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是魏建軍的錯,是兩輪的誘惑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喜歡車,車可以讓我靜下心來,沒有煩惱。”
尚未大紅大紫前,坐擁千萬粉絲的網紅痞幼在抖音簽名中寫道,一夜爆火后,這段簽名改成了“喜歡車,更喜歡我的粉絲們”。在短視頻平臺憑借發布“機車日常”,痞幼短時間內漲粉數百萬。唱歌走調,跳舞順拐,妖魔鬼怪輩出的社交網絡上,痞幼靠著火辣的身材,以摩托車為標簽殺出一條血路。
如今,痞幼已經坐擁2780萬粉絲,獲贊超過4.4億。她的成功,是網紅經濟的崛起,更是機車市場的爆發。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摩托車已成為和飛盤、露營一樣的網紅戶外生活方式。擁有一輛摩托車,在周末與朋友們一同跑山,在年起人中是件時髦的事情。
截止8月28日,抖音上與摩托車相關的話題,播放次數達到612.2億。微博上“摩托車”的相關話題標簽下,閱讀量已累計20.8億次,社交網絡的火爆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摩托車已經站上了潮流的風口浪尖。
風潮之下,摩托車市場迎來爆發。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摩托車產銷突破2000萬輛,達到2015年以來的最好水平。摩托車產銷2019.52萬輛和2019.48萬輛,產銷量同比增長12.98%和12.7%。另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 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將會達到約 2332 萬輛。
2018年走入拐點,進入存量市場;2020年開始又遭遇疫情和缺芯的連環打擊,當汽車市場增長遭遇瓶頸之際,摩托車市場異軍突起。據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介紹, 與80、90年代第一波作為生產資料的實用主義相比,中國摩托車市場正朝著休閑娛樂的方向轉型升級。
你若盛開,鮮花自來。眼見摩托車市場蒸蒸日上,與之同屬于“車”字輩的汽車行業蠢蠢欲動。過去,在摩托車領域做大做強后進入乘用車市場的品牌比比皆是,當中國汽車品牌迎頭趕上之際,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也希望將成功的經驗復制在相隔不遠的市場之中。與乘用車等量的摩托車市場充滿誘惑,令人激動不已。
2022年5月,《保定蓮池區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000輛摩托車項目》顯示,長城汽車計劃投資超5.56億元資金布局摩托車市場,預計2023年12月完成年產1萬輛摩托車的動力總成生產線。
無獨有偶,2021年6月11日,國家工信部發布第344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廣西汽車集團新建摩托車企業公告位列其中,標志著集團公司正式具備了生產和銷售燃油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兩輪、三輪全系產品的資格。網友對之期待滿滿,表示“人民的杜卡迪來了!”。
如果說,過去摩托車市場在向上跨界,那么如今就出現了反向輸出。
李彬認為,汽車企業的進入將對摩托車市場起到拉動作用。“汽車和摩托車是共生的,本田、寶馬、鈴木都跨界,包括雅馬哈也在為豐田做發動機,車企的進入將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理念,他們在汽車領域耕耘多年,中國汽車的制造技術和制造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進入到摩托車行業。”
卷土重來的摩托車再次站到了風口之上。
一車難求VS有市無車
“我太忙了,你有什么問題要趕緊問。”
摩托車媒體人宇男“時間就是金錢”的做派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市場的火爆。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市面上的傳聞都是真的,現在摩托車市場一車難求,加價售車的情況普遍存在。
“無論進口還是國產,上到80萬元,下到8000塊都要加價,加價金額從2000元到10萬元不等。”宇男說,銷量最大的還是用來代步的通路市場;娛樂市場的主流是大城市年輕人,基盤小但增速快。
“玩兒就是約著一起跑賽道、跑山、去網紅打卡地,還可以騎摩托車出去旅行,環游中國。”宇男向有點懵圈的記者解釋。他說,自己身邊的人買摩托車主要是休閑娛樂,混圈子,一款產品的走紅和價位沒有直接關系,人們很容易受到圈子的影響。
摩托車發燒友劉先生也在真切感受著市場的火爆,“我昨天看了輛本田MC300,二手車比新車貴,新車還要再等一年;還有川崎ninja400,都在轉賣訂單。”
這樣令汽車圈眼熱的盛況已經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李彬指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年輕人不再忙于賺錢,更關注生活品質的提升,摩托車從交通工具變為一種愛好、悅己消費及社交的載體。
他表示,摩托車市場主要分三大類:一是生產資料,主要以農村市場為主,是代步和載貨工具,稱為通路產品;第二類是城市短途代步工具,這些年以電動摩托車為主,長遠看踏板將是主流;第三類是休閑娛樂工具,這類產品排量都在250CC以上。
第三類高端、大排量的產品仍是現階段增長主流。上半年,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車累計銷售達22.22萬輛,同比增長46.6%。華西證券研報預計,2022年中大排量行業增速超40%,全年將達到40萬輛以上。
經歷了70年的發展歷程,摩托車市場已成長為產業鏈齊全完善,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有些令人遺憾的是,合資品牌和進口產品在國內中高端大排量摩托車市場仍處于絕對優勢的地位,中國品牌還沒有培育出一家有足夠實力對抗海外的摩托車企業。
“摩托車市場剛剛度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正在實現從有到精,各大品牌、各個排量的產品都做出來了,質量也挺好,追趕速度很快,但和外資仍有差距。”李彬說。
在他看來,汽車企業的進駐也很難改變這一局面,“海外內燃機發展了這么多年,中外合資過程中,中方學到了更多的是制造技術,中國品牌現在也還是在電動車賽道上換道超車。”
從摩托車到汽車
摩托車與汽車始終如影隨形。
一百多年前,有人在一輛木頭做的自行車上裝上一臺小型發動機, 世界上第一輛依靠汽油發動的摩托車隨之誕生。這件事發生的一年后,德國人本茨將發動機裝在一輛三輪車上,世界上最早的汽車出現了。
汽車領域的很多品牌都是以摩托車發家的,掘到第一桶金后再轉戰汽車圈。
做飛機發動機起家的寶馬最先進入的是摩托車行業。1922年12月,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BMW摩托車R32橫空出世,第二年在柏林車展初次亮相就轟動世界,于賽場上則屢創佳績。
R32上市后的第四年,寶馬才開始打造第一輛汽車,且還是幫英國奧斯丁代工的車款,真正打造出屬于寶馬自己品牌的汽車已經是十年后的事情了。但正是這段時間累積,為寶馬轉型汽車制造商奠定了基礎。
26年后,大洋彼岸遭遇二戰重創的日本資源稀缺、汽油緊俏,自行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費時費力,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發現機會,收購了一批軍方剩下的發動機,將之安裝在了自行車上,帶輔助發動機的自行車一炮而紅。
本田靠著摩托車的走紅打開了汽車市場的大門。1960年,本田公司戰勝了全國50多家摩托車生產廠家位居全國第一。1962年,本田公司正式開始生產汽車。
與本田前后腳進入摩托車行業的是鈴木,以紡織機起家的鈴木在1952年成功研制出首個在自行車上搭載發動機做助力的摩托車產品。這種廉價的交通工具成為當時普通日本人買得起的產品,一上市就大受歡迎。之后鈴木才在1955年開始生產汽車,選擇了以微型車為主的路線。
從摩托車市場切入,似乎已經成為進入汽車市場的一條捷徑。在中國,也曾經有一批成功的摩托車品牌集體殺入汽車領域。
1990年代,市場經濟的復蘇讓一批民營企業在摩托車市場大展拳腳,力帆、宗申、隆鑫、銀翔幾家來自山城的民企被稱為“重慶摩幫”。
據網友說,鼎盛時期,摩幫巨頭風頭無兩,隆鑫請過劉翔、成龍代言,東南亞全是力帆的摩托。鑫源控股董事長龔大興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時回憶:“90年代初,重慶的富豪基本都誕生在摩托車行業,十個有九個跟摩托車有關。”
從摩托車賺到的第一桶金為其中一些民營企業轉戰汽車行業提供了資本。之后,由于限摩令的出現,以及汽車產業的騰飛,摩托車成為夕陽產業,向汽車轉型升級成為自然選擇之一。力帆、東風小康、北汽銀翔、華晨鑫源這些本土民用企業都在此之列。
幸運的他們搭上了中國乘用車市場騰飛的列車,分到了中國汽車高速發展的紅利。
經歷過摩托車行業血雨腥風的魔幫們還最早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成為最先出海的一批中國品牌。當年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時,幾位摩幫掌舵人就指出,重慶車企重視海外是摩托車鍛煉出來的,當年摩托車市場不開拓海外根本無法生存。
從摩托車到整車,看似跨越了兩個行業,事實上,如此多在兩者間自由切換的企業可以證明,不同車型使用的動力總成在技術應用上是有相同之處的。現實中,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缸內直噴等技術在兩種車型中通用。
“摩托車和汽車從技術上來說是相通的,都是傳統的內燃機,但兩者間也存在差異性,例如,摩托車的轉速達到了12000轉,汽車發動機的轉速大概在6000轉左右,這意味著摩托車對零部件,對產品的精度要求更高。”李彬說。
死忠粉和回馬槍
在汽車領域,關于長城和吉利誰是“國產一哥”的比較一直存在。如今,兩大巨頭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摩托車市場。
2019年11月的初冬,穿著小白鞋、牛仔褲,頂著墨鏡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出現在保定大西門一家摩托車行內,有目擊者稱,長城汽車掌門人曾多次流連于此。
同年11月,魏建軍參加廣州車展時特意到寶馬展臺參觀,繞過一眾豪車,讓他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的是寶馬K1600 Grand America,一輛摩托車。
“保定車神”魏建軍是個不折不扣的機車迷,長城汽車原執行董事、研發副總裁梁賀年在2018年出版的《長城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曾寫道:高中時代,魏建軍最愛上的是物理課,最喜歡的是摩托車。
2021年8月9日,長城靈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經營范圍包括摩托車、摩托車零部件及配件的研發、制造、銷售、摩托車修理與維護、摩托車相關裝備的生產與銷售等一系列與摩托車相關的內容。
“四輪承載肉體,兩輪承載靈魂”是摩托車圈的一句名言,長城汽車以此為名展現出了進軍摩托車市場的決心。
吉利則殺了個回馬槍。
1994年, 吉利接近摩托車制造業,當時國家對摩托車生產施加了工業控制,吉利沒辦法生產摩托車,就依托嘉陵摩托車生產許可證在臺州生產嘉吉牌摩托車曲線救國。1998年, “吉利”摩托車的產量已達到35萬輛。1997年, 吉利集團投資5億元進軍汽車制造業。
之后,隨著汽車市場的風生水起,吉利開始遠離摩托車行業,直到2016年,嗅到機會的吉利控股斥資10億元,收購了錢江摩托2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今年5月21日,錢江摩托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向吉利邁捷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800萬股,占總股本的12.8%,預計募資不超過5.0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資料顯示,吉利邁捷為李書福實際控制公司。
至此,李書福對錢江摩托的持股比例提升至37.73%,控制權進一步鞏固。"摩托車產業大有可為,一定要做大做強錢江摩托摩托車主業"這句出自李書福之口的話,目前被錢江摩托收錄到企業簡介之中。
重注其中的同時,李書福還為摩托車市場的繁榮賣力吆喝。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他作為人大代表公布了《適度放開“禁限摩” 科學規劃城市摩托車行駛》的建議,其中指出國內摩托車的發展現狀、摩托車對當下交通的積極意義,以及適度放開“禁限摩”的相關建議。
2021年10月,領克與錢江摩托貝納利通過吉利控股相互協作的方式發布了一款名為燃·金彈頭的摩托車產品,售價5.38萬元,即最新款的貝納利TNT60。特寫照顯示,摩托車采用了領克03+風格的黑金配色,油箱上印有"LYNK&CO"標識,車身部位還印有“601”字樣
領克能夠在吉利集團內部諸多品牌中脫穎而出,除了個性化與年輕化的受眾與摩托車市場重疊之外,大概還有一個原因:現任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早在1995年就進入浙江吉利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工作,是位不折不扣由摩托車領域輸送來的人才。
據李彬介紹,中國摩托車產品年銷售額大約在1500億元;財報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營收為1364 億元,吉利汽車營收為1016億元,兩大中國汽車巨頭的發力將為摩托車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汽車企業憑借先天優勢跨界,摩托車市場的繁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進入者。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摩托車企業147.6萬余家,其中,今年1~7月新增注冊企業17.7萬余家,增速達49.5%。
挖礦還是賣鏟子
如今,在摩托車和汽車領域曾走紅一時的重慶魔幫走的走,散的散,唯一的一家東風小康也在7月剛剛改名為賽力斯,準備在全新的新能源賽道上放手一搏。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田BMW在摩托車和汽車市場的輝煌一直持續到今天。
中國品牌尚缺乏“跨界”的成功先例,隔行如隔山,消費者會買賬嗎?
此前有媒體從接近長城汽車該項目的業內人士得知,長城汽車第一款摩托車產品或將采用大排量六缸發動機,以高端形象進入市場。
宇男告訴汽車商業評論,摩托車圈也有鄙視鏈,哈雷、寶馬、杜卡迪等國際大牌站在了鄙視鏈頂端,玩兒合資的看不上玩兒自主的。自主品牌中,春風、貝納利、錢江,豪爵屬于第一陣營。
“我是不會買國產車的,一個是面子問題,一個是車的問題,可玩兒性沒那么高。如果長城汽車想要進入的是20萬元左的市場,我并不看好,這個價格區間能買到寶馬的中端產品了。可能會有人買吧,任何產品都有自己的受眾。”宇男說。
劉先生則表示,自己并不是不會接受汽車品牌的跨界,但需要一定時間,“畢竟鈴木,本田,寶馬人家也都是既有摩托車也有汽車的,至于其他品牌,還是要看質量,價格,設計,售后等眾多因素決定的,品牌效應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也許讓消費者接受中國高端摩托車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機會無處不在。
摩托車和汽車,到底如何選擇,這是一場古老的辯論。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李彬指出,現階段購買摩托車的消費者大多已經擁有汽車。汽車是代步工具,摩托車是娛樂工具,兩者之間并不沖突。
甚至已經出現了一種更為自由的生活方式:“4+2”,原本指的是四個車輪的汽車加兩個車輪的自行車搭配出行。將自行車存放在汽車里面(或外掛),可以輕松地去到更遠的地方騎行。自行車是兩輪,摩托車也是兩輪。
皮卡載上摩托車,詩和遠方都有了。
2021年在軒轅之學的課堂上,有學員代表向魏建軍提出了一個市場需求:“我最近一直在找車,和我個人興趣有關,現在大城市里面玩重型摩托車的人很多,長途的話開過去很累,想找一輛單排座皮卡找不到,國內沒有合適的,我的問題是,長城有沒有這樣的產品?”
“再過最多三個月吧,車已經跑完試驗了,你把車放下來就可以穿沙了。”很懂的魏建軍回答。2021年12月25日,長城皮卡旗下炮系列的新車型——機車炮正式上市。新車采用單排長貨箱造型,后部專門用于裝載摩托車。
挖礦可能賺錢,賣鏟子絕不會虧,如果邊買鏟子邊挖礦呢?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