國人的心靈。翻開這本小書,讀者可于閑暇中讀懂中華文化之精髓,于笑意中深得作者之洞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