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星海:積極探索碳排放、物流等新型產品,穩步推動對外開放
在9月6日舉行的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持續豐富產品供給,圍繞統一大市場、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導向和市場轉型發展需求,在不斷完善傳統品種風險管理“工具箱”的同時,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數等新型產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方星海表示,中國證監會將與市場各方攜手并肩,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線,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深入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深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充分發揮期貨功能作用,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期貨市場呈現鮮明的中國特色
方星海介紹,十年來,新上市期貨和期權品種73個,是之前20多年上市品種數量的2倍多,商品期貨成交量連續多年全球領先,銅、PTA、豆粕等重要品種價格已成為現貨貿易定價基準,市場長期保持了平穩有序運行。在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我國期貨市場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
一是推出中國特色期貨品種。依托我國完整的工業體系,發掘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鏈的中間產品,上市以PTA、燃料油、塑料等品種為代表的中間產品期貨25個,其中19個為我國獨有上市品種,受到了境內外市場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甲醇、熱軋卷板等品種的成功上市和運行,吸引境外交易所研發上市同類產品。中間產品期貨在服務保供穩價、增強產業鏈韌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初步顯現,去年以來,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下,PTA價格漲幅相比國際原油低了22.8個百分點,一定程度緩沖了上游價格上漲對下游聚酯和紡織產業的沖擊。
二是構建中國特色監管制度。堅持底線思維,結合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實際,創設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實施“一戶一碼”、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等制度,確立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和中國期貨業協會“五位一體”的期貨監管體系,并通過《期貨和衍生品法》把特色監管制度以國家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體現了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立足國情市情的有機統一。
三是創新中國特色業務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創立并穩步擴大“保險+期貨”模式,構建農業補貼、農產品期貨和農業保險的聯動機制,形成農產品市場風險向期貨市場轉移、最終由期貨經營主體承擔而農業經營主體受益的閉環。創新開展“商儲無憂”項目,幫助承儲企業利用期貨對沖在庫尿素貶值風險,探索期貨服務國家大宗商品儲備新模式。推進期現融合深化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鼓勵期貨經營機構設立風險管理子公司,創新開展倉單融通、基差報價、合作套保、場外衍生品等風險管理業務,特別是在服務中小微企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數等新型產品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頂層設計。
方星海指出,期貨市場具有自身獨特的功能和優勢,與全國統一大市場“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建設目標高度契合,特別是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大宗商品等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等方面,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是幫助產業企業提升競爭力;二是提供更貼近產業需求的“期貨標準”;三是促進國內商品市場循環暢通;四是助力統一大市場雙向開放。
方星海進一步表示,中國證監會將與市場各方攜手并肩,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線,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深入貫徹落實《期貨和衍生品法》,深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充分發揮期貨功能作用,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一是持續豐富產品供給,圍繞統一大市場、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導向和市場轉型發展需求,在不斷完善傳統品種風險管理“工具箱”的同時,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數等新型產品,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二是深化市場功能發揮,緊貼產業需求優化合約規則,多措并舉降低市場參與成本,創新服務推動產業企業參與,有效提升期貨價格的真實性、公允性、權威性,積極發揮價格信號作用,促進商品要素在全國市場有效配置。
三是強化制度保障作用,深入貫徹《期貨和衍生品法》,做好配套制度“立、改、廢”工作,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紅利和機遇,豐富監管工具箱,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三公”秩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有序參與期貨市場。
四是穩步推動對外開放,加快開放型品種布局,進一步推動QFII/RQFII參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探索對外開放新路徑新模式,推進國際監管合作,不斷提升大宗商品價格的國際影響力。
五是持續加強期貨市場宣傳,多渠道多角度發聲,講好通俗易懂、特色鮮明的“期貨故事”,增進社會各界共識,為期貨市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