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讓無數人歡笑的他喜歡在雨中行走,因為那樣沒人能看到他的淚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演員?
有人給出這樣兩個答案:
?一個是:“無論如何,演戲基本上需要的是感情……一個人十分聰明,但如果毫無感情,他就可以表現為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一個人情感豐富,但如果沒有智力,他結果就是一個與人無害的白癡。但是,如果智力與感情獲得理想的調和,那樣就產生了最好的演員。”
?另一個是“你單是熱愛戲劇還不夠,你還需要熱愛和相信你自己。”
這兩個答案足夠“權威”,因為它們出自于卓別林筆下。這個以破禮帽、小胡子、肥褲腿、大頭鞋外加一根拐杖為搭配的男人,是當之無愧的電影巨匠。
卓別林在自傳中還寫道:
“要使群眾受到感動,獲得快樂;要讓他們看到生活中的種種悲歡離合;要描繪那種對失去了愛的恐懼;要同情那些無端受害的人;要滿懷希望,本著和平與友愛的精神,去彌補那受到損壞的部分。”
讀葉冬心所譯的《卓別林自傳》是多年前的事情,學校圖書館里提供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譯本。今年,譯林出版社再版此譯本。
書名:《卓別林自傳》
作者:[英] 查理·卓別林
譯者:葉冬心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葉冬心在翻譯此書時曾自述:
“本書據英國博利?黑德出版公司一九六四年版本譯出。從內容看來,自傳是作者一九五三年移家瑞士韋維后所寫,完稿不早于一九五七年。其后作者雖曾于一九五七年拍攝《一個國王在紐約》,一九六六年拍攝《香港女伯爵》,但是,在一九七七年去世前,他一生的藝術活動主要已概述于這本自傳中。”
卓別林生于1889年,去世于1977年。撰寫自傳時,他已六十多歲,回顧自己的人生,剖白從影心境,展示自己全部的魅力、勇氣、追求和信念,記錄自己在倫敦南區貧苦的童年、初次登臺的經歷、為爭取拍攝自主權而付出的努力、失敗的婚姻、從好萊塢的逃離等。也正是在這部回憶錄中,重現了電影和戲劇史上的許多細節與軌跡。
卓別林出生于倫敦的一個演員家庭,父母均是英國馬戲團中的知名喜劇演員,但因為年老色衰而被迫離開舞臺。二人早早離異,父親在年僅37歲時就因酗酒過量而去世,母親則長期遭受精神疾病折磨。卓別林5歲那年離家出走,跟隨馬戲團去巡游表演木屐舞。只不過,等待他的不是想吃的蛋撻和每周3.6英鎊的酬勞,而是饑腸轆轆和動輒打到身上的木頭棍子。幾個月后,他偷偷逃走,靠搬運蔬菜謀生,睡在驢子腳下,以生蘿卜和爛蘋果為食。
后來,卓別林參與了卡諾劇團《福爾摩斯》一劇的巡回演出,并成為舞臺明星。
隨劇團去美國巡回演出期間,被基思頓電影公司雇傭。在第二部電影短劇《威尼斯兒童賽車》中,他創造了極富盛名、深受喜愛的“流浪漢”形象。很快,他開始自導自演。1919年,他與道格拉斯·范朋克、瑪麗·碧克馥、D.W.格里菲斯一同創立聯美電影公司,發行大師級作品《巴黎一婦人》《淘金記》《馬戲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等。在麥卡錫主義盛行時期,卓別林的事業陷入低谷,他本人一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監視。1952年,他遷居至歐洲,直至1977年去世。
卓別林的人生當然是傳奇,這個身材矮小、出身底層的年輕人,憑借著自己的努力,邁著標志性的鴨子步,從英國的小劇場走向美國好萊塢。悲慘童年并未讓他屈服,他始終堅守精神的高貴。
值得一提的是卓別林的母親。盡管生活困頓,但仍然對卓別林嚴格要求,不允許他沾染市井惡習,注重禮儀。在精神狀態好時會為卓別林讀《新約》,給孩子的幼小心靈帶來光明——那些后來打動世人的光明。
卓別林的流浪漢形象,困頓卻有夢想,正是他童年經歷的寫照。因為夢想,卓別林始終堅持。他對電影有自己的獨特觀點,拒絕守舊,不惜為此一次次與電影公司交涉,最終實現目的。
再偉大的人物,也需要面對時代的變局。作為默片時代的大神,卓別林演藝生涯的最后階段,適逢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
1926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劍俠唐璜》在美國上映,默片開始走入歷史。卓別林對有聲電影報以強烈不滿,他認為:
“拍攝現場有幾個人戴著耳機坐在那兒,打扮得像是來自火星的戰士;在演員的上方懸掛著幾只話筒,猶如釣魚的魚鉤一般。這種景象是如此的復雜而又令人沮喪。在這堆垃圾的包圍中,誰還能有創造力?”
盡管他此后拍攝的《馬戲團》《城市之光》等默片仍然好評如潮,卻也被新世代們詬病。
當然,卓別林并沒有故步自封,1940年,他放棄了對默片的堅持,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
1952年,卓別林的第三部有聲電影——《舞臺春秋》在英國上映。盡管此后他還拍過兩部電影,但人們仍將《舞臺春秋》視為他最后的致意和舞臺生涯的謝幕作。在這部自傳體電影中,卓別林飾演一個小丑演員,展示自己早年的風光與晚年的狼狽。
在影片中,小丑突然心臟病發作,但拒絕了工作人員的就醫要求,讓人將他抬到舞臺上,進行舞臺與人生的最后謝幕。他被卡在大鼓里,笑著對觀眾說“我還想繼續演下去,但是……我卡住了。”觀眾哄堂大笑,而他就此離去,只留下那句“讓觀眾笑,是很開心的事。”
對于卓別林來說,這正是一生的寫照。曾經輝煌,直至“過氣”。他面臨著人生的低谷,還有政治上的打壓,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讓觀眾笑的努力。與此同時,他還說過:
“我一直喜歡在雨中行走,那樣沒人能看到我的眼淚。”
正如書中所寫:
“說實在話,盛名不能是憑盜竊據有的;只有為人類造福而享有的盛名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是歷久不衰的。您的演技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您演出時瀟灑自如,率真隨分,不受教條束縛,但又非全憑機靈,這是由于您自己從前有過那些苦難、快樂、希望與失望;許多人都理解這一切,因為他們也曾受到難以忍受的痛苦,需要獲得同情,經常希望得到安慰,在笑中暫時忘了痛苦,而這種笑也并非是要治意人的創傷,它只是要給人一些慰藉。”
圖源 | 網絡
作者| 葉克飛
編輯|二蛋
本文首發于《北京日報》
歡迎分享,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
原標題:《讓無數人歡笑的他喜歡在雨中行走,因為那樣沒人能看到他的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