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環保組織向發改委獻策:把塑料垃圾產生量下降納入政府考核
國家發改委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公開征集意見已近尾聲。
近日,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注意到,多家環保組織、企業聯盟公開發聲,圍繞塑料垃圾問題及其影響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多數意見認為,過度消費、一次性文化是造成塑料環境問題的根源,亟需減少所有塑料的使用,特別是塑料的過度使用、不必要使用和一次性使用。
對應建議包括,從源頭預防塑料垃圾的產生,從產品和包裝設計階段就將塑料垃圾問題進行通盤考慮,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并遏制非耐用塑料的使用等。例如,設定一次性餐具產量紅線并逐年減少指標,嘗試押金制用布袋替代塑料購物袋,快遞包裝中使用植物原材料的填充物等。
零廢棄聯盟提出,應當把經濟增長與物質資源消耗、垃圾產生量作為指標,即與降低單位GDP能耗、水耗相似,單位GDP的垃圾產生量也應當降低。從實施層面來看,應當設定減少塑料垃圾的一攬子工作目標和時間表,制定實施方案,進行部門分工,納入政府考核。
此外,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污染問題方法之一的可降解塑料,也遭到質疑。有觀點指出,由于缺乏相關標準,市面上很多“可降解材料”只能部分降解、從而碎片化,仍會帶來環境問題。
“從源頭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
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大量制造、使用和拋棄被視為當前塑料污染面臨的最“棘手”問題。
多家企業、環保組織闡述了一次性塑料制品無法被回收再利用,只能進入混合垃圾、甚至進入自然環境會造成的惡果,并就此提出建議。
1月28日,致力于推動解決我國垃圾危機的零廢棄聯盟向澎湃新聞表示,他們的意見包括,應當從源頭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包裝的生產和使用,運用源頭減量優先原則、垃圾管理優先順序原則和預防原則,按照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的要求,對解決方案和材質進行重新設計,并為替代方案和替代產品提供政策優惠,引導社會創新者和資本進入上述領域,形成商業模式,打造新型產業增長點。
一次性塑料制品——購物袋,被認為是最難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之一。
市民用塑料袋來裝菜。視覺中國 資料圖零廢棄聯盟提出,塑料購物袋完全可以用布袋替代:為了解決人們忘記帶的問題,可以使用布袋押金制,只要有一次記得帶,一次性歸還并退回押金即可;另外,可以允許一定的過渡期,期間對塑料袋征高額環保稅,提高其售價,以價格調控的方式鼓勵人們擺脫對塑料袋的依賴。
此外,針對近年外賣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猛增的現象,零廢棄聯盟表示,首先,應當總量控制,設定一次性餐具產量紅線,并且逐年減少指標;其次,基于這些餐具進入混合垃圾后帶來的環境影響,對其課以高額環境稅,提高其成本;第三,以優惠政策扶持重復使用外賣餐具解決方案(包括餐具、回收方案、清洗方案等)的開發、試點和推廣。
而致力于解決垃圾圍城問題的齊物(北京)資源循環科技公司,也在其微信公號“R立方空間”上發布向發改委提的建議。
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張淼告訴澎湃新聞,針對生活里一次性塑料的廣泛使用,他們提出了兩項建議,包括鼓勵快遞包裝中使用植物原材料的填充物,禁止餐廳堂食使用一次性餐具。
張淼指出,快遞包裝中為了減少碰撞都會使用諸如氣袋、泡泡膜、白色泡沫殼等塑料填充物,此類塑料制品因占據空間大但重量輕等原因不易被回收。張淼建議,從就地取材的角度,可以考慮一些純天然替代品,如松針、秸稈、玉米皮等。易于降解的生物質原材料也可以納入替代品范疇,如以玉米淀粉為原材料的泡沫填充物等。
不過,針對這一建議的可行性,張淼坦言尚未有進一步考量。她表示,填充物選擇了其他替代品會否抬高成本,是否可能出臺政策鼓勵相關產業發展,這些都還需要具體分析。
“規范可降解塑料市場投放標準”
談到塑料垃圾的解決方案,常被提起的是用可降解塑料替代。
零廢棄聯盟建議,規范可降解塑料市場投放標準,即要求:凡投放到市場中的可降級塑料制品,必須與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體系相容,同時避免有毒有害化學品和物質的產生,尤其要禁止銷售商將可降解塑料標注為“在環境中可降解”。
這一建議源于公眾此前對“綠色包裝”、“可降解包裝”的質疑。2017年11月2日,國家郵政總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寫明“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
然而,相關部門尚未對“綠色包裝”的定義和標準、可降解包裝材料的環保性能等進行規定。零廢棄聯盟因此提出“慎重發展推廣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材料從本質上說仍然是一次性使用。”零廢棄聯盟指出,片面強調可降解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性,可能導致相關廢棄物的隨意丟棄,污染可回收物以及增加生物質垃圾處理成本等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史博士、北京零廢棄發起人毛達對澎湃新聞表示,塑料的可降解性有嚴格條件,目前,只有在相關技術條件和設施齊全的情況下,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才能部分或全部地被微生物降解為自然元素(如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質等)。
可降解塑料還挑戰著可持續的土地利用以及分類回收體系。具體來看,可降解塑料的回收方式不同于傳統塑料,實際卻經常混入傳統塑料的回收過程。要分類收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塑料,“可降解”或“不可降解”塑料,單一塑料或者混合塑料,實際操作困難重重、代價巨大,同樣也會對收集過程和回收材料的質量帶來挑戰,導致塑料回收率偏低的現狀進一步惡化。
零廢棄聯盟建議,開展可降解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尤其是它與化石源或不可降解塑料的對比。制定塑料材料的可持續性標準,全面引導產業和全社會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合理使用各種塑料材料,合理研發新塑料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塑料經濟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