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波士頓“128科創走廊”,生物經濟發展教科書
關鍵詞:
科創走廊 | 創新模式 | 大都市圈
產業升級 | 園區升級 | TOD
城市更新 | 城市群 | 生物經濟
01
128公路創新走廊VS硅谷
MEASURE THE WORLD
近些年,關于硅谷衰落的觀點很多,例證是特斯拉、惠普、甲骨文等科技企業的總部紛紛搬離硅谷,辦公空間空置率居高不下(舊金山高達20%)等等。
▼ 作為硅谷的代表,舊金山2021年有近10萬人離開,媒體發明了「科技大出走」一詞,形容這一趨勢
但是在2021年,美國43%的風險資金流向硅谷,創下近幾年新高;25家新獨角獸企業中,有15家位于硅谷。也就是說在老牌企業搬走的同時,伴隨著更多新企業崛起,硅谷創新地位變化并不大。
不過,在生命科學領域,硅谷已位居第二——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Gen)雜志評選的《美國十大生物制藥集群》榜中,波士頓已經連續4次擊敗硅谷,位居榜首(2018年至今)。
▼ 波士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高地
波士頓有2,000多家來自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如阿斯利康、賽默飛、諾華、輝瑞等),位居全美生命科學行業五大求職地之首,這使其有了「基因城」的新稱號。
▼ 波士頓肯德爾廣場被稱為「全球醫藥產業的華爾街」
其實,硅谷與波士頓之爭已持續了很久,更準確地說,是波士頓128公路創新走廊與硅谷的互爭雄長,已有半個多世紀。
▼ 從上世紀中葉起,128公路沿線的科技企業就開始了與硅谷的競爭
▼ 128公路沿線的科技企業們
這一東一西的兩個地區,為什么會成為科技創新的競爭對手呢?
一是,兩者均為「錨定加」*創新模式的代表——硅谷依托于斯坦福大學發展壯大,128公路依托于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起家。
*錨定加(Anchor plus):依托于一個錨機構帶動的創新區類型,通常錨機構可是高校、研究機構以及超大型企業等。
▼ 帶動128公路與硅谷發展的錨定家機構:麻省理工學院(左圖),斯坦福大學(右圖)
二是,兩者的發展歷程非常相似——二戰之后,101公路舊金山至圣何塞一段,發展成為硅谷;與此同時,波士頓的128公路沿線,成為科技企業聚集區。
三是,兩者科技產業發展方向,曾經高度重合——硅谷依托半導體優勢發展小型計算機;128公路同樣發展小型計算機,并進軍企業用戶領域,一度領先于硅谷。
▼ 硅谷與波士頓的區位
當然,后來的結果,大家耳熟能詳——20世紀80年代末,個人電腦崛起,硅谷的創新一發不可收拾;而128公路成為過去式,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近些年,波士頓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領先,128公路才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上個世紀末,有關128公路失敗與硅谷成功的報道風行一時,主流觀點認為,是兩者的社會文化差異因素所導致——硅谷開放包容、鼓勵試錯,允許員工「背叛」;128公路保守教條、嚴苛對待失敗,并以員工的忠誠度為榮。
▼ 肖克利半導體的8名員工集體辭職,成立了仙童半導體,被「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稱為「八叛徒」,這也是硅谷「背叛」文化和繁榮的開始(圖為八叛徒,來源:Wikipedia)
真的是因為社會文化差異嗎?
如果社會文化決定著創新的成敗,128公路就不會再次崛起,難道說波士頓的社會文化發生了180°的大轉彎?
當然不是!
128公路VS硅谷,雖然都是錨定加的創新模式,但兩者的創新體系截然不同——硅谷,基于各個企業的創新,形成合作網絡,是協同創新;128公路,則是基于獨立公司,自供自足式的發展創新。
▼ 128公路、硅谷沿線的核心制造業企業分布
128公路再次崛起,與創新體系的改進,政策的調整,以及大都市圈的發展有著緊密聯系。
下文,我們將一起走到這些「答案」的背后,一探究竟。
02
領先硅谷
站在創新之巔的128公路
MEASURE THE WORLD
麻省理工(以下簡稱MIT)、二戰、郊區化是128公路,發跡并領先于硅谷的三個關鍵詞。
1. 歪打正著的128公路
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自工業革命起,便是美國制造業中心。
▼ 馬薩諸塞州的大波士頓地區,曾是制造業中心
1861年,以促進區域制造業發展為目標的MIT成立。MIT鼓勵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商業化,可以說是科研創業和技術轉讓的先鋒。
例如雷神公司(1922成立,從電器公司轉為軍火公司)、寶麗來(1937成立,主營光學設備)等等企業,從創始人到技術,均是來自于MIT。
▼ MIT成為促進城市技術發展的核心
MIT不斷推動科技轉化的同時,92km長的128公路也在加緊建設(1920s—1950s)。
不過128公路并不是高瞻遠矚規劃出來的產業走廊,而是為了應對馬薩諸塞州傳統制造業衰退,而上馬的「基建工程」;更是為了解決波士頓大城市病問題,推出的郊區化疏解舉措。
▼ 以「女巫」著稱的塞勒姆,成為128公路人口疏散作用的受益者
128公路與城市連接的便利性,以及大片開闊、廉價的土地,獲得了雷神公司、寶麗來等等這些「新興」科技制造公司的青睞,紛紛落戶在128公路沿線。
▼ 雷神公司是最早落戶128沿線的企業
2. 由民用到軍用的128公路
二戰爆發,MIT創新力+區域制造能力,讓波士頓成為美國二戰期間,最為重要的軍事研發、制造中心之一。各類科研實驗室在MIT區域爆發式增長,一些保密性高、需要大型空間的實驗室,則建設在128公路沿線。
逐漸科技化的128公路,也帶動了沿線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例如德事隆公司(財富500強企業),原是本地的一家合成紗線廠,二戰時期成為降落傘制造商,后借區域的技術優勢發展合成材料,并進入航空領域,成為大型工業集團。
▼ 除了企業和各類實驗室,布蘭迪斯大學等教育機構也來到128公路沿線
二戰結束時,MIT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防研發承包商,128公里則成為「科研一條街」。
不過,國防需求一家獨大的狀況,使公路沿線的企業們規模越做越大,也越來越偏好垂直整合行業產業鏈,而不是與其它企業展開合作。
就像寶麗來,原本為偏光鏡制造公司,因戰時航空偵察攝影的需求,發展成為集鏡頭、相機、攝影機、膠卷等相關設備的全產業鏈制造企業。
▼ 128公路沿線密集的企業,郊區化的園區非常符合「自給自足」的模式
3. 超越硅谷的128公路
1945年,萬尼瓦爾·布什(雷神公司創始人,美國科學研究與開發辦公室負責人)通過《科學,無盡的邊疆》的報告,向時任總統小羅斯福,闡釋了科學與政府的關系,建議政府大力支持科學研究,向大學和企業提供研究經費。
一個依靠別人來獲得基礎科學知識的國家,無論其機械技能如何,其工業進步都將步履緩慢,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力也會非常弱……政府的研究應當集中于那些具有公眾重要性,且私人組織無法充分開展的研究和服務領域。
—— 摘自《科學,無盡的邊疆》
128公路成為科研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來到這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研究機構周邊聚集(到1965年,128沿線已有574家公司)。
▼ 位于128公路沿線的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吸引了眾多公司圍繞強周邊,并孵化出100多家科技企業
隨著冷戰時代到來,波士頓參與到太空競賽中,并成為研發、建設半自動地面環境(SAGE)防空系統的中心,該系統基于計算機和雷達的技術創新。
其中,計算機從硬件到軟件技術的民用化,使128公路成為小型計算機(面向企業客戶)革命的中心。
▼ 1958年修建的半自動地面環境控制中心,以及配套的Whirlwind計算機(來源:Wikipedia)
到1970年代末,單是數字設備公司、王安電腦、通用數據三家公司的計算機銷量,就占據全美市場份額的42%以上。
這一時期,也成為128公路超越硅谷的高光時刻,沿線企業超過1,200家,雇員約8.5萬人,超過同時期硅谷6萬雇員數量。
在當時美國制造業大轉移的背景下,波士頓實現了制造業逆勢增長,被稱為馬薩諸塞奇跡。
▼ 128公路沿線隨處可見的科技企業
4. 逐漸被淡忘的128公路
面對硅谷正在崛起的個人電腦浪潮,128公路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威脅。
當時王安電腦(文字處理型計算機明星企業)對個人電腦的評價是:「個人電腦是一個不錯的玩具,但它們不可能取代我們擁有文字處理技術,為印刷和出版界開發的企業級電腦。」
128公路自供自足的創新模式上,越走越「孤立」。像阿波羅電腦,作為圖形工作站的引領者,它采用了自身研發的操作系統、處理器、集成電路等,盡可能的與其他品牌不兼容,以保持自身優勢。
這與硅谷推動個人電腦發展,四處湊硬件、使用開源系統,「攢機器」的方式大相徑庭。
▼ 左圖為王安電腦面向企業的2200型,右圖為各類硬件拼湊的「牛郎星8800」,是個人電腦的標志起點之一。諷刺的是牛郎星8800誕生于麻省理工,來自哈佛的比爾·蓋茨在此基礎上開發操作系統,而個人電腦的浪潮卻發生在硅谷(來源:Wikipedia)
到1980年代末,隨著國防合同逐年降低,企業客戶增長停滯,以及硅谷個人電腦占領市場的挑戰,128公路走向衰退。
128公路試圖在互聯網領域有所建樹,但互聯網泡沫破裂、金融危機紛來沓至,10年間128公路沿線有11萬個崗位消失,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也只剩貓途鷹(Tripadvisor,旅游服務類網站)等為數不多的幾家。
▼ 128公路沿線的貓途鷹總部(來源:Wikipedia)
此外,創立于波士頓哈佛大學后搬到硅谷發展的Facebook(現改為Meta),成為媒體們認為128公路不再適合創新的「有力」佐證。
那么,128公路是如何再次崛起的呢?
03
重塑創新體系,激活創新走廊
MEASURE THE WORLD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
這是1980年代,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啟動的跨國跨學科的科學工程)編制中提出的「預言」,這一學科將推動醫療、農業、保健、食品、制藥等行業的發展。不過預言并不代表現實,更不意味著128公路可以翻身。
▼ 1999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加入該計劃,我國成為該計劃的第六個參與國,是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圖為人類基因組計劃標識,來源:Wikipedia)
我們換個視角,從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來觀察128公路,會發現機遇來了。
128的崛起是美國對戰時「贏得戰爭能力」的需求;而衰敗則是無法滿足時代對「休閑消費能力」的需求;進入21世紀,社會需求開始從注重生活質量,向追求生命質量轉變。
更重要的是,生命科學領域出現與物理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跨學科協同發展的趨勢。多領域的技術積淀,讓128公路有了翻盤機會。
MIT、創新體系、政策調整,成為128公路發展生命科學的三個關鍵詞。
1. 「洋蔥圈」式的創新結構
MIT、哈佛在生命科學領域積累深厚:
1970年,兩家成立健康科學與技術項目(HST),用于培訓教職員工跨學科的實踐;1982年,成立了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基因結構、功能分子層面研究)MIT還擁有多名諾獎獲得者;MIT的工程學院,則是將生物學工具應用到教學實驗的最早院系之一。
▼ 位于MIT的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來源:Wikipedia)
波士頓在生命科學領域,形成了以MIT為核心→老城區→128公路→495州際公路,「洋蔥圈」式的創新結構。
▼ 波士頓「洋蔥圈」式創新結構
這樣看來,波士頓似乎是又一次重復上世紀的創新方式,只是規模更大而已。
是這樣嗎?
①. 精準創新,發現一批
事實證明硅谷開放式、勇于試錯的創新方式是成功的。但波士頓更追求創新的「精準度」,這種精準度,來自于MIT對創新的把控。
首先,是方向準確。
MIT面向學生、教師、校友組建了80多個創新和創業組織(I&E),針對創新團隊提供定制課程、指導和活動。此外,制定出創新基準原則,如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研究內容具備交叉性、方向具有獨創性等,讓創新更容易落地。
▼ MIT校園成為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的承辦地
其次,是提供機會。
MIT工業聯絡計劃的參與,讓創新更容易被轉化。MIT工業聯絡計劃,是一個由學校、政府、企業組成的生態網,連接著超過1,700家企業,其中800家為世界領先公司。
學校、企業都有合作義務,平均每年會有600個合作項目接洽,具有商業價值的項目,企業會購買專利或者進行孵化。
例如,著名的MIT媒體實驗室展開的「分子機器」項目,就得到很多藥企資助,通過基因組工程、機器學習、生物信息學等跨學科協作,解決藥品療效設計問題。這也給了更多非生命科學領域的團隊,加入該行業發展的機遇。
▼ MIT媒體實驗室(來源:Wikipedia)
②. 生活留人,孵化一批
MIT為創業者們打造出MIT創新總部(約2,400平米),然而,在面對龐雜的創業團隊時,這點空間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如何孵化更多的創新團隊,是波士頓急需解決的問題。
▼ MIT創新總部
你也許會想,128公路的機會來了。
沒錯,這是機會,但并不來自于這些孵化階段的創業者們。
不僅是因為,128公路郊區化的產業園,以整租為主,成本過高;還因為嚴重缺乏生活配套,對新生代的創業者們缺乏吸引力;況且這些初創公司,嚴重依賴緊鄰MIT帶來的便利。
▼ 128公路沿線園區雖然環境優美,但租賃面積大、缺乏生活配套,并不受創業者們的青睞
以上種種需求,反而激活了波士頓(含劍橋市)的老城更新進程。這些更新,通過都市化生活的塑造,增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促進它們之間更頻繁的交流,通過弱關系*的搭建加速創新。
*弱關系理論:不相熟的人交流知識與信息,就會產生新知識,由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提出。
在更新的區域中,既有通過打造10分鐘生活圈*,成為科技創新區的波士頓南灣,在此聚集的企業已過1,500家。
*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步行范圍內,滿足工作、居住、購物、娛樂、文化等需求。
▼ 從破敗港口到科技中心的波士頓南灣
也有在此前更新中,大拆大建,走向失敗的波士頓西區,在承接MIT外溢的創業需求后,重獲新生。
▼ 成為科技企業新聚集區的波士頓西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被稱為「全球最具創新性1平方英里」「全球醫藥產業的華爾街」的肯德爾廣場。全球TOP20的生物醫藥公司中的18家在此設立辦公機構,生物技術公司超過250家,其中80%為初創企業。
▼ 被譽為「全球最具創新性1平方英里」的肯德爾廣場
肯德爾廣場的成功與緊鄰MIT的區位優勢密不可分,更離不開「打造創業孵化空間、串聯重要創新節點、構建魅力生活環境」的更新策略指導。
▼ 肯德爾廣場生活化的環境改造
說到這里,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似乎只是帶動老城區的發展,跟128公路的發展沒什么直接關系。
其實不然!
③. 走廊升級,做大一批
128公路,不僅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發展的受益者,還成為增長中心,這主要源自于相關領域在以下三個方面的需求。
一是,實驗室空間需求。
眾所周知,目前的科技制造產業,研發與制造通常是分離的。簡單點說,研發會選擇靠近創新源頭的區域聚集,而制造會在具有成本、物流優勢的地區落地。
MIT作為創新源頭,卻無法滿足行業對海量實驗室空間的需求,于是128公路,成為建設這些實驗室空間的主要承載區。
▼ 波士頓市內寸土寸金,新增建設主要以混合辦公為主(圖為波士頓南灣)
到2018年底,整個大波士頓地區共有超過280萬㎡的實驗室空間;到2024年,波士頓還需要新建近190萬㎡的實驗室空間,這不僅會繼續推動128公路的發展,還會加速更外圍的495州際公路科技化進程。
▼ 128公路沿線的實驗室
二是,實驗設備需求。
隨著實驗室空間建設的增速,實驗設備、醫療器械等科研設施的需求也進入爆發式增長期。因此,眾多相關企業落戶128公路沿線,如擅長科學儀器的日本電子(JEOL),以精密光學儀器著稱的德國卡爾蔡司(ZEISS)等等。
需求的增長,更給了公路沿線本土企業,再次做大做強的機遇。
例如,成立于1956年代的賽默飛公司,一直以科學儀器生產為主,在此次創新爆發周期中,成長為涉及試劑、制藥、醫療保健等多領域的全能型選手,躋身財富500強公司。
▼ 位于128公路沿線的賽默飛公司
三是,新公司們的發展需求。
128公路郊區化園區,依然符合那些規模越來越大的初創企業對獨立性、安全性、形象感的訴求,于是紛紛從老城區搬到128公路沿線。
2. 資金與政策的支持
不同于上一個依靠國防需求崛起的年代,這次波士頓需要自己尋找資金、制定政策,扶持生命科學的發展。
①. 資金來源
政府層面,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于2008年通過了《馬薩諸塞州生命科學法案》,為相關企業提供1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波士頓幫助5家醫院,申請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資助,從事生命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
成立的馬薩諸塞州生命科學中心 (MLSC,投資機構),一邊扶持初創企業,一邊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 128公路沿線的生命科學中心(投資機構)
其次是風險投資機構。波士頓是美國第一個成立風投公司(1946年,美國研發公司)的城市,風險投資領域一直較為活躍。在政府示范的加速下,2018年,波士頓地區對生命科學領域初創的投資已超過88億美元。
②. 政策扶持
政策制定,主要體現在稅收方面。
投資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個人,享受20%—30%投資稅減免;而相關領域初創公司的員工,獲得一定比例的個人所得稅抵扣。2018年,6.23億美元的生命科學領域稅收抵扣法案出臺,繼續加碼稅收政策領域。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項調整,即2016年通過的限制——競業限制協議(限制個人在同行業機構內跳槽)應用范圍的法案。
很多學者認為,正是這個源自于工業時代對企業的保護政策,限制了波士頓地區人才流動,制約了創新的開放性,從而導致電腦之爭時代敗于硅谷,并不是媒體所說的文化差異原因。
▼ 競業限制協議被很多專家批評,加州禁止執行該協議
到這里我們看到,在資金、政策的加持下,波士頓已經搭建出MIT為核心→老城區→128公路→495州際公路的「洋蔥圈」式創新結構,從而源源不斷的吸引人才、企業來到波士頓。
就像INmune Bio的首席執行官RJ Tesi博士所說:「硅谷可能是美國生物技術的搖籃,但它的地位已被波士頓超越,我從硅谷搬到了波士頓。」
▼ 洋蔥圈式創新結構內的各層是配合關系,而非競爭
128公路的再次繁榮,也衍生出新的問題:
它成為波士頓地區最擁堵的道路(2007年平均擁堵率達125%);交通事故(2007年5.5萬起)占大波士頓地區1/3以上;陷入死循環的是,128公路沿線的企業員工,只有9%居住在科技走廊帶內,長距離通勤是常態。
越來越多的企業抱怨,擁堵嚴重影響了它們的效率。
▼ 128公路的擁堵或車禍
那么,從業者們為何不居住在公路附近呢?
04
從通勤公路到都市圈紐帶
MEASURE THE WORLD
要知道,硅谷是由101公路串聯舊金山、山景城、圣何塞等一系列城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多中心結構。
而128公路連接的是一群圍繞著波士頓的郊區化小城鎮,是單核結構。這些小城鎮一直以「睡城」身份自居,普遍存在住宅密度低、缺少生活配套、沒有活力的系列問題。
在這個用腳投票的年代,128公路沿線的企業員工們,除了波士頓市區,還會選擇在伍斯特、洛厄爾、昆西、塞勒姆等等,功能豐富、成本較低的城市居住,128公路只是工作地和通勤走廊而已。
▼ 硅谷是由101公路串聯的城市群,128公路則是串聯都市圈外圍的小城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波士頓大都會區規劃委員會 (MAPC)、馬薩諸塞灣交通管理局 (MBTA)等政府機構,聯手開發企業,將128公路沿線的睡城們,改造為宜居宜業的城市帶,保持對企業、人才的持續吸引力。
回到128公路沿線小城鎮的現狀,「新、舊」涇渭分明的問題格外突出:老城區是居住為核心的大型社區,128公路只是它們的外環路而已;而園區們會盡可能鄰近高速路聚集,以滿足通勤、物流的便利性需求,嚴重缺乏與老城間的互動。
▼ 128公路沿線小城鎮普遍存在,老城區與產業園距離遠,各自發展,各自為戰的問題(圖為128公路沿線的牛頓市)
128公路的解決思路是——小鎮們雙核驅動發展,即:以產業園區為核心的綜合研發區,以TOD(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為中心的老城文化生活區。
下面通過沃爾瑟姆、列克星敦兩個代表性案例進行說明。
▼ 小城鎮雙核驅動的發展模式
1. 以產業園為核,打造綜合研發區
沃爾瑟姆,是科學儀器巨頭賽默飛的總部所在地,不僅有數十家科儀企業,還吸引了Alkermes、Tesaro、Visterra等生物科技公司的入駐。這些公司聚集在劍橋水庫為核心的科技園區。
▼ 沃爾瑟姆,劍橋水庫為核心的科技園區
改造升級中,園區與128公路接壤的過渡區域,成為由各類大賣場、餐飲、酒店、公寓、小型辦公場所組成的綜合服務區,具備生活功能和商務功能。綜合服務區,既解決郊區化園區與老城區配套不足問題,也使小城鎮們具備了城市商務屬性。
▼ 沃爾瑟姆,科技園區與128公路之間的具備生活功能、商務功能的配套區
列克星敦,擁有MIT最為重要的林肯實驗室,列克星敦科技園則是區域生物技術和科技公司的樞紐。列克星敦聯合「鄰居」伯靈頓市,在128號公路與2號公路交叉處,打造出交通管理覆蓋區(TMOD)。
交通管理覆蓋區除了商業、辦公、居住功能,還有日托中心、學校、醫院等功能,成為通勤一族的日常生活中心,也是區域的服務中心。
▼ 列克星敦聯合伯靈頓市,在128號公路與2號公路交叉處,打造集科技園、功能、城市功能等為一體的交通管理覆蓋區,是區域的服務中心
此外,交通管理覆蓋區,為了鼓勵人們多使用公共交通,推出停車兌現政策: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員會獲得現金獎勵;企業還會配合出臺,限制員工每月可以開車上班天數的制度。
2. TOD為抓手,構建老城文化生活區
老城區內的可開發用地寥寥無幾,大規模的重建也不現實,但是它們普遍擁有獨具特色的文化積淀。
同時,這些老城區擁有完善的鐵路、公交網絡,于是以TOD為核心,體現歷史文化的提質改造,在老城區展開。
▼ 串聯老城區的TOD網絡
改造后的老城,成為旅游地和文化生活中心,吸引著128公路沿線的從業者們。
沃爾瑟姆,是美國工業革命的代表區之一,水系發達、遺留的工業建筑眾多,TOD的打造以沃爾瑟姆車站為核心展開。
▼ 沃爾瑟姆車站為核心的TOD
在半徑400米的步行范圍內,既可以在廠房改造的博物館區(沃爾瑟姆歷史學會博物館、查爾斯河工業與創新博物館等)體驗文化;也可以在餐飲街、商業街、酒吧街享受生活;還可以前往濱河公園感受自然。
總之,人們在步行10分鐘范圍內,能充分感受到老城的「繁華」與「文化」。
▼ 沃爾瑟姆TOD不僅有博物館群落、商業街、濱河公園,還建設了很多公寓,成為年輕人的生活中心(來源:Flickr)
與沃爾瑟姆不同,列克星敦老城則是盡力還原一個極具穿越感的歷史場景——因為它是美國獨立戰爭起點,「列克星敦的槍聲」發生地。
列克星敦的TOD,是以長途總站和巴士站為核心,除了保留、還原歷史建筑外,新建筑也按照獨立戰爭時期的風貌修建,餐飲、購物、休閑功能放置其中,可謂是舊瓶裝新酒。
▼ 列克星敦的TOD塑造的是一種穿越感
小鎮中心「戰斗之路」文化線路*的修建,使其成為吸引全國歷史迷的紀念活動中心。
*文化線路:指圍繞某個主題,穿越若干區域或國家的一條線路。無論是線路本身的價值,還是其節點的獨特性,都能體現出該主題的歷史、藝術和社會特征。
▼ 列克星敦「戰斗之路」上,來自全國的歷史迷舉辦的紀念活動
為了加強與綜合研發區之間的聯系,這些老城區在TOD區域內,通過修建自行車道、搭建步行網絡,讓通勤人員可以高效率地往返于園區與老城之間。
▼ 列克星敦連接科技園區的自行車+步行道路
總之,通過魅力生活的塑造,通勤效率的提高,以及功能的互補,老城們與產業園區共同構建起一個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反磁力中心,形成以128公路為軸的城市連綿帶。
05
硅谷模式與128模式孰優孰劣
MEASURE THE WORLD
文末,我們回顧一下硅谷模式與128公路模式的發展,雖然兩者都是依靠大學為核心的「錨定加」模式發展壯大,但創新發展路徑卻截然不同。硅谷,是由眾多城市構成的城市群+產業集群;128公路,則是大都市圈的產業帶。
▼ 硅谷101公路與波士頓128公路的城市量級不同
因此,我們看到雖然世界有眾多的城市被稱為「xx硅谷」,卻沒能撼動硅谷的地位,主要是體量、結構不匹配。倒是波士頓,通過一個具有跨學科屬性的產業門類,發展一批新企業,提升一批老企業的發展路徑,更值得借鑒,特別在這個科技+制造對城市越發重要的時代背景下。
還有,MIT對128公路的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但這一切的前提是,MIT對創新的態度是高度開放的,或者說是對創新「應用化」有著格外的偏好。這樣的「錨定加」中心,才能真正起到對城市創新的引領帶動,才會有128公路再次崛起的機遇,才不會依賴「賭賽道」。
此外,當普遍認為郊區化科技園已沒落時,不妨看下128公路綜合研發區對產業園的升級思路,或許能為郊區的園區們找到新起點。
▼ 128公路沿線的郊區化園區們重獲新生
最后,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堅持創新驅動」「建立產用聯合體」成為重中之重。希望本文能為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生物產業聚集區,依托創新走廊,打造生物經濟創新極、生物產業創新高地,帶來些許啟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