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民俗·日常丨八月秋夕,望月懷遠慶團圓

方云
2022-09-10 15:38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化課 >
字號

“佳月四時有,古來重中秋”。七月星漢迢迢,告別“雙星別恨”的悵惘,隨著八月十五“月滿人圓”,節日團聚的意義再次被聚焦、放大與凸顯。中秋又稱月夕、仲秋節,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其名,是地位僅次于春節的傳統大節。中國先民感念大自然的饋贈與恩賜,在“春祈秋報”等祭祀活動中,逐步完善了儀式、規制、禁忌等,從而演化出特定的舞蹈、游藝、食品等節俗,并形成了中秋獨有的祭月、拜月、玩月、守月、踏月等月文化體系。

在歷史的演進中,先民對月的認知受到宗教、風俗、倫理、學派、古代樸素科學觀的影響與浸染,又受詩詞歌詠等文學藝術形式的引導與擴散,“月”由最初的自然天體,衍化為具有深厚意蘊與內涵的中華文化符號。以“月”為本體的宗教、信仰、風俗、道德、藝術、科技、制度等,交織滲透,共融衍生,形成了特定的“中華月”之認知外延,演化成為一種獨特的中華民族情感與意志、宇宙觀與人生觀的感知與表達方式。

月之崇拜與月神譜系

(1)日月崇拜

日月崇拜,是中國先民樸素自然觀的體現。《周易·系辭上》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日出于東,月出于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正是太陽與月亮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是世界的兩極,為萬物的生長以及生命意義的延續提供了可能,故而形成了先民最初的自然天體崇拜觀。

隨著大量考古文物的出土,我們可追尋數千年前先民曾投向那浩渺太空的視線。河南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片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象記錄,比殷商甲骨文的記載還要早2000年左右。陶片上描畫的太陽紋、月亮紋、星座紋以及波曲紋等,已反映出先民不再滿足于對自然天體簡單的觀察,而是嘗試藝術地抽象出與自然天體共生共息的多彩世界。山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所出現的太陽、云氣、山峰形等刻劃符號,有學者認為其已具備早期文字的要素。到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T字形“非衣”帛畫,繪制了天界的扶桑樹、9個太陽、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長壽的蟾蜍、白兔等,豐富而完整的畫面已能反映出漢時盛行的生命觀、自然觀以及成熟的日月神話體系。

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  天文圖像彩陶片

山東大汶口遺址 日月山紋大口尊

馬王堆漢墓發掘的“日月升龍”帛畫

相對于熾熱不可接近的太陽,月輝柔和清冷,先民通過觀測月之出落、月相盈虧等找尋到了規律,從而制定出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歷法與月令。月之優雅與神秘,使得先民以更為浪漫、瑰麗的想象創造出了大量月之神話,成為中秋節日遺產中濃重的一筆。

月之崇拜產生的根源,首先是認為月擁有“死而復生”的能力。屈子在《楚辭·天問》中就發出了“夜光何德,死而又育?”之問。在古人看來,月之盈虧與女性生理機能有著神秘的關聯,如女性的月事以及孕育過程腹部由膨脹到平復的變化,月被賦予掌控繁殖與生命的能力;此外,月還擁有強大的修復與生長能力,如經過暴曬的農作物萎蔫,只需月夜滋生的露水便能重煥生機;同樣,白日辛苦勞作后的軀體也能在一夜休憩后得以恢復。    

其次是月對水的控制能力,這為農業豐產提供了充沛的灌溉。《詩經·小雅·漸漸之石》詩句云“月離于畢,俾滂沱矣”,即描繪了月與雨水的關系;《淮南子·天文篇》中述“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解釋了露水的成因;《太平御覽·天部》云:“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潮濤大。”先民已認識到日月間引力形成的潮汐,對貝類豐產海邊作業采集均會產生巨大影響。月當之無愧成為豐饒之神的象征,因此“中秋祭天,以報豐產”,“祀月”以求風調雨順,月崇拜由此而形成。

(2)月神譜系    

從對月的自然崇拜,到為月創造不朽的神祇,歷朝歷代的社會發展動因為月神譜系的建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隨著“嫦娥奔月”神話的廣為流傳,“嫦娥”為月神的觀點深入人心。《說文解字》云:“嫦,始為姮。姮,求回也”,表示輪回、循環之意。“恒”為“姮”的俗字,意為“常也”,代表著恒久,如《詩經》所云:“如月之恒”。秦簡《歸藏·歸妹》卦辭云:“昔者恒我(姮娥),竊毋死之藥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救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盲,毋驚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 這是嫦娥神話最早、最完整的記述。在東漢張衡的《靈憲》中記述相似:“嫦娥,羿妻也。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

這位“私自竊藥”以求長生不死的月神,其至高無上的自然神格顯然已被擬人化、世俗化,不僅要接受人世間人倫的衡量,忍受分離、孤寂的生活,甚至還被幻化為丑陋的蟾蜍形象。而到了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覽冥訓》中,則為嫦娥竊藥增添了委由:“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托與姮娥。逢蒙往而竊之,竊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無以為計,吞不死藥以升天。然不忍離羿而去,滯留月宮。” “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神話被巧妙地編織,合理地鋪演,進而演化成了一個相對完整而凄美的愛情故事。

另一位不為大眾所熟識的月神,不僅產生的時代要遠遠早于“奔月”的“嫦娥”,其地位也更為正統,那就是“浴月”的常羲,是孕育了十二個月亮的母親。《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她與另一位生十日的太陽母親“羲和”同為帝俊之妻,《大荒南經》述:“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世本·作篇》云:“黃帝使羲和作占日,常儀(羲)作占月。”從占日與占月之官職,可找尋到月神神話被歷史化的痕跡,也有學者認為常羲、羲和同為一神,后世逐漸衍化為“常(嫦)娥”。

此外,還有月神為“西王母”之說。西王母的傳說久遠,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西母”的記載。自黃帝唐虞而至夏商周三代,西王母事載于古書者也甚夥。《山海經·西山經》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日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吳越春秋》中記述了西郊祭祀:“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西王母。”《穆天子傳·軒轅黃帝傳》中言:“時有神西王母,太陰之精,天帝之女。”可為月神之證。

河南南陽出土 漢畫像石中的月神形象

又及,女媧亦是月神。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女媧伏羲像絹畫,蛇身交尾,尾下有月芽及環繞的二十二顆星宿象征月及后代,月暗喻為人類始祖。此外,月神還有御月的“望舒”“纖阿”。《楚辭·離騷》有句云:“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王逸注曰:“望舒,月御也。”洪興祖補注引《淮南子》云:“月御曰望舒,亦曰纖阿。”這里的“阿”上古讀音與“娥”同,“纖阿”速讀與“嫦娥”相近,均存在著承前啟后的演變關系。

(3)月宮靈物

從月神被賦予人格之后,月宮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月神的住所,特別是道教、佛教的介入,嫦娥的避難之所,從孤寒之地變成了瓊樓玉宇的仙境,被塑建成皇宮殿宇型制的月宮,十分引人入勝。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天咫》中述:“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宮前桂樹,高五百丈……月規半天,瓊樓玉闕滿焉。”人們對月宮好奇的窺探以及人神之間開啟交流的故事,最出名的便是“明皇游月宮”。

唐柳宗元的《龍城錄》中記述了開元六年(718)的八月十五,明皇與申天師及道士“云上游月,過一大門,在月光中飛浮,宮殿往來無定,寒氣逼人,露濡衣袖皆濕。頃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其守門兵衛甚嚴,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明皇又見“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鸞,往來笑舞于廣陵大桂樹之下,又聽“樂音嘈雜亦甚清麗”,便默記下素娥風中舞袖的音律,制成“霓裳羽衣舞曲”。盧肇《逸史》中亦云:“羅公遠中秋侍明皇宮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擲之,化為銀橋,與帝升橋,寒氣侵人,遂至月宮。女仙數百,素練霓衣,舞于廣庭。上問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記其音,歸作霓裳羽衣曲。”從此,霓裳羽衣曲“自古洎今清麗無復加于是矣”。

元代 佚名 廣寒宮圖軸 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為了月宮生活不再沉寂,與嫦娥相伴的靈物不僅有蟾蜍、玉兔,還有謫仙吳剛。漢劉向《五經通義》中述:“月中有兔與蟾蜍”,樂府詩中也有“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的詩句。《太平御覽》云:“蟾蠩,月精也。”古人認為蟾蜍是造成月蝕的動物,《淮南子·精神訓》云:“日中有踆烏,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說林訓》亦云:“月照天下,蝕于詹諸。”而搗藥的月兔,更早出現在西王母神話,在其身側搗制長生不老神藥。《楚辭·天問》:“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貪利,居月之腹,而顧望乎?”,這里的“菟”與“兔”同。《靈憲》:“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

至于月中為何有蟾蜍與兔之說,眾說紛紜。《五經通義》云:“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陽也。”也有學者認為,無論是嫦娥、蟾蜍、玉兔均是循著嫦娥一名的轉相衍生。而那位“學仙有過”的吳剛,請令斫一棵“樹創隨合”的桂樹,也是道教觀念的投射,與月神永恒、長生、往復的特質高度契合。

縱觀月神神話的歷史積累與譜系構成,可見先民對月的認知,經歷了從不死神邸、生殖象征的神化階段(自然形態),向品德高潔、蘊含情思的擬人階段(審美形態)的轉變,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高度。此后,從月崇拜中演化出中秋節日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等節俗活動,被寄予了“花好月圓”“人壽年豐”的美好愿景。

唐代 月宮菱花鏡 上海博物館藏

二、拜月之俗與賞月之韻

“中秋”一詞始見于漢代文獻,但此時尚不指代節日。《周禮》中已記載了先秦時期“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仲秋之季是農事生產活動的重要時間節點,多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以祈求足年豐產。秦漢時期,祭月是皇家禮儀。《禮記》曰:“天子春朝日,秋暮夕月”,“祭日于壇,祭月于坎。”《祭法》云:“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此外,《周書》還記載了孝閔帝、武帝、宣帝曾行“夕月禮”。隋承襲周制,“開皇初,于國西開遠門外為坎,深三尺,廣四丈。為壇于坎中,高一尺,廣四尺,每以秋分夕月”。《管子》中亦述:“秋至而禾熟。天子祀干太惢,服白而絻白,搢玉總,帶錫監,吹塤篪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號曰祭月。”先有皇家的夕月之儀,為后世民間的中秋拜月奠定了基礎。

唐時雖然八月十五尚未正式成為正式的“中秋節”,但已是具有區別意義的“月夕”之日。唐時氣象盛大,崇尚自由開放且精神浪漫,隨著對天體知識的增多,皇家祀月的權威逐漸消解,唐人更多的將對月的關注轉向對月文學與月精神的探究。中秋玩月的虛空之境、月宮神仙的不老傳說,無不體現出道教思想“個體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的融合。“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若月。”隨著唐時玩月之風的盛行,對夕月的贊美、吟誦、明志成為了唐人集會交游的主題。《全唐詩》中專詠中秋之月的詩詞達130首之多。“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唐人歐陽詹作于長安永崇里華陽觀的《玩月》詩序中,道出中秋月之精妙:“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太寒,夏則蒸云太熱……八月之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兔圓。況埃塵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魂與之清冷。”

宋代是中秋節法定化、節俗固化的重要時期。皇家禮儀式的祭月行為淡化,文人士大夫玩月宴飲之風也逐漸滲透到普通市民階層之中,轉向大眾化、民間化的民俗活動。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述了都城中秋夜的繁暄:“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云外。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吳自牧的《夢粱錄》中亦述:“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欒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中秋的節日風物也可從中一窺:“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螃蟹新出,石榴、漓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南宋時期寧宗頒布假寧令,官員中秋休假一天,“中秋節”至此被真正列入國家法定歲時節日之中。

北宋 劉宗古 瑤臺步月圖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趙佶 《閏中秋月》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僅次于春節的傳統大節日之一。“月圓人亦圓”的節日內涵中, 儒家孝親人倫色彩更加濃厚,加上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更加世俗化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男子祈求“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子“愿貌似嫦娥,圓如潔月”,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余·熙朝樂事》描寫道:“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醘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晝。”劉桐在《帝京景物略》中記:“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萬里無云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華夏大地上中秋節在繼續生發衍化,并呈現多民族共慶的多姿多彩樣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全國民眾以及海內外華人華僑在月下抒發思鄉思親、渴望團圓、祈盼幸福的情懷,月餅、拜月、團圓宴、中秋晚會等,已成為中秋標志性的節日文化符號。在國際舞臺上,對中國中秋節日文化符號的認同也成為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典范。

如韓國中秋節祭祖掃墓,家庭團聚,在月下表演“羌羌水月來”的集體舞蹈,這與中國古老的“月下踏歌”有關淵流的關系;在日本,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賞月習俗在日語中稱為“月見”,賞月時吃的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越南中秋節,各地舉行花燈節會,還是兒童的節日;泰國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緬甸人在八月“月圓日”要大張燈火,以慶祝“光明節”的來臨;此外,中秋節在印度稱“明月節”,尼泊爾為“德賽節”,印尼為“大月節”,老撾為“月福節”等等。雖然節日的名目各異,但“祭月、祈月、賞月、團聚”卻成為月輝灑向之處的共同節日文化符號。

三、結語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陽明先生的詩句道出了“內心有明月”的大氣篤定與超越世事。月的盈虧變化成為古人在亙古時空中“動觀與靜觀”的思辨。萬古長空,明月見證永恒,萬物也見證著月之陰晴圓缺,月跨越了時、空,以自然之境化人生之憂。通過月之無限循環發展這一永恒屬性,可提升對歷史的體察與人生的感悟,使得人類生命的意義更為升華。

中秋望月、拜月、詠月、玩月,是古人透過月象而折射出的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方式,寄托了中國人的胸懷氣質與審美志趣。從華夏上古先民的“舉頭問月”,到如今中國的“探月工程”,隨著“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不斷升空,“飛天攬月”的夢想正在實現,逐月精神,更內化為民族精神,成為中國人亙古寰宇永不停歇的探索象征。

2006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通過一系列與月亮崇拜相關的神話、詩歌、儀典、舞蹈、食物、節俗等文化符號的建構,傳遞了中國人“和諧、團圓、美滿”的生活理想以及審美追求。隨著文化、經濟、科技、教育等的長足進步與發展,我們相信中秋節日文化精神可通過廣泛的社會傳播以及代際傳承而被更好地賡續。

(作者:方云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非遺理論創新基地 研究員

華東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 研究員)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責任編輯:梁佳
    圖片編輯:沈軻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h00| 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天上人间娱乐城| 24山入宅择日| 太阳神网上娱乐| 百家乐模拟分析程序| 巴林左旗| 百家乐赢钱打| 百家乐官网发牌靴发牌盒| 富田太阳城二期| 百家乐官网庄闲出现几| 大众娱乐城| 百家乐赌场娱乐城大全| 免费下百家乐官网赌博软件| 罗马百家乐娱乐城| 至尊百家乐官网规则| 机器百家乐作弊| 百家乐官网试玩1000元| 奇博| 百家乐园是真的不| 天玉经24山水法| 网上百家乐官网返水| 肇源县| 太阳城网上版| 中华百家乐娱乐城| 百佬汇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西乌| 新花园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富蕴县| 在线赌博网| 威尼斯人娱乐城首存优惠| 专业百家乐软件| 缅甸百家乐龙虎斗| 李雷雷百家乐官网的奥妙| 百家乐官网论坛在线提供| 博彩网大全| 芝加哥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最好的投注方法| 百家乐官网套利| 免费百家乐官网倍投| 什么百家乐官网九宫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